第83章
我把神奇老屋上交國家 作者:零七二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柏晨點頭說道,“暫且假設這個是成立的,咱們繼續來猜測一下,為什麽這個星體和藍星之間會互相不可見呢?” 他問題一經拋出,專家們又熱烈討論起來。 大家知識淵博,腦洞也都很大,各種各樣的假設被搬到台麵上來討論,精彩絕倫。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9-26 23:13:34~2021-09-27 22:14:3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緋羽☆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第61章 表彰大會 討論過各種假設之後, 大家選出幾種最有可能存在的情況,挨個進行研究驗證。 每一種可能性的研究都要持續很長時間才能得出結論,再次深入研究他們又持續了幾個月。 當幾種假設研究到一半的時候, 終於有了重要發現。 原來藍星和空間那個未知名星體之間的媒介——也就是他們出入空間的那個通道,是大家假設的幾種可能性綜合起來形成的。 簡單來說,可以理解為一種特殊物質形態,在磁場發生特殊的強烈紊亂情況下, 這種特殊的物質形態就會具象化, 人一旦誤入其中, 就能夠通過它在兩個世界之間穿梭。 而這個具象化的通道在兩個世界之間有一個傳輸作用, 他的傳輸速度是超光速的,所以大家才會那麽快就從一個世界來到另一個世界。 就像人在火車車廂裏走路一樣, 自己走得不快,但是火車很快,人相對地麵的距離很快就能變得很遠。 隻是那個通道是封閉黑暗的,人在裏邊根本感知不到它的速度。 更神奇的一點是,他的傳輸方向總是以人的行走方向相一致。 人們從外麵的世界進入空間, 它就往空間方向傳輸, 反過來從空間方向走出外邊的世界, 它就往外麵的世界傳輸。 總之,這個通道就是藍星和那個未知星體之間的一道特殊的橋梁,而這個橋梁的入口被柏晨無意間發現,於是就有了到目前為止的所有成果和收獲。 至於為什麽藍星和未知星體之間互相不能發現,是因為包括光線、磁場和任何互相探索的媒介, 在兩者之間都會被那道橋梁(也就是通道)所吸收。 這個橋梁吸收了這些東西之後,會讓所有的觀察和探索毫無收獲,具體的反饋就是人們所探索的方向和位置上沒有東西, 不存在其他星體。 而吸收了這些東西,也更有利於這個橋梁的具象化。 其實說得再簡單一點,也正因為吸收了兩個星球之間所放射出的所有物質,才形成了這個橋梁通道。 另外他們還發現,這個橋梁的位置大致上是不變的,隻會因為磁場紊亂的變化,在微小範圍內發生一點偏移。 這就是為什麽通道總在柏晨他們小山村的這座山上,而有時候出入口又會發生一些移動的原因。 居於這一點,兩個星體之間的相對位置也是幾乎固定的,就像是兩個子母星體一樣。 而因為這個新發現的星體體積要比藍星小許多,它更像是附屬在藍星身邊的一個小跟班。 雖然說兩者之間距離不近,但是相比起其他星球與藍星之間,它們的距離就要近很多。 所以空間裏的氣候環境才會與藍星類似,隻不過還不知道是它們之間的什麽關聯,或者兩者本身環境和地質的差異,造成了兩者的汙染方向恰恰相反,在很多方麵也形成了互補。 柏晨和團隊成員們將這些發現寫成一篇大論文和好幾篇更詳細的分支論文,上交給上級部門。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發現,沒想到藍星身邊還帶著這麽一個子星體。 這個子星體仿佛就是特意給藍星配套的一樣,在藍星受到汙染和破壞時,可以通過這個子星體來修複。 上級部門當然非常高興,隨即就對大家進行了嘉獎。 柏晨作為這個研究和發現的帶頭人,自然是立了首功。 組織上嘉獎之後,柏晨還接到了陳清峰的祝賀電話。 “祝賀你啊小柏,”柏晨跟他問完好之後,陳清峰在電話裏說,“我就知道你能行,幹得漂亮。” “那也是因為有了您和其他老師們以前的大量研究成果,還得到了很多頂級專家的幫助,不然我哪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啊。”柏晨道,“感謝陳老您!感謝所有作出貢獻的人。” “你總是這麽謙虛,”陳清峰慈祥地笑道,“繼續加油,你年紀輕輕已經取得了前無古人的成就,還有許多成就等著你去實現。” 柏晨:“謝謝陳老的鼓勵,我會努力的。” 這個新發現要是公開出去,在國際上無疑會是一個爆|炸性的新聞。 但是組織上還沒有決定公開。 一旦公開,會引來什麽樣的結果需要慎重考慮。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世界各國會認為大華國占用了屬於大家的東西,各國會聯合起來針對大華國。 雖然大華國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國,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但是也經不住其他國家全部針對自己。 何況作為一個愛好和平的友善國家,也不希望世界發生混亂。 退一步說,即使他們願意把這個空間拿出來供各國一起開發,空間裏的麵積和資源也是有限的。參與的國家和人數太多,就隻會造成混亂,矛盾衝突,最後造成資源浪費根本沒辦法避免。 與其這樣,不如就自己研究開發,然後利用到全人類上。 如前所說,這個通道出現在大華國的國土上,無論是不是偶然,至少都是幸運的。 因為隻有大華國這樣的國家,才能利用好這樣的空間,為全人類造福。 至於在這個造福全人類的過程中,大華國所收獲的一些好處,那也是應得的辛苦酬勞。 於是,很快組織上又給柏晨他們下發了一個新通知,空間的事情需要繼續保密。 上次位麵空間研究的團隊裏,有幾個是天體和太空研究領域的科學家。 他們向柏晨提出,雖然如今藍星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但是從宇宙空間的角度來說,藍星還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比如被小行星撞擊從而帶來世界末日。 所以有必要研究一下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空間的那個小星體是否可以幸免於難。 如果真有那天,而小星體又存在可以完好幸存的可能,那就很有必要做好準備,在災難來臨之前如何轉移到空間裏避難。 “如果真被小行星撞擊,提前預知的時間足夠嗎?”柏晨問他們。 “不一定,有可能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不過我們也正在研究如何提升這種預預警能力,為躲避災難贏得更多的時間。”他們回答道,“在另一方麵,因為現在咱們擁有了空間,如果發生那樣的情況空間真可以避難,那也得想辦法如何加快逃離的時間。” “那就想辦法做好基建,”柏晨道,“在預知到有危險的時候,如何讓全國人民以最快的速度來到這裏,然後進入空間。” “對,”其他人點頭附和,“這又是一個新課題,我們的想法是正好現在人在這裏,大家就趁此機會把這些問題研究透徹。” “好啊,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也非常有必要的課題,我馬上去申請。”柏晨道,“幾位可以幫忙擬一份申請書嗎?可能要涉及到一些專業方麵的東西,我是外行,有的地方可能會表達不清楚。” “這個當然沒問題,也是我們應該做的。”幾位科學家說道,“以柏老師在基礎學科方麵的造詣和聰明才智,過不了多久,估計就要在我們專攻的領域超過我們了。” 這些科學家也都知道柏晨從事科研的曆程,所以才會這麽說。 “各位老師見笑了,還望各位老師不吝賜教,希望我能盡量跟各位多學點東西。”柏晨誠懇道,“那咱們就開始吧,擬好申請書,今天就給上級發過去。” “好。” 申請書發送到上級部門後的第三天,他們就收到了回複,同意他們展開新課題的研究,並會有強有力的資源支持。 顯然在這三天時間裏,上級部門已經組織了各種專家論證,才確定他們申請的課題非常有必要。 不過在他們開展新課題研究之前,組織上已經籌劃了一個表彰大會要舉辦。 這個表彰大會主要就是針對全體空間研究人員的,從空間發現至今,大家已經在這裏奮鬥了數年之久。 如今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成績,是一個巨大的階段性勝利,所以組織上決定,要在全國範圍內公開表彰大家。 隻不過因為不能公開空間的存在,表彰的獎項會做一些改動。 表彰大會就定在幾天後一年一度的大華國科學技術大會上舉行,地點在京城的國家大禮堂。 空間研究隊伍裏,會有不少人得個人獎項,然後就是集體獎項。 因為不能所有人都離開這裏前往京城,所以隻有要領取個人獎項的人一起前往,其他人和安保隊伍留守在山上。 去京城的隊伍由柏晨帶隊,在科學技術大會的頭一天到達京城。 隊伍裏包括江琳、高組長、柏晨的那幾個導師、以及秦燦。另外還有一些研究組的組長和做出突出貢獻的研究員,其中就有兩個來自柏晨當組長時的那批學霸裏。 第二天,科學技術大會如期進行。 從開幕儀式到領導人講話,再到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展示,然後是隆重的頒獎,最後謝幕,全程都有電視和網絡直播報道。 留守在山上的研究隊伍們早早就把工作安排好,然後集體守在電視機前。他們雖然沒到現場,但是所有的榮譽也都屬於他們。 柏晨他們公司,包括山上的和山下的廠,全都放假半天,在廠裏集體觀看電視直播。 柏澤祥和林豔、那些父老鄉親、還有全體員工,已經提前知道柏晨要帶公司的一批隊伍去參加這個規格最高的科學技術大會。 他們知道公司裏有一批頂級科學家,所以產品才會那麽好。 時間一到,大會正式開幕。 精彩的開幕儀式、激動人心的領導講話、還有各種科技成果展覽,這些都讓所有看直播和報道的人們看得津津有味,激動又驕傲。 不過對於守在山上的所有研究員和柏晨他們公司的所有員工來說,最期待的還是後麵的頒獎儀式。 留守山上的研究員們自不必說,頒獎儀式上不論是給他們自己的同事頒獎,還是給他們大家這個集體頒獎,對於大家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莫大的榮譽。 而對於公司那些廠子裏的員工們,大家知道公司的產品很厲害,但還不知道公司裏的科學家都有哪些。 長什麽樣,叫什麽名字等等,他們通通都不知道,很想在這個機會裏好好見識和膜拜一下。 隻有柏晨他們村的村民們認識研究隊裏前期來的人,但是那些人裏麵,陳清峰已經離開了隊伍,剩下的他們也隻對秦燦熟悉,對高組長和江琳都隻是勉強算認識。 會議進程終於來到大家最期待的頒獎環節。 首先頒獎給在各個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裏不包括空間研究隊伍的人。 每一位獲獎的科學家都有重量級人物頒獎,念到獲獎人員的名字時,現場的大屏幕就播放他研究貢獻的視頻,電視機裏也實時切換鏡頭。 連續給幾個科學家頒了獎項之後,主持人念到一個名字——梁立博。 隨即,大屏幕裏開始播放他的事跡,所做的貢獻,在他所研究的領域取得的成就。 梁立博從台下的座位裏站起身,抬手向所有人致意,然後走向台上領獎。 與其他科學家上台領獎時一樣,台下掌聲雷動。 江琳坐在柏晨旁邊,此刻尤其激動,鼓掌鼓得特別用力。 她眼睛裏泛起了淚花,為她的大師兄感到無比的驕傲。 梁立博在台上接過獎章,做簡短的致辭。 “謝謝大家!感謝國家和組織的支持和肯定,因為有了這樣好的科研環境,我才能有機會取得一點小小的成績。同時也感謝我的家人對我的支持,感謝同事們對我的幫助,今天取得的這個成績,同樣也屬於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