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接過來一看,門診手冊上的字龍飛鳳舞,大小不一,很有一種不拘小節,無所顧忌的感覺。
對於一個人的字,陳浩是有一定的研究的。雖然陳浩看不清楚這個醫生的簽名,但江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陳浩還是很熟的,有這種性格特征的字的人,陳浩能猜出來。
陳浩翻到最後一頁,看見病人的用藥情況,大吃一驚。
德巴金每天1.5克,托吡酯每天1200毫克,加巴噴丁1.2克。這個年齡的、如此瘦弱的小孩,這樣的用量,是很可怕的。
“發作控製了嗎?”陳浩問小孩的母親。
“沒有完全控製,不過,他現在的問題是,反應遲鈍,老是記不起來一些熟悉的詞匯,全身皮膚發燙,一點汗都沒有,我很害怕。”
“幹嘛不找開藥的醫生看呢?”
“找了,她說這是正常現象,這個劑量不算大,她還說,托吡酯的量,還可以加大,她說,她曾經為一個病人用到每天2000毫克。”
“你沒有提出你剛才提出的問題嗎?”
“提了,我還問她,抽血檢查,血液中的丙戊酸濃度已經超標了,肝功能也差了,怕不怕。她說不怕,也是正常現象。”
“她還說,如果不相信她,可以到穗城看看,在江州市,她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這是她說的話?”
“對,這是她的原話。她對我們很不耐煩,不肯聽我多說兩句,我很害怕她。原來,我聽人家說,她治療這方麵的疾病很厲害,我便一直給她看,現在這個樣子,我真害怕了。”
“我有一位親戚在附屬醫院工作,是他介紹我過來找您的,我等了很久,才掛上您的號。”
“你兒子的情況,很明顯,是托吡酯的副作用,包括沒有汗,皮膚發燙,反應遲鈍,找詞困難,甚至可以出現高燒。”
“現在的情況比較棘手。首先,藥物必須調整,托吡酯、加巴噴丁和德巴金的量都必須減下來。”
“但是,這個調藥的過程,不能快,必須慢慢減,我想首先從托吡酯開始,如果太快,很容易導致發作變得頻繁。”
“教授,我聽您的。”
“好,我寫一個詳細的減藥方案給你,請你嚴格按照這個時間表來減藥,一個月後,再來找我,再進行下一輪的調整。”
“在這個過程中,要密切注意有沒有發作,如果有發作頻繁的情況發生,馬上過來找我。”陳浩很理解病人的母親的焦慮。
接著,陳浩在門診手冊上,詳細寫下關於托吡酯的減藥方案。多長時間減多少,一清二楚。
“謝謝,非常感謝教授!”小孩的母親高興地離開了陳浩的診室。
這個醫生,陳浩認識,而且,陳浩對她的印象一直不好。
她是一個誇誇其談的人,更是一個窩裏橫的人,在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她就是女王,她的話,不管錯與對,都是對的。
病人在她眼裏,不算什麽,所有醫生和病人,必須聽她的,同樣的,她不管錯與對,都必須聽她的。
在江州市神經內科學界,她的口碑極差,水平嘛,在陳浩眼裏,比譚三少還差很遠。
但她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會來事,見高就攀,見低就踩。每次年會,她見到陳浩,都是畢恭畢敬的,從來不敢在陳浩麵前耍橫。
但在病人麵前,她可以說,她是江州市第一!
如此草菅人命的醫生,陳浩的內心,是極度討厭的。所以,陳浩與她,也沒有什麽交往。
這個小孩的調藥過程,是十分艱難和危險的,陳浩也是十分小心謹慎的。因為小孩對卡馬西平過敏,一旦調藥失敗,留給小孩用的藥,已經不多了。
好不容易將托吡酯完全減掉,小孩的反應能力恢複正常,眼神不再發呆,皮膚不再發紅,皮溫也不再發燙,陳浩接著進行第二階段的藥物調整。
這一階段,陳浩不敢將德巴金的藥減下來,而是改用小劑量遞增式的使用拉莫三嗪,陳浩用的辦法,與“脫敏”療法的原理差不多。
這個過程很考驗小孩的母親。因為每一片的拉莫三嗪的量為50毫克,陳浩從每天5毫克開始,小孩的母親聽見,麵露難色。
陳浩對於這種情況,見慣不怪。他告訴小孩的母親,將一片拉莫三嗪磨成粉狀,然後分成十份,每次一份。同時,陳浩又寫了詳細的增加劑量的方法,十分詳細,可執行性很強。
陳浩還叮囑小孩的母親,一旦出現皮疹,馬上停藥並立即來找他。
陳浩的謹慎,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這個小孩對卡馬西平過敏。一旦拉莫三嗪加藥太快,一旦出現過敏,這個小孩又將無法使用一種好的抗癲癇藥物。
因為拉莫三嗪與德巴金同時使用,陳浩嚴格按照小孩的公斤體重進行計算,最終,小孩服用拉莫三嗪的量達到標準的劑量,而且,小孩沒有出現過敏。
更令陳浩高興的是,整個調藥過程,小孩都沒有發作。
接下來,陳浩開始對德巴金的量進行調整。陳浩按照每公斤體重20毫克來計算,準備將德巴金調整到每天1克。
這又是一個持續兩個月的調整,所幸的是,小孩再度安全過關。德巴金的血液濃度降至79微克\/每毫升,一個陳浩認為非常理想的濃度,肝功能的指標也完全正常。
當然,濃度理想,必須以發作控製作為前提,否則,再理想的濃度,也是沒用的。
接下來,陳浩對加巴噴丁下手。
加巴噴丁本身,隻是抗癲癇的輔助藥物,當時這位自稱江州第一的醫生,之所以用上這種藥,據小孩的母親說,她已經想不到可以用什麽藥了,所以,加巴噴丁的用量,也是很大的。
最終,陳浩將加巴噴丁完全停掉,留下每天1克的德巴金和每天200毫克的拉莫三嗪,小孩一直沒有出現癲癇發作。
整個調藥的過程,持續了一年時間,讓小孩的媽媽見證了陳浩的耐心、細心和認真。
「投票票或加入書架收藏閱讀,都是對秀才最大的支持!」
對於一個人的字,陳浩是有一定的研究的。雖然陳浩看不清楚這個醫生的簽名,但江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生,陳浩還是很熟的,有這種性格特征的字的人,陳浩能猜出來。
陳浩翻到最後一頁,看見病人的用藥情況,大吃一驚。
德巴金每天1.5克,托吡酯每天1200毫克,加巴噴丁1.2克。這個年齡的、如此瘦弱的小孩,這樣的用量,是很可怕的。
“發作控製了嗎?”陳浩問小孩的母親。
“沒有完全控製,不過,他現在的問題是,反應遲鈍,老是記不起來一些熟悉的詞匯,全身皮膚發燙,一點汗都沒有,我很害怕。”
“幹嘛不找開藥的醫生看呢?”
“找了,她說這是正常現象,這個劑量不算大,她還說,托吡酯的量,還可以加大,她說,她曾經為一個病人用到每天2000毫克。”
“你沒有提出你剛才提出的問題嗎?”
“提了,我還問她,抽血檢查,血液中的丙戊酸濃度已經超標了,肝功能也差了,怕不怕。她說不怕,也是正常現象。”
“她還說,如果不相信她,可以到穗城看看,在江州市,她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
“這是她說的話?”
“對,這是她的原話。她對我們很不耐煩,不肯聽我多說兩句,我很害怕她。原來,我聽人家說,她治療這方麵的疾病很厲害,我便一直給她看,現在這個樣子,我真害怕了。”
“我有一位親戚在附屬醫院工作,是他介紹我過來找您的,我等了很久,才掛上您的號。”
“你兒子的情況,很明顯,是托吡酯的副作用,包括沒有汗,皮膚發燙,反應遲鈍,找詞困難,甚至可以出現高燒。”
“現在的情況比較棘手。首先,藥物必須調整,托吡酯、加巴噴丁和德巴金的量都必須減下來。”
“但是,這個調藥的過程,不能快,必須慢慢減,我想首先從托吡酯開始,如果太快,很容易導致發作變得頻繁。”
“教授,我聽您的。”
“好,我寫一個詳細的減藥方案給你,請你嚴格按照這個時間表來減藥,一個月後,再來找我,再進行下一輪的調整。”
“在這個過程中,要密切注意有沒有發作,如果有發作頻繁的情況發生,馬上過來找我。”陳浩很理解病人的母親的焦慮。
接著,陳浩在門診手冊上,詳細寫下關於托吡酯的減藥方案。多長時間減多少,一清二楚。
“謝謝,非常感謝教授!”小孩的母親高興地離開了陳浩的診室。
這個醫生,陳浩認識,而且,陳浩對她的印象一直不好。
她是一個誇誇其談的人,更是一個窩裏橫的人,在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她就是女王,她的話,不管錯與對,都是對的。
病人在她眼裏,不算什麽,所有醫生和病人,必須聽她的,同樣的,她不管錯與對,都必須聽她的。
在江州市神經內科學界,她的口碑極差,水平嘛,在陳浩眼裏,比譚三少還差很遠。
但她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會來事,見高就攀,見低就踩。每次年會,她見到陳浩,都是畢恭畢敬的,從來不敢在陳浩麵前耍橫。
但在病人麵前,她可以說,她是江州市第一!
如此草菅人命的醫生,陳浩的內心,是極度討厭的。所以,陳浩與她,也沒有什麽交往。
這個小孩的調藥過程,是十分艱難和危險的,陳浩也是十分小心謹慎的。因為小孩對卡馬西平過敏,一旦調藥失敗,留給小孩用的藥,已經不多了。
好不容易將托吡酯完全減掉,小孩的反應能力恢複正常,眼神不再發呆,皮膚不再發紅,皮溫也不再發燙,陳浩接著進行第二階段的藥物調整。
這一階段,陳浩不敢將德巴金的藥減下來,而是改用小劑量遞增式的使用拉莫三嗪,陳浩用的辦法,與“脫敏”療法的原理差不多。
這個過程很考驗小孩的母親。因為每一片的拉莫三嗪的量為50毫克,陳浩從每天5毫克開始,小孩的母親聽見,麵露難色。
陳浩對於這種情況,見慣不怪。他告訴小孩的母親,將一片拉莫三嗪磨成粉狀,然後分成十份,每次一份。同時,陳浩又寫了詳細的增加劑量的方法,十分詳細,可執行性很強。
陳浩還叮囑小孩的母親,一旦出現皮疹,馬上停藥並立即來找他。
陳浩的謹慎,並不是沒有道理,因為,這個小孩對卡馬西平過敏。一旦拉莫三嗪加藥太快,一旦出現過敏,這個小孩又將無法使用一種好的抗癲癇藥物。
因為拉莫三嗪與德巴金同時使用,陳浩嚴格按照小孩的公斤體重進行計算,最終,小孩服用拉莫三嗪的量達到標準的劑量,而且,小孩沒有出現過敏。
更令陳浩高興的是,整個調藥過程,小孩都沒有發作。
接下來,陳浩開始對德巴金的量進行調整。陳浩按照每公斤體重20毫克來計算,準備將德巴金調整到每天1克。
這又是一個持續兩個月的調整,所幸的是,小孩再度安全過關。德巴金的血液濃度降至79微克\/每毫升,一個陳浩認為非常理想的濃度,肝功能的指標也完全正常。
當然,濃度理想,必須以發作控製作為前提,否則,再理想的濃度,也是沒用的。
接下來,陳浩對加巴噴丁下手。
加巴噴丁本身,隻是抗癲癇的輔助藥物,當時這位自稱江州第一的醫生,之所以用上這種藥,據小孩的母親說,她已經想不到可以用什麽藥了,所以,加巴噴丁的用量,也是很大的。
最終,陳浩將加巴噴丁完全停掉,留下每天1克的德巴金和每天200毫克的拉莫三嗪,小孩一直沒有出現癲癇發作。
整個調藥的過程,持續了一年時間,讓小孩的媽媽見證了陳浩的耐心、細心和認真。
「投票票或加入書架收藏閱讀,都是對秀才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