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胎兒太大,也因為超過了預產期,更因為這個胎兒,對於陳浩和丹萍而言,是珍貴胎兒,所以,王主任果斷決定,剖腹產。
1994年10月18日晚上十點半,丹萍被推進手術室,陳浩與丹萍的媽媽守候在手術室的門口。
因為陳浩的爸爸剛中風不久,媽媽需要在家裏照顧爸爸,經過與丹萍的媽媽李珍商量,李珍答應過來為他們帶小孩。
這樣的等待,雖然時間不長,卻是很折磨人的。
“阿浩,你猜猜看,是小子還是姑娘?”李珍問陳浩。
“嗬嗬,媽,我也猜不了,不過,不管是小子還是姑娘,我都喜歡。”陳浩確實不知道嬰兒的性別,陳浩也確實是不管男女,他都喜歡。
陳浩的回答,令李珍高興。
是啊,老一代人,最擔心的,就是男方家裏會嫌棄生一個女兒。
在隻準生一個的年代,如果生一個女兒,在江州市範圍內,會令很多人不滿的,李珍本人就因為兒媳生一個女兒而不滿,整天嘟嘟囔的,要求兒媳再生一個。
推己及人,李珍擔心,陳浩會嫌棄丹萍生女兒,陳浩的回答,自然令李珍大鬆一口氣。
十一點十五分,手術室的門被推開,一名護士抱著一名嬰兒走了出來。
“謝謝!”陳浩趕緊將一個紅包塞到護士的口袋裏。這是江州市的習俗,不管是誰,這個紅包必須給,護士也必須收。
“還要多久?”
“很快了,母子平安,放心吧。”說罷,護士抱著嬰兒,轉身走進手術室。
“6斤9兩,哈哈,我這乖外孫6斤9兩。”李珍喜不自禁,不停地來回走動。
住院幾天後,丹萍拆了線便馬上回家,經驗豐富的李珍,已經做好了全部的準備,丹萍回到家,便進入坐月子狀態。
從此,家裏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嬰兒的哭聲和笑聲,充滿了嬰兒帶來的、特別好聞的奶騷味,充滿了溫馨與愛。
翟向文將在1995年春節後退休,按照翟向文的設想,他退休後,蘇承慶擔任神經內科的主任,韓治和陳浩分別擔任副主任,韓治主要負責教學和科研工作,陳浩負責臨床工作。
從1994年底開始,翟向文多次找陳浩談話,將他的設想告訴陳浩,也讓陳浩做好準備。
原本對從事行政工作並不感冒的陳浩,在翟向文的反複“勸說”下,也開始心動了。陳浩之所以心動,是因為在科室和醫院裏,很多人認為,陳浩是一個專業狂人,對於管理,陳浩肯定不行。
陳浩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想找機會一展身手,幹一番事業,讓所有人知道,他陳浩並不是一個“書呆子”。
不過,陳浩想歸想,頭腦還保持著應有的、異常的清醒。
“主任,我們神經內科一直隻設一個主任,您的設想雖然好,但一下子從一個主任增加到三個,醫院這一關,很難通過。”光是陳浩這句話,就能看出,陳浩還真不是一個書呆子。
“這個你放心,我已經與陳院長溝通過了,他滿口答應,還拍著胸脯說,絕對沒問題。另外,我也讓韓醫生在上麵幫你說一說,這件事,應該是十拿九穩了。”
“謝謝主任的厚愛!不管結局如何,主任的這份關心,我定當永遠銘記。”
陳浩並沒有因為翟向文的話而昏了頭。特別是當他聽翟向文說,叫韓治幫忙時,陳浩隱約覺得,這件事,十有八九,是涼涼的了。
“怎麽,不相信我說的話?”翟向文聽出陳浩的話裏有話。
“主任,不是我不相信您,您已經盡最大努力在幫我了。不過,主任想一想,前任的陳院長退休後,是怎樣被現在這位陳院長對待的?兩位陳院長的人品,您更相信哪一位?”
“你的意思,陳院長在敷衍我?”
“極有可能。”陳浩幹脆把話說透。
“如果真是這樣,你怎麽辦?”翟向文被陳浩的分析說動了。
“主任,我很好辦,繼續當我的醫生唄。”
“好,你有這樣的心態就好,其它的,我繼續努力,成敗與否,就看天意吧。”翟向文不敢說肯定的話了。
當天晚上,陳浩與丹萍說起這件事,丹萍也認同陳浩的分析。
“老公,翟主任確實為你好,你也有這個才能,如果真的不行,你怎麽想?”丹萍是了解陳浩的。
“我確實想在這個崗位上嚐試一下我的能力,我也想向所有人證明,我並不是一個書呆子,不過,這隻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韓治是不會讓我上去的,陳院長也不會多設一個崗位的。”在丹萍麵前,陳浩說出了他的心裏話。
“嗯,你有這個想法就好,別到時候一旦落空,你心裏難受。你還年輕,來日方長,不要與這個姓韓的計較。”
“好,我知道了。”陳浩雖然這樣說,心中多少還存留一點希冀。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便到了1995年三月,既是醫院中層換屆的時間,也是翟向文退休的時間。
陳院長刻意將換屆工作搞得很隆重,讓人感覺,這次的換屆,絕對是公平、公開、公正的。
隨著各個科室崗位的公布,翟向文的心,一點點地走向冰點。
翟向文依舊不死心,繼續去找陳院長,找韓治。
此時的陳院長,依舊答應翟向文,保證在神經內科,設置一正兩副一共三個主任,韓治則表示說不上話,插不了手。
真相終將會大白於天下,當換屆的結果正式公布時,神經內科的設置,與陳浩的想法是一致的,與翟向文得到的承諾是不一樣的。
最終,蘇承慶成為神經內科新一屆的主任,韓治繼續擔任人事科科長,兼任神經內科副主任。
其實,對於蘇承慶而言,也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
從韓治到人事科工作後,大家都看得出,韓治的重點,已經遠離臨床,向行政方向傾斜了。而蘇承慶是非常希望陳浩能當選的,這樣一來,陳浩可以為蘇承慶分擔一部分工作壓力。
1994年10月18日晚上十點半,丹萍被推進手術室,陳浩與丹萍的媽媽守候在手術室的門口。
因為陳浩的爸爸剛中風不久,媽媽需要在家裏照顧爸爸,經過與丹萍的媽媽李珍商量,李珍答應過來為他們帶小孩。
這樣的等待,雖然時間不長,卻是很折磨人的。
“阿浩,你猜猜看,是小子還是姑娘?”李珍問陳浩。
“嗬嗬,媽,我也猜不了,不過,不管是小子還是姑娘,我都喜歡。”陳浩確實不知道嬰兒的性別,陳浩也確實是不管男女,他都喜歡。
陳浩的回答,令李珍高興。
是啊,老一代人,最擔心的,就是男方家裏會嫌棄生一個女兒。
在隻準生一個的年代,如果生一個女兒,在江州市範圍內,會令很多人不滿的,李珍本人就因為兒媳生一個女兒而不滿,整天嘟嘟囔的,要求兒媳再生一個。
推己及人,李珍擔心,陳浩會嫌棄丹萍生女兒,陳浩的回答,自然令李珍大鬆一口氣。
十一點十五分,手術室的門被推開,一名護士抱著一名嬰兒走了出來。
“謝謝!”陳浩趕緊將一個紅包塞到護士的口袋裏。這是江州市的習俗,不管是誰,這個紅包必須給,護士也必須收。
“還要多久?”
“很快了,母子平安,放心吧。”說罷,護士抱著嬰兒,轉身走進手術室。
“6斤9兩,哈哈,我這乖外孫6斤9兩。”李珍喜不自禁,不停地來回走動。
住院幾天後,丹萍拆了線便馬上回家,經驗豐富的李珍,已經做好了全部的準備,丹萍回到家,便進入坐月子狀態。
從此,家裏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嬰兒的哭聲和笑聲,充滿了嬰兒帶來的、特別好聞的奶騷味,充滿了溫馨與愛。
翟向文將在1995年春節後退休,按照翟向文的設想,他退休後,蘇承慶擔任神經內科的主任,韓治和陳浩分別擔任副主任,韓治主要負責教學和科研工作,陳浩負責臨床工作。
從1994年底開始,翟向文多次找陳浩談話,將他的設想告訴陳浩,也讓陳浩做好準備。
原本對從事行政工作並不感冒的陳浩,在翟向文的反複“勸說”下,也開始心動了。陳浩之所以心動,是因為在科室和醫院裏,很多人認為,陳浩是一個專業狂人,對於管理,陳浩肯定不行。
陳浩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想找機會一展身手,幹一番事業,讓所有人知道,他陳浩並不是一個“書呆子”。
不過,陳浩想歸想,頭腦還保持著應有的、異常的清醒。
“主任,我們神經內科一直隻設一個主任,您的設想雖然好,但一下子從一個主任增加到三個,醫院這一關,很難通過。”光是陳浩這句話,就能看出,陳浩還真不是一個書呆子。
“這個你放心,我已經與陳院長溝通過了,他滿口答應,還拍著胸脯說,絕對沒問題。另外,我也讓韓醫生在上麵幫你說一說,這件事,應該是十拿九穩了。”
“謝謝主任的厚愛!不管結局如何,主任的這份關心,我定當永遠銘記。”
陳浩並沒有因為翟向文的話而昏了頭。特別是當他聽翟向文說,叫韓治幫忙時,陳浩隱約覺得,這件事,十有八九,是涼涼的了。
“怎麽,不相信我說的話?”翟向文聽出陳浩的話裏有話。
“主任,不是我不相信您,您已經盡最大努力在幫我了。不過,主任想一想,前任的陳院長退休後,是怎樣被現在這位陳院長對待的?兩位陳院長的人品,您更相信哪一位?”
“你的意思,陳院長在敷衍我?”
“極有可能。”陳浩幹脆把話說透。
“如果真是這樣,你怎麽辦?”翟向文被陳浩的分析說動了。
“主任,我很好辦,繼續當我的醫生唄。”
“好,你有這樣的心態就好,其它的,我繼續努力,成敗與否,就看天意吧。”翟向文不敢說肯定的話了。
當天晚上,陳浩與丹萍說起這件事,丹萍也認同陳浩的分析。
“老公,翟主任確實為你好,你也有這個才能,如果真的不行,你怎麽想?”丹萍是了解陳浩的。
“我確實想在這個崗位上嚐試一下我的能力,我也想向所有人證明,我並不是一個書呆子,不過,這隻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韓治是不會讓我上去的,陳院長也不會多設一個崗位的。”在丹萍麵前,陳浩說出了他的心裏話。
“嗯,你有這個想法就好,別到時候一旦落空,你心裏難受。你還年輕,來日方長,不要與這個姓韓的計較。”
“好,我知道了。”陳浩雖然這樣說,心中多少還存留一點希冀。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便到了1995年三月,既是醫院中層換屆的時間,也是翟向文退休的時間。
陳院長刻意將換屆工作搞得很隆重,讓人感覺,這次的換屆,絕對是公平、公開、公正的。
隨著各個科室崗位的公布,翟向文的心,一點點地走向冰點。
翟向文依舊不死心,繼續去找陳院長,找韓治。
此時的陳院長,依舊答應翟向文,保證在神經內科,設置一正兩副一共三個主任,韓治則表示說不上話,插不了手。
真相終將會大白於天下,當換屆的結果正式公布時,神經內科的設置,與陳浩的想法是一致的,與翟向文得到的承諾是不一樣的。
最終,蘇承慶成為神經內科新一屆的主任,韓治繼續擔任人事科科長,兼任神經內科副主任。
其實,對於蘇承慶而言,也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
從韓治到人事科工作後,大家都看得出,韓治的重點,已經遠離臨床,向行政方向傾斜了。而蘇承慶是非常希望陳浩能當選的,這樣一來,陳浩可以為蘇承慶分擔一部分工作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