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生無滅,無我無相!
八個血彤彤,紅豔豔的文字,筆鉤猙獰,仿佛活物,撲麵而來的強烈刺激,就好像用烙鐵直接刻印在人心裏,神魂上,一下就把李乾的鬼體震動,甚至忘記周遭存在。
這麽強烈的文字風格,簡直比傳說中入木三分的筆法還要精深百倍。
李乾從沒有看過這麽強烈的,一下就把人眼球,神魂都抓住的文字,好像那字體已經不是死物,而是活生生的存在,延續了書寫者的靈魂思想。
有強烈風格的文字,比如李乾在東陽城看到的那個知府李晉的墨寶,也是深得淩厲殺伐的“裂金體”精髓,但與之相比,也是土雞與鳳凰,瓦狗與山狼的區別。
能寫出這種字的,一定是難以想像的人物。
李乾心裏已經震動了,就憑這字,就是無價之寶,當得起那道人如此看重,內容必然也十分驚人。
李乾還能保持一分靈明之心,重寶麵前,不能失神。
他沒有瞬間去探查紅玉簡,而是默默念動玄門安神定魂的法咒,使自己完全冷靜下來,覺得頭腦清明,心神安定。
他才將一縷神魂探進那卷紅玉簡裏。
這玉簡也十分神奇,神魂一進入,裏麵的字體好像一個個活過來,漂浮在空中,這當然是幻象。
李乾不為所動,隻是將那篇文字一個個鐫入腦海中。
他現在沒有時間去體會文字裏的奧義,那公孫道人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打坐完出來,到時候把紅玉簡撿走,李乾可就什麽都落不著了。
他用自己強大的記憶力將文字強硬的記進腦海裏。
《無相經》,玉簡通篇就是一卷玄奧的神通修煉法門,叫做無相經,經文的內容十分繁瑣複雜,以李乾的記憶力也記得相當吃力。
不過花了一個多時辰,他還是將整卷《無相經》都強記下來。
一記完《無相經》,他就毫不留戀,馬上收回神魂,躲進黑珠之中,慢慢參悟玄機,從此天崩地裂,李乾也不動靜了。
洞府內恢複死一般的寂靜……
足足過了三個月,躲在黑珠中的李乾心神一動,忽然睜眼往外看去。
東麵的靜室裏有了響動,過了一會,一個頭發灰白的道人走出靜室,李乾心中一震,隻過了三個月,這人怎麽這般老法。
隻見那公孫道人頭發灰白,皮膚也鬆弛許多,若非眼神中依然無波無動,毫無感情與三月前毫無二致,幾乎就讓李乾相信他是一個普通的垂暮老人。
公孫道人走到中間石室,四目一掃,就看到了那卷落滿灰塵的紅玉簡,他眼神波動一下,閃過複雜神色,但還是馬上過去將那卷玉簡撿起來,查看無恙後,收入懷中。
然後他也沒理會一片狼藉的石室,隻是緩緩踱步走到九口血槽邊緣,三個月沒動,血槽裏的汁液也沒什麽變化,隻是上麵多了層黑灰,汁液裏依然浸泡著那九具肉身,卻是一點腐爛的痕跡也沒有,顯然那血槽裏的汁液能夠防腐。
公孫道人在血槽邊緣呆立了許久,忽然自語了一句:“天數不可逆,卻是我心急了,看來隻有去藥皇山一趟……安魂草……離玄心宗不過千裏地界,哼,哼哼……”
公孫道人忽然冷笑了起來。
接下來數天,公孫道人用刀斧削砍了九塊門板大小,一指厚度的石板,將九口血槽都用石板封起來。
做完這一切,他又將洞府的禁製修補得更完善,接著就到南麵石室取走大部分丹藥和煉器,直接出了洞府。
李乾本以為公孫道人此去還是會和往常一樣,過不了多久就會回來。
可是沒想到,這次公孫道人離開的時間遠比他想像的要長。
開始幾個星期,李乾都還能安分的呆在黑珠中,可是隨著時間推移,一晃,又是幾個月,算算時間,隻怕已經要進入冬季。
李乾終於肯定那公孫道人是遠行去了,而看他把血槽密封,丹藥煉器都拿走的架勢,短期內應該是回不來了,也許永遠回不來也未必。
李乾惡毒的想著。
對於公孫道人,他依然仇恨至深。
雖然他已經習慣了鬼體,但卻失去了做人的種種樂趣,何況雙親還在,他卻無法侍奉,李乾一想到此,就戾氣橫生。
既然公孫道人不在,李乾就不再像以往躲躲藏藏。
他見識了玄門手段,也參悟了不少意念修行的法門,對於凝聚元神十分的期待,那幾乎就等於另一種形式的長生,雖然肉身依然會崩壞,卻可以保留意識屍解轉世。
所以,他每日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吸納陰元,凝聚鬼體上,剩下的時間也用來參悟玄機,至於那卷《無相經》,雖然李乾將它強記了下來,可還是絲毫不得要領,李乾現在雖然神識強大,甚至不下於過公孫道人,但是道行神通卻差公孫道人這個玄門正宗十萬八千裏,他又隻靠自己領悟,更是進展緩慢,索性也先置之不理了。
冬去春來,時間飛快。
一眨眼,一年過去了,算起來,李乾已經在這個荒山洞府呆了足有一年,而公孫道人離開也有半年時間了。
洞府石室內。
一團濃厚的黑雲滾滾翻動,陰風呼號,無數陰元澎湃流轉,禁法發動,將外界龐大陰元吸納進來,黑雲在巨量陰元中如魚得水,無論陰元如何狂暴,都讓他肆意吞吐吸納。
過了不知道多久,那黑雲仿佛又擴大了一分,深厚了一分,才長鯨吸水般收攏起來,逐漸凝結成一團人形大小的黑煙。
這人形四肢齊全,隻是五官中還缺少眼睛,盤腿在虛空中坐著,手掐印訣,一顆漆黑幽深如黑洞的珠子在額頭處緩緩懸浮轉動,猶如一個有道高人在打坐參禪,偏偏全身上下陰氣環繞,黑雲卷動,給人強烈無比的視覺反差。
這團黑雲自然就是李乾的鬼體。
經過幾個月的瘋狂吸納,又有禁法將外界陰元無窮盡補充進來,三個月時間李乾就迅速凝結出口耳鼻的外相,本神鬼體更是凝結無比,已經可以驅動不重的外物。
李乾緩緩睜開“雙眼”。
雖然鬼體沒有凝結出眼睛,但是他本神就是神識魂魄,剛才打坐也是觀想本體,自然需要開眼。
黑珠隱進他的鬼體額頭處。
李乾感受全身鬼力澎湃,無喜無憂,目光向下一掃,輕輕一托,陰風掠過,他身下血槽上的一塊板就動了起來,緩緩向上浮動,到了一米高處,李乾明顯感覺到意識刺痛,顯然到了極限,連忙一鬆,那大石板轟然落下,蓋回血槽上。
“我如今的鬼體也算凝固了,雖然沒有凝結雙眼,但是憑借意識陰力就能驅動上百斤的大石,總算不負所望,隻是和那道人相比,神通差距實在是大啊。”
李乾回想起道人離開前引動禁製,最後洞府崩塌的景象,那卻不是凡人所為。
李乾現在對付一般凡人自然輕而易舉,他本身就是至陰之物,對血肉精魂不用外力就可以直接腐蝕破壞,現在一般人要是讓他將精元抓走,瞬間就會精血幹枯而死。
但是碰到一些意念特別強大的,比如心性堅韌,不怕外邪的武林高手,或者公孫道人這種神通廣大的修士,還不可敵。
“隻靠陰力對敵,果然是小乘之道,玄門修士神通廣大,高深者甚至能移山填海,卻是依靠媒介引動天地巨力,符籙,禁陣,法寶,才是玄門中人禦敵的手段,我當仿效之。”李乾默默的想著。
以他現在的鬼體,凝練程度幾乎已經要到百年老鬼的境界。
借助黑珠和禁法引動的強大陰元,在短短一年內到達這個地步,速度驚人無比,隻是玄門修煉,瓶頸千千萬,每一步的踏出都無比艱難。
別看《玄典》裏登仙境界不過聊聊九步,可漫步其中,卻是千難萬阻,多可畏怖,與天爭,逆天而行,豈是簡單。
萬萬年來,成仙之人屈指可數。
李乾既然修了玄門法訣,毫無意外的,也會遇到瓶頸。
這麽長期大量的吸收陰元,他的鬼體凝練速度雖然快,卻是如同一個催生的胎兒,根基不穩,要有大患。
他最近明顯感覺到吸納陰元的作用小了很多,無論吸納多少,這個量變無法引動質變,五官之中口耳鼻凝結隻用了一個月,可這眼睛確實足足三個月還不見動靜。
“玄門之中稱眼為玄心,心眼開,則元神成,我卻是跨過通絡,化氣,辟穀三大步,直接衝元神,按那《玄典》所說,簡直是逆天,一般玄門眾人能凝練元神的都是百年老怪物,我要是三個月就成,我看天劫立來,化為灰灰。”
李乾參悟玄機,最近越來越有道人的思想,一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也能隱隱把握。(未完待續)
八個血彤彤,紅豔豔的文字,筆鉤猙獰,仿佛活物,撲麵而來的強烈刺激,就好像用烙鐵直接刻印在人心裏,神魂上,一下就把李乾的鬼體震動,甚至忘記周遭存在。
這麽強烈的文字風格,簡直比傳說中入木三分的筆法還要精深百倍。
李乾從沒有看過這麽強烈的,一下就把人眼球,神魂都抓住的文字,好像那字體已經不是死物,而是活生生的存在,延續了書寫者的靈魂思想。
有強烈風格的文字,比如李乾在東陽城看到的那個知府李晉的墨寶,也是深得淩厲殺伐的“裂金體”精髓,但與之相比,也是土雞與鳳凰,瓦狗與山狼的區別。
能寫出這種字的,一定是難以想像的人物。
李乾心裏已經震動了,就憑這字,就是無價之寶,當得起那道人如此看重,內容必然也十分驚人。
李乾還能保持一分靈明之心,重寶麵前,不能失神。
他沒有瞬間去探查紅玉簡,而是默默念動玄門安神定魂的法咒,使自己完全冷靜下來,覺得頭腦清明,心神安定。
他才將一縷神魂探進那卷紅玉簡裏。
這玉簡也十分神奇,神魂一進入,裏麵的字體好像一個個活過來,漂浮在空中,這當然是幻象。
李乾不為所動,隻是將那篇文字一個個鐫入腦海中。
他現在沒有時間去體會文字裏的奧義,那公孫道人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打坐完出來,到時候把紅玉簡撿走,李乾可就什麽都落不著了。
他用自己強大的記憶力將文字強硬的記進腦海裏。
《無相經》,玉簡通篇就是一卷玄奧的神通修煉法門,叫做無相經,經文的內容十分繁瑣複雜,以李乾的記憶力也記得相當吃力。
不過花了一個多時辰,他還是將整卷《無相經》都強記下來。
一記完《無相經》,他就毫不留戀,馬上收回神魂,躲進黑珠之中,慢慢參悟玄機,從此天崩地裂,李乾也不動靜了。
洞府內恢複死一般的寂靜……
足足過了三個月,躲在黑珠中的李乾心神一動,忽然睜眼往外看去。
東麵的靜室裏有了響動,過了一會,一個頭發灰白的道人走出靜室,李乾心中一震,隻過了三個月,這人怎麽這般老法。
隻見那公孫道人頭發灰白,皮膚也鬆弛許多,若非眼神中依然無波無動,毫無感情與三月前毫無二致,幾乎就讓李乾相信他是一個普通的垂暮老人。
公孫道人走到中間石室,四目一掃,就看到了那卷落滿灰塵的紅玉簡,他眼神波動一下,閃過複雜神色,但還是馬上過去將那卷玉簡撿起來,查看無恙後,收入懷中。
然後他也沒理會一片狼藉的石室,隻是緩緩踱步走到九口血槽邊緣,三個月沒動,血槽裏的汁液也沒什麽變化,隻是上麵多了層黑灰,汁液裏依然浸泡著那九具肉身,卻是一點腐爛的痕跡也沒有,顯然那血槽裏的汁液能夠防腐。
公孫道人在血槽邊緣呆立了許久,忽然自語了一句:“天數不可逆,卻是我心急了,看來隻有去藥皇山一趟……安魂草……離玄心宗不過千裏地界,哼,哼哼……”
公孫道人忽然冷笑了起來。
接下來數天,公孫道人用刀斧削砍了九塊門板大小,一指厚度的石板,將九口血槽都用石板封起來。
做完這一切,他又將洞府的禁製修補得更完善,接著就到南麵石室取走大部分丹藥和煉器,直接出了洞府。
李乾本以為公孫道人此去還是會和往常一樣,過不了多久就會回來。
可是沒想到,這次公孫道人離開的時間遠比他想像的要長。
開始幾個星期,李乾都還能安分的呆在黑珠中,可是隨著時間推移,一晃,又是幾個月,算算時間,隻怕已經要進入冬季。
李乾終於肯定那公孫道人是遠行去了,而看他把血槽密封,丹藥煉器都拿走的架勢,短期內應該是回不來了,也許永遠回不來也未必。
李乾惡毒的想著。
對於公孫道人,他依然仇恨至深。
雖然他已經習慣了鬼體,但卻失去了做人的種種樂趣,何況雙親還在,他卻無法侍奉,李乾一想到此,就戾氣橫生。
既然公孫道人不在,李乾就不再像以往躲躲藏藏。
他見識了玄門手段,也參悟了不少意念修行的法門,對於凝聚元神十分的期待,那幾乎就等於另一種形式的長生,雖然肉身依然會崩壞,卻可以保留意識屍解轉世。
所以,他每日將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吸納陰元,凝聚鬼體上,剩下的時間也用來參悟玄機,至於那卷《無相經》,雖然李乾將它強記了下來,可還是絲毫不得要領,李乾現在雖然神識強大,甚至不下於過公孫道人,但是道行神通卻差公孫道人這個玄門正宗十萬八千裏,他又隻靠自己領悟,更是進展緩慢,索性也先置之不理了。
冬去春來,時間飛快。
一眨眼,一年過去了,算起來,李乾已經在這個荒山洞府呆了足有一年,而公孫道人離開也有半年時間了。
洞府石室內。
一團濃厚的黑雲滾滾翻動,陰風呼號,無數陰元澎湃流轉,禁法發動,將外界龐大陰元吸納進來,黑雲在巨量陰元中如魚得水,無論陰元如何狂暴,都讓他肆意吞吐吸納。
過了不知道多久,那黑雲仿佛又擴大了一分,深厚了一分,才長鯨吸水般收攏起來,逐漸凝結成一團人形大小的黑煙。
這人形四肢齊全,隻是五官中還缺少眼睛,盤腿在虛空中坐著,手掐印訣,一顆漆黑幽深如黑洞的珠子在額頭處緩緩懸浮轉動,猶如一個有道高人在打坐參禪,偏偏全身上下陰氣環繞,黑雲卷動,給人強烈無比的視覺反差。
這團黑雲自然就是李乾的鬼體。
經過幾個月的瘋狂吸納,又有禁法將外界陰元無窮盡補充進來,三個月時間李乾就迅速凝結出口耳鼻的外相,本神鬼體更是凝結無比,已經可以驅動不重的外物。
李乾緩緩睜開“雙眼”。
雖然鬼體沒有凝結出眼睛,但是他本神就是神識魂魄,剛才打坐也是觀想本體,自然需要開眼。
黑珠隱進他的鬼體額頭處。
李乾感受全身鬼力澎湃,無喜無憂,目光向下一掃,輕輕一托,陰風掠過,他身下血槽上的一塊板就動了起來,緩緩向上浮動,到了一米高處,李乾明顯感覺到意識刺痛,顯然到了極限,連忙一鬆,那大石板轟然落下,蓋回血槽上。
“我如今的鬼體也算凝固了,雖然沒有凝結雙眼,但是憑借意識陰力就能驅動上百斤的大石,總算不負所望,隻是和那道人相比,神通差距實在是大啊。”
李乾回想起道人離開前引動禁製,最後洞府崩塌的景象,那卻不是凡人所為。
李乾現在對付一般凡人自然輕而易舉,他本身就是至陰之物,對血肉精魂不用外力就可以直接腐蝕破壞,現在一般人要是讓他將精元抓走,瞬間就會精血幹枯而死。
但是碰到一些意念特別強大的,比如心性堅韌,不怕外邪的武林高手,或者公孫道人這種神通廣大的修士,還不可敵。
“隻靠陰力對敵,果然是小乘之道,玄門修士神通廣大,高深者甚至能移山填海,卻是依靠媒介引動天地巨力,符籙,禁陣,法寶,才是玄門中人禦敵的手段,我當仿效之。”李乾默默的想著。
以他現在的鬼體,凝練程度幾乎已經要到百年老鬼的境界。
借助黑珠和禁法引動的強大陰元,在短短一年內到達這個地步,速度驚人無比,隻是玄門修煉,瓶頸千千萬,每一步的踏出都無比艱難。
別看《玄典》裏登仙境界不過聊聊九步,可漫步其中,卻是千難萬阻,多可畏怖,與天爭,逆天而行,豈是簡單。
萬萬年來,成仙之人屈指可數。
李乾既然修了玄門法訣,毫無意外的,也會遇到瓶頸。
這麽長期大量的吸收陰元,他的鬼體凝練速度雖然快,卻是如同一個催生的胎兒,根基不穩,要有大患。
他最近明顯感覺到吸納陰元的作用小了很多,無論吸納多少,這個量變無法引動質變,五官之中口耳鼻凝結隻用了一個月,可這眼睛確實足足三個月還不見動靜。
“玄門之中稱眼為玄心,心眼開,則元神成,我卻是跨過通絡,化氣,辟穀三大步,直接衝元神,按那《玄典》所說,簡直是逆天,一般玄門眾人能凝練元神的都是百年老怪物,我要是三個月就成,我看天劫立來,化為灰灰。”
李乾參悟玄機,最近越來越有道人的思想,一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也能隱隱把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