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禦書房中。


    李善長和胡惟庸都被朱元璋叫了過來。


    朱元璋為李善長賜座,而胡惟庸則是束手待立。


    朱元璋瞥了一眼胡惟庸,然後看向李善長道:


    “李先生,胡相,咱這幾日處理政務,發現越來越力不從心。”


    “許是咱上了年紀,這每天啊,就感覺覺不夠睡,身體也大不如前,咱就想啊,再這麽下去,咱八成會累出什麽毛病來。”


    朱元璋話音剛落,胡惟庸整個人都是一震。


    朱元璋這話,是要放權?


    皇帝要放權,那就是隻能放給丞相啊!


    想到這裏,胡惟庸死死地咬著嘴唇不讓自己激動的樣子表露出來。


    而李善長就明顯比胡惟庸思索的更多。


    因為他比胡惟庸更了解朱元璋!


    這位草根出身的皇帝,從來都不是放心臣子掌權的人。


    朱元璋對權利的重視李善長再清楚不過!


    他寧願每天通宵達旦地親自處理政務,都不放心將政務交到臣子手中,怎麽可能會因為上了年紀就要放權?


    李善長暗暗拉了一把胡惟庸,讓他不要這麽激動。


    因作為跟隨朱元璋最久的功臣,直覺告訴李善長,朱元璋絕對還有下文。


    隻是李善長和胡惟庸等了許久,也等到朱元璋再次開口。


    最終,還是胡惟庸最先沉不住氣。


    “上位,您的意思,是要將更多的政務交給中書省?”


    在胡惟庸和李善長看來,朱元璋要放權,那就隻能是把權利下放到中書省。


    那屆時,胡惟庸這個中書省丞相,手中的權柄將會更大!


    朱元璋搖頭道:


    “不,咱打算在朝中設立一個衙門,幫助皇帝處理一些政務,名字就叫內閣。”


    “日後政務就由中書省呈交到內閣,內閣批紅之後,由皇帝禦覽,然後再下發到中書省六部執行。”


    “咱覺得這樣一來,皇帝便能輕鬆許多,若是日後出個庸弱之君,隻要掌控好內閣,也不會出什麽亂子。”


    聞言,胡惟庸和李善長相視一眼。


    朱元璋雖然說的輕描淡寫。


    但是落在他們兩人耳中,卻猶如一道炸雷!


    這簡直都不是放權了,這是在集權啊!


    這是要把中書省的決策分到這什麽內閣裏,隻留中書省的行政權!


    如此一來,這丞相再也不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中書省也不會在是權柄最大的衙門,而會被那個什麽內閣死死壓製!


    這自然不是胡惟庸想看到的局麵。


    他連忙說道:


    “上位,不,陛下!”


    “不可啊!”


    “這所謂內閣,豈不是變相的一個中書省?”


    “權柄一分為二,這效率可想而知!”


    “若是誤了政事,豈不是苦了天下百姓?”


    聽著胡惟庸的話,朱元璋一言不發,不過心中卻冷笑不止。


    你胡惟庸何時將天下百姓看的如此之重了?


    若真是如此,咱何必看你這個丞相不順眼?


    朱元璋冷聲問道:“胡相是覺得咱這個想法不合適了?”


    胡惟庸不卑不亢地直言道:


    “是的!”


    “臣以為,中書省自古以來便是天下政務的中樞,陛下此舉,與製不符!”


    朱元璋冷笑著看向胡惟庸。


    “可是互相似乎忘了一件事情。”


    “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這中書省製度也是人設立的,自然也能改製,甚至是廢除!”


    朱元璋此話一出,胡惟庸瞬間遍體生寒!


    莫非朱元璋已經有了改製之心,要分解丞相手中的權柄?


    他剛要再次開口,卻被李善長伸手拉住。


    和胡惟庸比起來,李善長就穩重得多。


    他慢悠悠地開口道:


    “上位,老臣覺得,這內閣之事,茲事體大。”


    “若是一旦設立,兩千多年的製度便變了味。”


    “自古以來,便是天子坐朝,宰相當國。”


    “您所說內閣,便是將中書省的決策權分化出去,如此一來,那內閣,便淩駕於中書省之上。”


    “朝堂格局一變再變,百官必然會有怨言。”


    聽完李善長的話,朱元璋心中冷笑。


    百官會有怨言?


    怨言何來?


    不就是分了你們手中的權利嗎?


    朱元璋為何重武輕文,甚至讓徐達一個大老粗當年領右丞相的職位?


    還不是為了震懾這些文官?


    這些個文官,整天屁事不幹,就想著忽悠皇帝把權利分給他們。


    什麽狗屁的洪武盛世,天子垂拱而治,都是放屁!


    就是為了蒙蔽自己,讓自己不作為,從而好借此弄權。


    李善長又說道:


    “再說,這丞相已是超一品大員,按照陛下所說,其實內閣是淩駕於中書省之上的。”


    “那內閣的領銜之人,將會是什麽地位?”


    按照李善長他們的理解,既然內閣是能壓過中書省一頭的,那內閣中的官員,品級自然是要比中書省的官員還高的。


    中書省中的丞相,六部尚書,那都是實打實的朝廷重臣,沒有比他們地位更高的。


    但是內閣一出,品級自然要比這些人官職更高,品級更高!


    難道這世上還有比丞相更大的官?


    朱元璋早就知道李善長會問這個問題,也沒什麽隱瞞道:


    “內閣官員不設品級,沒有官身,唯有行走之權。”


    “而內閣也不統屬於任何一人,直屬皇帝,由皇帝任命內閣學士,隻對皇帝負責!”


    聞言,李善長和胡惟庸兩人都呆住了!


    不設品級,也即是說,整個內閣中,不分上下,不會有任何人一言而決。


    而沒有官身,唯有行走之權,即是說,整個內閣都是完全依附於皇帝的,他們的權利,說大,比丞相還大,說小,甚至都不如一個宮廷內官。


    但就是這樣一個機構,卻讓胡惟庸這個中書省丞相遍體生寒!


    如此一來,他這個丞相幾乎和擺設沒什麽區別了。


    不管是軍事還是政務,隻需要聽話照做,完全成為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


    對此,胡惟庸還想再說什麽,卻被李善長搶先開口道:


    “上位,臣不敢非議聖意,隻是事關重大,陛下還是在朝堂上與百官再議一議吧。”


    聞言,朱元璋心中冷笑一聲。


    李善長話裏的意思他怎麽可能聽不明白?


    把皮球提給朝臣?


    你們不答應,難道那些朝臣就會答應?


    你們越是覺得不行,咱就覺得越行!


    雖然如此想,但朱元璋還是揮手說道:


    “既然你都這樣說了,那咱就明日在朝堂上與百官議一議。”


    李善長和胡惟庸自然不知道朱元璋心中的想法。


    見到事情還有轉機,兩人連忙齊聲恭敬道:


    “上位聖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一方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一方啊並收藏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