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重開科舉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和朱棣看著說的頭頭是道的朱標,對視了一眼。
“大哥,不考四書五經,那考啥啊?”
朱元璋也問道:“就是,不開恩科的時候讀書沒用,開了恩科讀書也沒用,這恩科不是白開了?”
朱標無所謂道:
“那父皇現在就去重開恩科好了。”
“屆時,若是再出現在和之前一樣的醜聞,可別怪當兒子的沒提醒你。”
聞言,朱元璋氣得咬了咬牙。
“小子,咱告訴你,這大明日後是你的,你上點心,別一天到晚以為你是在為咱辦事。”
朱標依舊無所謂道:
“反正到時候兒臣自己做,不用看人臉色,也不用束手束腳!”
聽著這種混賬話。
朱元璋恨不得現在就去死,省的這小子一天到晚以為天塌下來都有咱幫他頂著!
“那你說吧,咱倒想聽聽看,你有什麽高論。”
朱標清了清嗓子,示意兩人聽好了。
“四書五經,自然是要學的,考,也要考,但卻不是完全考。”
聞言,朱元璋和朱棣都懵了。
什麽叫考,但不完全考?
按照製度,科舉考試的內容,如今主要是八股文。
這是在洪武三年第一次恩科的時候,朱元璋和劉伯溫商議之後定下的。
所以即便是重開科舉,依舊會沿用此法。
但是作為穿越者的朱標,自然知道八股文的弊端所在。
所以既然要重開科舉,首要之重,便是廢除這牢籠誌士的八股文。
朱標拿著手中施耐庵今日剛剛送來的文稿說道:
“施先生在書中說過一句話,一枝獨秀,不若百花齊放。”
“世上各行各業是如此,放在學業之中亦是如此。”
“八股取士,固然能使文章美觀,但卻鉗製了學子思想,日後,誰還會鑽研別的學問?”
朱元璋冷笑著看向朱標道:
“那你知不知道咱當初為啥用這八股文。”
“真的是為了閱卷方便?”
朱標輕笑道:“父皇的意思,兒臣自然明白。”
“父皇要讓天下的讀書人,都進入這八股的牢籠裏,讓他們苦心鑽研,白首窮經。”
朱元璋有些意外。
沒想到標兒這小子連這都能看出來。
不過他也沒什麽好遮掩的,大大方方承認道:
“不錯,咱就是這個意思。”
“那些讀書人,哼,一肚子壞水!”
“你就說那個劉伯溫,花花腸子讓咱都有些害怕啊!”
“要是日後,咱大明的讀書人,都跟他一樣,那皇帝每天還能睡得著覺嗎?”
“咱要是不讓他們鑽研章句白首窮經,他們就會異想天開,想寫什麽就寫什麽,討厭極了!”
朱元璋突然臉色一變,帶上了一絲淩厲,就連聲音都變得殺氣騰騰。
“那個劉伯溫,自打當年到了義軍裏,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當年就連咱這個大帥都不放在眼裏,如今,更是跟咱這個皇帝,搞體弱多病那一套!”
“他劉伯溫當年不是自詡讀書人,看不上我們那幫大老粗嗎?”
“咱就是要他劉伯溫親手葬送與他一樣的,讀書人!”
聞言,朱棣瞬間嚇得遍體生寒。
想不到父皇恨劉先生,竟是恨到了這種地步?
就連朱標都端著茶杯沉默不語。
看來劉伯溫和父皇之間的形式,遠比自己想的要嚴峻的多。
“可是父皇想過沒有,若是天下的讀書人,都去鑽研八股,誰還來為百姓做實事?”
“農具的改進,交通的發展,軍器的改良,又有誰來做?”
“盡信書,不如無書。”
“重開恩科,必然不能再用八股!”
朱標提了提手中的文稿道:
“父皇知道,這書,為何能這麽受歡迎嗎?”
朱元璋沒好氣道:
“當然是寫得好唄,咱也不是沒看,確實不錯。”
朱標搖頭道:“施先生的文筆,自然是極好的,但是父皇覺得,假若這書以文言寫就,大街上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販夫走卒,他們能看得懂嗎?”
朱元璋頓時明白了朱標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要以白話進行科舉?”
朱標點頭道:
“沒錯,白話通俗易懂,可以讓天下的讀書人暢所欲言,直抒胸臆!”
朱元璋冷笑道:“那你就不怕有學子借此在考卷上直接罵娘嗎?”
朱標無所謂道:“那就隨便罵!”
“正如父皇每天都罵老四一樣,若是真的不打不罵,才是真的失望。”
聞言,正在一旁玩朱雄英木馬的朱棣頓時摔了個仰麵朝天。
你倆聊得好好的,提我幹什麽?
揉了揉屁股,朱棣重新坐上木馬。
你倆繼續,當我不存在。
朱標看了眼朱棣,沒搭理他,而是繼續說道:
“父皇不是一直都說,要為天下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嗎?”
“科舉,也是朝廷最能貼近百姓的途經,朝廷大可以借此,查缺補漏。”
聽到這裏,朱元璋忍不住撚著胡子開始認真思索起來。
好像標兒說的確實有這麽幾分道理。
但是,這種大事,可千萬不能隨意啊。
畢竟有前車之鑒在。
隻要一提到科舉,朱元璋都會小心小心再小心。
朱標安慰道:“父皇放心,朝廷的官員或許會罵您,但是百姓絕對不會。”
“您在百姓眼中,那是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功蓋三皇五帝的一代帝王。”
聞言,朱元璋笑罵道:“臭小子,少給咱拍馬。”
“咱從小就被人罵慣了,咱不怕被罵。”
“咱就是在想,這事到底成不成。”
“畢竟科舉可關係到朝廷選拔人才,化育天下,咱們父子閑聊兩句,就能成了?”
朱標不假思索道:
“這還不好辦?”
“過幾日,父皇不是要考校皇子的學業嗎?”
“不妨就借此機會,讓他們先試試?”
朱元璋一拍腦門,“嘿,咱咋沒想到?”
“成,那就先按你說的試試。”
“但是咱這幾日實在是沒空,你先安排吧。”
朱標剛要開口拒絕,但是轉念一想。
卻直接點頭答應了下來。
本來,朱元璋都想好,如果朱標拒絕,自己該怎麽說了。
但是沒想到,這小子竟然答應了。
這讓當父親的朱元璋有些欣慰啊。
他拍了拍朱標的肩膀道:
“好,這才是咱的兒子嘛,就該為咱分憂。”
說完,朱元璋轉身向外麵走去。
走到,門口的時候,直接一巴掌把在木馬上玩的不亦樂乎的朱棣給打的眼冒金星。
“多大的人了,就知道玩!”
“過幾天考不好,老子扒了你的皮!”
說完,朱元璋直接拎起朱棣後領將他提溜了出去。
8xix37y??3?n
“大哥,不考四書五經,那考啥啊?”
朱元璋也問道:“就是,不開恩科的時候讀書沒用,開了恩科讀書也沒用,這恩科不是白開了?”
朱標無所謂道:
“那父皇現在就去重開恩科好了。”
“屆時,若是再出現在和之前一樣的醜聞,可別怪當兒子的沒提醒你。”
聞言,朱元璋氣得咬了咬牙。
“小子,咱告訴你,這大明日後是你的,你上點心,別一天到晚以為你是在為咱辦事。”
朱標依舊無所謂道:
“反正到時候兒臣自己做,不用看人臉色,也不用束手束腳!”
聽著這種混賬話。
朱元璋恨不得現在就去死,省的這小子一天到晚以為天塌下來都有咱幫他頂著!
“那你說吧,咱倒想聽聽看,你有什麽高論。”
朱標清了清嗓子,示意兩人聽好了。
“四書五經,自然是要學的,考,也要考,但卻不是完全考。”
聞言,朱元璋和朱棣都懵了。
什麽叫考,但不完全考?
按照製度,科舉考試的內容,如今主要是八股文。
這是在洪武三年第一次恩科的時候,朱元璋和劉伯溫商議之後定下的。
所以即便是重開科舉,依舊會沿用此法。
但是作為穿越者的朱標,自然知道八股文的弊端所在。
所以既然要重開科舉,首要之重,便是廢除這牢籠誌士的八股文。
朱標拿著手中施耐庵今日剛剛送來的文稿說道:
“施先生在書中說過一句話,一枝獨秀,不若百花齊放。”
“世上各行各業是如此,放在學業之中亦是如此。”
“八股取士,固然能使文章美觀,但卻鉗製了學子思想,日後,誰還會鑽研別的學問?”
朱元璋冷笑著看向朱標道:
“那你知不知道咱當初為啥用這八股文。”
“真的是為了閱卷方便?”
朱標輕笑道:“父皇的意思,兒臣自然明白。”
“父皇要讓天下的讀書人,都進入這八股的牢籠裏,讓他們苦心鑽研,白首窮經。”
朱元璋有些意外。
沒想到標兒這小子連這都能看出來。
不過他也沒什麽好遮掩的,大大方方承認道:
“不錯,咱就是這個意思。”
“那些讀書人,哼,一肚子壞水!”
“你就說那個劉伯溫,花花腸子讓咱都有些害怕啊!”
“要是日後,咱大明的讀書人,都跟他一樣,那皇帝每天還能睡得著覺嗎?”
“咱要是不讓他們鑽研章句白首窮經,他們就會異想天開,想寫什麽就寫什麽,討厭極了!”
朱元璋突然臉色一變,帶上了一絲淩厲,就連聲音都變得殺氣騰騰。
“那個劉伯溫,自打當年到了義軍裏,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當年就連咱這個大帥都不放在眼裏,如今,更是跟咱這個皇帝,搞體弱多病那一套!”
“他劉伯溫當年不是自詡讀書人,看不上我們那幫大老粗嗎?”
“咱就是要他劉伯溫親手葬送與他一樣的,讀書人!”
聞言,朱棣瞬間嚇得遍體生寒。
想不到父皇恨劉先生,竟是恨到了這種地步?
就連朱標都端著茶杯沉默不語。
看來劉伯溫和父皇之間的形式,遠比自己想的要嚴峻的多。
“可是父皇想過沒有,若是天下的讀書人,都去鑽研八股,誰還來為百姓做實事?”
“農具的改進,交通的發展,軍器的改良,又有誰來做?”
“盡信書,不如無書。”
“重開恩科,必然不能再用八股!”
朱標提了提手中的文稿道:
“父皇知道,這書,為何能這麽受歡迎嗎?”
朱元璋沒好氣道:
“當然是寫得好唄,咱也不是沒看,確實不錯。”
朱標搖頭道:“施先生的文筆,自然是極好的,但是父皇覺得,假若這書以文言寫就,大街上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販夫走卒,他們能看得懂嗎?”
朱元璋頓時明白了朱標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要以白話進行科舉?”
朱標點頭道:
“沒錯,白話通俗易懂,可以讓天下的讀書人暢所欲言,直抒胸臆!”
朱元璋冷笑道:“那你就不怕有學子借此在考卷上直接罵娘嗎?”
朱標無所謂道:“那就隨便罵!”
“正如父皇每天都罵老四一樣,若是真的不打不罵,才是真的失望。”
聞言,正在一旁玩朱雄英木馬的朱棣頓時摔了個仰麵朝天。
你倆聊得好好的,提我幹什麽?
揉了揉屁股,朱棣重新坐上木馬。
你倆繼續,當我不存在。
朱標看了眼朱棣,沒搭理他,而是繼續說道:
“父皇不是一直都說,要為天下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嗎?”
“科舉,也是朝廷最能貼近百姓的途經,朝廷大可以借此,查缺補漏。”
聽到這裏,朱元璋忍不住撚著胡子開始認真思索起來。
好像標兒說的確實有這麽幾分道理。
但是,這種大事,可千萬不能隨意啊。
畢竟有前車之鑒在。
隻要一提到科舉,朱元璋都會小心小心再小心。
朱標安慰道:“父皇放心,朝廷的官員或許會罵您,但是百姓絕對不會。”
“您在百姓眼中,那是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功蓋三皇五帝的一代帝王。”
聞言,朱元璋笑罵道:“臭小子,少給咱拍馬。”
“咱從小就被人罵慣了,咱不怕被罵。”
“咱就是在想,這事到底成不成。”
“畢竟科舉可關係到朝廷選拔人才,化育天下,咱們父子閑聊兩句,就能成了?”
朱標不假思索道:
“這還不好辦?”
“過幾日,父皇不是要考校皇子的學業嗎?”
“不妨就借此機會,讓他們先試試?”
朱元璋一拍腦門,“嘿,咱咋沒想到?”
“成,那就先按你說的試試。”
“但是咱這幾日實在是沒空,你先安排吧。”
朱標剛要開口拒絕,但是轉念一想。
卻直接點頭答應了下來。
本來,朱元璋都想好,如果朱標拒絕,自己該怎麽說了。
但是沒想到,這小子竟然答應了。
這讓當父親的朱元璋有些欣慰啊。
他拍了拍朱標的肩膀道:
“好,這才是咱的兒子嘛,就該為咱分憂。”
說完,朱元璋轉身向外麵走去。
走到,門口的時候,直接一巴掌把在木馬上玩的不亦樂乎的朱棣給打的眼冒金星。
“多大的人了,就知道玩!”
“過幾天考不好,老子扒了你的皮!”
說完,朱元璋直接拎起朱棣後領將他提溜了出去。
8xix37y??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