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完宋濂的話,孔希學的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胡鬧嗎這不是!”
“訥兒,給老夫準備朝服,老夫要去麵聖!”
看著孔希學激動的樣子,宋濂連忙勸道:
“衍聖公,您還是稍安勿躁。”
孔希學怒道:
“稍安勿躁?”
“老夫若是再不管,這天下,豈還有尊卑貴賤可言?”
“人人皆可讀懂聖賢書,那我們這些已然身居高位的讀書人,該如何自處?”
宋濂歎息道:“可是您現在去麵聖,聖上未必會見你啊。”
宋濂沒好意思說,其實你這個衍聖公,不過是個虛名而已。
即便是地位超然於開國功臣的公爵,依舊是個毫無職權,不過是個象征的吉祥物而已。
孔希學自然聽出了宋濂的意思。
他氣得滿臉漲紅。
宋濂不過是是個翰林學士而已。
論起品級,與自己這個衍聖公差了十萬八千裏。
但是他卻能隨時見到朱皇帝,可自己這個衍聖公,見皇帝竟然還要看情況?
這讓孔希學的心裏更加煩躁。
“宋大人,勞煩你去請示一下陛下,就說,我衍聖公孔希學求見!”
宋濂有些為難道:“這,衍聖公,您還是按照規矩,去宮裏遞牌子,求見陛下吧。”
宋濂可不敢專門為了孔希學去找朱元璋。
前幾日內考,雖然沒能感覺到朱元璋的殺意,但是朱元璋的怒意可是實打實的。
那是衝著他們這些以儒生自處的讀書人的怒意!
宋濂尊敬孔希學不假,但是同樣不是傻子。
朱元璋本就不太待見自己,自己若是再不謹慎一些,恐怕連個翰林學士的身份都保不住。
孔希學卻依舊不依不饒道:
“怎麽?宋大人連這點忙都不願意幫嗎?”
宋濂為難道:“衍聖公,您也知道,我就是個翰林學士,人微言輕……”
不等宋濂說完,孔希學就打斷他道:
“你可不是普通的翰林學士。”
“你還是太子殿下與 諸位皇子的老師,是帝師!”
宋濂苦笑道:“那是太子殿下和陛下給我這把老骨頭一個麵子。”
“我從小看著太子殿下長大,太子殿下雖然認我這個老師,但那都是出於師生情誼,而不是真正的授業之恩。”
“比起我,他甚至更喜歡劉伯溫那個老師。”
孔希學冷笑道:“劉伯溫?”
“口口聲聲自己是儒生,可是結果呢?”
“行的卻是外儒內法之事,哼,!”
宋濂勸道:“衍聖公,劉夫子他……”
孔希學抬手打斷宋濂的話道:
“老夫知道你與劉伯溫私交甚好,你不必替他說話,我儒家,沒有這樣的門生!”
宋濂擦了把冷汗。
“麵聖一事,學生還真幫不了您,不過,您或許可以去找找韓國公。”
孔希學眉頭一挑。
“李善長?”
宋濂點頭道:
“當日聖上提出要推廣白話,重開科舉時,韓國公便多有反對。”
“再加上劉如今誠意伯執掌翰林院,負責重開科舉一事……”
言盡於此,孔希學自然明白了宋濂話中的意思。
李善長與劉伯溫在朝中勢同水火,孔希學自然知道。
而如今兩人政見再次不和,再加上執掌翰林院的乃是劉伯溫。
李善長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想到這裏,孔希學頗為不滿地看了一眼宋濂。
“既然如此,老夫便不再叨擾宋大人了。”
宋濂自然看出了孔希學的不滿。
但是也唯有歎息一聲。
現在這個時候,自己已經觸了朱元璋的黴頭,再讓他去找朱元璋,借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
儒家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不假,但是比起來,宋濂更愛惜自己的性命。
“學生送衍聖公。”
孔希學冷哼一聲擺手道:
“不敢勞煩宋大人!”
宋濂苦笑一聲,隻好朝著孔希學深深作揖。
……
……
東宮,朱標剛剛下完聖旨要全國推行白話文。
朱元璋就找了過來。
“你咋就這麽急呢?”
“咱是答應了全國推廣白話不假,但是國子監和翰林院那邊,還有禮部那邊,咱還都沒說呢,現在你突然下旨,他們都堵到咱禦書房門口了 !”
朱標無所謂道:“反正不是堵到我東宮的門口。”
“你小子還真不把自己當太子啊。”
朱標理所當然道:“不想當皇帝的太子不是好太子!”
朱元璋聽得嘴角一抽。
上一個這麽想的李承乾,已經被他老爹給廢了!
當然,咱不會廢了標兒,死也不會!
就算是標兒想學李承乾謀反,咱也會偷偷地給他送兵馬。
“行了,下旨就下旨了,這事不重要。”
“孔家來人了,知道嗎?”
朱標點頭道:“他們前腳出孔府,後腳錦衣衛就報給了兒臣。”
說著,朱標拿起麵前桌子上的密報晃了晃。
朱元璋接過一看。
忍不住眼皮直跳!
這錦衣衛咋比咱當年的檢校厲害這麽多呢?
這上麵詳細記載了孔希學一行的人數,馬車數量,何時出的門,何時到了哪裏,在何處下榻。甚至就連幾時幾刻吃的什麽,都記載的一清二楚。
朱元璋突然有一種被架空的感覺。
要不咱現在就退位帶著妹子遊山玩水去?
不過朱元璋很快就打消了這個荒唐的念頭。
這小子現在才多大?
咱可不放心把大明就這麽交給他。
朱元璋疑惑道:“你不關心孔家這次過來是幹啥的?”
朱標理所當然道:“還能是幹啥?”
“自然是為了重開科舉一事。”
朱元璋臉色有些凝重道:
“孔家可不容小覷。”
“咱雖然不太喜歡讀書人,但是不得不承認,讀書人的分量,甚至猶在那些精兵強將之上。”
“當年,要不是李善長劉伯溫他們為咱出謀劃策,咱怎麽可能建立這大明?”
朱元璋不喜歡讀書人的原因,從來不是因為什麽百無一用是書生。
而是因為自小不曾讀過書,當年為了籠絡文人謀士,到處低三下四求人,更是被劉伯溫連續打擊,徹底激發了朱元璋骨子裏的自卑感。
所以,朱元璋才更加痛恨讀書人。
或許,連他自己都不曾意識到,這麽多年來,朝中重武輕文,正是因此!
?>2?@??
“胡鬧嗎這不是!”
“訥兒,給老夫準備朝服,老夫要去麵聖!”
看著孔希學激動的樣子,宋濂連忙勸道:
“衍聖公,您還是稍安勿躁。”
孔希學怒道:
“稍安勿躁?”
“老夫若是再不管,這天下,豈還有尊卑貴賤可言?”
“人人皆可讀懂聖賢書,那我們這些已然身居高位的讀書人,該如何自處?”
宋濂歎息道:“可是您現在去麵聖,聖上未必會見你啊。”
宋濂沒好意思說,其實你這個衍聖公,不過是個虛名而已。
即便是地位超然於開國功臣的公爵,依舊是個毫無職權,不過是個象征的吉祥物而已。
孔希學自然聽出了宋濂的意思。
他氣得滿臉漲紅。
宋濂不過是是個翰林學士而已。
論起品級,與自己這個衍聖公差了十萬八千裏。
但是他卻能隨時見到朱皇帝,可自己這個衍聖公,見皇帝竟然還要看情況?
這讓孔希學的心裏更加煩躁。
“宋大人,勞煩你去請示一下陛下,就說,我衍聖公孔希學求見!”
宋濂有些為難道:“這,衍聖公,您還是按照規矩,去宮裏遞牌子,求見陛下吧。”
宋濂可不敢專門為了孔希學去找朱元璋。
前幾日內考,雖然沒能感覺到朱元璋的殺意,但是朱元璋的怒意可是實打實的。
那是衝著他們這些以儒生自處的讀書人的怒意!
宋濂尊敬孔希學不假,但是同樣不是傻子。
朱元璋本就不太待見自己,自己若是再不謹慎一些,恐怕連個翰林學士的身份都保不住。
孔希學卻依舊不依不饒道:
“怎麽?宋大人連這點忙都不願意幫嗎?”
宋濂為難道:“衍聖公,您也知道,我就是個翰林學士,人微言輕……”
不等宋濂說完,孔希學就打斷他道:
“你可不是普通的翰林學士。”
“你還是太子殿下與 諸位皇子的老師,是帝師!”
宋濂苦笑道:“那是太子殿下和陛下給我這把老骨頭一個麵子。”
“我從小看著太子殿下長大,太子殿下雖然認我這個老師,但那都是出於師生情誼,而不是真正的授業之恩。”
“比起我,他甚至更喜歡劉伯溫那個老師。”
孔希學冷笑道:“劉伯溫?”
“口口聲聲自己是儒生,可是結果呢?”
“行的卻是外儒內法之事,哼,!”
宋濂勸道:“衍聖公,劉夫子他……”
孔希學抬手打斷宋濂的話道:
“老夫知道你與劉伯溫私交甚好,你不必替他說話,我儒家,沒有這樣的門生!”
宋濂擦了把冷汗。
“麵聖一事,學生還真幫不了您,不過,您或許可以去找找韓國公。”
孔希學眉頭一挑。
“李善長?”
宋濂點頭道:
“當日聖上提出要推廣白話,重開科舉時,韓國公便多有反對。”
“再加上劉如今誠意伯執掌翰林院,負責重開科舉一事……”
言盡於此,孔希學自然明白了宋濂話中的意思。
李善長與劉伯溫在朝中勢同水火,孔希學自然知道。
而如今兩人政見再次不和,再加上執掌翰林院的乃是劉伯溫。
李善長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想到這裏,孔希學頗為不滿地看了一眼宋濂。
“既然如此,老夫便不再叨擾宋大人了。”
宋濂自然看出了孔希學的不滿。
但是也唯有歎息一聲。
現在這個時候,自己已經觸了朱元璋的黴頭,再讓他去找朱元璋,借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
儒家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不假,但是比起來,宋濂更愛惜自己的性命。
“學生送衍聖公。”
孔希學冷哼一聲擺手道:
“不敢勞煩宋大人!”
宋濂苦笑一聲,隻好朝著孔希學深深作揖。
……
……
東宮,朱標剛剛下完聖旨要全國推行白話文。
朱元璋就找了過來。
“你咋就這麽急呢?”
“咱是答應了全國推廣白話不假,但是國子監和翰林院那邊,還有禮部那邊,咱還都沒說呢,現在你突然下旨,他們都堵到咱禦書房門口了 !”
朱標無所謂道:“反正不是堵到我東宮的門口。”
“你小子還真不把自己當太子啊。”
朱標理所當然道:“不想當皇帝的太子不是好太子!”
朱元璋聽得嘴角一抽。
上一個這麽想的李承乾,已經被他老爹給廢了!
當然,咱不會廢了標兒,死也不會!
就算是標兒想學李承乾謀反,咱也會偷偷地給他送兵馬。
“行了,下旨就下旨了,這事不重要。”
“孔家來人了,知道嗎?”
朱標點頭道:“他們前腳出孔府,後腳錦衣衛就報給了兒臣。”
說著,朱標拿起麵前桌子上的密報晃了晃。
朱元璋接過一看。
忍不住眼皮直跳!
這錦衣衛咋比咱當年的檢校厲害這麽多呢?
這上麵詳細記載了孔希學一行的人數,馬車數量,何時出的門,何時到了哪裏,在何處下榻。甚至就連幾時幾刻吃的什麽,都記載的一清二楚。
朱元璋突然有一種被架空的感覺。
要不咱現在就退位帶著妹子遊山玩水去?
不過朱元璋很快就打消了這個荒唐的念頭。
這小子現在才多大?
咱可不放心把大明就這麽交給他。
朱元璋疑惑道:“你不關心孔家這次過來是幹啥的?”
朱標理所當然道:“還能是幹啥?”
“自然是為了重開科舉一事。”
朱元璋臉色有些凝重道:
“孔家可不容小覷。”
“咱雖然不太喜歡讀書人,但是不得不承認,讀書人的分量,甚至猶在那些精兵強將之上。”
“當年,要不是李善長劉伯溫他們為咱出謀劃策,咱怎麽可能建立這大明?”
朱元璋不喜歡讀書人的原因,從來不是因為什麽百無一用是書生。
而是因為自小不曾讀過書,當年為了籠絡文人謀士,到處低三下四求人,更是被劉伯溫連續打擊,徹底激發了朱元璋骨子裏的自卑感。
所以,朱元璋才更加痛恨讀書人。
或許,連他自己都不曾意識到,這麽多年來,朝中重武輕文,正是因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