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解釋道:“官員的貪墨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俸祿不夠用。”


    “但是還有一個潛在因素,那就轄境內當地的豪紳,財主!”


    聽見這話,朱元璋眼睛一眯,“你是說蛇鼠一窩?”


    朱標點頭道:“就是這個意思。”


    “這個因素不確定,因人因地而異,但是不得不防。”


    “而且就算是官員本身沒有貪汙之心,若是當地的豪紳地主對其用糖衣炮彈一通狂轟濫炸,官員想要秉持本心,便很難。”


    朱元璋冷哼一聲!


    “放屁!”


    “保持本心很難?”


    “咱看就是經受不住誘惑!”


    朱標沉聲道:“官場本身就是個大染缸,在同袍都因為賄賂上官攀升到了更高的位置,兢兢業業的官員卻在一個衙門中坐上十幾年冷板凳,這是很常見的事情。”


    聽見這話,朱元璋不由得歎息道:


    “那些文官肚子裏的花花腸子啊。”


    “他們有自己培養人的方式。”


    “他們看中了哪個弟子,將其培養起來,到時候直接向咱提名,能力沒什麽問題,再說上一通什麽舉賢不避親的大道理,咱也就是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朱標點頭道:“所以說, 在官場這個大染缸中,想要獨善其身,很難!”


    “要想地方上不出現那些官員和當地豪紳地主勾結的情況,便要讓這些官員動起來!”


    “動起來?”朱元璋越聽越迷糊。


    “這是啥意思?”


    朱標解釋道:“大體上的製度是,先給各地官員製定一個考核標準。”


    “孤寡老人的贍養,當地百姓的教化以及納稅情況,還有收成等作為考核標準,製定出甲上,甲下,乙上,,乙下,以及丙,五種考核標準。”


    “每隔三年進行一次考核,得甲上者擢升三級,甲下者擢升一級,乙上者平調,乙下降一級,同時由吏部記錄在檔,若是下次考核不能得甲,便虢奪官身!”


    “至於得丙者……”


    朱元璋結果朱標的話頭道:“是就地罷免吧?”


    朱標點了點頭。


    朱元璋長呼出一口氣,“好大的一盤棋!”


    “如此一來,大明官員中貪墨的情況必然會驟降!”


    大明這麽多的貪官,他們其中很多人,都在一地經營日久。


    跟當地的豪紳地主早就沆瀣一氣了。


    而這種輪換製度一出台,直接就避免了這種情況。


    你就算是跟當地豪紳地主關係再好,等到三年任期一到,要麽調動,要麽升遷。


    總之就不會留在原地繼續任職。


    如此一來,那些豪紳地主苦心經營的關係竹籃打水不說。


    光是你這官員到了新轄境熟悉地方,做出成績,便需要不少時間。


    而新官上任三把火。


    一個官員剛到一地,勤勤懇懇處理政務,自然就讓那些豪紳地主不敢靠近。


    即便是日子久了,跟當地豪紳地主 打好了關係,三年期限一到,立馬又要到一個新地方任職。


    而且這個政策的妙處在於,所有人,在政績考核完畢之前,誰也不知道會被調到哪裏。


    所以就算是想要提前經營,也是不會有任何可能!


    至於上一任若是貪墨,等到下一任官員到來之時,隻要一查賬目,立馬就能發現不對去向禦史台彈劾。


    畢竟上下兩任官員之間互不相識,誰會替你隱瞞?


    萬一下一任舉報,那之前那個官員便是知情不報,同罪論處!


    如果書俸祿製度時讓官員沒有必要貪墨的話,拿著輪換製度,便是讓官員不能貪!


    想通之後,朱元璋眼神一眯,聲音有些帶著一絲寒意道:


    “咱之所以遲遲不曾對那些貪官汙吏下手,是因為牽扯太廣,如今整個大明的官場空缺太過嚴重,若是再興殺戮,大明就離亡國不遠了!”


    不過朱元璋 像是猛然想到了什麽。


    連忙問道:“不過,你好像說的一直都是地方官員?”


    “你一直忽略了一個很大的,很重要的群體,你知道是什麽嗎?標兒。”


    朱標微微一笑。


    “兒臣自然知道,父皇說的,是京官吧?”


    朱元璋點了點頭。


    “京官嚴格意義上來說,是要比那些地方官地位更高,權柄更大的。”


    “可是你卻獨獨忽略了他們……”


    朱元璋說著說著,聲音卻戛然而止。


    他正要借此機會教育朱標做事要考慮全麵。


    可看到朱標臉上的表情。


    朱元璋不由得升起一種感覺。


    “不對,你不是忘了京官,你是刻意忽視掉他們的?”


    朱標點了點頭。


    “為什麽?”朱元璋不解的問道。


    朱標解釋道:“誠如父皇所說,同品級下,京官的地位是比地方官要高的,權柄也會更大。”


    “而且他們的俸祿也是比地方官要高的。”


    “所以即便是調整他們的俸祿,他們一樣能活得下去。”


    “而且京官和地方官不同。”


    “地方官可以根據官員轄境內的政績來進行考核。”


    “可京官,如禮部太常寺這等清水衙門,如何進考核?”


    朱元璋聽著朱標的分析,點了點頭。


    “確實如此。”


    “但是咱總覺得,不光是如此。”


    聞言,朱標微微一笑。


    “果然什麽都瞞不過父皇。”


    朱元璋瞪眼道:“少跟咱拍馬屁,快說!”


    朱標正色道:“除了真的不好設定考核標準以及他們真的不會出現俸祿不夠的情況以外。”


    “則是因為他們舅子天子腳下,是天子近臣!”


    “他們有任何舉動,都瞞不過父皇和錦衣衛的眼睛。”


    聞言,朱元璋有些怔怔出神。


    半晌後,他才站起身拍了拍朱標的肩膀,有些欣慰地說道:


    “標兒,你幫了咱的大忙了!”


    “若是如此還有貪官作祟,咱殺起來,便再沒有更多的顧慮了!”


    朱標點了點頭。


    “沒錯,貪官一多,父皇必定會以為法不責眾而投鼠忌器。”


    “但是貪官就這麽一兩個殺了之後,震懾效果會達到前所未有的效果。”


    朱元璋神色淡然道:


    “好了,既然咱都聽明白了,那你先回去吧,咱還有些事情要處理。”


    朱標點了點頭,轉身離開武英殿。


    關於俸祿一事,不管是之前的宗親俸祿,還是這次的官員俸祿。


    朱標都是將大明看成一個集團來處理的。


    在前世,朱標看過一本名為《管理學》的書。


    其中將勞動報酬便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稱之為保健因子,用現代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底薪。


    而獎金和賞賜,便是激勵因子。


    說白一點,朱標處理官員俸祿的方式,就是將死板的俸祿,改為底薪加績效激勵。


    至於當初朱標為何沒有將宗親製度也按照這種方式來製定。


    是因為朱標是將那些宗親看作是大明集團的股東。


    股東嘛,無可替代,坐著收錢。


    而那些打工的官員,幹不下去可以請辭,對大明創造不了利益就罷免。


    ?c???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一方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一方啊並收藏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