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整個大明都漲薪了!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
……
隨著這道聖旨的發出,,那些接到聖旨的官員第一反應都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難道龍椅上的那位轉性了?
知道咱們這些當底層小官的不容易了?
娘的,終於熬到頭漲俸祿了!
所有官員在接到聖旨的同時幾乎全都抹了一把辛酸淚。
但是當那名前來頒旨的驛差告知,這是太子殿下發的聖旨,而非是陛下本人所發的聖旨時,那些官員幾乎都沒有什麽意外的神色,反而一個個全都一臉恍然。
仿佛這道聖旨就該是太子殿下發的,而不是陛下發的。
……
……
鳳陽府。
新任知府黃大人手中捧著這道聖旨,怔怔出神。
而他的身邊,一名年輕的主簿試探性地問道:
“大人,您這算是,漲俸祿了?”
黃大人瞥了他一眼,“那不然呢?”
那名年輕主簿搓了搓手,嘿嘿笑道:
“那大人,今年您看小的是不是能多分點……”
聽見這話,黃大人眼神一冷,死死地盯著這名年輕主簿低喝道:
“你是在找死嗎?”
“你忘了上一任知府和主簿怎麽死的了?”
那名主簿一怔。
黃大人怎麽突然轉了性了?
“大人……”
黃大人冷哼一聲!
“怎麽?怕不貪上一點,吃不飽飯?”
那名年輕主簿眼中含淚,重重點了點頭。
“大人,您漲了俸祿,我們可沒漲啊,你是可以兩袖清風了,可我們呢?”
“我剛討了個老婆,要是因為我沒錢跑了怎麽辦?”
黃大人一臉嫌棄地將手中的聖旨塞到他懷裏,恨鐵不成鋼道:
“自己看,漲俸祿的不止是我,上到一州布政使,下到衙門裏的夥夫,都漲了,你也漲了。”
聽見這話,那名年輕主簿立馬笑了起來。
他看也不看懷中的聖旨,直接就這麽像抱著自家媳婦一樣抱著快步跟上黃大人。
“那大人,漲了多少啊?”
黃大人停下腳步沒好氣地說道:
“怎麽?方才驛差宣旨的時候你睡著了?”
“漲多少,要看咱們鳳陽府政績如何。”
他拍了拍那名年輕主簿的肩膀道:
“小子,好好幹吧,太子殿下這是在給咱們一個機會。”
“一個,重新做官的機會!”
看著莫名有些偉岸的黃大人,重重點了點頭。
……
……
中書省。
此刻的中書省簡直可以用愁雲慘淡來形容。
尤其是戶部衙門中。
傅友文卷著袖管一隻腳踏在長凳上,手中拎著一隻酒壺,不時往嘴裏灌上一口酒。
此刻的傅友文已經雙眼微眯,帶上了一絲醉意。
他本就是武將出身,性格也粗狂一些。
眾人也早已見怪不怪。
再加上他哥哥乃是潁川候傅友德,他們兄弟二人對於大明開國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所以即便是身為戶部尚書的呂昶,對傅友文也是給幾分麵子的。
對於他在衙門裏飲酒一事,向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娘的!”
“老子打生打死這麽多年,好不容易開了國,以為能混個公侯當當,可結果呢?”
“把老子扔在這閑的發慌的戶部這麽多年。”
“這也就罷了,現在各地方官都漲了俸祿,咱們這些京官就守著那點可憐的俸祿喝西北風!”
聽著傅友文的牢騷話,呂昶忍不住反駁道:
“傅侍郎,你這話就不對了,我等穿上這身官袍,那便是朝廷砥柱,要心中裝著天下,裝著百姓才對。”
“豈能為了區區幾兩碎銀,幾石俸祿,而心生不滿?”
“再說了,咱們這戶部,也不閑,不過是你不甚理事,才覺得清閑……”
呂昶苦口婆心地不停勸解著傅友文。
可傅友文卻直接一揮手,不耐煩地喝道:
“老東西!”
“什麽時候輪到你教訓我了?”
“你了不起,你清高!”
“老子他媽的就是個隻會打仗的丘八!”
“我沒你們這些讀書人這麽高的覺悟,當年弟兄們打生打死,不就是為了開國之後能過山好日子?”
看著傅友文油鹽不進的樣子,呂昶忍不住搖了搖頭。
……
……
同樣的情況不止是出現在鳳陽府和戶部衙門。
各地的官員接到聖旨之後,幾乎都在同一時間打定主意,日後不再貪墨,努力搞政績。
畢竟如今俸祿上不封頂,隻要努力,掙多少錢都不是夢!
有人歡喜,自然也就有人愁。
而那些京城六部已經九卿等衙門中。
則是清一色的唉聲歎氣。
畢竟看著那些比自己官職和地位低的小官小吏都漲了俸祿。
而他們這些京官俸祿卻沒有任何變動。
心中都自然不滿。
就像自己明明是公司總部高管,底下不知道比自己低幾個級別分公司的保安都加了薪,自己還是就拿這點死工資。
……
……
東宮,太子府。
劉伯溫來求見朱標。
朱標將其請到堂內落座。
“劉先生怎麽來了?”
劉伯溫手中捧著一杯熱茶,輕輕吹掉上麵的茶葉,說道:
“殿下還不知道外麵已經鬧成了什麽樣子嗎?”
“殿下給那些地方官員漲俸祿,卻對京官不管不問,那些衙門裏鬧情緒的可不少。”
朱標笑道:“莫非劉先生來,是想讓孤給京官也漲俸祿?”
“對了,劉先生你不就是京官,原來是來向孤提漲俸祿的?”
劉伯溫苦笑一聲。
“殿下就不要打趣老臣了。”
“老臣也隻是今日閑來無事,來太子殿下這裏討杯茶喝。”
朱標微微一笑。
“既然如此,孤自然不能小氣了,好茶管夠!”
劉伯溫漫不經心地說道:
“按照太子殿下您的要求,全麵推廣白話文,已經通知到大明每個地方了。”
“那些鄉間的私塾也通知到了,按照殿下之前的打算,尚書局那邊也已經通知各地官營私營書局刊印新的教材。”
朱標點了點頭。
“劉先生辦事,孤還是放心的。”
“教材一事,急不來的,畢竟整個大明學子千千萬,豈能一口吃成個胖子?”
劉伯溫點頭道:
“不過明年重開科舉一事倒是問題不大。”
朱標喃喃道:“馬上,就要洪武十年了啊。”
o?o??1q?`9
……
隨著這道聖旨的發出,,那些接到聖旨的官員第一反應都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難道龍椅上的那位轉性了?
知道咱們這些當底層小官的不容易了?
娘的,終於熬到頭漲俸祿了!
所有官員在接到聖旨的同時幾乎全都抹了一把辛酸淚。
但是當那名前來頒旨的驛差告知,這是太子殿下發的聖旨,而非是陛下本人所發的聖旨時,那些官員幾乎都沒有什麽意外的神色,反而一個個全都一臉恍然。
仿佛這道聖旨就該是太子殿下發的,而不是陛下發的。
……
……
鳳陽府。
新任知府黃大人手中捧著這道聖旨,怔怔出神。
而他的身邊,一名年輕的主簿試探性地問道:
“大人,您這算是,漲俸祿了?”
黃大人瞥了他一眼,“那不然呢?”
那名年輕主簿搓了搓手,嘿嘿笑道:
“那大人,今年您看小的是不是能多分點……”
聽見這話,黃大人眼神一冷,死死地盯著這名年輕主簿低喝道:
“你是在找死嗎?”
“你忘了上一任知府和主簿怎麽死的了?”
那名主簿一怔。
黃大人怎麽突然轉了性了?
“大人……”
黃大人冷哼一聲!
“怎麽?怕不貪上一點,吃不飽飯?”
那名年輕主簿眼中含淚,重重點了點頭。
“大人,您漲了俸祿,我們可沒漲啊,你是可以兩袖清風了,可我們呢?”
“我剛討了個老婆,要是因為我沒錢跑了怎麽辦?”
黃大人一臉嫌棄地將手中的聖旨塞到他懷裏,恨鐵不成鋼道:
“自己看,漲俸祿的不止是我,上到一州布政使,下到衙門裏的夥夫,都漲了,你也漲了。”
聽見這話,那名年輕主簿立馬笑了起來。
他看也不看懷中的聖旨,直接就這麽像抱著自家媳婦一樣抱著快步跟上黃大人。
“那大人,漲了多少啊?”
黃大人停下腳步沒好氣地說道:
“怎麽?方才驛差宣旨的時候你睡著了?”
“漲多少,要看咱們鳳陽府政績如何。”
他拍了拍那名年輕主簿的肩膀道:
“小子,好好幹吧,太子殿下這是在給咱們一個機會。”
“一個,重新做官的機會!”
看著莫名有些偉岸的黃大人,重重點了點頭。
……
……
中書省。
此刻的中書省簡直可以用愁雲慘淡來形容。
尤其是戶部衙門中。
傅友文卷著袖管一隻腳踏在長凳上,手中拎著一隻酒壺,不時往嘴裏灌上一口酒。
此刻的傅友文已經雙眼微眯,帶上了一絲醉意。
他本就是武將出身,性格也粗狂一些。
眾人也早已見怪不怪。
再加上他哥哥乃是潁川候傅友德,他們兄弟二人對於大明開國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所以即便是身為戶部尚書的呂昶,對傅友文也是給幾分麵子的。
對於他在衙門裏飲酒一事,向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娘的!”
“老子打生打死這麽多年,好不容易開了國,以為能混個公侯當當,可結果呢?”
“把老子扔在這閑的發慌的戶部這麽多年。”
“這也就罷了,現在各地方官都漲了俸祿,咱們這些京官就守著那點可憐的俸祿喝西北風!”
聽著傅友文的牢騷話,呂昶忍不住反駁道:
“傅侍郎,你這話就不對了,我等穿上這身官袍,那便是朝廷砥柱,要心中裝著天下,裝著百姓才對。”
“豈能為了區區幾兩碎銀,幾石俸祿,而心生不滿?”
“再說了,咱們這戶部,也不閑,不過是你不甚理事,才覺得清閑……”
呂昶苦口婆心地不停勸解著傅友文。
可傅友文卻直接一揮手,不耐煩地喝道:
“老東西!”
“什麽時候輪到你教訓我了?”
“你了不起,你清高!”
“老子他媽的就是個隻會打仗的丘八!”
“我沒你們這些讀書人這麽高的覺悟,當年弟兄們打生打死,不就是為了開國之後能過山好日子?”
看著傅友文油鹽不進的樣子,呂昶忍不住搖了搖頭。
……
……
同樣的情況不止是出現在鳳陽府和戶部衙門。
各地的官員接到聖旨之後,幾乎都在同一時間打定主意,日後不再貪墨,努力搞政績。
畢竟如今俸祿上不封頂,隻要努力,掙多少錢都不是夢!
有人歡喜,自然也就有人愁。
而那些京城六部已經九卿等衙門中。
則是清一色的唉聲歎氣。
畢竟看著那些比自己官職和地位低的小官小吏都漲了俸祿。
而他們這些京官俸祿卻沒有任何變動。
心中都自然不滿。
就像自己明明是公司總部高管,底下不知道比自己低幾個級別分公司的保安都加了薪,自己還是就拿這點死工資。
……
……
東宮,太子府。
劉伯溫來求見朱標。
朱標將其請到堂內落座。
“劉先生怎麽來了?”
劉伯溫手中捧著一杯熱茶,輕輕吹掉上麵的茶葉,說道:
“殿下還不知道外麵已經鬧成了什麽樣子嗎?”
“殿下給那些地方官員漲俸祿,卻對京官不管不問,那些衙門裏鬧情緒的可不少。”
朱標笑道:“莫非劉先生來,是想讓孤給京官也漲俸祿?”
“對了,劉先生你不就是京官,原來是來向孤提漲俸祿的?”
劉伯溫苦笑一聲。
“殿下就不要打趣老臣了。”
“老臣也隻是今日閑來無事,來太子殿下這裏討杯茶喝。”
朱標微微一笑。
“既然如此,孤自然不能小氣了,好茶管夠!”
劉伯溫漫不經心地說道:
“按照太子殿下您的要求,全麵推廣白話文,已經通知到大明每個地方了。”
“那些鄉間的私塾也通知到了,按照殿下之前的打算,尚書局那邊也已經通知各地官營私營書局刊印新的教材。”
朱標點了點頭。
“劉先生辦事,孤還是放心的。”
“教材一事,急不來的,畢竟整個大明學子千千萬,豈能一口吃成個胖子?”
劉伯溫點頭道:
“不過明年重開科舉一事倒是問題不大。”
朱標喃喃道:“馬上,就要洪武十年了啊。”
o?o??1q?`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