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李或起兵反叛了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北平的李或知道了這消息後,第一個想法並不是認罪伏誅。
他在做之前就知道,這是滅九族的大罪。
皇上的性格,他又不是不知道。
而如今,他不該做的都已經做了,認罪隻是讓自己和家人,親族都沒有好下場。
倒不如帶頭反抗,若是能搏出一片天,親族和家人也能有生的後半生。
若是不能,那就在這段時間把家人,親近一點的親戚安排到韃靼生活,那死的也就是他一個人。
如此,也算是值得。
現在的北平,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明有騎兵一萬,士兵兩萬,將士五十,糧草幾萬擔,馬匹六千。
皇上定不會知道他已經生出了反叛的心思。
北平以北是遼東區,這個地方,夏季短,冬季長且寒冷,卻有著最肥沃的土地,每年這個地方的稻米產量都是其他地區所不能比的。
而遼東區,戍守的兵力沒有那麽強,他這麽點人,還能強攻過去。
其餘地區,他就沒有把握了。
趁著夜色,李或先遣散了家人,帶上金銀珠寶,在家丁和一百士兵的護送下,從開平衛出關到韃靼。
第二天早晨,李或就到軍營,以藍玉案和胡惟庸案作為例子,鼓動士兵造反。
士兵常年生活在這裏,對南京根本就不了解。
自然是李或說什麽就相信什麽。
李或隨便說了幾句,就讓他們熱血澎湃,誓要踏平山海關,攻入遼東,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
大軍行進一日,就到了山海關。
李或再以假的聖旨,騙得守城的將士開城門,在城門打開的瞬間,攻入。
這下,山海關的守城將士們才知道被騙了,趕緊防禦。
可奈何李或的軍隊攻勢太猛,不過半日,就攻陷了山海關。
在攻陷山海關的第二日晚上,急報傳入南京皇宮。
看到這消息的朱元璋殺氣騰騰,急忙命徐達前去山海關,滅了李或。
此事朱標雖然沒有管,可一切都在他的控製中。
在朱元璋收到前線急報的時候,他也收到了。
他趕緊進了宮。
剛剛到禦書房就聽到朱元璋大發雷霆,讓人去處理山海關的李或。
可這個徐叔叔,尚在百裏之外,趕過去至少需要兩日的行程。
而這兩日,李或一定已經安排好了山海關的一切事務,朝著遼東繼續前進。
現在必須要做的就是,讓遼東的軍隊先阻擋,再就近調兵,把叛軍困起來,以達到拖延的目的,再讓能幹的將軍前去收服。
本來也不用這麽麻煩的,還不是老頭子惹的禍。
想到這裏,朱標就深深的無語。
“哎,你來做什麽?不是說了不管這件事嗎?”
看到朱標進來的朱元璋沒好氣的諷刺他。
朱標:“得,我看這次的問題,你還沒意識到問題的所在。”
“咱為什麽要意識到?不過是處理問題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你覺得咱不對,也就那樣。”
朱標:……
愣了一下的朱標朝著朱元璋走過來:“我說老頭子,你可千萬不要這麽黑的。處理問題的方式不一樣,這就意味著,許多事都沒那麽簡單的。”
“得。”
朱元璋厭煩的揮揮手,讓朱標出去。
朱標不為所動,嘴角更有一抹玩味的笑。
那模樣就像是在嘲諷朱元璋,明明事情不大,卻處理得亂七八糟的。
他這表情看得是朱元璋火大,掃眼看了眼兩旁,發現就隻有一根羽扇。
他抄起羽扇就氣勢洶洶的朝著朱標衝過來。
朱標靜靜的看著衝過來的朱元璋,不為所動。
在朱元璋的羽扇在他腦袋上方一厘米遠的時候,朱標快準狠的拿住羽扇。
這動作的衝擊力使得朱元璋一趔趄,差點就摔倒了。
“臭小子你找死啊!”
朱標:“找死的不是我,而是你。”
朱元璋自然不願意承認,開口就要反駁朱標。
朱標卻加大聲音,在朱元璋開口之前開口。
“我苦心孤詣的打賞郭桓,為的就是郭桓主動認罪。郭桓主動認罪,朝廷輕恕,這是免重責的表現。如今的大臣們本就因為錦衣衛的存在而變得戰戰兢兢,想要改變此等情況,並非是一日兩日就能有效果的。”
“另外,你殺的那些貪官汙吏還有他們的家人,那也是我大明的子民啊。雖說貪官汙吏是罪有應得,可是他們的家人也難道罪有應得?”
“不連坐,讓犯錯的人得到懲罰,讓迷途知返的人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才能讓大臣們乃至百姓們生活得更加幸福。”
“你也別反駁我,說什麽,現在他們怎麽就不幸福了?確實,我得承認,如今的他們多少是有點幸福的,畢竟大力發展商賈,輕徭役,輕賦稅,百姓的口袋裏有點餘糧。可說話不自在啊。”
“隻要有不自在的,那就有埋怨的。除了真正錯得大的,其他的都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隻有這樣,大明才能真正的好起來。”
朱標這一番語重心長的話,多少讓朱元璋冷靜了一點。
但,也隻是一點。
如今李或造反,最該做的就是平定此次叛亂。
“哼!你說這麽多,都沒有說李或叛亂的事要如何解決!”
頓了下,朱元璋忽然想到,要不是朱標的縱容怎麽會有李或的反叛啊。
根本問題其實在朱標的身上。
不在他的身上!
“大膽朱標,你還不認罪!”
朱元璋猛的一下,直接把朱標給整迷糊了。
他錯了嗎?
他什麽地方錯了?
這老頭子又在發什麽瘋?
朱元璋:“這件事你本在處理,也沒有出現錯漏的地方,縱然咱的態度堅決,你也不應該放手給咱做!咱能做成什麽樣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朱標,你這是欺君!”
朱標:……
這老頭子啊。
朱標扯了羽扇仍在一旁,走近一步,不輕不重的給了朱元璋肩膀上一拳頭。
“你娘的,老頭子你這是倒打一耙!咱不是沒有阻止你,是你根本不聽!先前胡惟庸的事估摸著你還記在心上的吧,此次若是真的聽我的,你會不記恨?”
c?÷t
他在做之前就知道,這是滅九族的大罪。
皇上的性格,他又不是不知道。
而如今,他不該做的都已經做了,認罪隻是讓自己和家人,親族都沒有好下場。
倒不如帶頭反抗,若是能搏出一片天,親族和家人也能有生的後半生。
若是不能,那就在這段時間把家人,親近一點的親戚安排到韃靼生活,那死的也就是他一個人。
如此,也算是值得。
現在的北平,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明有騎兵一萬,士兵兩萬,將士五十,糧草幾萬擔,馬匹六千。
皇上定不會知道他已經生出了反叛的心思。
北平以北是遼東區,這個地方,夏季短,冬季長且寒冷,卻有著最肥沃的土地,每年這個地方的稻米產量都是其他地區所不能比的。
而遼東區,戍守的兵力沒有那麽強,他這麽點人,還能強攻過去。
其餘地區,他就沒有把握了。
趁著夜色,李或先遣散了家人,帶上金銀珠寶,在家丁和一百士兵的護送下,從開平衛出關到韃靼。
第二天早晨,李或就到軍營,以藍玉案和胡惟庸案作為例子,鼓動士兵造反。
士兵常年生活在這裏,對南京根本就不了解。
自然是李或說什麽就相信什麽。
李或隨便說了幾句,就讓他們熱血澎湃,誓要踏平山海關,攻入遼東,建立屬於自己的王朝。
大軍行進一日,就到了山海關。
李或再以假的聖旨,騙得守城的將士開城門,在城門打開的瞬間,攻入。
這下,山海關的守城將士們才知道被騙了,趕緊防禦。
可奈何李或的軍隊攻勢太猛,不過半日,就攻陷了山海關。
在攻陷山海關的第二日晚上,急報傳入南京皇宮。
看到這消息的朱元璋殺氣騰騰,急忙命徐達前去山海關,滅了李或。
此事朱標雖然沒有管,可一切都在他的控製中。
在朱元璋收到前線急報的時候,他也收到了。
他趕緊進了宮。
剛剛到禦書房就聽到朱元璋大發雷霆,讓人去處理山海關的李或。
可這個徐叔叔,尚在百裏之外,趕過去至少需要兩日的行程。
而這兩日,李或一定已經安排好了山海關的一切事務,朝著遼東繼續前進。
現在必須要做的就是,讓遼東的軍隊先阻擋,再就近調兵,把叛軍困起來,以達到拖延的目的,再讓能幹的將軍前去收服。
本來也不用這麽麻煩的,還不是老頭子惹的禍。
想到這裏,朱標就深深的無語。
“哎,你來做什麽?不是說了不管這件事嗎?”
看到朱標進來的朱元璋沒好氣的諷刺他。
朱標:“得,我看這次的問題,你還沒意識到問題的所在。”
“咱為什麽要意識到?不過是處理問題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你覺得咱不對,也就那樣。”
朱標:……
愣了一下的朱標朝著朱元璋走過來:“我說老頭子,你可千萬不要這麽黑的。處理問題的方式不一樣,這就意味著,許多事都沒那麽簡單的。”
“得。”
朱元璋厭煩的揮揮手,讓朱標出去。
朱標不為所動,嘴角更有一抹玩味的笑。
那模樣就像是在嘲諷朱元璋,明明事情不大,卻處理得亂七八糟的。
他這表情看得是朱元璋火大,掃眼看了眼兩旁,發現就隻有一根羽扇。
他抄起羽扇就氣勢洶洶的朝著朱標衝過來。
朱標靜靜的看著衝過來的朱元璋,不為所動。
在朱元璋的羽扇在他腦袋上方一厘米遠的時候,朱標快準狠的拿住羽扇。
這動作的衝擊力使得朱元璋一趔趄,差點就摔倒了。
“臭小子你找死啊!”
朱標:“找死的不是我,而是你。”
朱元璋自然不願意承認,開口就要反駁朱標。
朱標卻加大聲音,在朱元璋開口之前開口。
“我苦心孤詣的打賞郭桓,為的就是郭桓主動認罪。郭桓主動認罪,朝廷輕恕,這是免重責的表現。如今的大臣們本就因為錦衣衛的存在而變得戰戰兢兢,想要改變此等情況,並非是一日兩日就能有效果的。”
“另外,你殺的那些貪官汙吏還有他們的家人,那也是我大明的子民啊。雖說貪官汙吏是罪有應得,可是他們的家人也難道罪有應得?”
“不連坐,讓犯錯的人得到懲罰,讓迷途知返的人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才能讓大臣們乃至百姓們生活得更加幸福。”
“你也別反駁我,說什麽,現在他們怎麽就不幸福了?確實,我得承認,如今的他們多少是有點幸福的,畢竟大力發展商賈,輕徭役,輕賦稅,百姓的口袋裏有點餘糧。可說話不自在啊。”
“隻要有不自在的,那就有埋怨的。除了真正錯得大的,其他的都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隻有這樣,大明才能真正的好起來。”
朱標這一番語重心長的話,多少讓朱元璋冷靜了一點。
但,也隻是一點。
如今李或造反,最該做的就是平定此次叛亂。
“哼!你說這麽多,都沒有說李或叛亂的事要如何解決!”
頓了下,朱元璋忽然想到,要不是朱標的縱容怎麽會有李或的反叛啊。
根本問題其實在朱標的身上。
不在他的身上!
“大膽朱標,你還不認罪!”
朱元璋猛的一下,直接把朱標給整迷糊了。
他錯了嗎?
他什麽地方錯了?
這老頭子又在發什麽瘋?
朱元璋:“這件事你本在處理,也沒有出現錯漏的地方,縱然咱的態度堅決,你也不應該放手給咱做!咱能做成什麽樣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朱標,你這是欺君!”
朱標:……
這老頭子啊。
朱標扯了羽扇仍在一旁,走近一步,不輕不重的給了朱元璋肩膀上一拳頭。
“你娘的,老頭子你這是倒打一耙!咱不是沒有阻止你,是你根本不聽!先前胡惟庸的事估摸著你還記在心上的吧,此次若是真的聽我的,你會不記恨?”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