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朱標你站住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一臉溫柔的看著於謙:“孤知道,貶為平民也需要銀子生活。這些銀子並不多,可也足夠你和親近之人安穩一輩子。”
於謙感動得熱淚盈眶。
他連連點頭:“謝謝。”
殿下對他真的是太好了。
“做了平民以後,生活會比現在更艱難,不論是精神還是生活上,記得樂觀一點,換一種生活也並非見不得光的事。人嘛,這一輩子,難免會做錯。錯了承擔責任就好。”
於謙鄭重的點頭:“好,微臣知道了。”
朱標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他回眸看了眼常氏。
常氏溫柔的點頭。
於是,他們走了。
回到太子府,朱標命令翰林院起草了聖旨。
他過目後發了下去。
朱元璋知道此事就已經是聖旨發下去了,此時也快上朝了,他壓抑著滿腔的怒火,等待著上朝。
終於,上朝的時辰到了。
朱元璋早早的來到正殿,等著朱標的到來。
大臣們陸續的到了。
到的他們看到朱元璋正襟危坐在龍椅上,臉色變化了又變化。
顯然,他們都沒有想到朱元璋會來的這麽早。
也不清楚,這其中到底有什麽。
但看朱元璋臉色很糟糕,卻沒有對他們發火,想來事情與他們是無關的。
片刻後,朱標到了。
“朱標你站住!”朱元璋大吼一聲,站起來徑直朝著朱標衝過去。
見狀的朱標臉色些許變化,腳底生風就是一頓跑。
眾位大臣:……
這是怎麽了?
為何今日上朝是這等情況?
他們會不會被牽連?
“朱標你個臭小子跑什麽跑!”
“於謙這麽大的事,為何不和咱說!”
“咱先前是為什麽發火,想來你都忘記了!”
朱標:“父皇您誤會了,並非兒臣不知道要同您知會一聲,實在是事情發展得不太妙,兒臣沒有時間啊。”
“嗬!你真覺得咱好忽悠?”
“不是的,真的是這樣的,父皇您一定要相信兒臣啊。”
“相信你個鬼!”
朱元璋加快了速度。
朱標也加快速度。
終究是年輕力壯,不一會兒,朱標已經把兩人的距離拉開了很多很多。
朱元璋追得氣喘籲籲,不得不停下來。
“臭小子你給咱站住!”
朱標停下,回過頭來看朱元璋。
他雖然喘息,卻沒有朱元璋厲害。
“父皇,這件事非同小可,可否容兒臣解釋。”
“不行!”
解釋你個毛線嗎!
解釋來,解釋去,始終都沒有解釋為何不同咱說這件事!
“你過來,今兒咱要是不揍你一頓,這口氣絕對不下來!”朱元璋咬牙切齒。
他喘息的頻率還在加快。
朱標見狀,連忙道:“父皇,您注意身體。”
“你都這樣了,咱還注意個毛線,直接死了算了!”
朱標:……
“咱就在這裏警告你,你要讓咱好好的揍一頓,那這件事就能過去。”
若是不行,那咱也就隻能說一句不好意思了。
朱標苦笑著看朱元璋。
為何一定要揍他呢?
他也很無奈啊。
到了此刻,眾位大臣總算是放心下來了。
起碼這次的事情,能和他們無關了。
“臭小子你給咱站住。”
朱標無奈的歎息。
也不是他不站住。
隻是站住以後要被老頭子狠狠的收拾,此刻的老頭子正在氣頭上,絕對是他說什麽都聽不進去的。
朱元璋休息了一會兒,好轉了不少,又朝著朱標追來。
朱標心想,他是能逃掉,可逃掉解決不了問題。
猶豫了好久,最終才決定,站在老頭子的麵前,任由著老頭子教育。
朱元璋看朱標主動走到他麵前,抬手便給了他一個大逼兜。
“哎喲,好疼。”朱標順著朱元璋的力氣,在原地轉了個圈。
朱元璋又一個大逼兜打過來。
朱標再轉一個圈,順勢就躺在了地上。
“疼,好疼啊。”
看著朱標那痛苦呻吟的模樣,朱元璋皺起眉頭。
什麽時候這臭小子變得這麽脆了?
“你起來。”
“真的疼。”
朱標皺著一張臉,可憐巴巴的和朱元璋說。
“哼!”明顯朱元璋不相信。
“你告訴咱,為何牽連在其中的於謙你要放了?”
見朱元璋沒有剛才生氣了,朱標起身。
正經的站在朱元璋的麵前,眼眸中淺淺無奈,又多一絲惆悵。
“於謙是兵部尚書,職權不低,再加上早年他跟著您,從龍有功。縱然如今犯了大錯,留其一命,以彰顯我大明的恩德,有何不好?”
“好什麽好?”朱元璋嘴硬道,“犯了錯,就該按律法處置。”
“那律法也隻是說要殺了他,而並非他全家。此事若您知道了,他的全家可能幸免?”
朱標這問題問到了朱元璋內心深處。
他沒有再開口。
答案,大家都知曉。
“再者,於謙貪墨的銀子放在何處?王誌貪墨的呢?朝廷本就拮據,這才鬧了那麽多荒唐事出來。”
“想必您也能猜得到,他們貪墨的銀子從何處而來。這些銀子或多或少,都可解決朝廷一部分問題。”
“待這些銀子用得差不多,商貿的稅也上來了,也可滿足官員們的需求,同時其他地方急需的銀子也能填補上有何不可?”
“兒臣不得不承認,殺人也是個不錯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是您知道嗎?這樣沒有解決根源問題。”
朱標這一通解釋,朱元璋多少明白了一些。
可是,他還是非常不爽。
“你有這麽多的思量,為何一個字都不同咱說?”
“事情太過著急,兒臣實在是沒有辦法。再說了,兒臣還出血了。”
想起他送出去的金銀財寶,他就肉疼。
朱元璋皺眉,疑惑打量的目光落在朱標身上。
朱標:“兒臣又自掏腰包了啊。”
“哼,活該!”
“好了,此事先就這麽定了,事情並未完全解決。”
朱標拍著朱元璋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
“在於謙離去之前,兒臣特意問了,與地方都指揮使司聯係的是王誌,於謙並不知情。各個地方貪墨的有多少,兒臣並不清楚,還需要好好的調查。”
“另外,貪墨一事頻發,也該好好的處理了。”
朱元璋輕蔑一笑:“朝中大臣都是為百姓服務的,若隻懂得貪玩享樂,那全都殺了才合適。”
於謙感動得熱淚盈眶。
他連連點頭:“謝謝。”
殿下對他真的是太好了。
“做了平民以後,生活會比現在更艱難,不論是精神還是生活上,記得樂觀一點,換一種生活也並非見不得光的事。人嘛,這一輩子,難免會做錯。錯了承擔責任就好。”
於謙鄭重的點頭:“好,微臣知道了。”
朱標露出了和善的笑容。
他回眸看了眼常氏。
常氏溫柔的點頭。
於是,他們走了。
回到太子府,朱標命令翰林院起草了聖旨。
他過目後發了下去。
朱元璋知道此事就已經是聖旨發下去了,此時也快上朝了,他壓抑著滿腔的怒火,等待著上朝。
終於,上朝的時辰到了。
朱元璋早早的來到正殿,等著朱標的到來。
大臣們陸續的到了。
到的他們看到朱元璋正襟危坐在龍椅上,臉色變化了又變化。
顯然,他們都沒有想到朱元璋會來的這麽早。
也不清楚,這其中到底有什麽。
但看朱元璋臉色很糟糕,卻沒有對他們發火,想來事情與他們是無關的。
片刻後,朱標到了。
“朱標你站住!”朱元璋大吼一聲,站起來徑直朝著朱標衝過去。
見狀的朱標臉色些許變化,腳底生風就是一頓跑。
眾位大臣:……
這是怎麽了?
為何今日上朝是這等情況?
他們會不會被牽連?
“朱標你個臭小子跑什麽跑!”
“於謙這麽大的事,為何不和咱說!”
“咱先前是為什麽發火,想來你都忘記了!”
朱標:“父皇您誤會了,並非兒臣不知道要同您知會一聲,實在是事情發展得不太妙,兒臣沒有時間啊。”
“嗬!你真覺得咱好忽悠?”
“不是的,真的是這樣的,父皇您一定要相信兒臣啊。”
“相信你個鬼!”
朱元璋加快了速度。
朱標也加快速度。
終究是年輕力壯,不一會兒,朱標已經把兩人的距離拉開了很多很多。
朱元璋追得氣喘籲籲,不得不停下來。
“臭小子你給咱站住!”
朱標停下,回過頭來看朱元璋。
他雖然喘息,卻沒有朱元璋厲害。
“父皇,這件事非同小可,可否容兒臣解釋。”
“不行!”
解釋你個毛線嗎!
解釋來,解釋去,始終都沒有解釋為何不同咱說這件事!
“你過來,今兒咱要是不揍你一頓,這口氣絕對不下來!”朱元璋咬牙切齒。
他喘息的頻率還在加快。
朱標見狀,連忙道:“父皇,您注意身體。”
“你都這樣了,咱還注意個毛線,直接死了算了!”
朱標:……
“咱就在這裏警告你,你要讓咱好好的揍一頓,那這件事就能過去。”
若是不行,那咱也就隻能說一句不好意思了。
朱標苦笑著看朱元璋。
為何一定要揍他呢?
他也很無奈啊。
到了此刻,眾位大臣總算是放心下來了。
起碼這次的事情,能和他們無關了。
“臭小子你給咱站住。”
朱標無奈的歎息。
也不是他不站住。
隻是站住以後要被老頭子狠狠的收拾,此刻的老頭子正在氣頭上,絕對是他說什麽都聽不進去的。
朱元璋休息了一會兒,好轉了不少,又朝著朱標追來。
朱標心想,他是能逃掉,可逃掉解決不了問題。
猶豫了好久,最終才決定,站在老頭子的麵前,任由著老頭子教育。
朱元璋看朱標主動走到他麵前,抬手便給了他一個大逼兜。
“哎喲,好疼。”朱標順著朱元璋的力氣,在原地轉了個圈。
朱元璋又一個大逼兜打過來。
朱標再轉一個圈,順勢就躺在了地上。
“疼,好疼啊。”
看著朱標那痛苦呻吟的模樣,朱元璋皺起眉頭。
什麽時候這臭小子變得這麽脆了?
“你起來。”
“真的疼。”
朱標皺著一張臉,可憐巴巴的和朱元璋說。
“哼!”明顯朱元璋不相信。
“你告訴咱,為何牽連在其中的於謙你要放了?”
見朱元璋沒有剛才生氣了,朱標起身。
正經的站在朱元璋的麵前,眼眸中淺淺無奈,又多一絲惆悵。
“於謙是兵部尚書,職權不低,再加上早年他跟著您,從龍有功。縱然如今犯了大錯,留其一命,以彰顯我大明的恩德,有何不好?”
“好什麽好?”朱元璋嘴硬道,“犯了錯,就該按律法處置。”
“那律法也隻是說要殺了他,而並非他全家。此事若您知道了,他的全家可能幸免?”
朱標這問題問到了朱元璋內心深處。
他沒有再開口。
答案,大家都知曉。
“再者,於謙貪墨的銀子放在何處?王誌貪墨的呢?朝廷本就拮據,這才鬧了那麽多荒唐事出來。”
“想必您也能猜得到,他們貪墨的銀子從何處而來。這些銀子或多或少,都可解決朝廷一部分問題。”
“待這些銀子用得差不多,商貿的稅也上來了,也可滿足官員們的需求,同時其他地方急需的銀子也能填補上有何不可?”
“兒臣不得不承認,殺人也是個不錯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是您知道嗎?這樣沒有解決根源問題。”
朱標這一通解釋,朱元璋多少明白了一些。
可是,他還是非常不爽。
“你有這麽多的思量,為何一個字都不同咱說?”
“事情太過著急,兒臣實在是沒有辦法。再說了,兒臣還出血了。”
想起他送出去的金銀財寶,他就肉疼。
朱元璋皺眉,疑惑打量的目光落在朱標身上。
朱標:“兒臣又自掏腰包了啊。”
“哼,活該!”
“好了,此事先就這麽定了,事情並未完全解決。”
朱標拍著朱元璋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
“在於謙離去之前,兒臣特意問了,與地方都指揮使司聯係的是王誌,於謙並不知情。各個地方貪墨的有多少,兒臣並不清楚,還需要好好的調查。”
“另外,貪墨一事頻發,也該好好的處理了。”
朱元璋輕蔑一笑:“朝中大臣都是為百姓服務的,若隻懂得貪玩享樂,那全都殺了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