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初步想到解決辦法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作者:水一方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地方不適合本官。”
夏知縣馬上反應:“下官明白,下官立刻去安排。”
沒多久,朱標要的客棧便安排好了。
一個在路邊的,用木頭簡單搭建起來,甚至都沒有茅房的地方。
夏知縣顫顫巍巍的走過來:“大人您看……”
這地方實在是太簡陋了。
恐怕大人會住不習慣。
不過他是做了多個準備的。
一旦大人表達不滿,就馬上換地方。
朱標擺手:“不用了,本官覺得這裏挺好的。”
夏知縣愣了下。
朱標對夏知縣伸出手。
夏知縣皺眉,困惑不已。
朱標:“地形圖,以及受災點。”
夏知縣頷首,立刻拿來了朱標想要的東西。
朱標走進客棧,同時翻看地形圖。
夏知縣在一旁候著,語重心長的表示:“哎,這淮西啊,受西方地形的影響深大。常年水患,明明是富饒的糧食產地,如今卻……”
悠悠看過來的視線夾帶著淩厲,很平靜的落在夏知縣的身上。
夏知縣尬住。
那視線愈發的淩厲。
夏知縣這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丟下一句下官明白便溜之大吉。
朱標一邊研究地形圖,一邊思考著。
“這淮河的下遊都是平原,上遊會衝下一些泥沙,導致淤泥堆積。而這淤泥,毫無作用還會影響百姓耕種。”
淤泥的方向也從未固定過,隨著風向以及地質活動,會逐漸擴大。
若是能把這些淤泥利用起來的話就好不少了。
怎麽利用呢?
朱標的腦海中各種畫麵閃過,最後他重重的拍了下自己的腦袋。
不如,先將淤泥打撈起來,再晾曬,加入泥土,砂石等,再晾曬一段時日,鋪在淮河的兩邊。
同時,再在砂石裏麵加入石灰,就能形成最簡單的混凝土。
混凝土和石頭打造的堤壩相對牢固些。
實在不行,那就逐年加深。
至於下遊地勢平坦,容易造成水患的話……
隻能把水流引開了。
朱標看地圖愈發的仔細了。
他在地圖上做了各種標誌。
不明白的點,沒有物資的點,可以用作臨時住所的地點都規劃了出來。
翌日清晨,天還沒有亮,朱標便起了身。
起身的他,看到四周空蕩蕩的,不免心中疑慮。
“夏知縣呢?”
下人回稟:“夏知縣還有一個時辰才會過來。”
朱標皺眉:“為何你這般清楚?”
“這是夏大人的習慣。”
“習慣?”朱標側眼看來。
溫潤的麵龐此刻染著寒光,讓人輕輕一觸碰就渾身發冷。
“嗬嗬。當真是個好習慣啊。”
下人趕緊拱手道:“屬下明白,屬下即刻……”
朱標擺手:“不必,我親自等他過來!”
孤倒是要看看,他究竟能拖延到什麽時辰!
“哼!”朱標一屁股坐下。
淮河水患他在應天府的時候就研究過。
如今過來,是想根據當地不同的情形,製定不同的方案。
也隻有因地製宜,才能給百姓提供例子。
日後再出現類似的問題,也不必擔心害怕了。
一個時辰後,夏知縣慵懶的走了進來。
當他推開門的瞬間,就感覺到了氛圍有些不對。
他眼珠子轉了一圈,將房間內打量了以後,目光不著痕跡的落在了朱標的身上。
朱標渾身上下都散發著陰冷的氣息。
冷得讓夏知縣顫抖。
他一秒正經,規規矩矩的快步而來。
朱標陰冷的視線一直落在他身上,不曾離開。
夏知縣走過來後,拱手道:“下官見過大人。”
朱標不為所動。
他沒有開口,夏知縣就不敢有別的行動。
兩個人就這麽僵持著。
行禮的姿勢一直保持著,沒多久夏知縣就覺得手腳僵硬麻木了。
他想起身,可朱標一直沒發話。
他就隻能想,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太對。
朱標雖說是看著地圖的,餘光一直在夏知縣身上。
待夏知縣身體搖晃的時候,才不疾不徐的偏過頭來:“請問夏知縣尋常都是這個點起身去衙門的嗎?”
夏知縣愣了下,頷首應下:“衙門一向沒有太多事,有事下官……”
朱標:“過於懶散。”
夏知縣皺眉。
“淮河水患涉及多個縣城,怎就隻有你聞到聲音就過來了?”
“啊,這……”夏知縣不曾想朱標會有此一問。
愣了片刻後才說:“他們,都去抗災了。”
“所以你是覺得,自己沒本事做不好,想著尋人來幫自己一起分擔?”
“不不不,下官絕不是這意思。”
朱標隨手一甩,把地圖甩在夏知縣臉上:“地圖上所標注的,去落實。另外,找石灰石和石頭,木材。”
夏知縣錯愕的抬起頭來。
找這些東西做什麽?
他尋思著,這些也不能治理水患啊。
朱標斜來的眼神夾帶著幾分淩厲。
夏知縣心裏一驚,又連忙低下頭去了:“是,微臣知道了。”
朱標這才滿意的點頭。
夏知縣離去後,其他幾個縣的知縣才陸續趕到。
他們無一不是風塵仆仆。
“下官參見大人,下官來遲,還請大人責罰。”
朱標回眸看著幾人衣衫淩亂的模樣,笑著抬了抬手:“無需多禮,起來吧。”
“是。”
朱標:“你們治理水患有些時日了,不知可有什麽心得?”
心得?
五位官員互相看了看。
其中一名官員走了出來,對著朱標恭恭敬敬的說:“下官已經在這淮河水畔當了十餘載的知縣了,下官發現,這淮河的水患是根據時節來的,雨水一多,就容易有水患。幾乎是每一年都有。”
“是啊。”其他官員紛紛附和,“這水患就好像是不論如何治理,都沒有頭緒一般,該想的辦法,下官都想了。但,隻能防止尋常水患,今年這等特大水患可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百姓流離失所,朝廷該發放的賑災糧食和官銀也寥寥無幾啊。”
“寥寥無幾?”朱標皺眉。
淮河水患一出來,朝廷就已經撥了賑災的糧食和白銀了。
就算是層層剝削,到了知縣手中也當有一半之多。
看來,這其中的問題不小了。
“嗬嗬。”朱標笑了。
笑聲陰沉。
“哎,別說此事了,當真是為難啊。”
夏知縣馬上反應:“下官明白,下官立刻去安排。”
沒多久,朱標要的客棧便安排好了。
一個在路邊的,用木頭簡單搭建起來,甚至都沒有茅房的地方。
夏知縣顫顫巍巍的走過來:“大人您看……”
這地方實在是太簡陋了。
恐怕大人會住不習慣。
不過他是做了多個準備的。
一旦大人表達不滿,就馬上換地方。
朱標擺手:“不用了,本官覺得這裏挺好的。”
夏知縣愣了下。
朱標對夏知縣伸出手。
夏知縣皺眉,困惑不已。
朱標:“地形圖,以及受災點。”
夏知縣頷首,立刻拿來了朱標想要的東西。
朱標走進客棧,同時翻看地形圖。
夏知縣在一旁候著,語重心長的表示:“哎,這淮西啊,受西方地形的影響深大。常年水患,明明是富饒的糧食產地,如今卻……”
悠悠看過來的視線夾帶著淩厲,很平靜的落在夏知縣的身上。
夏知縣尬住。
那視線愈發的淩厲。
夏知縣這才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丟下一句下官明白便溜之大吉。
朱標一邊研究地形圖,一邊思考著。
“這淮河的下遊都是平原,上遊會衝下一些泥沙,導致淤泥堆積。而這淤泥,毫無作用還會影響百姓耕種。”
淤泥的方向也從未固定過,隨著風向以及地質活動,會逐漸擴大。
若是能把這些淤泥利用起來的話就好不少了。
怎麽利用呢?
朱標的腦海中各種畫麵閃過,最後他重重的拍了下自己的腦袋。
不如,先將淤泥打撈起來,再晾曬,加入泥土,砂石等,再晾曬一段時日,鋪在淮河的兩邊。
同時,再在砂石裏麵加入石灰,就能形成最簡單的混凝土。
混凝土和石頭打造的堤壩相對牢固些。
實在不行,那就逐年加深。
至於下遊地勢平坦,容易造成水患的話……
隻能把水流引開了。
朱標看地圖愈發的仔細了。
他在地圖上做了各種標誌。
不明白的點,沒有物資的點,可以用作臨時住所的地點都規劃了出來。
翌日清晨,天還沒有亮,朱標便起了身。
起身的他,看到四周空蕩蕩的,不免心中疑慮。
“夏知縣呢?”
下人回稟:“夏知縣還有一個時辰才會過來。”
朱標皺眉:“為何你這般清楚?”
“這是夏大人的習慣。”
“習慣?”朱標側眼看來。
溫潤的麵龐此刻染著寒光,讓人輕輕一觸碰就渾身發冷。
“嗬嗬。當真是個好習慣啊。”
下人趕緊拱手道:“屬下明白,屬下即刻……”
朱標擺手:“不必,我親自等他過來!”
孤倒是要看看,他究竟能拖延到什麽時辰!
“哼!”朱標一屁股坐下。
淮河水患他在應天府的時候就研究過。
如今過來,是想根據當地不同的情形,製定不同的方案。
也隻有因地製宜,才能給百姓提供例子。
日後再出現類似的問題,也不必擔心害怕了。
一個時辰後,夏知縣慵懶的走了進來。
當他推開門的瞬間,就感覺到了氛圍有些不對。
他眼珠子轉了一圈,將房間內打量了以後,目光不著痕跡的落在了朱標的身上。
朱標渾身上下都散發著陰冷的氣息。
冷得讓夏知縣顫抖。
他一秒正經,規規矩矩的快步而來。
朱標陰冷的視線一直落在他身上,不曾離開。
夏知縣走過來後,拱手道:“下官見過大人。”
朱標不為所動。
他沒有開口,夏知縣就不敢有別的行動。
兩個人就這麽僵持著。
行禮的姿勢一直保持著,沒多久夏知縣就覺得手腳僵硬麻木了。
他想起身,可朱標一直沒發話。
他就隻能想,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太對。
朱標雖說是看著地圖的,餘光一直在夏知縣身上。
待夏知縣身體搖晃的時候,才不疾不徐的偏過頭來:“請問夏知縣尋常都是這個點起身去衙門的嗎?”
夏知縣愣了下,頷首應下:“衙門一向沒有太多事,有事下官……”
朱標:“過於懶散。”
夏知縣皺眉。
“淮河水患涉及多個縣城,怎就隻有你聞到聲音就過來了?”
“啊,這……”夏知縣不曾想朱標會有此一問。
愣了片刻後才說:“他們,都去抗災了。”
“所以你是覺得,自己沒本事做不好,想著尋人來幫自己一起分擔?”
“不不不,下官絕不是這意思。”
朱標隨手一甩,把地圖甩在夏知縣臉上:“地圖上所標注的,去落實。另外,找石灰石和石頭,木材。”
夏知縣錯愕的抬起頭來。
找這些東西做什麽?
他尋思著,這些也不能治理水患啊。
朱標斜來的眼神夾帶著幾分淩厲。
夏知縣心裏一驚,又連忙低下頭去了:“是,微臣知道了。”
朱標這才滿意的點頭。
夏知縣離去後,其他幾個縣的知縣才陸續趕到。
他們無一不是風塵仆仆。
“下官參見大人,下官來遲,還請大人責罰。”
朱標回眸看著幾人衣衫淩亂的模樣,笑著抬了抬手:“無需多禮,起來吧。”
“是。”
朱標:“你們治理水患有些時日了,不知可有什麽心得?”
心得?
五位官員互相看了看。
其中一名官員走了出來,對著朱標恭恭敬敬的說:“下官已經在這淮河水畔當了十餘載的知縣了,下官發現,這淮河的水患是根據時節來的,雨水一多,就容易有水患。幾乎是每一年都有。”
“是啊。”其他官員紛紛附和,“這水患就好像是不論如何治理,都沒有頭緒一般,該想的辦法,下官都想了。但,隻能防止尋常水患,今年這等特大水患可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百姓流離失所,朝廷該發放的賑災糧食和官銀也寥寥無幾啊。”
“寥寥無幾?”朱標皺眉。
淮河水患一出來,朝廷就已經撥了賑災的糧食和白銀了。
就算是層層剝削,到了知縣手中也當有一半之多。
看來,這其中的問題不小了。
“嗬嗬。”朱標笑了。
笑聲陰沉。
“哎,別說此事了,當真是為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