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不大不小的清洗
我的鋼鐵萌心:以德皇之名 作者:細雨牛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月24日,在經過一整個白天的詳細調查後,帕彭於晚上8點下令讓多個抓捕小組同時在柏林城內對名單上的貪官進行抓捕,其中有一支隊伍由林尚舟帶領。
本身帕彭是不願意讓他這個中國人插手德國政務,但由於皇帝的要求他不得不抽出來一個小組讓他帶領,算是他對皇帝的妥協。
林尚舟在拿到任務清單時看到上麵隻有一個陌生的名字,也就是分配給他的抓捕對象隻有一個人,這在他的預料之中,所以他對此並沒有什麽意見。
快九點的時候林尚舟帶著人來到了這位陌生官員的家中,向對方說出了自己的來意後他表現的很淡定,不過在回答了幾個問題之後這位明顯不太會偽裝的官員就露出了破綻,接著林尚舟就讓身後的警察強行帶走了他。
與此同時柏林的其他地方也進行著相同的事情,不過林尚舟在送這位官員回到警局之後發現自己是第一個回來了。
對此他不怎麽意外,畢竟他的目標隻有一個,他也樂得輕鬆,但這也讓他早早地無事可做,為了給自己找些事幹,他陪同警察一起審問了那名官員。
林尚舟本以為這人會多嘴硬一會兒,結果這人是個慫逼,隻是嚇唬了他幾句之後他就全招了。
這是件好事,可這也導致林尚舟又無事可做了,於是不知道幹啥的他來到警局外麵坐回了自己的汽車上準備數一數有多少官員會被抓回來。
帕彭告訴他名單上的人員並非都在柏林,其中有些是其他城市的人,所以他打算坐在外麵數一數接下來有多少官員會被帶過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官員被帶了回來,同樣的也有一批嗅覺靈敏的記者趕了過來。
林尚舟坐在汽車上看著那一個個伴隨著夜色在警察的押送下步入警局的貪汙官員,心裏不由得對阿爾伯特的能力產生了一絲懷疑,這兒是柏林,德國的政治中心,這群家夥是怎麽在阿爾伯特的眼皮子底下貪汙的?
就他所知阿爾伯特絕不是一名泛泛之輩,也絕對很有能力,可是這一個接一個的被送進警局的滿臉愁容的官員讓林尚舟不得不質疑阿爾伯特。
記者們將重心集中在官員身上,每過來一名官員,記者就會上去包圍住他進行詢問采訪,不過因為有警察在他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真正收集到有用的信息。
時間一分一秒的前進,被帶過來的官員也越來越多,圍在警局周圍的記者也越來越多,除了最早的一批嗅覺靈敏的記者外那些反應遲鈍一些的人也受到了消息。
他們或是在睡夢中被人叫醒或是在處理其他工作,總之在知道發生了大事後便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
晚上11點45分,和之前的流程一樣,一名官員走下警車,不過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他沒有戴手銬,跟在他身邊的警察也不像是在押送犯人,反而像是在護送他。
坐在汽車裏昏昏欲睡的林尚舟沒有在意這些細節,他也不認識這位陌生人,他在為自己的數據增加了一之後便沒有再管他,他太困了,已經沒有留在這裏繼續數下去的心思,於是林尚舟對這前麵駕駛座上的博德說:“博德,開車回去吧,我困了。”
“好的,希佩爾先生。”
博德點點頭,接著準備發動汽車。
他不關心那個官員,但外麵的記者對每一位被送過來的官員都一視同仁的好奇,絕大多數記者在看清這名官員的麵容後表現出了極大的震驚,為什麽他也會被帶過來?
在過去的兩個小時裏記者們對現在的情況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被逮過來的人都是貪汙官員,可為什麽眼前這位也會被帶過來?難道說他也貪汙了嗎?
一名認出官員身份的記者不顧警察的阻攔急忙上前對著官員問道:“布勒先生,您是財政部部長,為什麽您也會被帶過來呢?難道說您也貪汙了嗎?”
不知是太驚訝了,還是想要引起布勒的注意讓他回答自己的問題,這名記者的聲音有些大,大到讓林尚舟的精神直接為之一振,已經臨門一腳踏入夢鄉的他身子一個哆嗦醒了過來。
(財政部部長?我靠?!)
“博德,先停車。”
林尚舟貼近窗戶看著外麵那位正被記者采訪的財政部部長,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人也會被帶過來,財政部部長啊,要是他也貪了的話那林尚舟就要真的懷疑阿爾伯的的能力了。
布勒停下腳步,他知道自己要是不解釋一下那誰知道會傳出來怎樣的謠言,他眼含不滿的向記者們展示了一下自己的雙手,示意自己可以自由活動並沒有被銬上手銬。
看到這一幕後記者便迅速反應過來眼前這位財政部部長並不是作為貪汙官員被押送過來的,於是再次向他發問,問他為什麽會來這裏,布勒簡單的回答了幾句後便不再搭理這些記者,徑直走向警局。
林尚舟沒聽清布勒在說什麽,但從他的表現判斷他並不是貪汙的人,心裏猜測他可能是過來幫助審問的。
他看著布勒走進警局,接著便扭頭準備讓博德開車離開。
“博德…”
咚咚咚。
林尚舟剛喊出博德的名字,耳邊就傳來了一陣敲玻璃的聲音,他扭頭看去,發現一名記者正站在外麵,而且這人他還認識——《前進報》的一位記者。
不過林尚舟也隻是和這人打過照麵,他知道這人長什麽樣,但不知道他名字是什麽,他今晚也提前聯係了報社的人,讓他們及時派記者趕過來。
林尚舟本身沒沒有接受采訪的想法,反正接下來有的是時間被采訪,現在他隻覺得困,想趕緊回家睡覺,不過既然這位是自家報社的記者,林尚舟倒也願意回答一下他的問題,當然這麽做也會連帶著回答其他記者的問題。
於是林尚舟便開門下車,接受自家報社記者的采訪,警局那邊眼尖的記者立馬便注意到了這邊,發現正在接受采訪的那位是陛下的顧問後便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剩下的記者注意到動靜後也圍了過去。
“希佩爾先生,請問您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呢?您對今晚發生的事情了解多少呢?”
“希佩爾先生,您出現在這裏是不是意味著陛下也知道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是陛下授意的嗎?”
“希佩爾先生…”
記者們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林尚舟不得已伸出手示意他們安靜下來,看到他手上的動作後喧鬧的記者便瞬間安靜了下來,靜靜的等待著林尚舟回答問題。
“我會一個一個的回答大家的問題,首先是第一個問題,是剛剛那邊那位頭戴帽子的先生提出的:‘我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林尚舟說著用手指了一下人群中一位頭戴圓邊帽的家夥,接著他看清了對方的長相……馬恩納。
馬恩納的出現讓林尚舟不知道說些什麽,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這麽來看他的偽裝身份就真是一名記者。
馬恩納微笑著朝林尚舟打了個招呼,接著便拿起手中的筆記本和筆準備記錄林尚舟的話。
這下他更像是一名記者了。
“我作為一個小組的組長參與了今晚的抓捕貪官的行動,因為我的小組是最早完成任務的,所以我就早早地回來了。”
林尚舟向記者們說道,記者們認真的記錄下他說的話。
緊接著是第二個問題。
“陛下知道這件事情,而且這件事是陛下授意進行的,皇帝陛下在審查工作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接著排查下去便順藤摸瓜揪出了如此之多的貪官汙吏。”
“陛下在查出他們之後便要求帕彭先生為此做些什麽,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再過多贅述。”
記者們對林尚舟的話感到非常驚訝,他們沒想到那位深居位於無憂宮的小女皇居然一上任就幹這麽一件大事,當然也有人和林尚舟當時說的一樣對亞曆珊德琳產生懷疑,不過懷疑隻是懷疑,他們不敢直接把疑惑提出來。
林尚舟站在車門旁,不由自主的張大嘴巴打了個哈欠,這個哈欠過後他心裏沒了回答記者問題的心思,於是對他們說:“現在時間已經很晚了,我已經困了,就先告辭了。”
說罷林尚舟便鑽進了汽車裏讓博德開車離開了這裏。
翌日上午,這件事情成為了柏林的頭條,人們對此議論紛紛,議論的對象是亞曆珊德琳和林尚舟,帕彭以及那些貪官,接下來過了一天後的26號,整個德國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在輿論的引導下,亞曆珊德琳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提高了一個等級,而再次走進人們視野中的“希佩爾先生”也很讓人們好奇,同時這樣言論在民間傳播——陛下的顧問希佩爾先生手上有一份名單,他依照名單上的名字親自帶隊抓捕了柏林的所有貪汙官吏。
盡管林尚舟在采訪中明確表示自己隻帶隊抓了一個人,但這樣的言論還是廣為流傳,意識到製止不了後林尚舟便擺爛了,反正這種言論會增加自己的威望,何樂而不為呢。
隨後經過一天的時間到了27號,名單上的所有人全部落網,有些人自知無法逃脫索性自首了,在德國製霸的歐洲他們無處可逃,除非跑到法蘭西公社和不列顛聯盟。
大量貪官落網所形成的的職位空缺因為官員數量多的原因並沒有對德國的政府造成負麵影響,空缺的位置很快就會有人補上去。
同時不單單德國在討論這件事情,歐洲的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報道了這件事情,不過並未上上次一樣引起太大的關注。
也有人將亞曆珊德琳的這次行動看作是她對的原先阿爾伯特政府的一次清洗,要以此立威,總的來講,亞曆珊德琳在德國人民心中的形象正向著正麵發展,而林尚舟計劃著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繼續為此而努力。
本身帕彭是不願意讓他這個中國人插手德國政務,但由於皇帝的要求他不得不抽出來一個小組讓他帶領,算是他對皇帝的妥協。
林尚舟在拿到任務清單時看到上麵隻有一個陌生的名字,也就是分配給他的抓捕對象隻有一個人,這在他的預料之中,所以他對此並沒有什麽意見。
快九點的時候林尚舟帶著人來到了這位陌生官員的家中,向對方說出了自己的來意後他表現的很淡定,不過在回答了幾個問題之後這位明顯不太會偽裝的官員就露出了破綻,接著林尚舟就讓身後的警察強行帶走了他。
與此同時柏林的其他地方也進行著相同的事情,不過林尚舟在送這位官員回到警局之後發現自己是第一個回來了。
對此他不怎麽意外,畢竟他的目標隻有一個,他也樂得輕鬆,但這也讓他早早地無事可做,為了給自己找些事幹,他陪同警察一起審問了那名官員。
林尚舟本以為這人會多嘴硬一會兒,結果這人是個慫逼,隻是嚇唬了他幾句之後他就全招了。
這是件好事,可這也導致林尚舟又無事可做了,於是不知道幹啥的他來到警局外麵坐回了自己的汽車上準備數一數有多少官員會被抓回來。
帕彭告訴他名單上的人員並非都在柏林,其中有些是其他城市的人,所以他打算坐在外麵數一數接下來有多少官員會被帶過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官員被帶了回來,同樣的也有一批嗅覺靈敏的記者趕了過來。
林尚舟坐在汽車上看著那一個個伴隨著夜色在警察的押送下步入警局的貪汙官員,心裏不由得對阿爾伯特的能力產生了一絲懷疑,這兒是柏林,德國的政治中心,這群家夥是怎麽在阿爾伯特的眼皮子底下貪汙的?
就他所知阿爾伯特絕不是一名泛泛之輩,也絕對很有能力,可是這一個接一個的被送進警局的滿臉愁容的官員讓林尚舟不得不質疑阿爾伯特。
記者們將重心集中在官員身上,每過來一名官員,記者就會上去包圍住他進行詢問采訪,不過因為有警察在他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真正收集到有用的信息。
時間一分一秒的前進,被帶過來的官員也越來越多,圍在警局周圍的記者也越來越多,除了最早的一批嗅覺靈敏的記者外那些反應遲鈍一些的人也受到了消息。
他們或是在睡夢中被人叫醒或是在處理其他工作,總之在知道發生了大事後便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
晚上11點45分,和之前的流程一樣,一名官員走下警車,不過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他沒有戴手銬,跟在他身邊的警察也不像是在押送犯人,反而像是在護送他。
坐在汽車裏昏昏欲睡的林尚舟沒有在意這些細節,他也不認識這位陌生人,他在為自己的數據增加了一之後便沒有再管他,他太困了,已經沒有留在這裏繼續數下去的心思,於是林尚舟對這前麵駕駛座上的博德說:“博德,開車回去吧,我困了。”
“好的,希佩爾先生。”
博德點點頭,接著準備發動汽車。
他不關心那個官員,但外麵的記者對每一位被送過來的官員都一視同仁的好奇,絕大多數記者在看清這名官員的麵容後表現出了極大的震驚,為什麽他也會被帶過來?
在過去的兩個小時裏記者們對現在的情況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被逮過來的人都是貪汙官員,可為什麽眼前這位也會被帶過來?難道說他也貪汙了嗎?
一名認出官員身份的記者不顧警察的阻攔急忙上前對著官員問道:“布勒先生,您是財政部部長,為什麽您也會被帶過來呢?難道說您也貪汙了嗎?”
不知是太驚訝了,還是想要引起布勒的注意讓他回答自己的問題,這名記者的聲音有些大,大到讓林尚舟的精神直接為之一振,已經臨門一腳踏入夢鄉的他身子一個哆嗦醒了過來。
(財政部部長?我靠?!)
“博德,先停車。”
林尚舟貼近窗戶看著外麵那位正被記者采訪的財政部部長,他怎麽也想不到這人也會被帶過來,財政部部長啊,要是他也貪了的話那林尚舟就要真的懷疑阿爾伯的的能力了。
布勒停下腳步,他知道自己要是不解釋一下那誰知道會傳出來怎樣的謠言,他眼含不滿的向記者們展示了一下自己的雙手,示意自己可以自由活動並沒有被銬上手銬。
看到這一幕後記者便迅速反應過來眼前這位財政部部長並不是作為貪汙官員被押送過來的,於是再次向他發問,問他為什麽會來這裏,布勒簡單的回答了幾句後便不再搭理這些記者,徑直走向警局。
林尚舟沒聽清布勒在說什麽,但從他的表現判斷他並不是貪汙的人,心裏猜測他可能是過來幫助審問的。
他看著布勒走進警局,接著便扭頭準備讓博德開車離開。
“博德…”
咚咚咚。
林尚舟剛喊出博德的名字,耳邊就傳來了一陣敲玻璃的聲音,他扭頭看去,發現一名記者正站在外麵,而且這人他還認識——《前進報》的一位記者。
不過林尚舟也隻是和這人打過照麵,他知道這人長什麽樣,但不知道他名字是什麽,他今晚也提前聯係了報社的人,讓他們及時派記者趕過來。
林尚舟本身沒沒有接受采訪的想法,反正接下來有的是時間被采訪,現在他隻覺得困,想趕緊回家睡覺,不過既然這位是自家報社的記者,林尚舟倒也願意回答一下他的問題,當然這麽做也會連帶著回答其他記者的問題。
於是林尚舟便開門下車,接受自家報社記者的采訪,警局那邊眼尖的記者立馬便注意到了這邊,發現正在接受采訪的那位是陛下的顧問後便火急火燎的趕了過來,剩下的記者注意到動靜後也圍了過去。
“希佩爾先生,請問您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呢?您對今晚發生的事情了解多少呢?”
“希佩爾先生,您出現在這裏是不是意味著陛下也知道這件事情?這件事情是陛下授意的嗎?”
“希佩爾先生…”
記者們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林尚舟不得已伸出手示意他們安靜下來,看到他手上的動作後喧鬧的記者便瞬間安靜了下來,靜靜的等待著林尚舟回答問題。
“我會一個一個的回答大家的問題,首先是第一個問題,是剛剛那邊那位頭戴帽子的先生提出的:‘我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
林尚舟說著用手指了一下人群中一位頭戴圓邊帽的家夥,接著他看清了對方的長相……馬恩納。
馬恩納的出現讓林尚舟不知道說些什麽,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這麽來看他的偽裝身份就真是一名記者。
馬恩納微笑著朝林尚舟打了個招呼,接著便拿起手中的筆記本和筆準備記錄林尚舟的話。
這下他更像是一名記者了。
“我作為一個小組的組長參與了今晚的抓捕貪官的行動,因為我的小組是最早完成任務的,所以我就早早地回來了。”
林尚舟向記者們說道,記者們認真的記錄下他說的話。
緊接著是第二個問題。
“陛下知道這件事情,而且這件事是陛下授意進行的,皇帝陛下在審查工作的過程中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接著排查下去便順藤摸瓜揪出了如此之多的貪官汙吏。”
“陛下在查出他們之後便要求帕彭先生為此做些什麽,之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我就不再過多贅述。”
記者們對林尚舟的話感到非常驚訝,他們沒想到那位深居位於無憂宮的小女皇居然一上任就幹這麽一件大事,當然也有人和林尚舟當時說的一樣對亞曆珊德琳產生懷疑,不過懷疑隻是懷疑,他們不敢直接把疑惑提出來。
林尚舟站在車門旁,不由自主的張大嘴巴打了個哈欠,這個哈欠過後他心裏沒了回答記者問題的心思,於是對他們說:“現在時間已經很晚了,我已經困了,就先告辭了。”
說罷林尚舟便鑽進了汽車裏讓博德開車離開了這裏。
翌日上午,這件事情成為了柏林的頭條,人們對此議論紛紛,議論的對象是亞曆珊德琳和林尚舟,帕彭以及那些貪官,接下來過了一天後的26號,整個德國都在討論這件事情。
在輿論的引導下,亞曆珊德琳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提高了一個等級,而再次走進人們視野中的“希佩爾先生”也很讓人們好奇,同時這樣言論在民間傳播——陛下的顧問希佩爾先生手上有一份名單,他依照名單上的名字親自帶隊抓捕了柏林的所有貪汙官吏。
盡管林尚舟在采訪中明確表示自己隻帶隊抓了一個人,但這樣的言論還是廣為流傳,意識到製止不了後林尚舟便擺爛了,反正這種言論會增加自己的威望,何樂而不為呢。
隨後經過一天的時間到了27號,名單上的所有人全部落網,有些人自知無法逃脫索性自首了,在德國製霸的歐洲他們無處可逃,除非跑到法蘭西公社和不列顛聯盟。
大量貪官落網所形成的的職位空缺因為官員數量多的原因並沒有對德國的政府造成負麵影響,空缺的位置很快就會有人補上去。
同時不單單德國在討論這件事情,歐洲的其他國家的媒體也報道了這件事情,不過並未上上次一樣引起太大的關注。
也有人將亞曆珊德琳的這次行動看作是她對的原先阿爾伯特政府的一次清洗,要以此立威,總的來講,亞曆珊德琳在德國人民心中的形象正向著正麵發展,而林尚舟計劃著在接下來的時間裏繼續為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