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得罪魏國全員後我走上了人生巔峰/狂士楚歌 作者:積羽成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才坐下沒到半刻鍾,楊修也來了。曹操的“待殺名單”湊了個齊全,鄭平聽著他們商談諸事,想到曹操這幾年以來日漸強盛的威勢與作風,手中那杯本就清淡無匹的丁香水變得更加索然無味。孔融等人不知鄭平心中想法,便是發現他今日懶懶的不愛說話,也隻是以為他剛遠途歸來,身體疲累的緣故,勸他好生休息。幾人中唯有楊修最為敏銳,在小聚結束後,他在無其他人的小道上叫住鄭平,低聲詢問:“正平今日稍顯沉默,可是為了丞相稱公一事?”鄭平道:“丞相稱公與否,與我何幹?”“確實無幹。”楊修露出一個了然的笑意,這份笑意又很快被鄭重取代,“既然不是為了朝事……那便是為了文舉(孔融)了?”鄭平沒有回答,楊修便視之為默認。他喟歎道:“世家欲起,丞相欲桎。文舉作為孔氏族孫,又是這般心性,隻怕要成為殺雞儆猴的那隻雞。”鄭平意有所指地回道:“能做那隻雞的不止文舉,還有今天屋內的所有人包括你我。”這句話堪比驚雷,可楊修卻沒有任何驚訝之意,仿佛早有預料,甚至帶著一種局外人的冷靜道:“烈火熊熊,既是強盛之態,也是燃盡之兆。世家昌盛已久,曹操若有心問鼎,絕不會放任自流。”“世家之勢盤根錯節,百年之內不可動搖。若欲拔除,必然傷筋動骨,曹操不會不清楚這個道理。”所謂的殺雞儆猴,目的是為了震懾,不可能真的把雞和猴都殺光。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當年就是靠世家的支持實現中興,世家大族壟斷社會資源已久,財富、知識、人脈都遠非尋常人可比。哪怕世家的底蘊被戰亂衝擊,隻要當權者還想發展基業,就必須要任用世家的人才,短時間內撼動不得。在不能撼動的情況下,就隻有殺雞儆猴,威逼利誘,打壓牽製這一條路可以走。明顯不是站在曹操這一隊列,幾次三番得罪曹操,又出身名門的孔融就是最大的那隻雞。至於楊修與崔琰等人,雖然名義上已為曹屬,但因為父輩與族群的關係,他們的頭上同樣懸著一把刀,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成了儆猴用的工具。楊修此人不但敏銳,還大膽的很。哪怕已猜到曹操對他們暗藏的殺心,仍不時往曹操麵前湊。他倒並非跟孔融一樣是為了去氣曹操,也不似崔琰那般魯直遲鈍。為了自保,他做出的選擇是向曹操表現自身的價值,讓曹操因為惜才而收回那把刀。在史載中,楊修確實也是“待殺名單”中活得最久的一人,隻可惜因為曹植之故,曹操在病死前的幾個月,在立曹丕為王太子後就把楊修殺了。這一世的楊修因為曹衝未死,曹操器重長子又偏疼幼子,他雖然欣賞曹植的文才與率性瀟灑的脾性,卻也沒有貿然結交,尚未走上危險的老路。他反而勸鄭平在局勢未明朗前別和曹丕走得太近。曹操既然有稱公之心,以後肯定不會在公爵上止步。但凡牽扯上權勢,原有的關係便會變得複雜起來。哪怕有救命之恩,也怕這情義變成催命符。鄭平知楊修好意,但他救曹丕本來就不是為了別樣的目的,一切秉著順其自然,不管曹丕最後能不能登上大位,他都不會改變態度。這次小聚後,所有人都忙碌起來。大約是曹丕對董禦屬的表態讓一些不安分的人生出忌憚,同時又有鄭平這座瘟神坐鎮,再沒有不長眼的人上門給郭暄找麻煩。曹操從未停止外擴之心,他兼顧內外一邊穩定內部局勢,一邊向外征戰。他親自征討漢中,逼得馬超、韓遂敗走,花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將涼州收入囊中。隨著勢力的進一步擴張,曹操於內於外的權勢都達到空前的高度,無人能及。來投效他的人越來越多,仇視他的人亦與日俱增。曹操已近耳順之年,又連年征戰,身體每況愈下。他怕自己時日許多,手段也日漸激烈,顯得急躁而強勢。他的心態早已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再不是當年那個憑借一腔熱血,五色棒打權貴,獨騎征討董卓的熱血青年。對於效忠曹操的其他人而言,曹操的這一變化並不算什麽。曹操縱然變得更強勢些,卻也不會對自己人不講理。可對於曾經與曹操誌同道合、共同匡國的人來說,曹操這幾年的做法幾乎等同於與過去的他徹底決裂。這三年來,荀一直稱病未出,因為曹操逐漸走到明麵上的手段,他獨坐許久,自風寒後一直小病不斷,無法斷根。鄭平定期過來替他把脈,知他心結,於是道:“文若鬱結於心,料想也是喝不下苦藥的。我定期替你疏通經絡,助你早日康複。”所謂的疏通經絡隻有兩種治療方案,一個是吹排簫疏通,另一個是拿針砭疏通。可謂是內外兼顧,精神與肉身並重。即便是荀這等端方如玉的君子,也在這兩個治療方案的輪番上陣中敗下陣來。他已多日不曾想過朝中之事,一閉眼就是穿耳魔音與被針砭支配的恐懼。因為總斷不了偷偷喝酒,同樣在接受長期治療的郭嘉前來探望荀。他向荀表示了同病相憐的深刻同情,贈送給了荀一副自己特製的耳塞。荀:“……”他終究沒用上這副耳塞,因為沒過幾天,鄭平隨曹操打孫權去了。此時的孫權經過五年沉澱,比赤壁之戰時更加成熟,也更令曹操忌憚。忌憚的同時,又不免生出惺惺相惜之意。二軍相交濡須,按照史載發展,孫權本該輕舟往返,盡顯英雄膽氣,讓曹操留下“生子當如孫仲謀[1]”的讚譽。而瀟灑獨闖敵軍的孫權,在事後留下廖廖幾語,在盡顯霸主氣場的同時,成功說服曹操退兵:“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2]。”然而,當孫權坐著輕舟,在曹軍附近逛了一圈,來了一招草船借箭,正準備回返的時候。被煙霧遮擋的對岸,曹操突然讓人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