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胖子對視了幾秒鍾,胖子上去就攔住秀秀,我立即掏出雷管,轉身把文丙回拖到一旁。文丙回直接倒了下去,眼睛直勾勾看著我,透露出的盡是癲狂,喃喃道:“門就在這裏,你進不了青銅門,所以這個地方,你無論如何也出不去了。”
我不想出去,我隻想進去,我看了他一眼,忽然靈光一閃,轉頭看著胖子道:“之前他不是說,第三門是幻境之門麽,那我們剛才經曆的會不會就是幻境?”
說實話,雖然我以為的冥河就是冥想之河的意思,但剛才我們誰也沒有冥想過,更無法想象所謂意識之旅代表的真實含義。
說成是幻境,會更好理解一點。
我話音剛落,文丙回忽然又笑了幾聲,他躺在那意識迷蒙的看著我:“不,我們都想錯了,這不是幻境,這裏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從四萬年以前,人類剛剛進化出來的時候,外麵的那個雕像就存在了。這裏...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當年希特勒幾次到西藏,就是為了找這個地方,但沒有人能真正打開那扇門……吳邪,這就是你的命運,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人到達過這裏,上一個最接近這個聖地的人,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我所知道的關於沙姆巴拉洞穴的資料,都來自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德國人從西藏的寺廟裏挖出來的一本伏藏。”
“你在發什麽癲?”我冷冷看著文丙回,“你說幻境之門就已經夠離譜了,現在又扯出來另一個世界,你是想說外星人嗎?”
文丙回眼神毫無波瀾,胖子就上去拍了拍他的臉:“兄弟,有證據麽?雖然我們都是文盲,但你學究也不能耍流氓啊。”
“德國人為什麽那麽篤信西藏一定有這樣一個洞穴?因為他們的一切依據都來源於那處伏藏,而埋下那處伏藏的人,就是上一個無比接近這裏的人。”文丙回看著我,忽然輕笑了一聲,提醒道:“仔細想一想,那個人,你不是應該知道嗎?”
忽然我的內心中出現了一種熟悉的感覺。
在二十世紀初期,大約是1920年,那時一戰剛剛結束不久之後,一支由印度人、不丹人、中國人組成的馬隊在尼泊爾一帶進行邊境貿易時,深入喜馬拉雅山腹地,在那裏,發現了一個巨大的人造黑色金屬球,以及無數個由不同種金屬熔鑄的金屬球。
這其中有一個人,來自中國東方一個神秘的家族,化名董燦。
董燦將在墨脫經曆的事情寫成一封信,交給當時的德仁喇嘛,但這封信卻被德國人截胡了。而後來二戰後,希特勒幾次三番派德國人前往西藏尋找沙姆巴拉,終於在一座喇嘛廟裏發現了蛛絲馬跡。
而留下這些蛛絲馬跡的人,是早就消失沒有蹤跡的董燦。
後麵這段故事,是我根據文丙回的敘述補全的,內容是否為真我無法確定,但和我們即將經曆的事情息息相關。
董燦在康巴洛發生的故事我很熟悉了,但我不知道的是,在那之後,他曾獨自前往一個叫做錫金的地方。
錫金就在中國、尼泊爾和印度三個地方的交界處,早期的藏文裏叫做“哲孟雄”,翻譯過來就是“稻米之鄉”的意思,上個世紀70年代之前它都還屬於一個獨立的小國。
在這裏故事的展開並非一般普通的故事情節,因為我並不打算贅述。董燦獨自踏上的那段路程,後來被他用藏語寫在了一本經書中,而埋葬那本經書的地方,成為了一處伏藏。
按理說,以董燦這個人的精明程度,他不可能單槍匹馬前往一個危險的地方,他這趟路途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調查那座山穀裏黑色金屬球的來源。
翻過這些金屬球所在的山穀,就會到達康巴洛人居住的區域。但是顯然,董燦最終的終點並不在康巴洛,而在昆侖山下的深處。
隻是他並沒有最終到達這裏,但我們可以通過他留下的信息來反推。
首先,當年董燦在信中傳遞的其實是一幅星象圖,所指向的地點也就是發現金屬球的那個山穀。圖上的內容我至今都還記得,是一個大的“烏龜殼”,邊上有八個小的烏龜殼,而所有烏龜殼四周有許多類似觸須的東西,將它們相互連接。
當時的我是覺得非常詫異的,但如今我已經可以給出解釋了。
這個大烏龜殼,應該就是隕石的母體,旁邊的八個小烏龜殼,就是其餘八塊隕石碎片,而旁邊那些觸須,就是從這裏生長出去的那些魯神礦脈。
如我所料的一樣,魯神這些“通道”的存在,將這九塊隕石連接在了一起。
但然後呢?董燦從錫金出發,是因為他篤定隕石母體就在昆侖山下麽?
我愣了一下,忽然就開始發散思維。
那些黑色金屬球,後來我推測,應該是康巴洛人用來建造第二扇青銅門的材料,至於為什麽建造成球體,唯一的解釋就是方便在雪地裏運輸。這很合理。
但疑問在於,這些金屬球的材料來源於哪裏?難道說是康巴洛人從這裏運出去的麽?但外麵的青銅棒槌神雕像,不也是被人將材料運輸進來澆築的麽?
這兩者之間,應該有一個時間先後的關係才對。
但文丙回完全就是在胡言亂語,四萬年前雕像就在這裏了,四萬年前的人他媽的有青銅技術麽?
我越想越氣,上去一巴掌把文丙掄起來,說道:“你形容一下,四萬年前人類能冶煉青銅?怎麽煉,你來演示演示,用尿腐蝕麽?”
文丙回笑了笑:“你誤會我了,我的意思是,外麵的雕像四萬年前就存在於這裏,但外麵的青銅層是一萬多年前才有人將金屬搬運進來澆築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是有青銅技術的。”
我想了想,不由聯想到了悶油瓶之前給我講的關於岩羅的那個故事,心說難不成是這樣的——康巴洛人其實和最初的張家人同源,外麵的青銅層是他們潑上去的?
這樣解釋就很合理了,而且我突然有一種靈感,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
悶油瓶出生後不久,被張家人在尼泊爾的一支商隊帶回本家。尼泊爾,錫金,我眯眼看著黑暗中,忽然就想到,當時我們從江西出發時,陳玨奶奶講的那段往事。
她說,當時拯救村裏的是一位藏族的俄巴,俄巴是寧瑪派的稱呼,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悶油瓶還有過寧瑪派的信仰。現在看來,應該不是他信仰,而是他也曾在錫金待過一段時間,因為錫金基本上都是信仰寧瑪派的人。
這就說得通了。
悶油瓶當年調查董燦的時候,很可能也動身前往找過這裏,但最終發作了失魂症,忘記了這一切。
...
*[1]填一丟藏海花。由於三叔在《王母鬼宴》中關於最終的青銅棒槌神雕像出現了兩種有些矛盾的描述:1一說這個雕像是從外麵運來青銅融化後潑上去的,年代在一萬兩千多年以前。2二說在四萬年前,人類剛進化成人的時候,這個雕像就出現在這裏。
這一點是讓俺比較在意和感到矛盾的地方,不過後麵的說法來自於原著裏文丙回的推論不一定為真,在這裏就這樣結合啦。
*[2]寧瑪派這裏在第一卷22章提過,算是圓上啦。
我不想出去,我隻想進去,我看了他一眼,忽然靈光一閃,轉頭看著胖子道:“之前他不是說,第三門是幻境之門麽,那我們剛才經曆的會不會就是幻境?”
說實話,雖然我以為的冥河就是冥想之河的意思,但剛才我們誰也沒有冥想過,更無法想象所謂意識之旅代表的真實含義。
說成是幻境,會更好理解一點。
我話音剛落,文丙回忽然又笑了幾聲,他躺在那意識迷蒙的看著我:“不,我們都想錯了,這不是幻境,這裏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從四萬年以前,人類剛剛進化出來的時候,外麵的那個雕像就存在了。這裏...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當年希特勒幾次到西藏,就是為了找這個地方,但沒有人能真正打開那扇門……吳邪,這就是你的命運,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人到達過這裏,上一個最接近這個聖地的人,還停留在上個世紀。我所知道的關於沙姆巴拉洞穴的資料,都來自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德國人從西藏的寺廟裏挖出來的一本伏藏。”
“你在發什麽癲?”我冷冷看著文丙回,“你說幻境之門就已經夠離譜了,現在又扯出來另一個世界,你是想說外星人嗎?”
文丙回眼神毫無波瀾,胖子就上去拍了拍他的臉:“兄弟,有證據麽?雖然我們都是文盲,但你學究也不能耍流氓啊。”
“德國人為什麽那麽篤信西藏一定有這樣一個洞穴?因為他們的一切依據都來源於那處伏藏,而埋下那處伏藏的人,就是上一個無比接近這裏的人。”文丙回看著我,忽然輕笑了一聲,提醒道:“仔細想一想,那個人,你不是應該知道嗎?”
忽然我的內心中出現了一種熟悉的感覺。
在二十世紀初期,大約是1920年,那時一戰剛剛結束不久之後,一支由印度人、不丹人、中國人組成的馬隊在尼泊爾一帶進行邊境貿易時,深入喜馬拉雅山腹地,在那裏,發現了一個巨大的人造黑色金屬球,以及無數個由不同種金屬熔鑄的金屬球。
這其中有一個人,來自中國東方一個神秘的家族,化名董燦。
董燦將在墨脫經曆的事情寫成一封信,交給當時的德仁喇嘛,但這封信卻被德國人截胡了。而後來二戰後,希特勒幾次三番派德國人前往西藏尋找沙姆巴拉,終於在一座喇嘛廟裏發現了蛛絲馬跡。
而留下這些蛛絲馬跡的人,是早就消失沒有蹤跡的董燦。
後麵這段故事,是我根據文丙回的敘述補全的,內容是否為真我無法確定,但和我們即將經曆的事情息息相關。
董燦在康巴洛發生的故事我很熟悉了,但我不知道的是,在那之後,他曾獨自前往一個叫做錫金的地方。
錫金就在中國、尼泊爾和印度三個地方的交界處,早期的藏文裏叫做“哲孟雄”,翻譯過來就是“稻米之鄉”的意思,上個世紀70年代之前它都還屬於一個獨立的小國。
在這裏故事的展開並非一般普通的故事情節,因為我並不打算贅述。董燦獨自踏上的那段路程,後來被他用藏語寫在了一本經書中,而埋葬那本經書的地方,成為了一處伏藏。
按理說,以董燦這個人的精明程度,他不可能單槍匹馬前往一個危險的地方,他這趟路途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調查那座山穀裏黑色金屬球的來源。
翻過這些金屬球所在的山穀,就會到達康巴洛人居住的區域。但是顯然,董燦最終的終點並不在康巴洛,而在昆侖山下的深處。
隻是他並沒有最終到達這裏,但我們可以通過他留下的信息來反推。
首先,當年董燦在信中傳遞的其實是一幅星象圖,所指向的地點也就是發現金屬球的那個山穀。圖上的內容我至今都還記得,是一個大的“烏龜殼”,邊上有八個小的烏龜殼,而所有烏龜殼四周有許多類似觸須的東西,將它們相互連接。
當時的我是覺得非常詫異的,但如今我已經可以給出解釋了。
這個大烏龜殼,應該就是隕石的母體,旁邊的八個小烏龜殼,就是其餘八塊隕石碎片,而旁邊那些觸須,就是從這裏生長出去的那些魯神礦脈。
如我所料的一樣,魯神這些“通道”的存在,將這九塊隕石連接在了一起。
但然後呢?董燦從錫金出發,是因為他篤定隕石母體就在昆侖山下麽?
我愣了一下,忽然就開始發散思維。
那些黑色金屬球,後來我推測,應該是康巴洛人用來建造第二扇青銅門的材料,至於為什麽建造成球體,唯一的解釋就是方便在雪地裏運輸。這很合理。
但疑問在於,這些金屬球的材料來源於哪裏?難道說是康巴洛人從這裏運出去的麽?但外麵的青銅棒槌神雕像,不也是被人將材料運輸進來澆築的麽?
這兩者之間,應該有一個時間先後的關係才對。
但文丙回完全就是在胡言亂語,四萬年前雕像就在這裏了,四萬年前的人他媽的有青銅技術麽?
我越想越氣,上去一巴掌把文丙掄起來,說道:“你形容一下,四萬年前人類能冶煉青銅?怎麽煉,你來演示演示,用尿腐蝕麽?”
文丙回笑了笑:“你誤會我了,我的意思是,外麵的雕像四萬年前就存在於這裏,但外麵的青銅層是一萬多年前才有人將金屬搬運進來澆築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是有青銅技術的。”
我想了想,不由聯想到了悶油瓶之前給我講的關於岩羅的那個故事,心說難不成是這樣的——康巴洛人其實和最初的張家人同源,外麵的青銅層是他們潑上去的?
這樣解釋就很合理了,而且我突然有一種靈感,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來的。
悶油瓶出生後不久,被張家人在尼泊爾的一支商隊帶回本家。尼泊爾,錫金,我眯眼看著黑暗中,忽然就想到,當時我們從江西出發時,陳玨奶奶講的那段往事。
她說,當時拯救村裏的是一位藏族的俄巴,俄巴是寧瑪派的稱呼,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悶油瓶還有過寧瑪派的信仰。現在看來,應該不是他信仰,而是他也曾在錫金待過一段時間,因為錫金基本上都是信仰寧瑪派的人。
這就說得通了。
悶油瓶當年調查董燦的時候,很可能也動身前往找過這裏,但最終發作了失魂症,忘記了這一切。
...
*[1]填一丟藏海花。由於三叔在《王母鬼宴》中關於最終的青銅棒槌神雕像出現了兩種有些矛盾的描述:1一說這個雕像是從外麵運來青銅融化後潑上去的,年代在一萬兩千多年以前。2二說在四萬年前,人類剛進化成人的時候,這個雕像就出現在這裏。
這一點是讓俺比較在意和感到矛盾的地方,不過後麵的說法來自於原著裏文丙回的推論不一定為真,在這裏就這樣結合啦。
*[2]寧瑪派這裏在第一卷22章提過,算是圓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