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賈赦的保證,戴權眼中的厲色方才慢慢散去。二人不再說話,安靜的守在書房門外,等待著仁康帝的傳喚。
書房裏一片凝重,仁康帝看著沙盤上的密密麻麻的旗幟,眼中的憂慮就不曾消退過。
“羅刹人身強體壯,擅長騎射。東北軍雖相對其他軍隊較為精銳,麵對羅刹人的鐵蹄,雖有一博之力,但後果不是朕願意看到。對此朕一直憂心忡忡,不知愛卿可有什麽應對的法子。”仁康帝低沉的聲音在書房內回響,字字沉重,仿佛每一句話都承載著山河之重。
一旁的賈源輕撫著下巴上的長須,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陛下,東北軍雖處劣勢,但依據地形便利,並非沒有一戰之力。
臣以為,可采取堅守不出,以逸待勞之策。同時,加強邊防,調集各地精銳,增援東北,形成合力。
再者,羅刹人雖強,但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或許可尋其弱點,加以利用,分化瓦解其勢力。”
仁康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但隨即又黯淡下去,“愛卿之計雖妙,但實施起來恐怕困難重重。
羅刹人狡猾多詐,又怎會輕易露出破綻?且我朝內部亦非無虞,糧草、兵馬、輜重等物,皆需妥善籌措,方能確保前線無憂。”
賈源聞言,點頭表示讚同,但又接著說道:“陛下所言極是,但事在人為。據臣所知,羅刹國並非鐵板一塊。
羅刹國主年邁,其子女為了爭取國主的位置,明爭暗鬥,朝堂之上亦是派係林立。我們或許可以借此機會,挑撥其內部矛盾,使其自顧不暇,從而減輕對我朝的威脅。
至於糧草、兵馬、輜重等物,臣向陛下舉薦一人。有他在,這些皆可籌措得當,無後顧之憂。”賈源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自信。
“哦?愛卿所舉薦何人?”仁康帝好奇地問道,他雖一直提防著賈源一幹武勳,但對於賈源的眼光和判斷力,他還是信服的。
“這個人陛下也認識,正是都統製縣伯王公之後。
承蒙陛下抬舉,王家如今不僅家財萬貫,而且人脈廣泛,與戶部、兵部以及各地富商都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如今王氏中出了一個麒麟子,他對於籌措軍需物資,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若是由他負責此事,臣相信,前線的將士們定能無後顧之憂,專心迎戰。”賈源詳細地介紹道。
仁康帝聽到賈源提及王家,眼中閃過一抹晦色。他沉聲問道:“你說的王家,同榮國府有什麽關係?”
賈源聞言,臉上閃過一抹郝然,他不自在的輕咳一聲,低頭說道:“王公與臣乃是同鄉,昔日同臣一起投靠的太祖皇帝。如今更是……更是臣次孫的嶽家。”
仁康帝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眼神中卻藏著不易察覺的銳利:“原來如此,朕倒是給忘記了。賈卿家次孫,可是那位與待選秀女結為連理的賈政?”
賈源渾身一顫,神色更加恭謹:“正是那孽障。”
仁康帝輕笑一聲,那笑聲中似乎蘊含著無盡的深意:“賈卿家真是好福氣,兒女親家都是朝中棟梁。
王家長子王子勝更是在商界聲名顯赫,其弟王子騰據說有舉鼎之力,文武雙全。朕聞此二人之名,亦覺我朝人才濟濟,實乃國家之福。”
觸及到仁康帝那意味深長的眼神,賈源隻覺渾身一冷,隻是事已如此,也隻能硬著頭皮撐下去了。他苦笑道:“說來慚愧,領兵打仗,臣勝王公百倍,然教養子嗣,臣不若王公十一。
王公子孫皆人中翹楚,老臣的子孫……嗬嗬,都是一群爛泥扶不上牆的玩意。
老臣這些子孫中,唯有長孫賈赦尚且能拿出手,可那孩子又是個屬蛤蟆的玩意。一戳一蹦躂,不戳就隻會叫喚。
唉~老臣都在擔心待老臣百年後,就他那個憊賴的性子,如何能撐起這一攤子啊!”賈源歎了口氣,臉上滿是無奈和心酸。
仁康帝聽聞此言,眼神中閃過一絲玩味,他輕笑一聲,說道:“愛卿何必如此憂心,賈赦雖年輕,但朕看他也是個有成算的。況且,這人嘛,總是會變的。說不定哪一天,賈赦就會成為您老的驕傲。”
賈源聞言,苦笑連連的說道:“嗬嗬,老臣倒不敢想這些,他能一生順遂,老臣此生也就無憾了。”
對於賈源的話,仁康帝隻是笑了笑,隨即轉移了話題:“若兩國交戰,愛卿以為京中該派誰去監軍?隨行的人員又該如何安排?”
“這……老臣遠離朝堂數年,朝中更是人才輩出,老臣實在不知京中何人適合監軍,至於隨行人員,也需得陛下與朝中諸公共同商議才是。
隻是老臣想向陛下求個恩典,能否在隨行人員中加上王子騰?”
麵對仁康帝猜疑的目光,賈源無奈一笑,直接說道:“賈赦有個世襲的爵位在,未來隻要他不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孽,也能夠一生順遂了。
但,賈政這個孩子……唉~不是老臣看不起他,若離了國公府,隻怕他是連飯都吃不上了。
王家畢竟是他的嶽家,若是有個得力的嶽家,說不準還能提攜他一把,讓他不至於太過落魄。”
仁康帝看著麵前白發蒼蒼的老臣,心中驀然升起一抹感慨。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賈政再怎麽不肖,也是賈源的孫子,是他血脈的延續,他是不可能真的不聞不問的。
至於把賈政托付給賈赦,仁康帝更是提也沒提。作為天子,他太知道兄弟鬩牆對家族的危害了。
賈政看似忠厚老實,但仁康帝深知其性情,若將賈政留在國公府,隻怕會生出更多事端來。
“罷了,此事到此為止,明兒就通知王子騰前往京畿大營報道吧。若他真是個有能耐的,不用愛卿說項,朕也會重用他;若他隻是個平庸之輩,那即便愛卿再如何懇求,朕亦不會輕易授予他重任。”仁康沉聲交代道。
“老臣,謝主隆恩!”
書房裏一片凝重,仁康帝看著沙盤上的密密麻麻的旗幟,眼中的憂慮就不曾消退過。
“羅刹人身強體壯,擅長騎射。東北軍雖相對其他軍隊較為精銳,麵對羅刹人的鐵蹄,雖有一博之力,但後果不是朕願意看到。對此朕一直憂心忡忡,不知愛卿可有什麽應對的法子。”仁康帝低沉的聲音在書房內回響,字字沉重,仿佛每一句話都承載著山河之重。
一旁的賈源輕撫著下巴上的長須,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陛下,東北軍雖處劣勢,但依據地形便利,並非沒有一戰之力。
臣以為,可采取堅守不出,以逸待勞之策。同時,加強邊防,調集各地精銳,增援東北,形成合力。
再者,羅刹人雖強,但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或許可尋其弱點,加以利用,分化瓦解其勢力。”
仁康帝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但隨即又黯淡下去,“愛卿之計雖妙,但實施起來恐怕困難重重。
羅刹人狡猾多詐,又怎會輕易露出破綻?且我朝內部亦非無虞,糧草、兵馬、輜重等物,皆需妥善籌措,方能確保前線無憂。”
賈源聞言,點頭表示讚同,但又接著說道:“陛下所言極是,但事在人為。據臣所知,羅刹國並非鐵板一塊。
羅刹國主年邁,其子女為了爭取國主的位置,明爭暗鬥,朝堂之上亦是派係林立。我們或許可以借此機會,挑撥其內部矛盾,使其自顧不暇,從而減輕對我朝的威脅。
至於糧草、兵馬、輜重等物,臣向陛下舉薦一人。有他在,這些皆可籌措得當,無後顧之憂。”賈源的話語中帶著幾分自信。
“哦?愛卿所舉薦何人?”仁康帝好奇地問道,他雖一直提防著賈源一幹武勳,但對於賈源的眼光和判斷力,他還是信服的。
“這個人陛下也認識,正是都統製縣伯王公之後。
承蒙陛下抬舉,王家如今不僅家財萬貫,而且人脈廣泛,與戶部、兵部以及各地富商都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如今王氏中出了一個麒麟子,他對於籌措軍需物資,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若是由他負責此事,臣相信,前線的將士們定能無後顧之憂,專心迎戰。”賈源詳細地介紹道。
仁康帝聽到賈源提及王家,眼中閃過一抹晦色。他沉聲問道:“你說的王家,同榮國府有什麽關係?”
賈源聞言,臉上閃過一抹郝然,他不自在的輕咳一聲,低頭說道:“王公與臣乃是同鄉,昔日同臣一起投靠的太祖皇帝。如今更是……更是臣次孫的嶽家。”
仁康帝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眼神中卻藏著不易察覺的銳利:“原來如此,朕倒是給忘記了。賈卿家次孫,可是那位與待選秀女結為連理的賈政?”
賈源渾身一顫,神色更加恭謹:“正是那孽障。”
仁康帝輕笑一聲,那笑聲中似乎蘊含著無盡的深意:“賈卿家真是好福氣,兒女親家都是朝中棟梁。
王家長子王子勝更是在商界聲名顯赫,其弟王子騰據說有舉鼎之力,文武雙全。朕聞此二人之名,亦覺我朝人才濟濟,實乃國家之福。”
觸及到仁康帝那意味深長的眼神,賈源隻覺渾身一冷,隻是事已如此,也隻能硬著頭皮撐下去了。他苦笑道:“說來慚愧,領兵打仗,臣勝王公百倍,然教養子嗣,臣不若王公十一。
王公子孫皆人中翹楚,老臣的子孫……嗬嗬,都是一群爛泥扶不上牆的玩意。
老臣這些子孫中,唯有長孫賈赦尚且能拿出手,可那孩子又是個屬蛤蟆的玩意。一戳一蹦躂,不戳就隻會叫喚。
唉~老臣都在擔心待老臣百年後,就他那個憊賴的性子,如何能撐起這一攤子啊!”賈源歎了口氣,臉上滿是無奈和心酸。
仁康帝聽聞此言,眼神中閃過一絲玩味,他輕笑一聲,說道:“愛卿何必如此憂心,賈赦雖年輕,但朕看他也是個有成算的。況且,這人嘛,總是會變的。說不定哪一天,賈赦就會成為您老的驕傲。”
賈源聞言,苦笑連連的說道:“嗬嗬,老臣倒不敢想這些,他能一生順遂,老臣此生也就無憾了。”
對於賈源的話,仁康帝隻是笑了笑,隨即轉移了話題:“若兩國交戰,愛卿以為京中該派誰去監軍?隨行的人員又該如何安排?”
“這……老臣遠離朝堂數年,朝中更是人才輩出,老臣實在不知京中何人適合監軍,至於隨行人員,也需得陛下與朝中諸公共同商議才是。
隻是老臣想向陛下求個恩典,能否在隨行人員中加上王子騰?”
麵對仁康帝猜疑的目光,賈源無奈一笑,直接說道:“賈赦有個世襲的爵位在,未來隻要他不犯下不可饒恕的罪孽,也能夠一生順遂了。
但,賈政這個孩子……唉~不是老臣看不起他,若離了國公府,隻怕他是連飯都吃不上了。
王家畢竟是他的嶽家,若是有個得力的嶽家,說不準還能提攜他一把,讓他不至於太過落魄。”
仁康帝看著麵前白發蒼蒼的老臣,心中驀然升起一抹感慨。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賈政再怎麽不肖,也是賈源的孫子,是他血脈的延續,他是不可能真的不聞不問的。
至於把賈政托付給賈赦,仁康帝更是提也沒提。作為天子,他太知道兄弟鬩牆對家族的危害了。
賈政看似忠厚老實,但仁康帝深知其性情,若將賈政留在國公府,隻怕會生出更多事端來。
“罷了,此事到此為止,明兒就通知王子騰前往京畿大營報道吧。若他真是個有能耐的,不用愛卿說項,朕也會重用他;若他隻是個平庸之輩,那即便愛卿再如何懇求,朕亦不會輕易授予他重任。”仁康沉聲交代道。
“老臣,謝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