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夾雜私貨,就是陳三郎想起了,作陳智遠時收到的藤編拖鞋,他要用竹和藤做點文章。


    兩人沿著西市大街往西繼續走,遠遠看到一個純木牌樓。


    牌樓立柱是全木的,柱子上安橫枋,將柱子兩兩連接,枋子頂有鬥拱層疊向外挑出,為了承重,牌樓兩側用柱子在兩邊加戧木斜撐在地麵,為防日曬雨淋,牌樓頂麵漆了木蠟油,讓木建築有了光彩,釉麵青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陳三郎微微眯起雙眼,在耀眼的光輝中,建築猶如一尊精美的雕塑,細節的考究和美學的呈現,讓人不得不佩服設計師和工匠的卓越。


    這種旌表節孝的紀念物,大多帶著象征意義,而班家在門口立牌樓,既然沒有官府匾額,那就是班家人為顯示自家手藝,特別建造的一種召示。


    陳三郎在心裏暗暗感歎古人的手藝,恭敬地到門房請求拜見,說明自己對班家的敬佩。


    萬沒想到,不出一盞茶的時間,兩人像趕乞丐一樣被趕出來了,說是清理門前閑人。


    陳三郎再次站在牌樓下,心裏有些遺憾,少賺點錢不打緊,自己接下來為了木器加工作坊恐怕要分散精力,可為了賺錢不得不如此。


    抄書和學習的時間恐怕就越來越少了!


    雖說跟班家合作,設計難以保密,而且人的思維是一旦打開,像班家這樣大木器行很容易沿著設計思路自我完善……


    可人家既然沒看上自己投靠,那就索性作罷!想到此陳三郎反倒坦然了,平靜地問:


    “霍大哥,你有沒有認識的木器鋪子或熟悉的木匠?”


    聽陳三郎問話,霍英想起來了,激動地說:


    “兄弟,別說我還真認識這麽兩家,當年賭坊修後院,修樓梯的木活我都包給了城北的兩個木器店。


    讓他們幹活也是因為我們是一起退下來的兵漢,別說,如果有好處確實是應該照顧我們這些兄弟。”


    既然達成了一致意見,兩人去找霍英提到的兵漢木匠。


    站在門前陳三郎想了想,這與其說是個木器店,還不如說就是一個自家稍微規整一點的院子,霍英提到的倆家門挨著門,門上分別都掛了自家姓氏,一個是張家,一個是陳家。


    木門上寫著張木匠,陳木匠,沒有木器坊標識。


    陳三郎有些猶豫,怕自己的理念這些人無法理解,可現在一時無人可用,隻好硬著頭皮試一試。


    敲響了張家院門,出來一個腿有些跛的漢子,人很壯實,看著人也憨厚樸實。


    張木匠跟霍英一看就很熟,兩人見麵都很激動。


    張木匠把兩人引進院落,還不待兩人入座,就急忙問起了霍英在賭房出事的經過,期間不無惋惜地看著霍英,拍了拍霍英的肩膀,鄭重地說:


    “掌事,那你以後怎麽辦?不行到我這來吧。在這裏打打雜,我們一起熬著,總不會讓你吃不上飯。”


    霍英內心十分感激,卻不肯暴露自己的柔軟,嘴上還是很硬氣:


    “老子還用你賞飯吃,這不老子帶人來了,我們會有辦法掙到錢的……”


    其實霍英隻是這麽一說,他還拿不準陳三郎的提議,究竟行不行。


    隔壁的陳木匠聽到霍英來了,也來了張家,人都到齊寒暄結束,霍英給兩邊相互介紹:


    “這個小兄弟,陳三郎是我在賭坊出事時的救命恩人,這兩位是和我一起回鄉的兵漢,作點木器活,今天這個小兄弟有個想法,想看看大家的意見。”.


    “兩位大哥,我能不能先看看你們二位的活計?”


    三人相互認識後起身去兩家屋裏看了看,轉了一圈回來,陳三郎心裏有了計較,又坐定在張家的院子裏。


    陳三郎從懷裏把圖紙掏出來,一共五張圖紙,最簡單的就是第一個改造木床,將原來簡單的單人床改成了上下鋪結構,側麵掛有一個簡單的小梯子。


    後麵幾張圖紙分別是將雙人鋪加個樓梯或明櫃暗梯。甚至帶著折疊結構,兩個木匠看後都有些吃驚。


    驚異於原來床鋪還可以如此設計,能改造成如此之多的樣式,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又用審視的目光看著陳三郎。


    霍英想著自己第一次見圖紙,就是看不懂,後來聽陳三郎講了,才弄懂的,現在看兩人好奇的目光,霍英道:


    “有什麽不懂就問!”


    “這床有什麽實際用處?做完能賣出去嗎?”


    陳三郎為了說服兩人,仔細解說:


    “對於這第一種床,有錢人家自己不會用,但會給下人房買這種床。家裏住的比較緊的也會用,我們也可以租這種床,不過用料一定要親民,隻要有一些利就走,這樣未必不會賺錢!”


    霍英一見兩個木匠舉棋不定,就帶著兩人一起回家,讓兩人自己體會帶樓梯的上下鋪,這回見到實物,二人眼睛有點直了,問的也詳細了……


    還不帶陳三郎解釋,霍英就躍躍欲試的講:


    “這是樓梯,這個樓梯可好了,還可以打開,看!抽開就是抽屜,抽屜裏可以放不少東西,可實用了!”


    這回兩個木匠把圖紙轉到自己的方向,開始討論,最後兩人都決定先做這種床,倆人都認為這種床會有市場。


    不過陳三郎還是要求兩種床一起做,數量靈活掌握,但每一種都先做3~4張作為樣品,然後投入不同的市場去試水,同時要求預定,取得訂單再繼續加工!


    這些實屬無奈,四個人都不富裕,買木料還是用的霍英從賭坊領到的補償錢!


    霍英和兩個木匠聽了陳三郎的預定方法,歎服陳三郎有頭腦。


    於是決定購買不同木料做兩種木床。


    先買一些比較便宜而結實的木料,做第一種簡單的上下鋪,然後提高木料檔次,做帶樓梯的上下鋪。


    陳三郎先行計算成本,並寫下了到這個世界來的第一份契書。


    契約明確了四個人以不同方式入股,霍英出8兩銀子,作大股東,負責聯絡和管理,還在市場賣貨。


    兩個木匠技術入股,帶著工具和家裏木料入股,陳三郎畫圖設計,也在市場賣貨,日後分紅看那個人貢獻再另外確定,目前四人決定每人分兩成利潤,留兩成先在賬上周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星空隻為你,我在古代做錦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塵嘻嘻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塵嘻嘻易並收藏穿越星空隻為你,我在古代做錦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