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小金庫
趕海係統:我靠趕海釣魚暴富 作者:江南雨紛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芷瑤釣到的那條吊橋石斑魚足足有25.8斤,一共5418塊。
一斤以上的小青龍3隻,一斤以下的小青龍4隻,一共1480塊。
另外,還有2條青石斑、2條章紅魚、4條黑鯛、1條海鯉、2條海鰻、2隻大章魚、6隻青蟹和7隻蘭花蟹。
加起來一共進賬塊。
聽到計算機報出的一連串數字,陳芷瑤嘴角開始瘋狂的上揚。
這釣餌伴侶有點東西呀,趁現在有優惠,她打算多囤一些。
嚴舒婷的那條吊橋石斑魚,個頭和她的差不多,25.2斤,一共5292塊。
加上其他各種魚獲,總共進賬8680塊。
花了一個多小時去釣魚,就進賬了塊和的積分。
陳芷瑤非常滿意,恨不得馬上趕回去,再釣一個通宵。
盡管是吃飽了飯再出門的,這時賺了錢,陳芷瑤又忍不住拉上老爸一起去吃燒烤。
碼頭邊上就有燒烤攤,旁邊放著各種活蹦亂跳的鮮活海鮮,最外麵還有兩大筐肥美的生蠔。
“老板,韭菜、魷魚、大蝦、墨魚仔、牛肉串和五花肉各要15串,秋刀魚、金倉魚、茄子各要3份。”
說著陳芷瑤又轉頭看向一旁的陳偉強:
“爸,你還要什麽?生蠔要不要?”
“這生蠔看著挺肥的,要2打吧。”
一幫負責點菜的老板娘笑嗬嗬地說道:
“好嘞,打包還是這裏吃?”
陳芷瑤想都沒想就說道:“打包帶走。”
這麽多東西,兩個人可吃不完。
旁邊有一個賣糖水的小攤,陳偉強覺得燒烤太熱氣了,轉身去買了5份下火的綠豆沙。
陳芷瑤見老爸買了綠豆沙,而不是苦得要命的涼茶,心裏鬆了一口氣。
癍痧效果好,可是她真的不愛喝。
綠豆沙都是提前做好的,沒一會兒,陳偉強就提著東西回來了。
父女倆帶著香噴噴的燒烤和糖水回來的時候,阿黃和雪團最為熱情,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
陳芷瑤剛進院子就開始嚷嚷道:
“我回來啦!媽、爺爺奶奶,我打包了燒烤和糖水回來哦。”
原本圍坐在客廳看電視的三人,聽到她的聲音後,動作十分一致地站起來。
陳芷瑤提著東西走到飯桌前,把手上的燒烤一一拿出來。
聞著燒烤的香味,嘴饞的阿黃和雪團著急得嗷嗷叫,不停的扒拉著她的褲腿。
陳芷瑤被煩得不行,幹脆掰了兩個金鯧魚的魚頭下來,分給兩個小家夥。
一家五口其樂融融地圍坐在飯桌前吃著烤串,阿黃和雪團則四處撒嬌賣萌討吃的。
(村裏養狗都是比較粗獷,基本上跟著主人一起吃飯的。)
見大家都在,嚴舒婷趁機把她年後要一起出海的事情說了。
陳爺爺和陳偉強都十分讚同,這段時間出海還挺賺錢的,兩人覺得比守著村裏的小賣部要好。
陳奶奶則更加嚴謹保守一些,覺得出海是靠天吃飯的,不如村裏的小賣部安穩,忍不住嘮叨道:
“小賣部和快遞站一個月也有幾千塊的收入,而且又輕鬆,多好呀。”
“你要是喜歡釣魚,晚上可以讓糖糖他爸陪你去碼頭那邊釣魚過過癮。”
“村裏的年輕人都不在,兩個店都沒什麽生意,而且一天到晚在那裏守著也挺無聊的。”
嚴舒婷早就已經想好了,兩個小店的利潤本來就不高,請人根本劃不來,還不如直接把它轉手出去。
雖說她看不上這一個月幾千塊的收入,不過在村裏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要轉讓出去也不難。
陳奶奶見兒媳婦已經決定好了,家裏其他人也都是同意的,也就沒再說什麽。
就這樣,陳家的出海大軍又新增了一名大將。
吃了燒烤,陳芷瑤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房裏,然後打開了最新的積分頁麵。
這時候,她的積分已經從原來的分,增加到分。
隻可惜兩顆百毒不清丸,就算打了折也要的積分,她現在還差4000多的積分呢。
她原本還以為積分差不多了,沒想到還差這麽遠。
陳芷瑤悶悶不樂地退出了係統。
想到都年底了,又順手打開了綁定的銀行app。
自從新買的漁船下水後,每天的收入暴漲,目前她已經有38萬的存款了。
看著手機裏麵的巨額存款,陳芷瑤心情大好,覺得空氣都清新了不少。
雖然這38萬,在人均幾萬塊月薪的網上看起來微不足道,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挺多的。
她如果還在廣州當社畜,起碼要攢八九年才有這個存款呢。
這邊的房價不高,這錢她都可以在縣裏比較好的位置,買房付首付了。
不過她現在還沒有買房的打算,相比於縣裏,她更喜歡白沙村的生活。
年初她還在廣州工作的時候,陳偉強還打算咬咬牙,給她在老城區買個老破小。
還好被她給攔住了。
幾百萬的房子,就算家裏掏了首付,就憑她那幾千塊的工資,她也供不起呀 (*?????)。
而且家裏就她一個女兒,她也沒打算一直留在廣州。
以後如果她要結婚了,可能會購置一兩套房產作為婚婚前財產。
不過她現在還單著呢,這事以後再說吧。
陳芷瑤美滋滋地拿了一個計算機出來,又算起了每個月的花銷。
她現在每個月要給5000塊家用,另外再給2000塊作為釣餌的費用。
漁船每次出海雜七雜八的花銷要1000多,平攤下來大概每人500塊左右。
去掉不能出海的時間,一個月大概出海20次,那就是1萬塊。
陳芷瑤在家裏吃住,基本上沒什麽額外的開銷,算下來,一個月的支出大概在1.8萬左右。
這麽一算,陳芷瑤發現,除了出海的費用,自從她回家裏後,幾乎都沒怎麽花過錢了。
“奇怪,以前上班的時候,怎麽沒有這麽能攢錢?”
陳芷瑤正想著以前上班時花出去的錢,忽然門口傳來老媽催促的聲音:
“糖糖,都11點了,你還不趕緊去洗澡。”
“知道啦,現在就去。”
陳芷瑤把計算機放好,順便看了一眼手機。
看到手機上麵顯示10點15分,一時有些無語。
這也叫11點?
老媽的嘴,和釣魚佬的話一樣,都要打個半折才行。
一斤以上的小青龍3隻,一斤以下的小青龍4隻,一共1480塊。
另外,還有2條青石斑、2條章紅魚、4條黑鯛、1條海鯉、2條海鰻、2隻大章魚、6隻青蟹和7隻蘭花蟹。
加起來一共進賬塊。
聽到計算機報出的一連串數字,陳芷瑤嘴角開始瘋狂的上揚。
這釣餌伴侶有點東西呀,趁現在有優惠,她打算多囤一些。
嚴舒婷的那條吊橋石斑魚,個頭和她的差不多,25.2斤,一共5292塊。
加上其他各種魚獲,總共進賬8680塊。
花了一個多小時去釣魚,就進賬了塊和的積分。
陳芷瑤非常滿意,恨不得馬上趕回去,再釣一個通宵。
盡管是吃飽了飯再出門的,這時賺了錢,陳芷瑤又忍不住拉上老爸一起去吃燒烤。
碼頭邊上就有燒烤攤,旁邊放著各種活蹦亂跳的鮮活海鮮,最外麵還有兩大筐肥美的生蠔。
“老板,韭菜、魷魚、大蝦、墨魚仔、牛肉串和五花肉各要15串,秋刀魚、金倉魚、茄子各要3份。”
說著陳芷瑤又轉頭看向一旁的陳偉強:
“爸,你還要什麽?生蠔要不要?”
“這生蠔看著挺肥的,要2打吧。”
一幫負責點菜的老板娘笑嗬嗬地說道:
“好嘞,打包還是這裏吃?”
陳芷瑤想都沒想就說道:“打包帶走。”
這麽多東西,兩個人可吃不完。
旁邊有一個賣糖水的小攤,陳偉強覺得燒烤太熱氣了,轉身去買了5份下火的綠豆沙。
陳芷瑤見老爸買了綠豆沙,而不是苦得要命的涼茶,心裏鬆了一口氣。
癍痧效果好,可是她真的不愛喝。
綠豆沙都是提前做好的,沒一會兒,陳偉強就提著東西回來了。
父女倆帶著香噴噴的燒烤和糖水回來的時候,阿黃和雪團最為熱情,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
陳芷瑤剛進院子就開始嚷嚷道:
“我回來啦!媽、爺爺奶奶,我打包了燒烤和糖水回來哦。”
原本圍坐在客廳看電視的三人,聽到她的聲音後,動作十分一致地站起來。
陳芷瑤提著東西走到飯桌前,把手上的燒烤一一拿出來。
聞著燒烤的香味,嘴饞的阿黃和雪團著急得嗷嗷叫,不停的扒拉著她的褲腿。
陳芷瑤被煩得不行,幹脆掰了兩個金鯧魚的魚頭下來,分給兩個小家夥。
一家五口其樂融融地圍坐在飯桌前吃著烤串,阿黃和雪團則四處撒嬌賣萌討吃的。
(村裏養狗都是比較粗獷,基本上跟著主人一起吃飯的。)
見大家都在,嚴舒婷趁機把她年後要一起出海的事情說了。
陳爺爺和陳偉強都十分讚同,這段時間出海還挺賺錢的,兩人覺得比守著村裏的小賣部要好。
陳奶奶則更加嚴謹保守一些,覺得出海是靠天吃飯的,不如村裏的小賣部安穩,忍不住嘮叨道:
“小賣部和快遞站一個月也有幾千塊的收入,而且又輕鬆,多好呀。”
“你要是喜歡釣魚,晚上可以讓糖糖他爸陪你去碼頭那邊釣魚過過癮。”
“村裏的年輕人都不在,兩個店都沒什麽生意,而且一天到晚在那裏守著也挺無聊的。”
嚴舒婷早就已經想好了,兩個小店的利潤本來就不高,請人根本劃不來,還不如直接把它轉手出去。
雖說她看不上這一個月幾千塊的收入,不過在村裏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要轉讓出去也不難。
陳奶奶見兒媳婦已經決定好了,家裏其他人也都是同意的,也就沒再說什麽。
就這樣,陳家的出海大軍又新增了一名大將。
吃了燒烤,陳芷瑤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房裏,然後打開了最新的積分頁麵。
這時候,她的積分已經從原來的分,增加到分。
隻可惜兩顆百毒不清丸,就算打了折也要的積分,她現在還差4000多的積分呢。
她原本還以為積分差不多了,沒想到還差這麽遠。
陳芷瑤悶悶不樂地退出了係統。
想到都年底了,又順手打開了綁定的銀行app。
自從新買的漁船下水後,每天的收入暴漲,目前她已經有38萬的存款了。
看著手機裏麵的巨額存款,陳芷瑤心情大好,覺得空氣都清新了不少。
雖然這38萬,在人均幾萬塊月薪的網上看起來微不足道,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挺多的。
她如果還在廣州當社畜,起碼要攢八九年才有這個存款呢。
這邊的房價不高,這錢她都可以在縣裏比較好的位置,買房付首付了。
不過她現在還沒有買房的打算,相比於縣裏,她更喜歡白沙村的生活。
年初她還在廣州工作的時候,陳偉強還打算咬咬牙,給她在老城區買個老破小。
還好被她給攔住了。
幾百萬的房子,就算家裏掏了首付,就憑她那幾千塊的工資,她也供不起呀 (*?????)。
而且家裏就她一個女兒,她也沒打算一直留在廣州。
以後如果她要結婚了,可能會購置一兩套房產作為婚婚前財產。
不過她現在還單著呢,這事以後再說吧。
陳芷瑤美滋滋地拿了一個計算機出來,又算起了每個月的花銷。
她現在每個月要給5000塊家用,另外再給2000塊作為釣餌的費用。
漁船每次出海雜七雜八的花銷要1000多,平攤下來大概每人500塊左右。
去掉不能出海的時間,一個月大概出海20次,那就是1萬塊。
陳芷瑤在家裏吃住,基本上沒什麽額外的開銷,算下來,一個月的支出大概在1.8萬左右。
這麽一算,陳芷瑤發現,除了出海的費用,自從她回家裏後,幾乎都沒怎麽花過錢了。
“奇怪,以前上班的時候,怎麽沒有這麽能攢錢?”
陳芷瑤正想著以前上班時花出去的錢,忽然門口傳來老媽催促的聲音:
“糖糖,都11點了,你還不趕緊去洗澡。”
“知道啦,現在就去。”
陳芷瑤把計算機放好,順便看了一眼手機。
看到手機上麵顯示10點15分,一時有些無語。
這也叫11點?
老媽的嘴,和釣魚佬的話一樣,都要打個半折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