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釣魚1
趕海係統:我靠趕海釣魚暴富 作者:江南雨紛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祖孫倆把手上的東西放到三輪車上麵,兩個大水桶、一個裝釣餌的小桶、兩根杆子、一個大大的長柄撈網,以及陳爺爺十分寶貝的一個工具箱。
見爺爺就把車子開到了自家的蝦塘,陳芷瑤一臉的疑惑:
“爺爺,不是去釣魚嗎?怎麽過來蝦塘這裏?”
“撈些蝦子去釣魚呀。”
“用活蝦釣魚也太奢侈了吧,去海邊撿點小魚小蝦,或者用生蠔肉就行了呀。”
陳芷瑤上次釣魚還是她上初中的時候,根本就沒這麽多講究,就連魚竿也都是隨手在家裏拿的竹竿呢。
“釣海魚還是用活餌效果比較好,反正也是自家養的蝦,不費什麽錢的。”
老爺子笑眯眯地用桶裏的撈網,撈了大概一斤左右的大蝦上來。
看著老爺子這熟悉的動作,陳芷瑤懷疑家裏的蝦塘,就是自家爺爺為了釣魚專門弄的。
不過蝦塘是老爺子自己打理的,她也沒說掃興的話,樂嗬嗬地提著東西坐上了三輪車。
十分鍾後,陳爺爺帶著孫女來到了他和陳偉強的秘密基地,一片礁石灘。
礁石灘
這邊的礁石很大,就算是漲潮了,也不會淹過來。
而且水比較深,下麵生活著好些魚群,是村裏魚情最好的一個釣點了。
不過祖孫倆來得有些晚了,這時已經有兩個包得嚴嚴實實的釣魚佬在那釣魚。
走近一看,都是不認識的,估計是其他地方過來釣魚的。
陳爺爺上前隨口問道:“有口嗎?”
“剛到呢,還沒有口。”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不過在他們腳邊的小桶,用來釣魚的蝦已經半死不活的,估計來了好久。
外麵的地方已經被人占了,陳爺爺也隻好帶著孫女往裏麵走。
直到剛才的那兩人看不見了,陳爺爺才挑了一塊巨大的礁石作為釣點,順手給兩個大水桶裝上了水。
陳芷瑤手上的釣杆,魚鉤和線組都是她爸之前綁好的,3號的鉤子,鉛墜沉甸甸的,適合釣底層的大魚。
她已經好幾年沒釣過魚了,動作有些生疏,照著陳爺爺的動作,在魚鉤掛上了一整隻還活蹦亂跳的大蝦。
魚鉤剛放下去,她就感覺到手中的魚竿好像有什麽東西在拽動。
陳芷瑤激動得不行,原地跳了一下,“這麽快的嗎?剛放下去就有魚咬了!”
她興奮地抬起魚竿刺魚,不過卻感覺好像沒什麽阻力,而且魚竿這會又沒了動靜。
“這魚該不會跑了吧?”
陳芷瑤不死心地把魚線收了回來,發現原先一整隻的活蝦,現在隻剩下半截了。
”這魚也太狡猾了,光吃肉不上鉤。”
陳爺爺這時也提起手中的魚竿,情況也和她一樣,甚至連半截的蝦子都沒有,隻剩下一個光禿禿的蝦頭。
“這邊有不少的黃腳臘,估計是有小臘魚咬鉤,換成小溝吧。”陳爺爺一邊換鉤子一邊和孫女說道。
陳芷瑤也沒怎麽釣過魚,自然是老爺子怎麽說她怎麽做了,聽人勸吃飽飯嘛。
三兩下就換上了1號的小釣鉤,鉛墜也被她換成小一些的。
然後陳芷瑤又把剛才的半截蝦剪成了兩半。一半遞給了陳爺爺,另外一半掛在了自己的魚鉤上麵。
魚鉤放下去沒多久,陳芷瑤就感覺到手上的魚竿傳來一股拖拽感。
低頭一看,魚竿已經變得微微彎曲,力道雖然不大,不過明顯就是上魚了。
“快揚竿!”
陳爺爺一直有在留意孫女這邊的情況,見有魚上鉤了,趕緊出聲提醒。
魚竿揚起刺魚,一股不怎麽大的掙紮感就傳到了手中,而且力道越來越重,看樣子應該是一條一斤以內的小魚。
盡管隻是一條小魚,不過也是她最近幾年來釣到的第一條魚,陳芷瑤拿著魚竿,整個人興奮得不行。
這魚太小了,都不用遛魚,沒一會兒藏在水裏的魚兒就被她拉了上來。
是一條個頭不小的石九公,看著有四五兩左右。
魚不大,連撈網都不用,陳芷瑤直接就飛了上來。
石九公
石九公學名為褐菖,也叫石頭魚,多為紅褐色,身上有許多深色的斑點和條紋,嘴巴寬大,頭部長著一排長刺。
這種魚生活在沿海的礁石下麵,體型一般比較小,通常都是二三兩大,像這條四五兩的已經算比較大。
石九公雖然個頭不大,身上的小刺也多,不過味道非常鮮美,用來煮湯她可以喝上三大碗。
陳爺爺見孫女這麽快就釣上魚了,臉上樂開了花。
“不錯呀,剛來就釣到了個頭這麽大的石九公。這魚雖然個頭小,不過價格還挺貴的,在收購點也能賣到六七十塊一斤。”
“還是爺爺您挑的位置好。”陳芷瑤樂嗬嗬地又在魚鉤上掛了小半截的蝦仁。
她這邊魚鉤剛下水,陳爺爺也上魚了,是一條巴掌大的黃腳臘,大概半斤左右。
學名黃鰭鯛,硬骨魚綱,鱸形目,鯛科,又名黃腳臘
大伯家裏有漁船,經常會送一些海魚過來,其中多半會有黃腳臘。
黃腳臘肉質細膩嫩滑、味道鮮美,而且肉多刺少,不管是清蒸、煮湯還是幹煎,都非常美味。
陳芷瑤拿出手機,正準備給桶裏的魚拍照,就感覺手裏的魚竿又有動靜了。
這次魚竿的拖拽感同樣不大,不過明顯比剛才的石九公要好一些,掙紮得十分厲害。
遛了兩分鍾魚,一條六七兩重左右的黃腳蠟就被陳芷瑤釣了起來。
礁石下麵估計有黃腳臘的魚群,才半個小時,她就釣了10條黃腳臘,大的七八兩,小的半斤左右。
陳爺爺就更誇張了,起碼釣了十幾條,不過個頭比較小,大半斤左右,小的就隻有三兩大。
不過魚群走後,後麵連著20分鍾兩人的魚竿都沒有動靜。
陳爺爺讓孫女換回大的釣鉤,“小魚在中上層的水域,剛才動靜太大了,魚都被嚇跑了,換成大的釣鉤釣底層的大魚吧。”
陳芷瑤十分聽勸,趕緊換上了3號的魚鉤,鉛墜也換成大的。
還在拚命掙紮的大蝦,隨著鉛墜慢慢沉入海水中。
過了大概幾分鍾,陳芷瑤感到一股巨大的拖拽感,手中的漁杆也彎成了月牙的形狀。
一股巨大的掙紮感就通過魚竿傳到了手中,刺激著陳芷瑤的神經。
她以前隻釣過石九公這些小魚,手忙腳亂地溜著魚,咬鉤的魚兒在水裏越是掙紮,她就越興奮,感覺激動得掌心都冒汗了。
這力度,肯定是十幾斤的大魚。
見爺爺就把車子開到了自家的蝦塘,陳芷瑤一臉的疑惑:
“爺爺,不是去釣魚嗎?怎麽過來蝦塘這裏?”
“撈些蝦子去釣魚呀。”
“用活蝦釣魚也太奢侈了吧,去海邊撿點小魚小蝦,或者用生蠔肉就行了呀。”
陳芷瑤上次釣魚還是她上初中的時候,根本就沒這麽多講究,就連魚竿也都是隨手在家裏拿的竹竿呢。
“釣海魚還是用活餌效果比較好,反正也是自家養的蝦,不費什麽錢的。”
老爺子笑眯眯地用桶裏的撈網,撈了大概一斤左右的大蝦上來。
看著老爺子這熟悉的動作,陳芷瑤懷疑家裏的蝦塘,就是自家爺爺為了釣魚專門弄的。
不過蝦塘是老爺子自己打理的,她也沒說掃興的話,樂嗬嗬地提著東西坐上了三輪車。
十分鍾後,陳爺爺帶著孫女來到了他和陳偉強的秘密基地,一片礁石灘。
礁石灘
這邊的礁石很大,就算是漲潮了,也不會淹過來。
而且水比較深,下麵生活著好些魚群,是村裏魚情最好的一個釣點了。
不過祖孫倆來得有些晚了,這時已經有兩個包得嚴嚴實實的釣魚佬在那釣魚。
走近一看,都是不認識的,估計是其他地方過來釣魚的。
陳爺爺上前隨口問道:“有口嗎?”
“剛到呢,還沒有口。”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不過在他們腳邊的小桶,用來釣魚的蝦已經半死不活的,估計來了好久。
外麵的地方已經被人占了,陳爺爺也隻好帶著孫女往裏麵走。
直到剛才的那兩人看不見了,陳爺爺才挑了一塊巨大的礁石作為釣點,順手給兩個大水桶裝上了水。
陳芷瑤手上的釣杆,魚鉤和線組都是她爸之前綁好的,3號的鉤子,鉛墜沉甸甸的,適合釣底層的大魚。
她已經好幾年沒釣過魚了,動作有些生疏,照著陳爺爺的動作,在魚鉤掛上了一整隻還活蹦亂跳的大蝦。
魚鉤剛放下去,她就感覺到手中的魚竿好像有什麽東西在拽動。
陳芷瑤激動得不行,原地跳了一下,“這麽快的嗎?剛放下去就有魚咬了!”
她興奮地抬起魚竿刺魚,不過卻感覺好像沒什麽阻力,而且魚竿這會又沒了動靜。
“這魚該不會跑了吧?”
陳芷瑤不死心地把魚線收了回來,發現原先一整隻的活蝦,現在隻剩下半截了。
”這魚也太狡猾了,光吃肉不上鉤。”
陳爺爺這時也提起手中的魚竿,情況也和她一樣,甚至連半截的蝦子都沒有,隻剩下一個光禿禿的蝦頭。
“這邊有不少的黃腳臘,估計是有小臘魚咬鉤,換成小溝吧。”陳爺爺一邊換鉤子一邊和孫女說道。
陳芷瑤也沒怎麽釣過魚,自然是老爺子怎麽說她怎麽做了,聽人勸吃飽飯嘛。
三兩下就換上了1號的小釣鉤,鉛墜也被她換成小一些的。
然後陳芷瑤又把剛才的半截蝦剪成了兩半。一半遞給了陳爺爺,另外一半掛在了自己的魚鉤上麵。
魚鉤放下去沒多久,陳芷瑤就感覺到手上的魚竿傳來一股拖拽感。
低頭一看,魚竿已經變得微微彎曲,力道雖然不大,不過明顯就是上魚了。
“快揚竿!”
陳爺爺一直有在留意孫女這邊的情況,見有魚上鉤了,趕緊出聲提醒。
魚竿揚起刺魚,一股不怎麽大的掙紮感就傳到了手中,而且力道越來越重,看樣子應該是一條一斤以內的小魚。
盡管隻是一條小魚,不過也是她最近幾年來釣到的第一條魚,陳芷瑤拿著魚竿,整個人興奮得不行。
這魚太小了,都不用遛魚,沒一會兒藏在水裏的魚兒就被她拉了上來。
是一條個頭不小的石九公,看著有四五兩左右。
魚不大,連撈網都不用,陳芷瑤直接就飛了上來。
石九公
石九公學名為褐菖,也叫石頭魚,多為紅褐色,身上有許多深色的斑點和條紋,嘴巴寬大,頭部長著一排長刺。
這種魚生活在沿海的礁石下麵,體型一般比較小,通常都是二三兩大,像這條四五兩的已經算比較大。
石九公雖然個頭不大,身上的小刺也多,不過味道非常鮮美,用來煮湯她可以喝上三大碗。
陳爺爺見孫女這麽快就釣上魚了,臉上樂開了花。
“不錯呀,剛來就釣到了個頭這麽大的石九公。這魚雖然個頭小,不過價格還挺貴的,在收購點也能賣到六七十塊一斤。”
“還是爺爺您挑的位置好。”陳芷瑤樂嗬嗬地又在魚鉤上掛了小半截的蝦仁。
她這邊魚鉤剛下水,陳爺爺也上魚了,是一條巴掌大的黃腳臘,大概半斤左右。
學名黃鰭鯛,硬骨魚綱,鱸形目,鯛科,又名黃腳臘
大伯家裏有漁船,經常會送一些海魚過來,其中多半會有黃腳臘。
黃腳臘肉質細膩嫩滑、味道鮮美,而且肉多刺少,不管是清蒸、煮湯還是幹煎,都非常美味。
陳芷瑤拿出手機,正準備給桶裏的魚拍照,就感覺手裏的魚竿又有動靜了。
這次魚竿的拖拽感同樣不大,不過明顯比剛才的石九公要好一些,掙紮得十分厲害。
遛了兩分鍾魚,一條六七兩重左右的黃腳蠟就被陳芷瑤釣了起來。
礁石下麵估計有黃腳臘的魚群,才半個小時,她就釣了10條黃腳臘,大的七八兩,小的半斤左右。
陳爺爺就更誇張了,起碼釣了十幾條,不過個頭比較小,大半斤左右,小的就隻有三兩大。
不過魚群走後,後麵連著20分鍾兩人的魚竿都沒有動靜。
陳爺爺讓孫女換回大的釣鉤,“小魚在中上層的水域,剛才動靜太大了,魚都被嚇跑了,換成大的釣鉤釣底層的大魚吧。”
陳芷瑤十分聽勸,趕緊換上了3號的魚鉤,鉛墜也換成大的。
還在拚命掙紮的大蝦,隨著鉛墜慢慢沉入海水中。
過了大概幾分鍾,陳芷瑤感到一股巨大的拖拽感,手中的漁杆也彎成了月牙的形狀。
一股巨大的掙紮感就通過魚竿傳到了手中,刺激著陳芷瑤的神經。
她以前隻釣過石九公這些小魚,手忙腳亂地溜著魚,咬鉤的魚兒在水裏越是掙紮,她就越興奮,感覺激動得掌心都冒汗了。
這力度,肯定是十幾斤的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