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好多大魚
趕海係統:我靠趕海釣魚暴富 作者:江南雨紛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了陳偉強發的那好幾個哦豁,兩人氣得吃飯都不香了。
陳芷瑤一臉氣憤地往嘴裏塞了一大口米飯,轉頭惡狠狠地看向了眼前蔚藍的大海。
“哼,我待會就把這家夥給釣回來。”
陳爺爺也是越想越生氣,不自覺地加快了吃飯的動作,準備回去繼續釣魚。
不能去釣魚的陳偉強,原本還酸溜溜的,現在看到兩人紛紛被切線,全身都舒服了。
一臉壞笑地刷著釣魚群裏麵的信息,偶爾還給那些常年空軍的釣魚佬安慰幾句。
爺孫倆快速地吃過午飯,然後興致勃勃地拿著魚竿來到甲板上,準備一雪前恥。
夢想是豐滿的,可是現實卻是殘酷的,別說早上的那條大魚了,就連小蝦、小魚都不見蹤影。
兩人苦等了一個多小時,從原本的一臉興奮,變成了現在的無欲無求、滿臉的麻木。
一直沒有魚咬鉤,陳芷瑤等得都有些犯困了,一連打了好幾個哈欠。
“鈴鈴鈴……”
這時候正好是下午3點,陳芷瑤之前訂的返航鬧鍾響起來了。
爺孫倆見今天的魚情不怎麽好,喪著臉走進駕駛室。
準備將漁船開回礁石島附近,把早上下的粘網和地籠收回來。
一直沒有上魚,陳爺爺心裏有些煩躁,主動說要開船。
陳芷瑤欣然同意了,然後來到了船尾,一邊玩手機一邊欣賞著眼前的美景。
這邊的海島都沒被開發,海水十分的清澈,浪花在陽光下特別的晶瑩好看。
船尾的浪花
半個小時左右,兩人就回到了礁石島附近。
兩人精力有限,這次陳芷瑤特意把捕魚的工具精簡了一下。
除了兩張粘網,這次隻放了5個在係統購買的地籠,以及8個蟹籠。
最先收上來的,是粗孔的粘網。
不過收獲很一般,漁網拉上來的時候,她隻看到上麵有幾條三四斤的海狼。
沒一會兒,陳芷瑤感覺拉上來的漁網有些不太對勁,走上前仔細一看,原來在網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窟窿。
看樣子應該是碰上了海狼魚群,隻不過海狼力氣大,牙齒更是鋒利無比,大條的狠角色都跑掉了,隻剩下幾條個頭小的。
看著這些大大小小的窟窿,她感覺這張網應該是修不好了。
然後低聲抱怨著,“唉,就這幾條小海狼,賣了都不夠買漁網的錢呢。”
粘網收上來後,兩人順便把8個蟹籠也一並收了。
第一個蟹籠收獲一般,裏麵隻有兩隻小墨魚和一隻半斤左右的青蟹。
第二個蟹籠重量一般,裏麵有一條卷縮在一起的細長生物,這家夥個頭不小,看著有好幾斤了。
起初,陳芷瑤還以為是一條大海鰻呢,正準備把它倒進桶裏,哪知道走近才發現是一條海蛇。
見它朝著自己吐蛇信子,陳芷瑤頭皮發麻地咽了咽口水,不自覺地往後退了好幾步。
“爺、爺爺,好、好大的海蛇。”
陳爺爺見孫女一臉的害怕,趕緊過來把這條海蛇給放回了海裏。
幸好後麵的幾個蟹籠基本上都是蘭花蟹和青蟹,雖然個頭一般,但是起碼不嚇人。
最後一個蟹籠,裏麵有一條長得和剛才的海蛇頗為相似的海鰻。
看著眼前的大家夥,陳芷瑤一臉後怕地默默退了一步。碰都不敢碰那籠子一下。
最後還是老爺子站了出來,幫忙把蟹籠給收拾好。
接著兩人又把船開到礁石島的背後,把細孔的粘網也收了。
細孔的粘網收獲還不錯,上麵掛了好幾十條一斤左右的黃腳臘呢,看來是碰上了臘魚魚群了。
除此之外,陳芷瑤還看到幾條銀黑色的小家夥,是價格更高的黑鯛呢。
看到網上掛著的密密麻麻的黃腳臘,陳芷瑤一改剛才的鬱悶,一蹦一跳地把粘網拖到一旁,然後就準備收地籠。
這次的地籠,都是在係統裏麵買的,而且都放了係統贈送的誘餌,陳芷瑤對它們寄予了厚望。
地籠被吊機一個一個拉上來,她明顯看到裏麵有好多大魚在裏麵跳躍掙紮著,感覺隨時準備衝出牢籠。
不過係統的地籠質量還是不錯的,這些大家夥隻能無奈的被拉到了漁船上。
第一個地籠看著十分空曠,而且輕飄飄的,但是裏麵卻有兩隻一斤左右的小青龍。
那兩隻大家夥在地籠裏麵張牙舞爪的,可惜並沒有青蟹那樣有攻擊性的大鉗子。
隻是虛張聲勢的紙老虎而已,輕而易舉就被陳芷瑤給放到了桶裏。
第二個地籠,裏麵的魚很多,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六七斤的大海狼,就這一個地籠的魚,起碼有30多斤了。
雖然海狼隻有10塊錢一斤,但是數量比較多,這一筐魚怎麽也能賣300多塊呢?
陳芷瑤一臉興奮地看向了第三個地籠,裏麵居然有一條四五斤的超大青衣。
這家夥身上的斑紋特別好看,老爺子把魚提起來後,樂嗬嗬地抱著它,讓陳芷瑤給他拍照。
剩下的兩個地籠裏麵都是鱸魚,不過個頭很大,每一條都有七八斤呢。
5條大鱸魚,一下子把活魚艙都變得有些擁擠了。
雖然早上的那條大魚跑掉了,可是一下子又抓回了這麽多大家夥,爺孫倆樂得嘴都合不攏了,漁船上到處充斥著笑聲。
陳爺爺雖然今天的收獲不怎麽樣,不過也十分替孫女感到高興。
兩人實在是太開心了,這會兒也不著急回去,樂嗬嗬地開始收拾剛才的魚獲。
雖然損失了一張粗孔的粘網,不過收獲總的來說還是挺不錯的。
總共有42斤海狼,43斤黃腳臘,6斤黑鯛,38斤海鱸魚,兩隻小青龍,一條4斤半的青衣魚,2斤墨魚,5斤青蟹和3斤蘭花蟹。
把魚獲收拾好,爺孫倆伴著海上的絕美晚霞,美滋滋地開始返航。
海上落日
兩人沒有車,半路的時候陳芷瑤就給小楊老板發了信息過去,讓他在碼頭上等著收魚。
天色微暗的時候,兩人終於回到了鎮上的碼頭。
而小楊老板知道今天也有鵝頸藤壺,早早就在這裏等著了。
陳芷瑤一臉氣憤地往嘴裏塞了一大口米飯,轉頭惡狠狠地看向了眼前蔚藍的大海。
“哼,我待會就把這家夥給釣回來。”
陳爺爺也是越想越生氣,不自覺地加快了吃飯的動作,準備回去繼續釣魚。
不能去釣魚的陳偉強,原本還酸溜溜的,現在看到兩人紛紛被切線,全身都舒服了。
一臉壞笑地刷著釣魚群裏麵的信息,偶爾還給那些常年空軍的釣魚佬安慰幾句。
爺孫倆快速地吃過午飯,然後興致勃勃地拿著魚竿來到甲板上,準備一雪前恥。
夢想是豐滿的,可是現實卻是殘酷的,別說早上的那條大魚了,就連小蝦、小魚都不見蹤影。
兩人苦等了一個多小時,從原本的一臉興奮,變成了現在的無欲無求、滿臉的麻木。
一直沒有魚咬鉤,陳芷瑤等得都有些犯困了,一連打了好幾個哈欠。
“鈴鈴鈴……”
這時候正好是下午3點,陳芷瑤之前訂的返航鬧鍾響起來了。
爺孫倆見今天的魚情不怎麽好,喪著臉走進駕駛室。
準備將漁船開回礁石島附近,把早上下的粘網和地籠收回來。
一直沒有上魚,陳爺爺心裏有些煩躁,主動說要開船。
陳芷瑤欣然同意了,然後來到了船尾,一邊玩手機一邊欣賞著眼前的美景。
這邊的海島都沒被開發,海水十分的清澈,浪花在陽光下特別的晶瑩好看。
船尾的浪花
半個小時左右,兩人就回到了礁石島附近。
兩人精力有限,這次陳芷瑤特意把捕魚的工具精簡了一下。
除了兩張粘網,這次隻放了5個在係統購買的地籠,以及8個蟹籠。
最先收上來的,是粗孔的粘網。
不過收獲很一般,漁網拉上來的時候,她隻看到上麵有幾條三四斤的海狼。
沒一會兒,陳芷瑤感覺拉上來的漁網有些不太對勁,走上前仔細一看,原來在網上有好多大大小小的窟窿。
看樣子應該是碰上了海狼魚群,隻不過海狼力氣大,牙齒更是鋒利無比,大條的狠角色都跑掉了,隻剩下幾條個頭小的。
看著這些大大小小的窟窿,她感覺這張網應該是修不好了。
然後低聲抱怨著,“唉,就這幾條小海狼,賣了都不夠買漁網的錢呢。”
粘網收上來後,兩人順便把8個蟹籠也一並收了。
第一個蟹籠收獲一般,裏麵隻有兩隻小墨魚和一隻半斤左右的青蟹。
第二個蟹籠重量一般,裏麵有一條卷縮在一起的細長生物,這家夥個頭不小,看著有好幾斤了。
起初,陳芷瑤還以為是一條大海鰻呢,正準備把它倒進桶裏,哪知道走近才發現是一條海蛇。
見它朝著自己吐蛇信子,陳芷瑤頭皮發麻地咽了咽口水,不自覺地往後退了好幾步。
“爺、爺爺,好、好大的海蛇。”
陳爺爺見孫女一臉的害怕,趕緊過來把這條海蛇給放回了海裏。
幸好後麵的幾個蟹籠基本上都是蘭花蟹和青蟹,雖然個頭一般,但是起碼不嚇人。
最後一個蟹籠,裏麵有一條長得和剛才的海蛇頗為相似的海鰻。
看著眼前的大家夥,陳芷瑤一臉後怕地默默退了一步。碰都不敢碰那籠子一下。
最後還是老爺子站了出來,幫忙把蟹籠給收拾好。
接著兩人又把船開到礁石島的背後,把細孔的粘網也收了。
細孔的粘網收獲還不錯,上麵掛了好幾十條一斤左右的黃腳臘呢,看來是碰上了臘魚魚群了。
除此之外,陳芷瑤還看到幾條銀黑色的小家夥,是價格更高的黑鯛呢。
看到網上掛著的密密麻麻的黃腳臘,陳芷瑤一改剛才的鬱悶,一蹦一跳地把粘網拖到一旁,然後就準備收地籠。
這次的地籠,都是在係統裏麵買的,而且都放了係統贈送的誘餌,陳芷瑤對它們寄予了厚望。
地籠被吊機一個一個拉上來,她明顯看到裏麵有好多大魚在裏麵跳躍掙紮著,感覺隨時準備衝出牢籠。
不過係統的地籠質量還是不錯的,這些大家夥隻能無奈的被拉到了漁船上。
第一個地籠看著十分空曠,而且輕飄飄的,但是裏麵卻有兩隻一斤左右的小青龍。
那兩隻大家夥在地籠裏麵張牙舞爪的,可惜並沒有青蟹那樣有攻擊性的大鉗子。
隻是虛張聲勢的紙老虎而已,輕而易舉就被陳芷瑤給放到了桶裏。
第二個地籠,裏麵的魚很多,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六七斤的大海狼,就這一個地籠的魚,起碼有30多斤了。
雖然海狼隻有10塊錢一斤,但是數量比較多,這一筐魚怎麽也能賣300多塊呢?
陳芷瑤一臉興奮地看向了第三個地籠,裏麵居然有一條四五斤的超大青衣。
這家夥身上的斑紋特別好看,老爺子把魚提起來後,樂嗬嗬地抱著它,讓陳芷瑤給他拍照。
剩下的兩個地籠裏麵都是鱸魚,不過個頭很大,每一條都有七八斤呢。
5條大鱸魚,一下子把活魚艙都變得有些擁擠了。
雖然早上的那條大魚跑掉了,可是一下子又抓回了這麽多大家夥,爺孫倆樂得嘴都合不攏了,漁船上到處充斥著笑聲。
陳爺爺雖然今天的收獲不怎麽樣,不過也十分替孫女感到高興。
兩人實在是太開心了,這會兒也不著急回去,樂嗬嗬地開始收拾剛才的魚獲。
雖然損失了一張粗孔的粘網,不過收獲總的來說還是挺不錯的。
總共有42斤海狼,43斤黃腳臘,6斤黑鯛,38斤海鱸魚,兩隻小青龍,一條4斤半的青衣魚,2斤墨魚,5斤青蟹和3斤蘭花蟹。
把魚獲收拾好,爺孫倆伴著海上的絕美晚霞,美滋滋地開始返航。
海上落日
兩人沒有車,半路的時候陳芷瑤就給小楊老板發了信息過去,讓他在碼頭上等著收魚。
天色微暗的時候,兩人終於回到了鎮上的碼頭。
而小楊老板知道今天也有鵝頸藤壺,早早就在這裏等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