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水坑裏的驚喜
趕海係統:我靠趕海釣魚暴富 作者:江南雨紛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芷瑤站在水坑的邊上往裏看,裏麵的水幾乎都抽幹了,隻剩下最底部的一個小坑還有一點點的水。
邊上的石縫下麵,以及靠近底部的兩個小坑,密密麻麻的擠著好多魚。
剛才通過透視眼鏡看到的青衣魚和珍珠石斑魚尤為顯眼。
陳芷瑤利索地跳到水坑裏麵,然後直接走到水坑最低處的那個小水坑。
這水坑不大,水也不多,可是密密麻麻全都是魚。
她拿著撈網,直接往水坑裏麵撈魚。
5斤的巨型青衣魚+1
7斤的珍珠石斑魚+1
6斤的海鱸魚+1
5斤的海鱸魚+1
大家夥撈完了,剩下的那些小魚全都躲在下麵泥巴裏藏著。
陳芷瑤把抽水機的管子拿過來,把水坑裏麵的水繼續往外抽。
幸好裏麵的水不多,抽了兩三分鍾,坑底的泥巴就露了出來。
她將抽水機關掉,然後拿著萬能夾子在水坑的底部搜索,將這些小家夥一條一條地夾出來。
鱸魚+2
黑鯛+3
青衣+1
石九公+3
除了大大小小的海魚,陳芷瑤還在坑底撿到了2個蜘蛛螺和好幾顆海螺。
從坑底往回走,陳芷瑤停在了兩塊石頭形成的一處縫隙跟前。
石縫裏麵,正藏著一條翠綠色的青衣魚。
盡管它躲在石縫的深處,可是那鮮豔的顏色,陳芷瑤一靠近就看到了。
青衣魚數量少也是有原因的,這麽顯眼的顏色,除了瞎子誰都能看到。
青衣魚+1
青衣魚被夾出來後,她驚喜地發現,後麵居然還藏著兩條三兩左右的石九公。
石九公+2
雖然兩條石九公也不值什麽錢,不過意外所得,總是讓人格外的高興。
這個水坑雖然不大,不過周圍的石縫裏也藏著不少的好東西。
陳芷瑤往右邊方向走,很快就在一塊大石的縫隙裏,發現了兩個熟悉的小刺球。
海膽+2
剛走兩步,又在一處小小的水坑裏發現了一條黑鯛和一條兩斤左右的芝麻鰻。
黑鯛+1
海鰻+1
“這水坑好東西真多,看來還是多虧了那枚係統出產的誘餌。”
看來下次打窩的時候,可以偷偷地將誘餌混在打窩的誘餌裏。
陳芷瑤正想著要不要多買幾枚這種誘餌,忽然,聽到前方傳來一陣水聲。
這聲音一聽就是魚兒拍水的聲音,她趕緊順著聲音走過去。
隻見在一塊巨石的下麵,有一個小水窪,裏麵有一條好幾斤的珍珠石斑魚在那拍水。
這魚大半個身子都露在外麵,看來是缺水了,感覺有些暴躁。
陳芷瑤手拿著撈網,直接就把這條珍珠石斑魚給當頭罩住。
珍珠石斑魚+1
不過水坑裏的驚喜遠不止如此。
透過透視眼鏡,陳芷瑤清楚地看到,在水窪底部的泥巴裏,正躲著一條小小的紅斑魚呢。
這小家夥在泥巴裏麵躲得好好的,忽然就被夾子給夾住掏了出來。
紅斑魚+1
這紅斑魚不算大,頂多也就一斤左右,不過這魚價格高呀,一斤也比一條10斤的大鱸魚要貴。
陳芷瑤在水坑裏轉悠了一圈,又收獲了一大捧的各種海螺,以及兩個肥美的海膽。
係統出產的誘餌十分給力,陳芷瑤手中的網兜裏,全都是各種海螺和海膽。
而大大小小的魚兒,更是裝了兩大桶。
魚獲太多了,還是把陳爺爺喊過來,才把這些寶貝給搬了上去。
老爺子看到那條好幾斤的青衣魚和大石斑,兩隻眼睛瞪得圓溜溜的,一臉懊惱地說道:
“早知道水坑裏麵藏著這麽多的好東西,我也來抽水坑了。”
“附近的海島,水坑多的是。不過還是要提前打窩魚獲才好,我昨天往水坑裏放了不少的死魚臭蝦呢。”
陳爺爺點點頭,“確實,旁邊的那些水坑,有兩三條魚就很不錯的了。你這兩大桶的魚獲,估計是靠打窩吸引過來的。”
這時候海水已經開始往上漲了,爺孫倆加快腳步,把東西往高處的地方搬。
兩人來回搬了兩趟,才把剛才趕海以及抽水坑的魚獲全都搬到了小皮艇上麵。
走之前,陳芷瑤還特意打開透視眼鏡,在之前釣魚的地方轉悠了一圈。
見那裏沒什麽大魚,就轉身帶著陳爺爺回到了漁船上。
之前在那裏釣了不少的魚,估計大家夥都被釣走了,看來要養一段時間了。
整理魚獲的時候,陳爺爺才發現還有一條紅斑魚。
老爺子直誇孫女運氣好,下次他也要過來這裏抽水坑。
陳芷瑤乖巧地在一旁點著小腦袋說好,打算趁老爺子打窩的時候,偷偷往裏麵放一枚係統出產的誘餌。
雖然不能算積分,不過讓老爺子高興高興也挺好的。
而這次抽水坑,除了有5條大家夥,還有一條紅斑魚,陳芷瑤相當的滿意。
打算等自家買了船,再繼續抽水坑。
島上沒什麽大魚了,將魚獲分類養著,爺孫倆就打算去昨天釣魚的那片珊瑚礁。
那地方適合於魚兒棲息,雖說沒什麽大魚,不過真鯛和胡椒鯛的數量不少,這兩種魚價格都挺不錯的。
而且還能釣到紅斑魚,算是一個很不錯的釣點。
大海上不能定位,不過還好漁船上有探魚器,通過這東西大概可以探測到前麵水域的地形。
靠著昨天的路線,在海上轉悠了將近兩個小時,陳芷瑤才找到了昨天的那片珊瑚礁。
走到甲板上,她看到下方的水域密密麻麻全都是小黑影。
今天運氣不錯,剛來就碰上碰魚群了。
珊瑚礁這邊幾乎都是小魚,陳芷瑤趕緊換上了小釣鉤。
同時,還不忘喊上陳爺爺過來這邊釣魚。
“爺爺,我剛才看到這裏有好幾條胡椒鯛躍出水了,看來下麵有,趕緊過來這裏。”
“唉,來了來了。”
陳爺爺這邊剛掛好誘餌,正準備往水裏拋呢,就聽到孫女說有魚群,一陣風似的就來到了陳芷瑤的跟前。
爺孫倆同時把手中的釣餌往水裏拋,兩人暗自較著勁,看誰先釣上魚。
邊上的石縫下麵,以及靠近底部的兩個小坑,密密麻麻的擠著好多魚。
剛才通過透視眼鏡看到的青衣魚和珍珠石斑魚尤為顯眼。
陳芷瑤利索地跳到水坑裏麵,然後直接走到水坑最低處的那個小水坑。
這水坑不大,水也不多,可是密密麻麻全都是魚。
她拿著撈網,直接往水坑裏麵撈魚。
5斤的巨型青衣魚+1
7斤的珍珠石斑魚+1
6斤的海鱸魚+1
5斤的海鱸魚+1
大家夥撈完了,剩下的那些小魚全都躲在下麵泥巴裏藏著。
陳芷瑤把抽水機的管子拿過來,把水坑裏麵的水繼續往外抽。
幸好裏麵的水不多,抽了兩三分鍾,坑底的泥巴就露了出來。
她將抽水機關掉,然後拿著萬能夾子在水坑的底部搜索,將這些小家夥一條一條地夾出來。
鱸魚+2
黑鯛+3
青衣+1
石九公+3
除了大大小小的海魚,陳芷瑤還在坑底撿到了2個蜘蛛螺和好幾顆海螺。
從坑底往回走,陳芷瑤停在了兩塊石頭形成的一處縫隙跟前。
石縫裏麵,正藏著一條翠綠色的青衣魚。
盡管它躲在石縫的深處,可是那鮮豔的顏色,陳芷瑤一靠近就看到了。
青衣魚數量少也是有原因的,這麽顯眼的顏色,除了瞎子誰都能看到。
青衣魚+1
青衣魚被夾出來後,她驚喜地發現,後麵居然還藏著兩條三兩左右的石九公。
石九公+2
雖然兩條石九公也不值什麽錢,不過意外所得,總是讓人格外的高興。
這個水坑雖然不大,不過周圍的石縫裏也藏著不少的好東西。
陳芷瑤往右邊方向走,很快就在一塊大石的縫隙裏,發現了兩個熟悉的小刺球。
海膽+2
剛走兩步,又在一處小小的水坑裏發現了一條黑鯛和一條兩斤左右的芝麻鰻。
黑鯛+1
海鰻+1
“這水坑好東西真多,看來還是多虧了那枚係統出產的誘餌。”
看來下次打窩的時候,可以偷偷地將誘餌混在打窩的誘餌裏。
陳芷瑤正想著要不要多買幾枚這種誘餌,忽然,聽到前方傳來一陣水聲。
這聲音一聽就是魚兒拍水的聲音,她趕緊順著聲音走過去。
隻見在一塊巨石的下麵,有一個小水窪,裏麵有一條好幾斤的珍珠石斑魚在那拍水。
這魚大半個身子都露在外麵,看來是缺水了,感覺有些暴躁。
陳芷瑤手拿著撈網,直接就把這條珍珠石斑魚給當頭罩住。
珍珠石斑魚+1
不過水坑裏的驚喜遠不止如此。
透過透視眼鏡,陳芷瑤清楚地看到,在水窪底部的泥巴裏,正躲著一條小小的紅斑魚呢。
這小家夥在泥巴裏麵躲得好好的,忽然就被夾子給夾住掏了出來。
紅斑魚+1
這紅斑魚不算大,頂多也就一斤左右,不過這魚價格高呀,一斤也比一條10斤的大鱸魚要貴。
陳芷瑤在水坑裏轉悠了一圈,又收獲了一大捧的各種海螺,以及兩個肥美的海膽。
係統出產的誘餌十分給力,陳芷瑤手中的網兜裏,全都是各種海螺和海膽。
而大大小小的魚兒,更是裝了兩大桶。
魚獲太多了,還是把陳爺爺喊過來,才把這些寶貝給搬了上去。
老爺子看到那條好幾斤的青衣魚和大石斑,兩隻眼睛瞪得圓溜溜的,一臉懊惱地說道:
“早知道水坑裏麵藏著這麽多的好東西,我也來抽水坑了。”
“附近的海島,水坑多的是。不過還是要提前打窩魚獲才好,我昨天往水坑裏放了不少的死魚臭蝦呢。”
陳爺爺點點頭,“確實,旁邊的那些水坑,有兩三條魚就很不錯的了。你這兩大桶的魚獲,估計是靠打窩吸引過來的。”
這時候海水已經開始往上漲了,爺孫倆加快腳步,把東西往高處的地方搬。
兩人來回搬了兩趟,才把剛才趕海以及抽水坑的魚獲全都搬到了小皮艇上麵。
走之前,陳芷瑤還特意打開透視眼鏡,在之前釣魚的地方轉悠了一圈。
見那裏沒什麽大魚,就轉身帶著陳爺爺回到了漁船上。
之前在那裏釣了不少的魚,估計大家夥都被釣走了,看來要養一段時間了。
整理魚獲的時候,陳爺爺才發現還有一條紅斑魚。
老爺子直誇孫女運氣好,下次他也要過來這裏抽水坑。
陳芷瑤乖巧地在一旁點著小腦袋說好,打算趁老爺子打窩的時候,偷偷往裏麵放一枚係統出產的誘餌。
雖然不能算積分,不過讓老爺子高興高興也挺好的。
而這次抽水坑,除了有5條大家夥,還有一條紅斑魚,陳芷瑤相當的滿意。
打算等自家買了船,再繼續抽水坑。
島上沒什麽大魚了,將魚獲分類養著,爺孫倆就打算去昨天釣魚的那片珊瑚礁。
那地方適合於魚兒棲息,雖說沒什麽大魚,不過真鯛和胡椒鯛的數量不少,這兩種魚價格都挺不錯的。
而且還能釣到紅斑魚,算是一個很不錯的釣點。
大海上不能定位,不過還好漁船上有探魚器,通過這東西大概可以探測到前麵水域的地形。
靠著昨天的路線,在海上轉悠了將近兩個小時,陳芷瑤才找到了昨天的那片珊瑚礁。
走到甲板上,她看到下方的水域密密麻麻全都是小黑影。
今天運氣不錯,剛來就碰上碰魚群了。
珊瑚礁這邊幾乎都是小魚,陳芷瑤趕緊換上了小釣鉤。
同時,還不忘喊上陳爺爺過來這邊釣魚。
“爺爺,我剛才看到這裏有好幾條胡椒鯛躍出水了,看來下麵有,趕緊過來這裏。”
“唉,來了來了。”
陳爺爺這邊剛掛好誘餌,正準備往水裏拋呢,就聽到孫女說有魚群,一陣風似的就來到了陳芷瑤的跟前。
爺孫倆同時把手中的釣餌往水裏拋,兩人暗自較著勁,看誰先釣上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