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少傑任命在吳州的各級官員相繼到位之後,吳州的戰後重建工作也如火如荼的開展了起來。
有張昭作為刺史,顧雍從旁輔佐,甘寧作為主將,施琅帶著羅大綱和張橫等人籌辦整備吳州海軍,還有揚州兗州和黃州就近支援的物資和錢糧支持,吳州的戰後重建工作許少傑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
在許少傑的授意下,那些從雲州金城書院和東方世家派遣到吳州上任的官員和武官,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職位和在雲州積累的經驗,很快就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針對吳州目前勞役和兵力不足的情況,許少傑不僅利用了在吳州戰場上俘虜的戰俘,還直接命葉雲城和盧俊義,將在交州俘虜的戰俘一並交給了張昭和甘寧。
這些戰俘還是按照之前的老規矩,如果有願意繼續當兵的,那就打散了整編到一個營地,由專人負責看守和練兵,經過訓練和甄別之後,就可以加入新建的吳州軍了。
而那些不願意繼續從軍的俘虜,則被整編到了吳州的勞工隊伍中充當徭役,由專人看管著進行勞作。
剛剛經曆過戰火的吳州,現在十分缺少勞役來確保吳州的戰後重建工作順利進行。
更何況,就算是吳州沒有經曆過戰火,這吳州的地界發展的也著實的不怎麽樣。
除了一些沿海的港口城市,吳州內陸一些的位置甚至連個像樣的村莊都沒有。
根據錦衣六扇門發回的報道,吳州這塊地界土地貧瘠,遍地的瘴氣毒沼,蛇蟲鼠蟻,毒蟲走獸,實在算不得什麽豐饒的風水寶地。
但是,既然拿到了手中許少傑就不能放棄任何一塊土地。
按照之前的經驗,許少傑大肆的收攏因戰亂流離失所的流民,並且從那些不願繼續從軍的潰兵中,篩選出一部分進行農業的開荒和建造。
並且,針對這一部分被篩選出來的潰兵,許少傑承諾隻要他們誠實肯幹,不耍什麽花招,經過一段時間的甄別和鑒定,可以恢複他們平民的身份,並且正式的登記吳州的戶籍,成為吳州登記在冊的百姓。
也可以說,他們現在所開墾的農田,修複的城池,建造的村莊和房屋,將來都是要分給他們的東西,等於他們現在是在給自己的未來工作。
這樣一來,這群俘虜兵徭役們勞作起來的勁頭就更足了,工作效率也是快了不少。
當然,他們之所以這麽信任許少傑這個素未謀麵的鎮北侯,自然是因為許少傑治下那良好的口碑。
如今這個亂世,若是換了另外一個任何一個什麽人,對他們說這些話,那些百姓和難民肯定都是不信的。
但是,如果做出這些承諾,說出這些的話的人是雲州鎮北侯許少傑,那情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這皇朝天下誰不知道,鎮北侯許少傑對他治下的百姓,那是實打實的好。
不僅收攏難民,還優待俘虜,給他們田地,租給他們農具和耕牛,不僅如此,許少傑的治下就連賦稅也是整個皇朝最低的。
之前無論是從哪俘虜的潰兵,都是一樣的處理方式,願意從軍的可以繼續從軍,甚至妻兒老小都會想辦法給你全都接過來。
不願意從軍的,就幹一陣子徭役,等建設完了就放了,還分給土地和房屋,正式的登記在冊,恢複平民百姓的身份。
這對於這些生活在亂世,隻求一日三餐活命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恩典。
許少傑的這一政策,其實也產生了許少傑自己都未曾想到過的深遠影響。
許少傑麾下雲州集團的各處官軍,優待俘虜,不輕易斬殺戰俘和敵陣百姓的事情,如今天下上至八十歲的老叟,下至剛會走的孩童,那是人盡皆知。
這也就使得那些,在戰陣中與雲州集團對陣陣營的尋常士卒們,在麵對雲州集團部隊的時候,其實是更容易投降的。
甚至有一些敵軍,在戰鬥未開始之前便已經在盤算著,要不幹脆就投靠雲州集團的想法。
這樣一來,確實給許少傑麾下的部隊,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吳州暫時穩定了之後,再看交州方麵。
因為高君寶在吳州的兵馬還未成型之前,還需要暫時留守在吳州進行協防,所以花榮和花木蘭兄妹二人,就率先率領揚州先鋒軍與交州武陵城的葉雲城和盧俊義匯合。
雙方合兵一處之後,便立即開始從武陵城出擊,以武陵城為據點向著交州的內陸挺進。
有了葉雲城,盧俊義,百步穿楊的花榮,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似猛虎下山,又如蛟龍入海,在這三位猛將的帶領下,交州軍那些防線就猶如用紙糊的一般脆弱不堪一擊。
與此同時,從梁州方向南下的曹仁,也取得了幾場戰鬥的勝利。
如此的戰果,也迫使著南宮廣不得不親自來到前線督戰,在南宮廣及其麾下的親信大將們來到前線之後,也是成功的阻攔了交州戰線全線崩潰的慘狀。
這些南宮廣麾下的大將,除了一些南宮廣的親傳弟子和心腹部將之外,甚至還有幾個是與南宮廣輩分相同的皇朝老將。
不得不說,這些南宮廣壓箱底的大將,其實力確實不容小覷,南宮世家也不愧是這皇朝一等一的武將世家。
這些武將無論是從武勇還是戰略上,全都是皇朝內部最頂尖的存在,是皇朝中流砥柱的軍事力量。
而南宮廣作為皇城大將軍,在一品護國公許雲天隱退,戰神許正陽失蹤之後的這段時間裏,一直以一己之力維護者皇朝的穩定和安寧。
南宮廣以自身強大的實力,震懾周邊異族少有膽敢覬覦皇朝領土,這也足夠說明南宮世家的實力,已經不是世家二字能夠一概而論的了。
隻是,就算是南宮廣有如此實力,隻要是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麵,許少傑就必須拿下這個交州。
如今這天下第一的頭銜,南宮廣戴的夠久了,也是時候該還給他許家了。
有張昭作為刺史,顧雍從旁輔佐,甘寧作為主將,施琅帶著羅大綱和張橫等人籌辦整備吳州海軍,還有揚州兗州和黃州就近支援的物資和錢糧支持,吳州的戰後重建工作許少傑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
在許少傑的授意下,那些從雲州金城書院和東方世家派遣到吳州上任的官員和武官,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職位和在雲州積累的經驗,很快就投入到了工作當中。
針對吳州目前勞役和兵力不足的情況,許少傑不僅利用了在吳州戰場上俘虜的戰俘,還直接命葉雲城和盧俊義,將在交州俘虜的戰俘一並交給了張昭和甘寧。
這些戰俘還是按照之前的老規矩,如果有願意繼續當兵的,那就打散了整編到一個營地,由專人負責看守和練兵,經過訓練和甄別之後,就可以加入新建的吳州軍了。
而那些不願意繼續從軍的俘虜,則被整編到了吳州的勞工隊伍中充當徭役,由專人看管著進行勞作。
剛剛經曆過戰火的吳州,現在十分缺少勞役來確保吳州的戰後重建工作順利進行。
更何況,就算是吳州沒有經曆過戰火,這吳州的地界發展的也著實的不怎麽樣。
除了一些沿海的港口城市,吳州內陸一些的位置甚至連個像樣的村莊都沒有。
根據錦衣六扇門發回的報道,吳州這塊地界土地貧瘠,遍地的瘴氣毒沼,蛇蟲鼠蟻,毒蟲走獸,實在算不得什麽豐饒的風水寶地。
但是,既然拿到了手中許少傑就不能放棄任何一塊土地。
按照之前的經驗,許少傑大肆的收攏因戰亂流離失所的流民,並且從那些不願繼續從軍的潰兵中,篩選出一部分進行農業的開荒和建造。
並且,針對這一部分被篩選出來的潰兵,許少傑承諾隻要他們誠實肯幹,不耍什麽花招,經過一段時間的甄別和鑒定,可以恢複他們平民的身份,並且正式的登記吳州的戶籍,成為吳州登記在冊的百姓。
也可以說,他們現在所開墾的農田,修複的城池,建造的村莊和房屋,將來都是要分給他們的東西,等於他們現在是在給自己的未來工作。
這樣一來,這群俘虜兵徭役們勞作起來的勁頭就更足了,工作效率也是快了不少。
當然,他們之所以這麽信任許少傑這個素未謀麵的鎮北侯,自然是因為許少傑治下那良好的口碑。
如今這個亂世,若是換了另外一個任何一個什麽人,對他們說這些話,那些百姓和難民肯定都是不信的。
但是,如果做出這些承諾,說出這些的話的人是雲州鎮北侯許少傑,那情況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這皇朝天下誰不知道,鎮北侯許少傑對他治下的百姓,那是實打實的好。
不僅收攏難民,還優待俘虜,給他們田地,租給他們農具和耕牛,不僅如此,許少傑的治下就連賦稅也是整個皇朝最低的。
之前無論是從哪俘虜的潰兵,都是一樣的處理方式,願意從軍的可以繼續從軍,甚至妻兒老小都會想辦法給你全都接過來。
不願意從軍的,就幹一陣子徭役,等建設完了就放了,還分給土地和房屋,正式的登記在冊,恢複平民百姓的身份。
這對於這些生活在亂世,隻求一日三餐活命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大的恩典。
許少傑的這一政策,其實也產生了許少傑自己都未曾想到過的深遠影響。
許少傑麾下雲州集團的各處官軍,優待俘虜,不輕易斬殺戰俘和敵陣百姓的事情,如今天下上至八十歲的老叟,下至剛會走的孩童,那是人盡皆知。
這也就使得那些,在戰陣中與雲州集團對陣陣營的尋常士卒們,在麵對雲州集團部隊的時候,其實是更容易投降的。
甚至有一些敵軍,在戰鬥未開始之前便已經在盤算著,要不幹脆就投靠雲州集團的想法。
這樣一來,確實給許少傑麾下的部隊,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吳州暫時穩定了之後,再看交州方麵。
因為高君寶在吳州的兵馬還未成型之前,還需要暫時留守在吳州進行協防,所以花榮和花木蘭兄妹二人,就率先率領揚州先鋒軍與交州武陵城的葉雲城和盧俊義匯合。
雙方合兵一處之後,便立即開始從武陵城出擊,以武陵城為據點向著交州的內陸挺進。
有了葉雲城,盧俊義,百步穿楊的花榮,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似猛虎下山,又如蛟龍入海,在這三位猛將的帶領下,交州軍那些防線就猶如用紙糊的一般脆弱不堪一擊。
與此同時,從梁州方向南下的曹仁,也取得了幾場戰鬥的勝利。
如此的戰果,也迫使著南宮廣不得不親自來到前線督戰,在南宮廣及其麾下的親信大將們來到前線之後,也是成功的阻攔了交州戰線全線崩潰的慘狀。
這些南宮廣麾下的大將,除了一些南宮廣的親傳弟子和心腹部將之外,甚至還有幾個是與南宮廣輩分相同的皇朝老將。
不得不說,這些南宮廣壓箱底的大將,其實力確實不容小覷,南宮世家也不愧是這皇朝一等一的武將世家。
這些武將無論是從武勇還是戰略上,全都是皇朝內部最頂尖的存在,是皇朝中流砥柱的軍事力量。
而南宮廣作為皇城大將軍,在一品護國公許雲天隱退,戰神許正陽失蹤之後的這段時間裏,一直以一己之力維護者皇朝的穩定和安寧。
南宮廣以自身強大的實力,震懾周邊異族少有膽敢覬覦皇朝領土,這也足夠說明南宮世家的實力,已經不是世家二字能夠一概而論的了。
隻是,就算是南宮廣有如此實力,隻要是站在了自己的對立麵,許少傑就必須拿下這個交州。
如今這天下第一的頭銜,南宮廣戴的夠久了,也是時候該還給他許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