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高句麗國都,丸都山城的城下,烏泱泱的一大片都是甲士,高高揚起的旌旗,隨風飄揚,那象征著軍隊名號的旗幟上,赫然寫著,皇朝鎮北伯,雲州刺史,鎮北將軍,許少傑的名號。


    而中軍代表著這支軍隊主帥的旌旗之上,則是雲州北疆太守高長恭,高長恭坐鎮中軍大帳,看著麵前的丸都山城,一腔的壯誌仿佛充滿了他的心心胸,想當年高長恭在襄平僅僅是個雜號武將,因為原本的襄平守將,麵對烏莽叛軍的攻城棄城而逃,致使身為雲州重鎮的襄平城,沒有怎麽反抗的,就被烏莽黃巾軍的將領楊奉拿下,而高長恭自己作為一個人微言輕的武將,甚至都沒有人告訴他主將棄城逃跑的事情。


    等高長恭在睡夢中驚醒之時,楊奉已經率領烏莽黃巾軍攻進了城裏,而獨木難支的高長恭,也隻能帶著自己手下的百十來號兄弟頻拚命抵抗,但是麵對巨大的人數差距,總是神勇如高長恭,也隻能戰敗被擒,一直被關在襄平城的牢中,若不是高君寶傾盡了高家的家產買通烏莽叛軍的上下將校,上下大點,此時的高長恭怕早就已經被楊奉下令處死,變成塚中枯骨了。


    而現如今,高長恭不僅成為了雲州的門戶北疆的太守,還是雲州鎮北伯許少傑麾下首屈一指的大將,率領大軍遠征高句麗。


    這對高長恭這種有能力有抱負,卻一直收不到重用的武將來說,無疑是最大的肯定,所以此時高長恭心中感慨萬千,勢必要拿下高句麗,親自斬殺金基範和樸慶陽這兩個逆賊,以報許少傑的知遇之恩。


    隻是,雖說自從高長恭率領雲州軍進入高句麗境內以來,幾乎是每戰必勝勢如破竹,猶如無人之境,連戰連捷,短短半年的時間已經幾乎攻下了高句麗中南部的全部關隘和城池,但是現如今卻是已經月餘沒有更新的戰果了。


    因為雖然高長恭已經率領中軍,與廖化的左側翼軍,還有傅恩賜的右側翼軍合兵一處,將金基範和樸慶陽二人,圍困在這高句麗的國都丸都山城之中,但是長久以來的兵力消耗,以及後方的防備和那些已經攻下的城池的分兵駐守,現如今高長恭從雲州帶出來的兵力,其實並不足以支撐他進行大規模的攻城戰。


    並且其實原來就必勝的局麵,高長恭實在是沒必要,讓自己麾下的將士們,冒著巨大的傷亡風險去打一座,早晚就能拿下來的城池。


    自古攻城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十倍圍之五倍攻之,說實在話,高長恭現在手下的兵力,別說五倍了,可能連守城高句麗兵馬的兩倍都不到,那麽如果高長恭此時選擇強行攻城,別的不用說,那個巨大的兵力消耗就絕對不是自己消耗的起的,甚至都有可能因為攻守雙方戰鬥條件的巨大不對等,造成自己麾下兵馬巨大的傷亡,從而逆轉了現在的兵力優勢,被城內的高句麗軍反攻突圍,最後功虧一簣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作為三軍主帥,此時的高長恭絕對要謹慎,身為一個猛將,高長恭心中肯定是想身先士卒,帶兵攻城,爭得個先登之功,報許少傑的知遇之恩的。


    但是,高長恭現在不僅僅是個上陣殺敵,衝鋒陷陣的武將,他還是這雲州遠征軍的三軍主帥,作為三軍主帥,他知道自己絕對不能意氣用事,他需要負責的是全體三軍將士的身家性命。


    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雖然現如今許少傑和雲州,在整個天下的地位舉足輕重,許少傑本人也是現如今皇朝內部,最最炙手可熱的青年才俊,封疆大吏,但是,實際的情況,高長恭還是看的懂的,許少傑或者說是雲州目前的實力,放眼整個天下,其實還是不夠看的,若是固守一洲之地,那麽雲州目前的六十幾萬兵馬,還有包括自己在內的那些文臣武將們,將將是夠用的。


    但是,一旦有一天亂世到來,以許少傑的雄才偉略和遠大抱負,絕不會止步在這區區雲州的一洲之地,偏安一隅絕不是自己這位主公的性格。


    所以,哪怕是為了日後許少傑的崛起,自己手下的這些金貴的兵馬,也絕對不能經受太大的損失,畢竟誰也不知道亂世何時到來,他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時刻準備著,一兵一卒都不能輕易的浪費。


    但是這樣一來,高長恭隻能選擇,三軍合兵一處圍困丸都山城,一時間戰況陷入了微妙的膠著。


    “大帥,羅成將軍所部又截殺了一隊,前往西匈奴求援的高句麗探馬。”公孫策掀開中軍大帳的簾子,拿著厚厚的一遝軍報走了進來。


    “哎,這羅將軍的白馬義從確實是神勇,將將一萬兵馬,勢如破竹連克數關,真乃是當世神將啊。”高長恭看著插在旁邊兵器架上的梨花槍,羨慕的歎了口氣,他又何嚐不想,痛快的在疆場上縱馬馳騁,領軍殺敵呢。


    “大帥不必心急,我軍已經圍困丸都山城有月餘時日了,想必那城中的番邦將帥,比你我二人還要心急,否則也不必連續數日都派遣探馬求援了。”公孫策又何嚐不知道高長恭心中所想,但是沒辦法,身為軍師的他,麵對現在的情況,也隻能出言安慰了。


    “軍師所言,本帥又何嚐不知,隻是這圍城之日頗為難挨,這手癢的很。”高長恭說著站起身來活動活動身體,圍城的這段時間,高長恭感覺自己的身體都快生鏽了。


    “哈哈哈,待到城破之日,定叫大帥痛痛快快的衝殺一陣。”公孫策也笑著應和道。“隻是這金基範等番將,實在是膽小如鼠,何元慶將軍與廖化,傅恩賜二位將軍連續叫陣,這番將竟是高掛免戰牌,竟是不敢出戰。”


    “哼,區區番將,本帥見過這位勞什子大將軍的身手,莫說何元慶,就算是我軍陣中,最年輕的張清賢弟,也能輕易在三十回合內斬殺這廝於馬下。”高長恭一提起金基範,就忍不住鄙視的啐了一口,本次征討高句麗的戰鬥,最令高長恭感到難以忍受的便是,沒有人能讓他拿出實力戰個痛快。


    誰能想到,就算是高句麗是個彈丸小國,但是好歹也是一個國家,就是這個國家,竟是一個能征善戰的武將都沒有,高長恭這一路拚殺下來,麵前竟是無一合之敵,別說高長恭和何元慶這種一等一的猛將了,就連張清,廖化,傅恩賜等人,也幾乎沒有遇見過多少能跟自己掰掰手腕的武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兵臨城下之召喚名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默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默然並收藏兵臨城下之召喚名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