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青州的武陽關,夏侯衡正獨自站在城牆上,看著武陽關外,這一帶原本鬱鬱蔥蔥的土地,現在,卻是一片滿是瘡痍的焦土。
自從冀州刺史謝探花,因為盲目自大,貪功冒進,而丟了青州兩座門戶之一的上水關之後。
城外徐州軍的攻勢,似乎更凶猛了。
夏侯衡作為一個聰明人,尤其是一個聰明的武將,自然是知道,對麵徐州軍的統帥,鄧艾為什麽這麽拚命攻城的目的。
鄧艾的目的,就是要把夏侯衡的青州軍,還有謝晨宣的冀州軍,全都死死的摁在這座武陽關內,好讓幽州的薛仁貴,能夠以較少的兵力和損失,快速的拿下冀州。
後來的事實證明,鄧艾的確做到了。
幽州的副帥薛仁貴,幾乎是在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時間,以微乎其微的損失,直接拿下了冀州的全境。
與青州互為依靠的冀州,就這麽輕易的被攻陷了。
現如今的青州,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這也是夏侯衡如今這般惆悵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那個,丟了上水關的酸秀才,原冀州刺史謝探花謝晨宣。
這謝晨宣自從得知了冀州失守之後,整日裏不是關在房間裏寫奏折,向朝廷哭訴許少傑攻打冀州,就是吵著要夏侯衡跟著自己回去冀州,再把冀州給他搶回來。
當然,謝晨宣寫的那些奏折,根本發不出去,都被夏侯衡截住銷毀了。
就算是夏侯衡不銷毀,就現在青州這個四麵楚歌的境地,也不會有哪一個信使,能順利的離開青州,通過許少傑的地盤,將那辱罵許少傑的奏折,送到皇上的手裏。
至於謝晨宣讓夏侯衡帶著青州軍,跟他一起反攻冀州的事情,那就更是天方夜譚的瘋言瘋語了。
讓青州的大將夏侯衡,放棄麵臨大戰的青州於不顧,陪著你回去搶冀州,關鍵是就算是青州軍傾巢出動,配合冀州軍,也未必打得贏薛仁貴。
這根本就是,沒有任何可能的事情,純純就是無稽之談。
不過,這謝探花,就算再不濟,那也是朝廷親封的封疆大吏,就算冀州失守了,他名義上也還是冀州的刺史。
是與夏侯衡的主公,青州刺史耿壬威的同級官員,官低好幾級的夏侯衡,哪怕心中再怎麽厭惡,這個把自己逼到絕境的謝探花,整日裏也必須違心的笑臉相迎。
此時的夏侯衡,心中別提多憋屈了。
還有,那些被監管起來的冀州軍,最近也開始頻繁的鬧事。
原本,夏侯衡就是為了避免,這些戰敗的冀州軍內部,出現什麽暴動之類的事情,或者,在這混亂的冀州敗軍之內,潛藏了一些敵軍的細作。
正是因為這些,夏侯衡才命令自己的弟弟夏侯石,找了一處專門的地方,安排了專人,來安置這些冀州軍。
隻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些冀州軍中,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有說夏侯衡把他們軟禁起來,就是為了讓他們去當炮灰。
還有人說,夏侯衡之所以把冀州軍監管起來,是為了治他們丟失上水關的罪責。
反正眾說紛紜,幾乎是一夜之間,這些流言就傳遍了武陽關內,包括夏侯衡還有青州軍在內的,每一個人的耳朵裏。
聽到這些消息的冀州軍,那就都坐不住了。
好不容易,從上水關的戰場上死裏逃生的冀州軍,現在,竟然要被自己支援的青州軍卸磨殺驢。
這件事放在誰的身上,誰也無法忍氣吞聲。
所以,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這些流言迅速的發酵,後來竟然漸漸的演變成了一場動亂。
數日之內,冀州軍便和看管他們的青州軍,爆發了規模不算太大的衝突。
幸虧夏侯石鎮壓的及時,也幸虧是早在看管冀州軍之前,便收繳了他們的武器裝備,這才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軍營暴動。
但是,就是這樣,在冀州軍和青州軍的衝突中,還是產生了數百人的傷亡,這些傷亡的數百人之中,甚至還有冀州軍以及青州軍雙方的武官和將校。
最後,為了避免兩軍之間的衝突再一次升級,夏侯衡被逼無奈,也隻能在請冀州軍主將謝晨宣出麵之後,解除了對全體冀州軍的監管。
此時的夏侯衡,簡直就是心力交瘁。
作為青州軍的主將,如今青州軍的靈魂人物,實際的掌控者,夏侯衡要麵對的,不僅僅是徐州軍鄧艾的猛攻,甚至,還有青州內部錯綜發雜的關係。
那個青州的刺史耿壬威,就是一個靠著家族蔭蔽,才爬上一州刺史高位的家夥,優柔寡斷,胸無點墨,靠著家族的支持,這才掌控的了這碩大的青州。
現在,麵對雲州集團的前後夾擊,徐州軍的強烈猛攻,冀州軍在青州地界上的安置和歸屬問題,這個耿壬威,還整日在官邸裏閉門不出。
這青州全部的事務,都交給了夏侯衡這個武將。
其實,若是在早前的時間,夏侯衡巴不得自己能夠爬上這麽高的位置。
但是現在,青州腹背受敵,北方是幽州,東方是徐州,西方也是剛剛被薛仁貴攻打下來的冀州。
這青州此刻仿佛就是,被那個許少傑包好了的餃子。
隻要是許少傑願意,隨時可以三路大軍直接吞掉青州。
不過,好還在夏侯衡早就通過軍報,知道許少傑此刻,已經是多線開戰。
不僅在並州與袁紹軍作戰,還在黃州支援黃州刺史劉備,還在淮南有一支軍隊,似乎是要支援荊州刺史曹操,與梁州劉克晟作戰。
夏侯衡慶幸的就是,已經多線開戰的許少傑,就算是再怎麽財大氣粗,麵對這龐大的戰爭消耗,短時間內應該也不會再對自己的青州,施加更大的壓力了。
這也正好,給了青州一個短暫的,喘息的機會。
不過,這個喘息的機會,也僅僅是一個假象罷了。
現在的夏侯衡,漸漸的開始覺得,眼下青州的境遇,與自己此刻麵臨的問題,竟然是如此的相近。
毫無援兵的青州,就好像自己一般,獨木難支,孤立無援。
自從冀州刺史謝探花,因為盲目自大,貪功冒進,而丟了青州兩座門戶之一的上水關之後。
城外徐州軍的攻勢,似乎更凶猛了。
夏侯衡作為一個聰明人,尤其是一個聰明的武將,自然是知道,對麵徐州軍的統帥,鄧艾為什麽這麽拚命攻城的目的。
鄧艾的目的,就是要把夏侯衡的青州軍,還有謝晨宣的冀州軍,全都死死的摁在這座武陽關內,好讓幽州的薛仁貴,能夠以較少的兵力和損失,快速的拿下冀州。
後來的事實證明,鄧艾的確做到了。
幽州的副帥薛仁貴,幾乎是在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時間,以微乎其微的損失,直接拿下了冀州的全境。
與青州互為依靠的冀州,就這麽輕易的被攻陷了。
現如今的青州,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境地,這也是夏侯衡如今這般惆悵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個原因,就是那個,丟了上水關的酸秀才,原冀州刺史謝探花謝晨宣。
這謝晨宣自從得知了冀州失守之後,整日裏不是關在房間裏寫奏折,向朝廷哭訴許少傑攻打冀州,就是吵著要夏侯衡跟著自己回去冀州,再把冀州給他搶回來。
當然,謝晨宣寫的那些奏折,根本發不出去,都被夏侯衡截住銷毀了。
就算是夏侯衡不銷毀,就現在青州這個四麵楚歌的境地,也不會有哪一個信使,能順利的離開青州,通過許少傑的地盤,將那辱罵許少傑的奏折,送到皇上的手裏。
至於謝晨宣讓夏侯衡帶著青州軍,跟他一起反攻冀州的事情,那就更是天方夜譚的瘋言瘋語了。
讓青州的大將夏侯衡,放棄麵臨大戰的青州於不顧,陪著你回去搶冀州,關鍵是就算是青州軍傾巢出動,配合冀州軍,也未必打得贏薛仁貴。
這根本就是,沒有任何可能的事情,純純就是無稽之談。
不過,這謝探花,就算再不濟,那也是朝廷親封的封疆大吏,就算冀州失守了,他名義上也還是冀州的刺史。
是與夏侯衡的主公,青州刺史耿壬威的同級官員,官低好幾級的夏侯衡,哪怕心中再怎麽厭惡,這個把自己逼到絕境的謝探花,整日裏也必須違心的笑臉相迎。
此時的夏侯衡,心中別提多憋屈了。
還有,那些被監管起來的冀州軍,最近也開始頻繁的鬧事。
原本,夏侯衡就是為了避免,這些戰敗的冀州軍內部,出現什麽暴動之類的事情,或者,在這混亂的冀州敗軍之內,潛藏了一些敵軍的細作。
正是因為這些,夏侯衡才命令自己的弟弟夏侯石,找了一處專門的地方,安排了專人,來安置這些冀州軍。
隻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些冀州軍中,開始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有說夏侯衡把他們軟禁起來,就是為了讓他們去當炮灰。
還有人說,夏侯衡之所以把冀州軍監管起來,是為了治他們丟失上水關的罪責。
反正眾說紛紜,幾乎是一夜之間,這些流言就傳遍了武陽關內,包括夏侯衡還有青州軍在內的,每一個人的耳朵裏。
聽到這些消息的冀州軍,那就都坐不住了。
好不容易,從上水關的戰場上死裏逃生的冀州軍,現在,竟然要被自己支援的青州軍卸磨殺驢。
這件事放在誰的身上,誰也無法忍氣吞聲。
所以,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這些流言迅速的發酵,後來竟然漸漸的演變成了一場動亂。
數日之內,冀州軍便和看管他們的青州軍,爆發了規模不算太大的衝突。
幸虧夏侯石鎮壓的及時,也幸虧是早在看管冀州軍之前,便收繳了他們的武器裝備,這才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軍營暴動。
但是,就是這樣,在冀州軍和青州軍的衝突中,還是產生了數百人的傷亡,這些傷亡的數百人之中,甚至還有冀州軍以及青州軍雙方的武官和將校。
最後,為了避免兩軍之間的衝突再一次升級,夏侯衡被逼無奈,也隻能在請冀州軍主將謝晨宣出麵之後,解除了對全體冀州軍的監管。
此時的夏侯衡,簡直就是心力交瘁。
作為青州軍的主將,如今青州軍的靈魂人物,實際的掌控者,夏侯衡要麵對的,不僅僅是徐州軍鄧艾的猛攻,甚至,還有青州內部錯綜發雜的關係。
那個青州的刺史耿壬威,就是一個靠著家族蔭蔽,才爬上一州刺史高位的家夥,優柔寡斷,胸無點墨,靠著家族的支持,這才掌控的了這碩大的青州。
現在,麵對雲州集團的前後夾擊,徐州軍的強烈猛攻,冀州軍在青州地界上的安置和歸屬問題,這個耿壬威,還整日在官邸裏閉門不出。
這青州全部的事務,都交給了夏侯衡這個武將。
其實,若是在早前的時間,夏侯衡巴不得自己能夠爬上這麽高的位置。
但是現在,青州腹背受敵,北方是幽州,東方是徐州,西方也是剛剛被薛仁貴攻打下來的冀州。
這青州此刻仿佛就是,被那個許少傑包好了的餃子。
隻要是許少傑願意,隨時可以三路大軍直接吞掉青州。
不過,好還在夏侯衡早就通過軍報,知道許少傑此刻,已經是多線開戰。
不僅在並州與袁紹軍作戰,還在黃州支援黃州刺史劉備,還在淮南有一支軍隊,似乎是要支援荊州刺史曹操,與梁州劉克晟作戰。
夏侯衡慶幸的就是,已經多線開戰的許少傑,就算是再怎麽財大氣粗,麵對這龐大的戰爭消耗,短時間內應該也不會再對自己的青州,施加更大的壓力了。
這也正好,給了青州一個短暫的,喘息的機會。
不過,這個喘息的機會,也僅僅是一個假象罷了。
現在的夏侯衡,漸漸的開始覺得,眼下青州的境遇,與自己此刻麵臨的問題,竟然是如此的相近。
毫無援兵的青州,就好像自己一般,獨木難支,孤立無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