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夏侯衡,還真是個忠義之人呐。”
幾日之後,在雲州金城府的議事廳內,徐庶看著傳閱到手中的,夏侯衡的親筆回信,感慨的說道。
“哼,什麽忠義之心,不過就是個愚忠的蠢材罷了,原本以為能破徐州軍的武將是個什麽人物,現在看來不過就是個看不清形式的庸才而已,枉費了主公幾次三番親筆招攬書信的良苦用心。”
戲誌才站在不遠處,對徐庶的話嗤之以鼻。
原本戲誌才就不太信得過,徐庶這個半路來到許少傑麾下的家夥,現在也是直言不諱的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
“夏侯衡此子雖是愚忠之人,然此人身負大才卻不可否認。”
賈詡作為一個極度聰明的人,為人處事上自然也是極其的圓滑周到。
自從徐庶歸順許少傑之後,軍中有不少對徐庶有抵觸情緒的官員武將,也都是賈詡在從中調停。
這也讓許少傑不得不再一次感歎,賈詡不愧是原本的曆史上,屢出毒計卻還能帶著全家上下,在那三國亂世全身而退,然後還得了善終的極度的聰明人。
有了賈詡在自己身邊,許少傑凡事也都喜歡找到賈詡商量,賈詡也總能恰到好處的,為許少傑排憂解難。
這雲州集團內部,天之驕子一般的人才何止百人,自古有才之士,自然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恃才傲物,眼高於頂。
這也導致了雲州集團內部,排除那些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情況。
也經常會有互相看不順眼的事情發生。
這個時候,身居高位又為人謙和圓滑的賈詡,就成了最為合適的和事佬。
這也是為許少傑省去了不少的麻煩。
尤其是,雲州集團內部其實也有著一些自發形成的派係,像是京都出身的國公府派係,雲州本地的雲州派係,降將組成的派係等等。
不過,這些派係基本隻在一些無關痛癢的方麵,比如聚會喝酒之類的地方拉幫結派,並不會幹涉到政治和軍事上麵的東西。
畢竟,在許少傑的雲州集團麾下為官,誰不知道,許少傑最厭惡的就是因私廢公,並且這雲州集團誰又不知道,許少傑那些無孔不入的錦衣六扇門呢。
麾下的文臣武將,自己有自己的分寸,隻要不觸及到許少傑的底線,許少傑還是會在允許的範圍之內,給予麾下的這些文臣武將們,相對的自由空間。
許少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當然,許少傑也會在一些必要的時候,隱晦的提點一下,並且均衡一下各方勢力的平衡。
“徐州主帥鄧艾,雖比不得高長恭與史雲嶺二位元帥,征戰多年戰功赫赫,卻也是主公欽命的徐州主帥,這夏侯衡能屢次三番將鄧艾的徐州軍抵禦於高強之外,甚至能陣斬孫新將軍,的確是不可小覷的勁敵,”
賈詡嘴上這些話,雖然表麵上是說給戲誌才和徐庶聽的,但是賈詡的眼神,卻一直看著坐在一旁一言不發的許少傑。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鄧艾攻伐青州進度緩慢,還損兵折將,並不全都是鄧艾的責任,這青州的主將夏侯衡,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其實,許少傑又哪裏不知道這青州戰場的症結所在。
鄧艾的能力,沒有人比許少傑還要更清楚了。
雖然,鄧艾在雲州集團之中,算不得出類拔萃的翹楚人物,但是卻也絕對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個,什麽阿貓阿狗都能打發的了的存在。
青州戰場,之所以進程緩慢,甚至損兵折將,主要還是因為這次的對手,是一個實打實的有著硬實力的夏侯衡。
如今的青州戰場,若不是有冀州謝探花這個豬隊友,恐怕隻靠徐州的兵力,是很難把夏侯衡,逼到現在的這步田地的。
原本的徐州軍,鄧艾之外,隻有百裏呈文和百裏尚武兩兄弟,孫立孫新兄弟兩個,充其量隻能做個副將,押送個輜重糧草。
後來夏侯衡加入戰場之後,斬殺了孫新,又差點陣斬了孫立,還得虧雲鴻陰差陽錯的出現在徐州戰場,這才救下了命懸一線的孫立。
加上後來,許少傑又將一直留在手中的一張好牌,楊再興派往了青州的戰場,有了楊再興和雲鴻這兩員猛將的助陣,這才把原本青州戰場上的劣勢扭轉了過來。
由此可見,夏侯衡的確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將領。
這也是為何,許少傑要屢次三番的親筆寫下書信,試圖勸說夏侯衡棄暗投明,歸順自己。
畢竟,夏侯衡這種能力的人才,就算是手下謀士如林,猛將如雨的許少傑,也是十分的欣賞。
隻不過,偏偏這夏侯衡,是個愚忠的家夥,麵對許少傑的親筆勸降書信,雖然同樣也是親筆回信,並且在心中也是言辭懇切的感謝許少傑的欣賞。
但是,夏侯衡最終回信的結果,還是不由分說的拒絕。
“哎,罷了。”
許少傑長歎一聲,搖了搖頭,接著站起身來,走到了桌案之前,看向了青州的地圖。
縱使是許少傑再怎麽有愛才之心,再怎麽欣賞夏侯衡。
現在,夏侯衡拒絕了許少傑這麽多次的招攬,想必也是心意已決。
許少傑若是再拖下去,不僅會對後麵的作戰計劃有影響,並且也對不起此刻正在戰場上,越學拚殺的將士們。
說不定,就在許少傑猶豫的時候,就有徐州軍的將士們倒在了血泊之中。
許少傑明白,自己也不能在等了。
既然你夏侯衡不願歸順,那許少傑也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既然你夏侯衡想要這個忠義的名聲,那也就隻能勉為其難的送你一程了。
“戲誌才,傳令下去,命徐州主帥鄧艾,冀州主帥薛仁貴,兩路夾擊青州腹地,剿滅青州軍,冀州亂軍餘孽,與青州百姓,秋毫不可犯,大軍壓境,奪取青州。”
許少傑看著麵前的地圖上,青州那最後一點的空缺,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濃烈的殺機。
這樣的許少傑,賈詡看在眼裏,雖然麵無表情,但是心中卻是有些興奮。
相比於平日裏禮賢下士,彬彬有禮,毫無架子的許少傑,賈詡心中更欣賞的,就是現在這個,殺伐果斷,冷酷無情,高高在上的雲州鎮北侯。
這,才是他賈詡真正願意效忠的,亂世之主。
幾日之後,在雲州金城府的議事廳內,徐庶看著傳閱到手中的,夏侯衡的親筆回信,感慨的說道。
“哼,什麽忠義之心,不過就是個愚忠的蠢材罷了,原本以為能破徐州軍的武將是個什麽人物,現在看來不過就是個看不清形式的庸才而已,枉費了主公幾次三番親筆招攬書信的良苦用心。”
戲誌才站在不遠處,對徐庶的話嗤之以鼻。
原本戲誌才就不太信得過,徐庶這個半路來到許少傑麾下的家夥,現在也是直言不諱的提出自己的不同觀點。
“夏侯衡此子雖是愚忠之人,然此人身負大才卻不可否認。”
賈詡作為一個極度聰明的人,為人處事上自然也是極其的圓滑周到。
自從徐庶歸順許少傑之後,軍中有不少對徐庶有抵觸情緒的官員武將,也都是賈詡在從中調停。
這也讓許少傑不得不再一次感歎,賈詡不愧是原本的曆史上,屢出毒計卻還能帶著全家上下,在那三國亂世全身而退,然後還得了善終的極度的聰明人。
有了賈詡在自己身邊,許少傑凡事也都喜歡找到賈詡商量,賈詡也總能恰到好處的,為許少傑排憂解難。
這雲州集團內部,天之驕子一般的人才何止百人,自古有才之士,自然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恃才傲物,眼高於頂。
這也導致了雲州集團內部,排除那些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相見恨晚的情況。
也經常會有互相看不順眼的事情發生。
這個時候,身居高位又為人謙和圓滑的賈詡,就成了最為合適的和事佬。
這也是為許少傑省去了不少的麻煩。
尤其是,雲州集團內部其實也有著一些自發形成的派係,像是京都出身的國公府派係,雲州本地的雲州派係,降將組成的派係等等。
不過,這些派係基本隻在一些無關痛癢的方麵,比如聚會喝酒之類的地方拉幫結派,並不會幹涉到政治和軍事上麵的東西。
畢竟,在許少傑的雲州集團麾下為官,誰不知道,許少傑最厭惡的就是因私廢公,並且這雲州集團誰又不知道,許少傑那些無孔不入的錦衣六扇門呢。
麾下的文臣武將,自己有自己的分寸,隻要不觸及到許少傑的底線,許少傑還是會在允許的範圍之內,給予麾下的這些文臣武將們,相對的自由空間。
許少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當然,許少傑也會在一些必要的時候,隱晦的提點一下,並且均衡一下各方勢力的平衡。
“徐州主帥鄧艾,雖比不得高長恭與史雲嶺二位元帥,征戰多年戰功赫赫,卻也是主公欽命的徐州主帥,這夏侯衡能屢次三番將鄧艾的徐州軍抵禦於高強之外,甚至能陣斬孫新將軍,的確是不可小覷的勁敵,”
賈詡嘴上這些話,雖然表麵上是說給戲誌才和徐庶聽的,但是賈詡的眼神,卻一直看著坐在一旁一言不發的許少傑。
言外之意不言而喻,鄧艾攻伐青州進度緩慢,還損兵折將,並不全都是鄧艾的責任,這青州的主將夏侯衡,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其實,許少傑又哪裏不知道這青州戰場的症結所在。
鄧艾的能力,沒有人比許少傑還要更清楚了。
雖然,鄧艾在雲州集團之中,算不得出類拔萃的翹楚人物,但是卻也絕對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個,什麽阿貓阿狗都能打發的了的存在。
青州戰場,之所以進程緩慢,甚至損兵折將,主要還是因為這次的對手,是一個實打實的有著硬實力的夏侯衡。
如今的青州戰場,若不是有冀州謝探花這個豬隊友,恐怕隻靠徐州的兵力,是很難把夏侯衡,逼到現在的這步田地的。
原本的徐州軍,鄧艾之外,隻有百裏呈文和百裏尚武兩兄弟,孫立孫新兄弟兩個,充其量隻能做個副將,押送個輜重糧草。
後來夏侯衡加入戰場之後,斬殺了孫新,又差點陣斬了孫立,還得虧雲鴻陰差陽錯的出現在徐州戰場,這才救下了命懸一線的孫立。
加上後來,許少傑又將一直留在手中的一張好牌,楊再興派往了青州的戰場,有了楊再興和雲鴻這兩員猛將的助陣,這才把原本青州戰場上的劣勢扭轉了過來。
由此可見,夏侯衡的確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將領。
這也是為何,許少傑要屢次三番的親筆寫下書信,試圖勸說夏侯衡棄暗投明,歸順自己。
畢竟,夏侯衡這種能力的人才,就算是手下謀士如林,猛將如雨的許少傑,也是十分的欣賞。
隻不過,偏偏這夏侯衡,是個愚忠的家夥,麵對許少傑的親筆勸降書信,雖然同樣也是親筆回信,並且在心中也是言辭懇切的感謝許少傑的欣賞。
但是,夏侯衡最終回信的結果,還是不由分說的拒絕。
“哎,罷了。”
許少傑長歎一聲,搖了搖頭,接著站起身來,走到了桌案之前,看向了青州的地圖。
縱使是許少傑再怎麽有愛才之心,再怎麽欣賞夏侯衡。
現在,夏侯衡拒絕了許少傑這麽多次的招攬,想必也是心意已決。
許少傑若是再拖下去,不僅會對後麵的作戰計劃有影響,並且也對不起此刻正在戰場上,越學拚殺的將士們。
說不定,就在許少傑猶豫的時候,就有徐州軍的將士們倒在了血泊之中。
許少傑明白,自己也不能在等了。
既然你夏侯衡不願歸順,那許少傑也已經是仁至義盡了。
既然你夏侯衡想要這個忠義的名聲,那也就隻能勉為其難的送你一程了。
“戲誌才,傳令下去,命徐州主帥鄧艾,冀州主帥薛仁貴,兩路夾擊青州腹地,剿滅青州軍,冀州亂軍餘孽,與青州百姓,秋毫不可犯,大軍壓境,奪取青州。”
許少傑看著麵前的地圖上,青州那最後一點的空缺,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濃烈的殺機。
這樣的許少傑,賈詡看在眼裏,雖然麵無表情,但是心中卻是有些興奮。
相比於平日裏禮賢下士,彬彬有禮,毫無架子的許少傑,賈詡心中更欣賞的,就是現在這個,殺伐果斷,冷酷無情,高高在上的雲州鎮北侯。
這,才是他賈詡真正願意效忠的,亂世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