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九月十八。


    晉王陳懷安麾下,龍城兵馬北伐大軍先鋒主將、驃騎將軍霍去病,率一萬虎豹騎前出漠北,北擊突厥。


    於石峰山下,夜襲突厥王庭,斬首捕擄二萬二千八百有餘。


    其中,斬殺突厥帝國大汗鐵木爾,以及突厥各部落首領(副首領)十三人,俘虜突厥相國軍師忽爾烈,將軍,當戶等三十餘人。


    並且,成功解救被突厥掠走的朔北邊關男女百姓,總計兩萬九千餘人。


    經此一戰,突厥主力被晉王陳懷安麾下,龍城兵馬北伐大軍在漠北橫掃滌蕩,帝國分崩離析,餘部各自遠遁,漠北再無王庭。


    晉王陳懷安自龍城起兵,奉天靖難以來,北滅突厥,南取雲州,其勢銳不可當。


    短短兩個月時間,先後殲滅捕擄大新王朝雲麾軍,以及突厥兵馬超過四十餘萬,已實際控製新朝西北地區,三座軍事重鎮及九十八郡縣。


    王朝西北,發生如此轟動且震驚的大事件,奸相秦如檜即便有心想要隱瞞不報,也瞞不住了啊!


    事實上,當西北總兵吳青雲兵敗雲州,戰死沙場的消息,傳回京師宰相府時,秦如檜就已經在著手準備相關事宜。


    而後,當突厥滅國的消息傳回之後,秦如檜就更加有恃無恐了。


    這就意味著,近十年來他暗中指使吳青雲吃空餉,喝兵血,與突厥人暗通曲款的齷齪勾當,皆隨著吳青雲、鐵木爾的相繼戰死,而徹底被掩蓋在滾滾的曆史長流之中。


    加之,近段時間以來,秦如檜不惜耗費重金,與後宮寵妃聞人羽身邊的親信太監建立起聯係。


    將他這些年珍藏的夜明珠、九鳳冠、玉石蓮花、九玲瓏白玉寶塔等稀世珍寶,敬獻於羽妃娘娘,讓她在皇帝趙乾的耳邊吹吹枕邊風,彰顯秦相嘔心瀝血,於國家、於社稷的勞苦功高。


    秦如檜自信,這一套操作下來,他腦袋上的烏紗帽應該是能保住了。


    所以,他決定等明天朝會一開始,就向皇帝趙乾坦白一切,由趙乾自行定奪。


    翌日。


    大新朝堂,金鑾殿上。


    宰相秦如檜攜滿朝文武早已恭候多時,神態疲倦的當朝皇帝趙乾,這才攜滿麵紅光,嬌豔欲滴的寵妃聞人羽姍姍來遲。


    趙乾剛一屁股坐到龍椅之上,就哈欠連天的說道:“眾愛卿,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身邊,天生媚骨的妖妃聞人羽,則是小鳥依人的依偎在趙乾的胸膛上,乖巧而安靜的看著朝堂之上,一雙狐媚眼兒衝著秦如檜眨了眨。


    後者心領神會,立馬起身上前,道:“啟稟聖上,昨夜邊關八百裏加急,漠北大捷,突厥國滅!”


    “突厥大汗鐵木爾,以及各部落首領(副首領)盡數伏誅,餘孽遠遁漠南,而漠北再無王庭!”


    嘶!


    宰相秦如檜此話一出,金鑾殿上滿朝文武皆為之震驚!


    唯有知曉實情的兵部尚書沈光明,以及曆經千辛萬難從龍城歸來複命的禮部侍郎、傳旨欽差孫鶴齡二人麵色如常。


    很快,便有秦如檜的朝中黨羽站出來,雙手作揖,向皇帝趙乾道賀:“恭喜聖上,賀喜聖上!”


    “突厥蠻子,盤踞漠北,時常南下掠我邊民,擾我邊境,搶奪物資,濫殺無辜,實乃王朝西北邊關之心腹大患。”


    “先帝在位之時,就曾下旨命晉王陳破虜五征漠北,北擊突厥而未果!”


    “而今,聖上繼位不到一年,我大新王朝邊關王師便一舉滌蕩漠北,橫掃突厥,徹底肅清西北邊關匪患,實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又一壯舉啊!”


    說著,這名秦如檜的黨羽便當庭跪下,行三拜九叩之禮後,大聲說道:


    “古有漢武大帝北擊匈奴,開創漢武盛世;而今聖上於建安元年九月,滅國突厥,其功績足以比肩漢武大帝。”


    “微臣以為,建安盛世,指日可待!”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說完,這名官員當庭高呼萬歲。


    見此情景,其餘朝堂之上的官員,亦是紛紛磕頭跪拜,高呼萬歲!


    哈哈哈!


    龍椅之上,皇帝趙乾心情大好,放聲大笑。


    那張一看就是縱欲過度的臉上,寫滿了誌得意滿的神情。


    興起之時,一把將依偎在懷裏的寵妃聞人羽推開,站起身來就在金鑾殿上左右踱步,單手叉腰,霸氣喊話:“朕這一生,兢兢業業,勵精圖治!”


    “開運河,下南洋,通絲路,滅突厥,哪一件不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壯舉?”


    “遙想朕初登大位之時,朝堂之上的前朝舊臣、遺老,對朕的質疑之聲不絕於耳,對朕的施政綱領百般阻撓,對朕提拔的忠臣良將指手畫腳——”


    說到這兒,趙乾話鋒一轉,語氣陡然淩厲起來,繼續道:


    “而今,朕倒是想要讓這些前朝舊臣、遺老們睜開眼好好看看,朕到底是那二世而亡的昏聵之君,還是那開創盛世的千古一帝!”


    “皇上聖明!”


    一時間,滿朝文武皆跪拜高呼皇上聖明。


    唯有禮部侍郎孫鶴齡,即便是朝堂之上隻能隨波逐流,但臉上卻時刻保持著清醒和理智。


    藏於官袍袖口內,晉王陳懷安親筆撰寫的《奉天靖難,討逆檄文》,以及西北總兵吳青雲與突厥大汗鐵木爾暗通曲款的罪證,也被他緊緊握在手上,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呈與當朝皇上。


    此刻,金鑾殿上的二世帝趙乾意氣風發,神采飛揚,當即決定犒賞三軍。


    趙乾道:“秦相,替朕擬一道犒賞朔北邊關守軍的聖旨,凡參與此次北擊突厥的將士,士兵發放三個月餉銀以資鼓勵,百戶、千戶統兵將領原地晉升一級;”


    “至於將軍以上的將領,你擬一個名單給到兵部,根據戰功大小,酌情予封侯賜爵!”


    “皇上,使不得啊!”


    就在這時,朝堂之上響起一個不合時宜的聲音。


    隨後,隻見禮部侍郎孫鶴齡,在滿朝文武驚詫的眼神中,毫無畏懼的站了出來,直麵當朝皇帝趙乾。


    行跪拜之禮後,孫鶴齡一臉堅定,決絕的說道:“皇上,微臣鬥膽勸諫皇上,暫行對西北邊關將士的敕封!”


    “嗯?”


    金鑾殿上,趙乾麵色一沉,不怒自威。


    很顯然,他並不想在此龍顏大悅之際,聽到如此這般的反對之聲。


    可當他認出朝堂之下諫言之人時,還是強忍著不悅的心情,詢問緣由。


    趙乾道:“咦,這不是孫愛卿嗎?你什麽時候從龍城返回京師的啊?”


    說到這兒,趙乾突然想起來了什麽,繼續問道:


    “對了,孫愛卿,你剛從龍城回來,晉王世子陳懷安舉兵對抗朝廷,斬殺雲麾軍少將軍吳奉先一事,而今進展到何地步了?”


    孫鶴齡回道:“回稟皇上,此事說來話長,還望皇上準許微臣細細道來。”


    “準了!”


    趙乾點了點頭,當即表示恩準。


    得到皇帝的首肯之後,孫鶴齡緩緩從地上起身,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吟誦了一首詩:


    “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


    “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


    “壁破風聲屋,梁頹月墮床;”


    “哪知牧民者,不肯報災荒!”


    刷!


    孫鶴齡此話一出,大新朝堂文武滿座皆驚。


    尤其是身為宰相的秦如檜,老奸巨猾的臉上眉頭都擰成了三道川,一雙眼睛惡狠狠的剜向孫鶴齡,恨不得從他的身上剜下二兩肉來。


    孫鶴齡這個迂腐頑固的老儒生,分明是在含沙射影,不,這直接就是在赤裸裸的向皇上參自己這個當朝宰相一本啊!


    老儒生殺人何須用劍,嘴皮上下一搭就要人親命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