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大新王朝幽雲十六州之一的邊關重鎮武州城,改換門庭。


    駐守武州的虎賁軍參將劉子玉,親率三千親兵舉義,高舉“清君側,除奸佞”的靖難旗幟,連夜將武州城內的縣衙所屬官吏、赤衣衛駐武州分支等,共計一百三十餘名大新官吏悉數收押。


    隨後,劉子玉代表駐守武州的虎賁軍,宣布效忠晉王陳懷安的龍城靖難大軍。


    拂曉時分,已成功控製住武州城的劉子玉,命人將來遠門(北門)城門打開,命麾下虎賁軍列隊相迎,恭迎晉王陳懷安,以及龍城靖難大軍入城。


    這日,武州城迎來了入秋後的第一場秋雪。


    陳懷安身披黃金戰甲,腰係七星龍淵寶劍,胯著良駒黃驃馬,第一個走進武城來遠門,戰馬揚起的鐵蹄,在城門洞口古老的青石板上輕輕敲打,發出聲聲脆響。


    緊隨其後的,是單臂握著龍城靖難大軍戰旗的金吾衛統領蕭破。


    再然後,便是人馬俱披銀甲、寸步不離保護晉王陳懷安的龍城十八騎。


    此刻,早已在城門口恭候多時,等待晉王陳懷安入城的虎賁軍參將劉子玉,借助雪地的反光,看著陳懷安身後,那一眼望不到頭的靖難大軍時,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暗道,還好自己選擇了當這個新朝的國舅爺,而非愚忠前朝的短命將軍。


    他劉子玉也是久經沙場之人,二十餘年的行伍生涯,早已讓他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一支軍隊精銳與否,戰鬥力如何,他一搭眼就能看出來。


    晉王陳懷安麾下的龍城靖難大軍,絕對是整個大新王朝所有軍隊中的戰力天花板。


    無論是單兵武器裝備(披甲率),還是士兵的整體精氣神(眼中殺氣),都遠勝過劉子玉從軍二十餘年,所見到的任何一支軍隊。


    即便是當年先帝趙莽的禦前營,而今京師皇城的禦林軍,對比起此刻正秩序井然入城的龍城靖難大軍,遜色了可都不止一星半點。


    事實上,劉子玉也沒看錯。


    此番,陳懷安為伏擊皇帝趙乾,動用的可是其麾下最精銳的三支軍隊。


    鐵浮屠,虎豹騎,秦銳士,哪一支軍隊單拎出來,都是當朝戰力天花板的存在。


    將這三支頂級精銳齊聚一堂,其恐怖的威懾力和戰場統治力,絕對是1+1+1大於3的存在。


    更何況,為了給大新王朝首個倒戈的將領,及其麾下武州虎賁軍樹立一個好形象。


    陳懷安在率部進城之前,就下令三軍披甲帶刀,武裝進城。


    果不其然,當晉王陳懷安和龍城靖難大軍一亮相,便一舉震驚了留守武州的虎賁軍眾將士。


    若是在戰場之上,對上這樣的敵軍,留守武州的虎賁軍那是一點勝算都沒有。


    在場的虎賁軍將領,不由得紛紛向主將劉子玉豎起大拇指,眼神中滿是欽佩。


    “將軍——”


    突然,一個親兵悄悄扯了扯劉子玉的衣袖,後者這才猛地從恍惚中回過神來。


    而這時,晉王陳懷安已經策馬來到,距離劉子玉一行虎賁軍將領不到三十步的地方。


    見狀,劉子玉急忙快步向前,來到陳懷安麵前行跪拜之禮,抱拳道:“末將劉子玉,參見晉王殿下!”


    “參見晉王殿下!”


    身後,一眾武州虎賁軍將領也紛紛跪拜行禮。


    騎在黃驃馬背上的陳懷安微微頷首,道:“眾將,免禮!”


    待一眾虎賁軍將領起身之後,陳懷安這才繼續說道:“諸位,本王此番於龍城起兵靖難,乃是奉先帝遺詔,持打王鞭清君側,除奸佞。”


    “爾等,皆為軍中良將,國之棟梁,值此新帝昏聵,奸臣當道之際,能義無反顧的站出來,隨本王一道南征討逆,固國本,安社稷,本王甚感欣慰。”


    “先帝若泉下有知,亦能感念諸位忠君愛國之心。”


    說著,陳懷安突然拔出腰間的七星龍淵寶劍,劍鋒霸氣一指,道:“本王在此,以晉王的名義向諸位承諾——”


    “靖難成功之後,諸位連升三級,封侯拜將,封妻蔭子!”


    刷!


    此話一出,在場的虎賁軍將領先是一驚,繼而大喜。


    參將劉子玉率先跪拜,磕頭呐喊:“晉王威武!”


    “晉王威武!”


    一眾虎賁軍將領齊齊跪倒高呼。


    “晉王萬,千歲,千歲,千千歲!”


    “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在一眾虎賁軍將士的高呼聲中,陳懷安率領的龍城靖難大軍,高調進入武州城。


    而後,兵分三路。


    驃騎將軍霍去病,親率數百虎豹騎精兵出城前往土木堡,為大軍探查敵情;


    龐先楚、樊無忌,率領鐵浮屠、虎豹騎和秦銳士大部隊,前往營地休整備戰;


    大將軍王翦,親自率領秦銳士一部,全麵接手武州城防,以確保大戰之前不會走漏任何風聲。


    至於晉王陳懷安,則在劉子玉的帶領下前往將軍府。


    武寧王劉新武,早已在將軍府等候多時。


    卯時時分。


    將軍府後院雜房散養的大公雞,都已經第三次打鳴了。


    書房內,一夜未眠的武寧王劉新武,卻依舊神采奕奕,毫無倦意。


    此時,劉新武早已換下了那一身參將親兵的甲胄,取而代之的是一襲質地上乘的素衣。


    原本,他是打算穿四爪蟒袍的王爺套裝。


    後麵想想,萬一要是陳懷安這小兔崽子也穿一身蟒袍的話,豈不顯得尷尬了。


    在劉新武看來,今日與陳懷安相見,並非大新王朝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會晤,而是長輩與晚輩,老丈人和新女婿之間的翁婿見麵。


    少點繁文縟節,多點溫情和睦才是王道。


    劉新武正在書房內來回踱步,焦急等待。


    此情此景,倒是讓劉新武回想起當年,他決定率部歸順先帝趙莽所建立的大新政權之時,在軍營中徹夜等待趙莽上門時的回憶。


    也是如今日這般,焦急中帶著幾分期待,期待中又帶著幾許緊張。


    “晉王殿下駕到——”


    很快,書房外傳來了將軍府下人的通報聲。


    劉新武也收回了淩亂的思緒,深吸一口氣後轉身看向門外。


    咯吱!


    伴隨著咯吱一聲,書房的木門被人從門外推開。


    門外的陳懷安,房內的劉新武對視一眼,先是一驚,繼而大笑。


    沒錯,這兩人還是撞衫了。


    隻見門外的陳懷安,也穿著一身質地上乘的素衣,款式與劉新武身上穿的無異。


    隻是,陳懷安身型欣長,屬於天生的衣架子。


    這一襲素衣穿在他身上,更顯翩翩風度,分明是一位謙謙君子。


    反觀劉新武,知天命的年紀裏,臃腫的身型早已走樣。


    這一襲素衣穿在他身上,反倒像是生出頭發還俗後的彌勒佛。


    哈哈哈!


    最終,還是老辣的劉新武率先開口,打破這尷尬的氣氛:“懷安賢侄,京師一別,三年有餘了吧?”


    陳懷安也笑著拱手行禮,道:“小侄陳懷安,拜見王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