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前世今生,天定姻緣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瞬間,劉書君塵封三年的記憶湧上心頭。
評書先生口中,青麵獠牙招風耳的晉王陳懷安,竟然會是他?
這位年輕郡主的思緒,突然就被拉回了三年前京師秦淮河畔的那個雨夜。
那是劉書君跟隨進京麵聖的父王劉新武,第一次踏足金陵城,繁華熱鬧的京師,名聲在外的秦淮河畔,無時無刻不在勾動著花季少女的心弦。
終於,在武寧王劉新武出席皇宮禦宴的那個雨夜,對繁華京師的一切都充滿好奇的劉書君,偷偷帶著貼身丫鬟溜出了客棧。
冒著三月裏淅淅瀝瀝的春雨,在熱鬧繁華的京城縱情遊樂。
不知不覺間,竟然去到了有名的秦淮河畔。
那秦淮河畔,本就是王公貴族,紈絝子弟,文人騷客尋花問柳的風月場所。
麵容姣好,身段婀娜的郡主劉書君和隨行丫鬟,深夜誤入秦淮河畔,等同於羊入狼群,自然免不了被醉意朦朧,色膽包天的紈絝之人盯上。
接下來,便是俗不可耐的,卻又是真切發生的英雄救美橋段。
同樣隨父王進京麵聖,接受先帝趙莽敕封晉王世子身份的陳懷安,就這麽巧合的與被幾個紈絝醉鬼騷擾的劉書君碰上。
然後,彼時的晉王世子,就那麽略微出手,便將幾個京城紈絝一頓爆錘,救下了年輕的王府郡主劉書君。
事後拂衣去,不留功與名。
從此,那張輪廓分明,劍眉星目的俊朗臉龐,便在少女時期的劉書君心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劉書君本以為,她這輩子都不會再與那位行俠仗義的俊朗少年相遇。
誰曾想,命運有時候就是如此奇妙。
二人不僅相遇,相見。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二人還訂下了一紙婚約。
這一刻,劉書君都開始有些相信,這世間真的有上天注定的緣分了。
“書君——書君!”
“啊?”
父王劉新武的呼喊,終於將懷春少女的思緒,從過往悸動且刻骨的回憶中拉回現實。
劉書君小臉緋紅,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爹,你,你叫我?”
劉新武悻悻的說道:“爹要是再不叫你,恐怕你的魂兒都得被陳懷安勾走了!”
“哎呀!”
劉書君撒嬌的說道:“爹,哪有啊,不理你了!”
說著,劉書君扭頭就走,果真佯裝生氣,不理父王劉新武了。
隻不過,她出走的方向,卻是在順著晉王陳懷安率大軍出城的方向。
眼角的餘光,卻是一直追著那一道騎在馬背上的金色身影,直到那欣長的金色身影徹底消失在視野中。
“喂,書君,走錯了,客棧在這邊!”
劉新武一臉無奈的搖了搖頭,自言自語的說著:“來之前還瞧不上人家陳懷安呢,說別人是青麵獠牙招風耳的醜八怪!”
“現在可好,見到真人之後,連爹都不要了。”
“都說這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我家這個姑娘還沒嫁出去呢,就——”
“哼,要你管!”
劉新武話還沒說說完,就被折返回來的劉書君打斷。
甚至,還不忘用細胳膊故意撞了一下劉新武,這才氣鼓鼓的向著客棧所在的方向疾步走去。
對這個古靈精怪的女兒,劉新武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誰讓他是大新王朝頭號“女兒奴”呢?
隻得亦步亦趨的追上去問道:“書君,這人也見到了,那婚約的事情......”
“全憑爹爹做主!”
......
同一時間。
行軍路上的陳懷安,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剛才,那一直躲藏在送行百姓中窺視自己的少女,不由得將陳懷安的思緒拉回穿越之前。
看著那張熟悉的臉蛋兒,總讓他有種錯覺,自己還是剛從曆史係畢業,分配到省城文物研究所考古隊的那個大學生陳懷安。
而不是現在這個殺伐果斷,誌在問鼎中原,一統天下的陳懷安。
三年前,京城秦淮河畔的那個雨夜。
當陳懷安第一眼見到劉書君的時候,便被那張刻骨銘心的臉蛋兒所震驚。
倒不是因為她二八年華,就出落得猶如出水芙蓉,傾國傾城的容顏。
而是因為,那張臉和他記憶中從未曾忘卻,並且已經成為他對另外那個世界唯一念想的那張臉,如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
所以,陳懷安當初才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
至於事後,為何又拂衣而去,不留功與名?
實乃是因為陳懷安人間清醒,他深知自己早已不是那個曆史係畢業的大學生陳懷安,那酷似內心念想的女孩,也不是另外那個世界的他。
與其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思念和回憶中,倒不如徹底斷了念想。
可今日,當陳懷安在送行的人群中驚鴻一瞥,發現當年秦淮河畔救下的那個姑娘,躲藏在人群中窺視自己之時。
他才猛然發現,有些念想是無論如何也斬不斷的。
再者就是,作為在晉王封地龍城,生活了整整二十四年的陳懷安,他很確定躲藏在人群中窺視自己的那個姑娘,絕非龍城本土人。
難道,這三年以來,她一直在找尋自己?
可是,她這又是為何呢?
一時間,陳懷安思緒混亂,倒顯得有些理不清頭緒了。
“報——”
“啟稟晉王殿下,王府東方孝大師急報!”
這時,傳令兵匆匆策馬而來,行至陳懷安身邊時終於勒住戰馬,行禮之後繼續說道:“殿下,東方孝大師來報。”
陳懷安一揮手,道:“念!”
“武寧王劉新武攜郡主劉書君抵達晉王府,東方孝大師已按照殿下出征前的交代,轉告武寧王,大軍西征歸來,殿下與郡主完婚。”
嗯!
陳懷安點了點頭,道:“本王知道了!”
“等等!”
突然,陳懷安叫住了正欲離去的傳令兵,追問道:“你剛才說什麽,武寧王和郡主劉書君,是今日抵達王府的?”
傳令兵道:“回稟殿下,是的!”
哈哈!
陳懷安忍俊不禁,自言自語道:“該不會這麽巧吧,難不成,這武寧王府的郡主劉書君就是——”
評書先生口中,青麵獠牙招風耳的晉王陳懷安,竟然會是他?
這位年輕郡主的思緒,突然就被拉回了三年前京師秦淮河畔的那個雨夜。
那是劉書君跟隨進京麵聖的父王劉新武,第一次踏足金陵城,繁華熱鬧的京師,名聲在外的秦淮河畔,無時無刻不在勾動著花季少女的心弦。
終於,在武寧王劉新武出席皇宮禦宴的那個雨夜,對繁華京師的一切都充滿好奇的劉書君,偷偷帶著貼身丫鬟溜出了客棧。
冒著三月裏淅淅瀝瀝的春雨,在熱鬧繁華的京城縱情遊樂。
不知不覺間,竟然去到了有名的秦淮河畔。
那秦淮河畔,本就是王公貴族,紈絝子弟,文人騷客尋花問柳的風月場所。
麵容姣好,身段婀娜的郡主劉書君和隨行丫鬟,深夜誤入秦淮河畔,等同於羊入狼群,自然免不了被醉意朦朧,色膽包天的紈絝之人盯上。
接下來,便是俗不可耐的,卻又是真切發生的英雄救美橋段。
同樣隨父王進京麵聖,接受先帝趙莽敕封晉王世子身份的陳懷安,就這麽巧合的與被幾個紈絝醉鬼騷擾的劉書君碰上。
然後,彼時的晉王世子,就那麽略微出手,便將幾個京城紈絝一頓爆錘,救下了年輕的王府郡主劉書君。
事後拂衣去,不留功與名。
從此,那張輪廓分明,劍眉星目的俊朗臉龐,便在少女時期的劉書君心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劉書君本以為,她這輩子都不會再與那位行俠仗義的俊朗少年相遇。
誰曾想,命運有時候就是如此奇妙。
二人不僅相遇,相見。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二人還訂下了一紙婚約。
這一刻,劉書君都開始有些相信,這世間真的有上天注定的緣分了。
“書君——書君!”
“啊?”
父王劉新武的呼喊,終於將懷春少女的思緒,從過往悸動且刻骨的回憶中拉回現實。
劉書君小臉緋紅,有些不好意思的問道:“爹,你,你叫我?”
劉新武悻悻的說道:“爹要是再不叫你,恐怕你的魂兒都得被陳懷安勾走了!”
“哎呀!”
劉書君撒嬌的說道:“爹,哪有啊,不理你了!”
說著,劉書君扭頭就走,果真佯裝生氣,不理父王劉新武了。
隻不過,她出走的方向,卻是在順著晉王陳懷安率大軍出城的方向。
眼角的餘光,卻是一直追著那一道騎在馬背上的金色身影,直到那欣長的金色身影徹底消失在視野中。
“喂,書君,走錯了,客棧在這邊!”
劉新武一臉無奈的搖了搖頭,自言自語的說著:“來之前還瞧不上人家陳懷安呢,說別人是青麵獠牙招風耳的醜八怪!”
“現在可好,見到真人之後,連爹都不要了。”
“都說這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我家這個姑娘還沒嫁出去呢,就——”
“哼,要你管!”
劉新武話還沒說說完,就被折返回來的劉書君打斷。
甚至,還不忘用細胳膊故意撞了一下劉新武,這才氣鼓鼓的向著客棧所在的方向疾步走去。
對這個古靈精怪的女兒,劉新武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誰讓他是大新王朝頭號“女兒奴”呢?
隻得亦步亦趨的追上去問道:“書君,這人也見到了,那婚約的事情......”
“全憑爹爹做主!”
......
同一時間。
行軍路上的陳懷安,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剛才,那一直躲藏在送行百姓中窺視自己的少女,不由得將陳懷安的思緒拉回穿越之前。
看著那張熟悉的臉蛋兒,總讓他有種錯覺,自己還是剛從曆史係畢業,分配到省城文物研究所考古隊的那個大學生陳懷安。
而不是現在這個殺伐果斷,誌在問鼎中原,一統天下的陳懷安。
三年前,京城秦淮河畔的那個雨夜。
當陳懷安第一眼見到劉書君的時候,便被那張刻骨銘心的臉蛋兒所震驚。
倒不是因為她二八年華,就出落得猶如出水芙蓉,傾國傾城的容顏。
而是因為,那張臉和他記憶中從未曾忘卻,並且已經成為他對另外那個世界唯一念想的那張臉,如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樣。
所以,陳懷安當初才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
至於事後,為何又拂衣而去,不留功與名?
實乃是因為陳懷安人間清醒,他深知自己早已不是那個曆史係畢業的大學生陳懷安,那酷似內心念想的女孩,也不是另外那個世界的他。
與其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思念和回憶中,倒不如徹底斷了念想。
可今日,當陳懷安在送行的人群中驚鴻一瞥,發現當年秦淮河畔救下的那個姑娘,躲藏在人群中窺視自己之時。
他才猛然發現,有些念想是無論如何也斬不斷的。
再者就是,作為在晉王封地龍城,生活了整整二十四年的陳懷安,他很確定躲藏在人群中窺視自己的那個姑娘,絕非龍城本土人。
難道,這三年以來,她一直在找尋自己?
可是,她這又是為何呢?
一時間,陳懷安思緒混亂,倒顯得有些理不清頭緒了。
“報——”
“啟稟晉王殿下,王府東方孝大師急報!”
這時,傳令兵匆匆策馬而來,行至陳懷安身邊時終於勒住戰馬,行禮之後繼續說道:“殿下,東方孝大師來報。”
陳懷安一揮手,道:“念!”
“武寧王劉新武攜郡主劉書君抵達晉王府,東方孝大師已按照殿下出征前的交代,轉告武寧王,大軍西征歸來,殿下與郡主完婚。”
嗯!
陳懷安點了點頭,道:“本王知道了!”
“等等!”
突然,陳懷安叫住了正欲離去的傳令兵,追問道:“你剛才說什麽,武寧王和郡主劉書君,是今日抵達王府的?”
傳令兵道:“回稟殿下,是的!”
哈哈!
陳懷安忍俊不禁,自言自語道:“該不會這麽巧吧,難不成,這武寧王府的郡主劉書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