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啟稟讚普,追擊漢軍騎兵的五萬大軍,在香積寺以北十裏外的地方,遭遇漢軍伏擊,五萬騎兵盡沒,主將白瑪戰死!”


    吐蕃大營,中軍帳外。


    一名拚死從香積寺趕回來的士兵,將五萬吐蕃騎兵全軍盡沒的消息,帶回吐蕃大營,稟告讚普達瑪。


    “漢軍,漢軍增援長安城的援軍,正在香積寺集結,直奔我軍大營而來!”


    “什麽?”


    聽聞此言,吐蕃讚普達瑪暴跳如雷。


    也顧不上什麽尊貴的形象,直接騰的一下從椅子上跳起來,三步並兩步的衝到這名傳令兵的麵前,一把揪起他的衣襟。


    怒目而視,厲聲吼道:“你說什麽?五萬大軍盡沒,主將白瑪戰死?”


    傳令兵沒有說話,隻是痛苦而絕望的拚命點頭。


    轟!


    達瑪一把將傳令兵推倒,雙眼血紅,語氣暴戾的說道:“這怎麽可能,眼下距離白瑪率五萬鐵騎追擊漢軍潰兵,不過才一個時辰而已。”


    “短短一個時辰,五萬吐蕃大軍就全軍覆沒了?”


    “就算是五萬頭犛牛,也不可能一個時辰內就被漢軍全部宰殺幹淨啊!”


    很顯然,達瑪對於五萬大軍盡沒的消息很難接受,更不願意相信吐蕃軍中,最為精銳的鎖甲騎兵,在漢軍手上連一個時辰都支撐不住。


    這怎麽可能?


    漢軍的戰鬥力,若是真的如此厲害,又何至於躲進這長安城內當縮頭烏龜,又何至於從河西、隴佑諸州,一路潰敗至長安城?


    “讚普,漢軍的援軍伏兵,足有十萬人之巨!”


    這時,那名傳令兵帶著哭腔,繼續說道:“整個香積寺以北的山林中,漫山遍野的都是漢軍的伏兵。”


    “他們的騎兵,俱是披重鎧,持利器,戰馬身型高大,肌肉發達,遠勝過我吐蕃騎兵的戰馬;”


    “更恐怖的是,在增援長安城的漢軍援兵中,竟然有一支專門克製騎兵部隊的步卒,他們身披重甲,手持鋒利長刀;”


    “末將,末將在香積寺親眼所見,這支漢軍的長刀隊,以牆式推進戰術在戰場上,對我軍騎兵步步緊逼,數百把長刀組成刀盾統一起落劈砍,刀盾所過之處,人馬俱碎!”


    說到這兒,這名傳令兵撲通一聲,跪倒在達瑪的麵前,聲淚俱下的哭訴道:“讚普,這支漢軍援兵戰鬥力實在強悍,我軍現如今騎兵盡沒,還望讚普速速定奪;”


    “一旦讓漢軍援軍圍上來,與長安城內的安西邊軍殘餘內外夾擊,再想撤退就來不及了!”


    噗!


    話音未落,這名拚死回來送信的吐蕃傳令兵,便身首異處,當場嗝屁。


    身為吐蕃讚普的達瑪手上,還握著一把刀刃上沾染著幾滴鮮血的彎刀。


    見此情景,吐蕃中軍大帳內的武將、謀臣、仆從紛紛跪倒,將腦袋深埋,誰也不敢觸了讚普的黴頭。


    達瑪雙眼血紅,表情猙獰的怒吼著:“大戰在即,動搖我吐蕃大軍軍心者、漲敵軍士氣者,皆斬無赦!”


    說著,達瑪猛地一揮手上的彎刀,厲聲吩咐道:“傳令下去,大軍備戰!”


    “得令!”


    同一時間,長安城城樓之上。


    在那名吐蕃騎兵,拚死從香積寺突圍出來,趕回吐蕃大營送信,最終卻被讚普達瑪一刀斬首之時。


    長安城外,也有數名玄甲騎兵策馬而來。


    幾名騎兵在護城河岸邊來回馳騁,怎奈何被收起吊橋的護城河,此時已經成為了眾玄甲騎兵無法跨越的一道天塹。


    城樓之上,安西總兵、鎮西大將軍郭定方,以及麾下安西邊軍的一眾將領,也發現了城下的幾名玄甲騎兵。


    當即有武將出言道:“大將軍,是龍城晉王殿下的騎兵斥候!他們在城外來回馳騁,時不時有緊急軍情要向城內傳遞?”


    說著,這名武將試探性的提議道:“大將軍,要不要放下吊橋,放這幾個騎兵斥候進城?”


    “不可!”


    此提議,當即被人反駁道:“萬一城下的騎兵斥候,是吐蕃人的探子假扮的呢?此時放下吊橋,打開城門,豈不是著了吐蕃賊人的道!”


    “長安城若是失守,可不僅是你我幾人頭上烏紗帽不保那麽簡單!”


    嗖!


    “大將軍小心!”


    說話間,一支箭矢冷不丁的飛上長安城城牆,直挺挺的紮進了城樓的樓柱之上,樺木箭杆還在慣性的作用下左右顫動著。


    “敵襲——”


    城樓上,有人驚呼道。


    “諸位且慢,不必大驚小怪!”


    這時,身為鎮西大將軍的郭定方,終於展露出了幾分大將的風範,第一時間喝退了城牆之上風聲鶴唳的守城將士。


    隨後,大步流星的走到那顆被箭矢射中的樓柱前,用力一拔,將箭矢從樓柱上拔下來,順勢取下了綁在箭杆上的信件。


    打開一看,上麵隻有一行小字——申時時分,率部出城,內外夾擊,全殲吐蕃!


    落款是,龍城兵馬副元帥陳慶之!


    哈哈哈!


    郭定方突然放聲大笑,在一眾守城將領詫異的眼神中,自言自語道:“眾將,長安城之圍已解,吐蕃賊眾的死期到了!”


    “傳本將軍將令——全軍集結,申時出城,與龍城援軍內外夾擊,全殲長安城外的吐蕃賊眾;”


    “為戰死沙場的安西邊軍將士,為無辜慘死吐蕃屠刀之下的安西各州百姓——報仇!”


    “報仇!”


    “報仇!”


    ......


    申時時分。


    退守長安城的三萬安西邊軍,披甲帶刀,整裝待發。


    留守城內的萬餘傷兵,老弱病殘紛紛登上城樓,為即將出城作戰的安西邊軍將士送行。


    安西總兵、鎮西大將軍郭定方身先士卒,穿著明光鎧,手持環首刀躍馬上前,下達將令:“傳令下去,放吊橋,開城門!”


    “放吊橋,開城門!”


    轟隆!


    很快,伴隨著一聲悶響,高懸於護城河外的吊橋落下。


    緊接著,長安城東門那兩扇厚重的木門,也被士兵從城門洞內緩緩推開。


    郭定方一馬當先,手中環首刀的刀鋒,直指城外圍城的吐蕃大營。


    一聲怒吼:“安西邊軍眾將,隨本將軍一起出城殺敵,報仇雪恨!”


    “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