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在黃驃馬背上的陳懷安,神色坦然接受了焉耆城守將譚力的這一跪。


    二人也算是舊識,三年前曾在京師皇城,先帝趙莽的六十大壽壽宴上,有過一麵之緣。


    彼時的陳懷安,還隻是世人眼中“羸弱無剛,不堪大用”的廢物世子,譚力也不過是安西邊軍的區區四品武將。


    果真是,士別三年當刮目相看。


    沒想到最終千裏馳援譚力,拯救焉耆軍民於屠城危難之中的,竟會是當年那個受盡朝堂文官武將白眼的廢物世子。


    由於吐蕃進犯,焉耆城早在三個月前,就已經斷了和安西總兵府之間的聯係。


    安西總兵郭定方在龍城,率三十萬安西邊軍投誠晉王陳懷安的消息,至今仍未送達至安西四鎮。


    就連大新二世帝趙乾,駕崩於土木堡的消息,譚力都是從圍城的回紇人嘴裏聽說的。


    所以,當譚力跪拜完陳懷安之後,他並未起身,而是開口繼續道:“晉王殿下,末將譚力,願率焉耆城軍民,投到晉王帳下!”


    “從今日起,晉王殿下劍鋒所指之處,就是我譚力和焉耆城安西邊軍將士刀鋒所至之地,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說完,譚力莊重而嚴肅的將自己的佩刀,雙手捧起恭敬的遞到陳懷安麵前。


    在他身後,幸存的千餘焉耆城邊軍將士,亦是紛紛跪倒一片,像主將譚力一樣,獻出了自己的武器。


    聲勢浩大的齊聲怒吼:“晉王殿下劍鋒所指之處,就是焉耆城安西邊軍將士刀鋒所至之地,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哈哈哈!


    見狀,馬背上的陳懷安氣衝雲霄的豪邁大笑。


    從金吾衛統領,因失職被降為晉王禦前營旗手的蕭破,當即心領神會的站出來,主動向譚力說道:


    “譚將軍,你可能有所不知,早在三個月前,安西總兵、鎮西大將軍郭定方,就已經在晉王封地龍城,宣布率三十萬安西邊軍效忠晉王殿下!”


    啊?


    聞言,單膝跪地的譚力先是一驚,繼而反應過來之後,再度叩拜陳懷安,道:“殿下,都怪末將愚昧僭越,還望殿下恕罪!”


    “譚將軍,諸位安西邊軍的將士們,請起吧!”


    直到這時,陳懷安終於發話了,他笑著道:“二世暴君趙乾昏聵無能,信任奸佞,致使大新朝堂烏煙瘴氣,忠臣良將任其迫害,舉國上下,民不聊生。”


    “本王於封地龍城起兵靖難,上承天道,下順民心。”


    “安西總兵、鎮西大將軍郭定方,率三十萬安西邊軍將士加入龍城靖難大軍,更是彰顯了邊軍將士的忠勇之心。”


    陳懷安頓了頓,一字一句道:“諸位安西邊軍將士,效忠的是漢民族王朝,而非趙氏江山!”


    “本王麾下的龍城大軍,效忠的也是漢民族王朝,而非我陳懷安個人!”


    陳懷安一邊說著,一邊策馬來到幸存的千餘安西邊軍將領麵前,堅定而深邃的目光,依次從那一張張飽經風霜,眼神中充斥著忠義、勇武、決絕的臉頰之上掃過。


    繼續道:“而今,大新朝廷分崩離析,外有吐蕃、回紇、西域諸國犯我邊境,肆意屠戮、糟踐我邊關漢地百姓;”


    “內有奸臣當朝,更有二王作亂稱帝,可謂是內憂外患;”


    “本王自龍城一路走來,沿途所見十室九空,餓殍千裏,這趙氏的大新江山,早已經從上爛到下,從裏爛到外;”


    “趙氏治下的漢地百姓,不僅要麵對朝廷的橫征暴斂,還要麵對異邦外族的刀兵之禍!”


    說著,陳懷安陡然提升了音量,厲聲道:“古語有雲:亂世用重典,沉屙下猛藥!眼下的大新王朝,已經到了必須要徹底改變的時候,諸位——”


    “你們是否願意與本王一道,把這黑暗的大新朝堂,把這民不聊生的動蕩亂世,一舉推翻,重塑我漢民族在西域絲路上的輝煌榮光?”


    “願意!”


    “願意!”


    “願意!”


    一時間,焉耆城上下內外,到處充斥著發自肺腑的怒吼。


    就連單膝跪地的守軍主將譚力,都忍不住起身振臂高呼起來,堅定的眼神中有滾燙炙熱的淚珠滑落。


    “晉王殿下,我曾經是一名破虜軍旗手,曾跟隨先王兩度出征西域,有幸見證了先王打到回紇都城,打得回紇大漢跪地求和,俯首稱臣的一幕;”


    這時,焉耆城幸存的邊軍中,有一名老兵突然從跪地的人群中站起來,炙熱的眼神直勾勾的看著馬背上的陳懷安,帶著幾分期許的語氣問道:


    “殿下,您此番率部奔襲千裏馳援焉耆城,也能像當年先王率領破虜軍征伐西域那樣,帶領我們再打到回紇人的都城嗎?”


    刷!


    此話一出,原本喧鬧的焉耆城內外,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中。


    無數雙眼睛,齊刷刷、直勾勾的看向身處風暴中心的晉王陳懷安。


    幸存的邊軍將士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曾經的破虜軍士兵,在先王陳破虜被皇帝趙乾剝奪兵權後,打散編入到各地邊軍中。


    這部分兵士,不僅對兩代晉王都有天然的親近感,更對回紇敵軍更是有恨之入骨、勢不兩立的血海深仇。


    再加之,剛剛經曆了慘烈的焉耆十日保衛戰,又有相當一部分昔日的同袍弟兄,倒在了回紇人的刀下。


    這些底層的邊軍士兵,大多是沒什麽文化的大老粗,不懂什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大道理。


    有仇不過夜,才符合他們直爽、忠義的性格。


    這才有膽子大的士兵,壯著膽子向晉王陳懷安問出了剛才那番話。


    麵對曾經破虜軍士兵的發問,陳懷安鄭重其事的回答道:“諸位,我陳懷安在此向大家表個態——”


    “龍城大軍此番征伐西域,不僅是要解安西四鎮之圍,更是要一戰徹底打服包括回紇在內的西域三十六國;”


    “要讓這些異域番邦的蠻子,一百年內再也不敢心生犯我漢地百姓之心!”


    “你們,願不願意和本王一起,再到回紇都城哈拉巴勒嘎斯,去親眼見證回紇蠻子是怎樣向我漢民族跪地求和,俯首稱臣的?”


    “願意!”


    “願意!”


    “願意!”


    焉耆城內外,再度爆發山呼海嘯般的怒吼。


    陳懷安當即宣布,關寧鐵騎和焉耆城內的安西邊軍合兵一處不做停留,直接沿著西域蠻兵潰逃的方向,一路直奔疏勒城。


    同時,在焉耆城內張榜告示,自龍城大軍入城之日起,焉耆屬地百姓五年內稅賦全免,十年內稅賦減半。


    此政令一出,剛經曆了圍城三月,又是一場惡戰的焉耆百姓無不歡呼。


    更是親切的稱呼龍城大軍為王者之師,跪地送行晉王出征疏勒之時,更是自發的高聲呼喊:


    “晉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