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能在“以武為尊”的大新王朝脫穎而出,被欽點為新科武狀元的武三甲,頗有些謀略和城府。


    僅僅是憑借涿州城內的龍城兵馬調動情況,稍加分析便一針見血的識破了晉王陳懷安,留給龍城兵馬副元帥、征南大將軍常遇春的手諭。


    事實也的確如此,涿州城內手握三十五萬兵馬的常遇春。


    之所以一直閉城不出,是因為他在等待晉王殿下率龍城鐵浮屠千裏馳援,助陣南征。


    武三甲果斷下令:“趙將軍,傳本將軍口諭,虎賁新軍入夜後即刻班師,返回莫州!”


    “啊——”


    副將趙魁一愣,有些不解的問道:“大將軍,就這麽無功而返,班師回城了?”


    “咱們若是就此撤兵,朝廷和秦相那邊追究下來,恐怕不好交代吧?”


    武三甲眉頭緊鎖,一臉嚴肅的說道:“趙將軍,此時若是不主動撤兵,等到陳懷安的龍城鐵浮屠,和涿州城內的三十五萬龍城叛軍合兵一處之時;”


    “再想從容撤離,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頓了頓,武三甲繼續道:“大軍北伐平叛,絕非一朝一夕能成之事!”


    “眼下,第一要務是保全手上這支虎賁新軍,其他事情,從長再議!”


    “趙將軍,執行本將軍的將令去吧!”


    “末將得令!”


    副將趙魁當即拱手領命。


    臨行前,還不忘梗著脖子悻悻的說了一句:“大將軍說得對,值此亂世之中,手上有兵權才是王道;”


    “再說了,這朝廷本該撥付咱們虎賁新軍的六百萬兩餉銀,才給區區一百萬兩就想把咱們給打發了,做夢!”


    言畢,趙魁頭也不回的離開中軍大帳,著手安排大軍撤兵事宜去了。


    看著趙魁離去的背影,身為虎賁新軍主將、大新朝廷威武大將軍,總兵官的武三甲,不由得搖頭歎息。


    麵對朝廷拖欠餉銀、軍賞一事,副將趙魁尚且如此,可想而知一線士兵會作何反應?


    也罷!


    正好借退兵之事,向秦相和朝廷施壓。


    一日不滿餉,一日不北伐!


    當夜,於涿州城外二十裏處安營紮寨圍城的十萬朝廷虎賁軍,在大將軍武三甲的將令下連夜撤軍,秩序井然的撤回莫州城。


    翌日。


    還在睡夢中的龍城兵馬副元帥、征南大將軍常遇春,便被軍中副將劉子玉叫醒:“副元帥,城外的朝廷虎賁軍撤兵了!”


    “什麽?”


    和衣而眠的常遇春,騰的一下就從營帳內簡易的床榻之上蹦起。


    隨後,三步並兩步的衝到大帳外,看著神采奕奕的劉子玉問道:“武三甲撤軍了?”


    嗯!


    劉子玉重重的點了點頭,肯定的回道:“前軍斥候來報,涿州城外的朝廷兵馬一夜之間全部撤離了,隻留下空空蕩蕩的營地。”


    常遇春眉頭一挑,道:“會不會,是武三甲的誘敵深入之計?”


    劉子玉思索片刻,回道:“副元帥,應該不是,據斥候掌握的情報來看,朝廷虎賁軍的營地內秩序井然,所有糧草器械輜重全部被打包帶走。”


    “看樣子,是武三甲主動撤軍的!”


    哼!


    常遇春冷哼一聲,道:“如此看來,本帥自幽雲各州調集重兵匯聚涿州的消息,定是走漏了風聲,讓武三甲有所警覺;”


    “這個武三甲,還真是個不好對付的家夥啊!”


    “劉子玉,晉王殿下現在到哪兒了?”


    劉子玉想了想,回道:“副元帥,根據晉王殿下的上一封手諭時間推算,殿下此時應該已經過了長安府,該到晉王封地了。”


    常遇春道:“傳令下去,即刻派出八百裏加急趕往晉王府,將朝廷虎賁軍撤兵的消息稟告晉王殿下;”


    “齊聚涿州城內的龍城各軍,原地待命,整軍備戰,不得有誤!”


    “末將得令!”


    ......


    晉王封地,龍城。


    今日,是晉王陳懷安攜龍城眾將西征歸來的日子。


    留守龍城的老和尚東方孝和大將軍王翦,已於前幾日接到了晉王陳懷安的手諭,得知了大軍凱旋的確切時辰。


    盛大且隆重的歡迎儀式,自然是少不了的。


    龍城不僅是晉王封地,更是龍興之地。


    城內三十餘萬百姓的命運,早已經和晉王府的興衰融為一體。


    晉王陳懷安此番西征,大破吐蕃蠻兵、令西域三十六國俯首稱臣,徹底平定了西北地區的戰亂,將大新王朝的半壁江山盡收囊中。


    這蓋世功績,早已令龍城百姓軍民熱血沸騰。


    坊間紛紛猜測,晉王殿下將何時登基稱帝,是否定都龍城?


    全城百姓,自發的張燈結彩,營造出隆重的節日氛圍,迎接凱旋而歸的晉王陳懷安和龍城將士。


    巳時時分。


    晉王府老太妃,晉王陳懷安的生母徐若雲;晉王府小王爺陳龍象;黑袍和尚東方孝;大將軍王翦,以及一眾龍城破虜軍將領;


    紛紛在龍城永定門外齊聚,恭候西征凱旋的晉王陳懷安。


    永定門內,則早已經被龍城百姓軍民圍得水泄不通,隻為一睹晉王殿下西征歸來的英姿風采。


    蹬蹬蹬!


    蹬蹬蹬!


    這時,猶如平地起驚雷般的馬蹄聲,開始在龍城永定門外響起。


    伴隨著由遠及近,越來越近的馬蹄聲,全副武裝、人馬俱披重鎧的三千龍城鐵浮屠重騎的輪廓,開始出現在城門外眾人的視野中。


    那一道身披黃金戰甲的欣長身影,在黑壓壓的一片重騎輪廓中,顯得格外顯眼。


    “擊鼓,鳴號——”


    “恭迎晉王殿下西征凱旋——”


    大將軍王翦聲若洪鍾,一聲厲喝。


    身旁的數十名傳令兵齊聲怒吼,頓時將大將軍的將令擴大數十倍,回響在龍城內外。


    城牆之上,接到命令的戰鼓隊和號角兵,當即擂鼓鳴號。


    咚!


    咚!


    咚!


    嗚——


    下一刻,渾厚而莊重的鼓點聲和號角聲響徹龍城,直衝雲霄。


    晉王陳懷安一馬當先,第一個策馬跨上橫跨在護城河兩岸的吊橋之上,一步步堅定的走向永定門。


    緊隨其後的,是披甲帶刀,神情肅穆的勇武將軍龐先楚和龍城鐵浮屠先鋒主將樊無忌。


    再然後,是三千全副武裝,威風凜凜的龍城鐵浮屠。


    待到陳懷安策馬走到,前來迎接的王府家眷和龍城眾將麵前之時。


    大將軍王翦一聲令下:“恭迎晉王殿下西征凱旋!”


    “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霎時間,龍城永定門內外,到處是龍城將士的怒吼聲:


    “恭迎晉王殿下西征凱旋!”


    “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高呼晉王千歲的聲音不絕於耳。


    緊接著,在大將軍王翦的帶領下,前來迎接晉王凱旋的王府家眷和守城將士,紛紛向陳懷安行跪拜之禮。


    唯有徐若雲,陳龍象和東方孝三人,神色坦然的站在原地。


    “眾將,免禮——”


    騎在黃驃馬背上的陳懷安,先是下令讓跪地行禮的眾將免禮起身,然後才瀟灑的從馬背上翻身而下。


    三兩步走到徐若雲的麵前,向她問候行禮:“母後,兒臣回來了!”


    嗯!


    徐若雲眼含熱淚,抬手輕輕撫摸了一下陳懷安的臉頰,一臉關切的說道:“兒啊,你瘦了,也變黑了!”


    一旁的小王爺陳龍象歪著腦袋,左顧右盼一番後,湊到陳懷安麵前,大大咧咧的問道:


    “哥,你在西域打了那麽長時間的仗,怎麽沒給我帶個金發碧眼的嫂子回來呢?”


    “我聽母後說,咱父王當年從西域打仗回來的時候,就給咱帶回來了兩個西域的二娘娘;”


    “我還以為,你也會給我帶個西域的嫂子回來呢!”


    “對了,哥,武寧王府那位嫂子,我已經見過了,長得可漂亮了......”


    徐若雲:“......”


    陳懷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