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老娘徐若雲提出來的靈魂拷問,陳懷安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作答?


    關於如何處理毗伽公主月綺羅,和書君公主劉書君二人之間的關係,陳懷安並不是沒有考慮過。


    隻不過,最終也沒能思考出個子醜寅卯來。


    這才本著“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態度,暫且任由這件事自由發展下去。


    都說知子莫若父,這話放到徐若雲和陳懷安母子身上,一樣適用。


    當娘的自然能看出來兒子的窘態,更明白孩子的不知所措。


    誒——


    隻聽得徐若雲一聲長歎,自顧自的說道:“兒啊,看來你也是還沒有想明白,日後該如何處理這後宮之事。”


    “說起來,這後宮之事,說小也小,說大也大。”


    “曆朝曆代,後宮之爭,外戚幹政的事情也是屢見不鮮。”


    頓了頓,徐若雲繼續道:“雖說,這漢家王朝自古以來,都從未曾有過異國、異族之女被立為皇後的先例;”


    “即便是被冊封為皇貴妃的,那也是屈指可數!”


    “但是——”


    說到這兒,徐若雲話鋒一轉,道:“這毗伽公主月綺羅的身份,又非同於一般的異國、異族王公貴族之女;”


    “她乃是西域三十六國中,疆域麵積最廣,人口最多,經濟最為繁榮的回紇汗國公主,其背後所代表著的,是回紇汗國和整個西域諸國的利益;”


    “我兒日後若是登基加冕,想要成為秦皇漢武那樣的千古一帝,必然少不了西域諸國的支持,除非——”


    說著,徐若雲那端莊大氣的臉龐之上,罕見的露出一抹狠厲之氣,道:“除非我兒以鐵血手腕,不顧西域諸國臣民百姓的死活,以大軍強行鎮壓西域;”


    “否則,在日後開國之時的皇後大位之爭中,就不可避免的得將毗伽公主月綺羅這位異國、異族的公主,列入新朝皇後的人選;”


    “但是,這話又說回來,書君公主劉書君所代表的大新王朝遺老舊將,那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徐若雲的臉上,明顯也透著難以抉擇的糾結。


    她說道:“自古以來,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日後我兒若是登基稱帝,在治理天下之時,免不了得借助武寧王劉新武的餘威,網羅前朝英才;”


    “所以,這新朝皇後的人選,書君那丫頭,也必將有一席之地;”


    老娘徐若雲分析得頭頭是道,陳懷安卻是聽得一個腦袋兩個大。


    無奈之下,隻得兩手一攤,看著徐若雲問道:“母後,那依照您的意思,這件事兒臣該怎麽處理?”


    聞言,徐若雲衝陳懷安翻了一個白眼,沒好氣的說道:“懷安啊,不是母後說你,現如今天下尚未一統,大軍南征失利;”


    “身為龍城靖難之師主帥的你,又怎能將心思放到兒女情長之上?”


    哈?


    陳懷安:“......”


    徐若雲道:“要依照母後的意思,你眼下須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龍城靖難大軍的南征大業之上;


    無論是對毗伽公主月綺羅,還是對書君公主劉書君,都保持同一個態度就行了?”


    “什麽態度?”


    “不主動,不拒絕——”


    頓了頓,徐若雲又輕飄飄的說了一句:“大不了,待到一統天下之時,分別將二人冊立為東、西二宮皇後!”


    “曆朝曆代沒有這個先例,咱家就開這個先例唄,又沒什麽大不了的!”


    “反都造了,還怕後世史官記載你開曆史之先河,冊立東西宮皇後嗎?”


    聽完老娘徐若雲這番霸氣無比的言論,陳懷安頓時間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下一刻,他不由得向老娘徐若雲投去崇拜之色,並向老娘豎起了大拇指。


    這神態表情,一如當初陳懷安龍城起兵靖難之前,老娘徐若雲讓他改口叫母後之時的反應。


    我滴個娘啊,還是一如既往的幽默風趣,總是讓人猝不及防。


    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


    金陵城,宰相府。


    大新王朝的實際掌權者宰相秦如檜,剛剛接到了來自莫州前線,朝廷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武三甲的八百裏加急奏折。


    奏折上,武三甲告知秦相及朝廷,北伐涿州的十萬虎賁新軍,已從涿州城外撤兵,返回莫州城固防。


    得知此消息,秦如檜震怒不已,狠狠的一巴掌將武三甲送回來的奏折拍在案桌之上。


    啪!


    一聲脆響,嚇得齊聚宰相府議事殿內的宰相一黨麵麵相覷,不敢發聲。


    最終,戶部尚書羅元吉壯著膽子站了出來,一臉諂媚的問道:“秦相,這是發生了何事,竟然令秦相如此動怒?”


    哼!


    端坐議事殿主位的秦如檜冷哼一聲,道:“還不是因為武三甲那頭喂不飽的惡狼!”


    “本相不就是緩撥了虎賁新軍三百萬兩餉銀嗎?這武三甲竟然直接從涿州城外退兵了,一路退回到莫州城!”


    “他這是想幹什麽,擁兵自重,威脅本相和朝廷啊!”


    秦如檜怒不可遏,那張老奸巨猾的老臉,在大庭廣眾之下,罕見的流露出陰狠的神色。


    嘶——


    一聽到武三甲退兵的消息,身為戶部尚書的羅元吉不由得菊花一緊,倒吸涼氣。


    當初,宰相秦如檜在從蘇太後蘇婉兒手上,訛了一千二百萬兩的虎賁軍餉銀之時,可是明令羅元吉;


    給前線北伐的武三甲和虎賁軍,撥付三百萬兩的軍餉,以便讓武三甲率領虎賁軍,繼續揮師北伐。


    但是,身為戶部尚書的羅元吉,在執行秦相的命令之時,打了個折扣,隻給了武三甲和虎賁軍一百萬兩餉銀。


    剩下的二百萬兩,早已經被羅元吉帶頭私分。


    兵部、戶部、宰相府,手上有點實權的大新朝廷官員,皆分了一杯羹。


    大頭,自然是被羅元吉收入囊中。


    私分軍餉一事,羅元吉自認為做得天衣無縫。


    甚至,後來武三甲親自修書一封呈遞秦相,討要剩餘的五百萬兩軍餉之時,羅元吉還在一邊帶頭和稀泥,斥責武三甲攜兵自重,趁機獅子大開口。


    費了一番功夫,好歹是將私分軍餉一事糊弄了過去。


    誰曾想,本以為這件事都已經翻篇了的羅元吉,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武三甲這個匹夫,竟然因此退兵。


    也不知道,現在偷偷將那二百萬兩的軍餉撥付給武三甲,能不能讓他繼續率兵北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