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勢均力敵,一場惡戰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莫州城內,主動出城作戰的虎賁新軍有五萬餘人馬,步卒三萬,精騎兩萬,重甲騎兵鐵浮屠三千。
作為大新王朝武將中的後起之秀,身為虎賁新軍主將的武三甲,自然不會傻到下令讓莫州城內的二十五萬兵馬,傾巢而出與龍城大軍決戰。
這五萬餘兵馬,是武三甲用來衝陣和消耗龍城大軍士氣用的。
武三甲主動出城迎戰,倒是令坐鎮中軍指揮攻城的晉王陳懷安,以及自降身份成為龍城大軍攻城先鋒的副帥常遇春,都有些始料未及。
按理來說,作為身經百戰的統兵主將,不管是陳懷安還是常遇春,在麵對守城的敵軍主動放下吊橋,打開城門出城作戰的天賜良機;
都應該果斷下令,前軍先鋒即刻出擊,趁著出城的作戰的敵軍尚未站穩腳跟,集結成陣之時,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實際情況卻是,在麵對武三甲主動率部出城列隊迎戰之時,陳懷安和常遇春,都沒有貿然下達進攻的軍令。
一方麵,是因為出城作戰的虎賁新軍,其集結位置處在莫州城城牆之上的守軍弩車射程範圍之內,龍城大軍攻城部隊的弩車、投石車射程範圍之外;
倘若攻城一方的龍城大軍貿然出擊,必將遭到城牆之上守軍弩車和投石車的暴擊。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出城作戰的虎賁新軍,居前位置的乃是鐵浮屠重甲騎兵和輕騎兵,具有極強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而與之相反的是,龍城大軍這邊居前位置的,是弓弩兵和扛著登城器械的輔兵,貿然出擊迎戰敵軍騎兵的話,無異於主動送死。
所以,陳懷安和常遇春,在發現了主動出城的武三甲和虎賁新軍步騎之時,也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敵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集結而束手無策。
龍城兵馬中軍了望塔上,陳懷安在看到守城的虎賁新軍竟然出動了鐵浮屠後,頓時心頭一緊。
隨即下令道:“傳令下去,讓樊無忌和龐先楚,率領鐵浮屠和玄甲軍上前助陣,決不能讓敵軍的鐵浮屠衝起來!”
“末將得令!”
很快,傳令兵便帶著晉王陳懷安的軍令,急匆匆的前往攻城最前線。
與此同時,莫州城外的虎賁新軍輕重騎兵,也已經集結成戰陣。
身披明光鎧,手持龍膽亮銀槍的虎賁新軍主將武三甲,粗獷的臉頰之上掛著睥睨天下的神色,目光堅定的看向正前方黑壓壓的一片龍城兵馬大軍。
他緩緩的抬起手上的龍膽亮銀槍,槍尖霸氣一指,厲聲道:“虎賁新軍的將士們,建功立業授封賞的時機到了——”
“眾將,隨本將軍一道誅殺龍城叛軍了!”
“斬叛軍首級一顆,賞白銀五十兩!”
“殺啊!”
話音剛落,武三甲猛地磕打馬腹,胯下的大白馬吃痛,頓時嘶吼著揚起四蹄衝了出去。
“殺叛軍,領賞銀了!”
“衝啊!”
緊隨其後的,是三千人馬俱披重鎧的鐵浮屠重騎兵。
兩翼,則是兩萬虎賁新軍的輕騎兵。
蹬蹬蹬!
蹬蹬蹬!
霎時間,萬馬奔騰疾馳,鐵蹄踏碎大地,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響徹莫州城內外,護城河內的一灣河水,都被滌蕩起層層漣漪。
“弓弩兵,列陣迎敵!”
“投石機,放——”
嗖!
嗖!
嗖!
幾乎同時,在武三甲率騎兵衝陣之時,莫州城外原本是集結攻城一方的龍城大軍各部,無需先鋒主將下令,便各自開始還擊迎敵。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弓弩兵和投石兵。
漫天的箭矢,翻滾的巨石,在莫州城外的半空中,劃出一道道淒美的索命弧線。
下一刻,箭矢和巨石,紛紛砸進了移動的虎賁新軍騎兵陣中。
轟——
噗——
鏘——
一時間,巨石砸到人馬身上的轟隆聲、箭矢射穿輕甲貫穿皮肉的噗噗聲,以及箭矢撞擊在鐵浮屠重鎧身上的金屬碰撞聲,交織著響成一片。
猶如移動洪流的虎賁新軍騎兵陣型,頓時被砸倒射殺一大片。
無主的戰馬,卻依然憑借著動物求生的本能,繼續跟著大部隊向前衝鋒。
“龍城鐵浮屠——”
“玄甲輕騎兵——”
“出擊!”
龍城大軍攻城部隊的兩翼,作為策應的鐵浮屠和玄甲軍,也在敵軍騎兵出動的同時,接到了各自主將龐先楚和樊無忌的將令;
甚至,陳懷安下令讓二人出擊的軍令,都還沒有傳到龐先楚、樊無忌二人耳邊時,二人便根據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作出了率部出擊的正確決定。
蹬蹬蹬!
蹬蹬蹬!
猶如平地起驚雷的馬蹄聲,再一次響徹莫州城上空。
與疾馳中的虎賁新軍騎兵的鐵蹄聲,交織著奏響一曲雄渾悲壯的樂章。
一千步。
五百步。
二百步!
十幾個呼吸間,武三甲所率領的虎賁新軍鐵騎,與龍城大軍攻城部隊的弓弩兵之間,距離便被縮短為不到二百步,進入了弓弩兵人力開弓的射程。
“弓弩兵,放箭——”
嗖!
嗖!
嗖!
隨著各弓弩兵指揮千戶的臨陣指揮調度,龍城大軍的弓弩兵又是一輪近距離齊射,將無數箭矢射向敵軍的騎兵陣中。
“弓弩兵,後撤——”
“盾牌兵,陣型前移!”
“長槍兵、樸刀兵列陣迎敵——”
一道道臨陣指揮調度的將令,有條不紊的在龍城大軍各方陣中響起。
麵對近在咫尺的敵軍輕重騎兵的威壓,攻城作戰的龍城大軍士兵毫無懼色,更無潰退之意。
這些士兵,皆為陳懷安從【天生帝王命】係統中召喚的私兵死士,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戰鬥意誌,都要比普通士兵強得多。
即便是麵對敵軍騎兵衝陣,明知不敵,依然能從容拔刀。
這一幕,更是令以龍城征南大軍副將劉子玉為首的,一眾原朝廷虎賁軍將領為之動容、震撼。
紛紛在心裏嘀咕著,同樣的局麵若是換成自己麾下的士兵,恐怕早就已經士氣崩塌,全線潰逃了。
再次看向晉王陳懷安的目光,也變得由衷欽佩。
然而,此時身處中軍了望塔上的陳懷安,卻沒有心思,更沒有功夫去關心麾下這些將領,看向自己的眼色。
他的目光,一刻也不曾從前線戰場上挪開。
當陳懷安親眼目睹,身騎白馬,手持龍膽亮銀槍的敵軍主將武三甲,單槍匹馬殺入龍城兵馬陣中時;
他便很清楚的知道——莫州之戰,一場惡仗不可避免!
作為大新王朝武將中的後起之秀,身為虎賁新軍主將的武三甲,自然不會傻到下令讓莫州城內的二十五萬兵馬,傾巢而出與龍城大軍決戰。
這五萬餘兵馬,是武三甲用來衝陣和消耗龍城大軍士氣用的。
武三甲主動出城迎戰,倒是令坐鎮中軍指揮攻城的晉王陳懷安,以及自降身份成為龍城大軍攻城先鋒的副帥常遇春,都有些始料未及。
按理來說,作為身經百戰的統兵主將,不管是陳懷安還是常遇春,在麵對守城的敵軍主動放下吊橋,打開城門出城作戰的天賜良機;
都應該果斷下令,前軍先鋒即刻出擊,趁著出城的作戰的敵軍尚未站穩腳跟,集結成陣之時,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實際情況卻是,在麵對武三甲主動率部出城列隊迎戰之時,陳懷安和常遇春,都沒有貿然下達進攻的軍令。
一方麵,是因為出城作戰的虎賁新軍,其集結位置處在莫州城城牆之上的守軍弩車射程範圍之內,龍城大軍攻城部隊的弩車、投石車射程範圍之外;
倘若攻城一方的龍城大軍貿然出擊,必將遭到城牆之上守軍弩車和投石車的暴擊。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出城作戰的虎賁新軍,居前位置的乃是鐵浮屠重甲騎兵和輕騎兵,具有極強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而與之相反的是,龍城大軍這邊居前位置的,是弓弩兵和扛著登城器械的輔兵,貿然出擊迎戰敵軍騎兵的話,無異於主動送死。
所以,陳懷安和常遇春,在發現了主動出城的武三甲和虎賁新軍步騎之時,也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敵軍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集結而束手無策。
龍城兵馬中軍了望塔上,陳懷安在看到守城的虎賁新軍竟然出動了鐵浮屠後,頓時心頭一緊。
隨即下令道:“傳令下去,讓樊無忌和龐先楚,率領鐵浮屠和玄甲軍上前助陣,決不能讓敵軍的鐵浮屠衝起來!”
“末將得令!”
很快,傳令兵便帶著晉王陳懷安的軍令,急匆匆的前往攻城最前線。
與此同時,莫州城外的虎賁新軍輕重騎兵,也已經集結成戰陣。
身披明光鎧,手持龍膽亮銀槍的虎賁新軍主將武三甲,粗獷的臉頰之上掛著睥睨天下的神色,目光堅定的看向正前方黑壓壓的一片龍城兵馬大軍。
他緩緩的抬起手上的龍膽亮銀槍,槍尖霸氣一指,厲聲道:“虎賁新軍的將士們,建功立業授封賞的時機到了——”
“眾將,隨本將軍一道誅殺龍城叛軍了!”
“斬叛軍首級一顆,賞白銀五十兩!”
“殺啊!”
話音剛落,武三甲猛地磕打馬腹,胯下的大白馬吃痛,頓時嘶吼著揚起四蹄衝了出去。
“殺叛軍,領賞銀了!”
“衝啊!”
緊隨其後的,是三千人馬俱披重鎧的鐵浮屠重騎兵。
兩翼,則是兩萬虎賁新軍的輕騎兵。
蹬蹬蹬!
蹬蹬蹬!
霎時間,萬馬奔騰疾馳,鐵蹄踏碎大地,震耳欲聾的馬蹄聲響徹莫州城內外,護城河內的一灣河水,都被滌蕩起層層漣漪。
“弓弩兵,列陣迎敵!”
“投石機,放——”
嗖!
嗖!
嗖!
幾乎同時,在武三甲率騎兵衝陣之時,莫州城外原本是集結攻城一方的龍城大軍各部,無需先鋒主將下令,便各自開始還擊迎敵。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弓弩兵和投石兵。
漫天的箭矢,翻滾的巨石,在莫州城外的半空中,劃出一道道淒美的索命弧線。
下一刻,箭矢和巨石,紛紛砸進了移動的虎賁新軍騎兵陣中。
轟——
噗——
鏘——
一時間,巨石砸到人馬身上的轟隆聲、箭矢射穿輕甲貫穿皮肉的噗噗聲,以及箭矢撞擊在鐵浮屠重鎧身上的金屬碰撞聲,交織著響成一片。
猶如移動洪流的虎賁新軍騎兵陣型,頓時被砸倒射殺一大片。
無主的戰馬,卻依然憑借著動物求生的本能,繼續跟著大部隊向前衝鋒。
“龍城鐵浮屠——”
“玄甲輕騎兵——”
“出擊!”
龍城大軍攻城部隊的兩翼,作為策應的鐵浮屠和玄甲軍,也在敵軍騎兵出動的同時,接到了各自主將龐先楚和樊無忌的將令;
甚至,陳懷安下令讓二人出擊的軍令,都還沒有傳到龐先楚、樊無忌二人耳邊時,二人便根據瞬息萬變的戰場態勢,作出了率部出擊的正確決定。
蹬蹬蹬!
蹬蹬蹬!
猶如平地起驚雷的馬蹄聲,再一次響徹莫州城上空。
與疾馳中的虎賁新軍騎兵的鐵蹄聲,交織著奏響一曲雄渾悲壯的樂章。
一千步。
五百步。
二百步!
十幾個呼吸間,武三甲所率領的虎賁新軍鐵騎,與龍城大軍攻城部隊的弓弩兵之間,距離便被縮短為不到二百步,進入了弓弩兵人力開弓的射程。
“弓弩兵,放箭——”
嗖!
嗖!
嗖!
隨著各弓弩兵指揮千戶的臨陣指揮調度,龍城大軍的弓弩兵又是一輪近距離齊射,將無數箭矢射向敵軍的騎兵陣中。
“弓弩兵,後撤——”
“盾牌兵,陣型前移!”
“長槍兵、樸刀兵列陣迎敵——”
一道道臨陣指揮調度的將令,有條不紊的在龍城大軍各方陣中響起。
麵對近在咫尺的敵軍輕重騎兵的威壓,攻城作戰的龍城大軍士兵毫無懼色,更無潰退之意。
這些士兵,皆為陳懷安從【天生帝王命】係統中召喚的私兵死士,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戰鬥意誌,都要比普通士兵強得多。
即便是麵對敵軍騎兵衝陣,明知不敵,依然能從容拔刀。
這一幕,更是令以龍城征南大軍副將劉子玉為首的,一眾原朝廷虎賁軍將領為之動容、震撼。
紛紛在心裏嘀咕著,同樣的局麵若是換成自己麾下的士兵,恐怕早就已經士氣崩塌,全線潰逃了。
再次看向晉王陳懷安的目光,也變得由衷欽佩。
然而,此時身處中軍了望塔上的陳懷安,卻沒有心思,更沒有功夫去關心麾下這些將領,看向自己的眼色。
他的目光,一刻也不曾從前線戰場上挪開。
當陳懷安親眼目睹,身騎白馬,手持龍膽亮銀槍的敵軍主將武三甲,單槍匹馬殺入龍城兵馬陣中時;
他便很清楚的知道——莫州之戰,一場惡仗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