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常遇春兵臨濟南府城下的消息,武三甲本就陰鬱的臉上,眉頭皺得更深了。


    他深知龍城兵馬副元帥常遇春的統兵能力,亦知曉龍城叛軍將士的戰鬥力之強悍。


    以濟南府守備吳啟東,和區區五萬殘兵,想要抵擋得住常遇春的十五萬龍城叛軍一年半載,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武三甲當即作出決斷,以兩個月為限,必須平定京師政變之事。


    他吩咐道:“傳令下去,告訴濟南府守備吳啟東,讓他務必在濟南府抵擋常遇春的龍城叛軍三個月;”


    “三個月之內,若是他吳啟東丟了濟南府,那他就是大新王朝的千古罪人!”


    “三個月之後,若是吳啟東依舊能堅守濟南府而力保城池不失,那他就是此戰的最大功臣;”


    “本將軍將親率大軍北上,在濟南府城下,龍城叛軍的大營內為濟南府守軍設下慶功宴,並親自向皇上、太後替他們請功!”


    “末將得令!”


    傳令兵匆忙領命而去。


    江風襲襲的江堤上,又隻剩下武三甲和麾下的兩位副將。


    武三甲再度開口道:“趙將軍,唐將軍,你們也都聽見了吧,這龍城叛軍的其中一路,都已經兵臨濟南府城下了;”


    “想必,進攻開封府的龍城叛軍,不日也會兵臨開封府城下;”


    “二位,留給我們虎賁新軍勤王平叛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說著,武三甲的語氣陡然淩厲起來,厲聲道:“副將趙魁、唐子義聽令——”


    “末將在!”


    趙魁、唐子義二人,當即挺直腰板,向武三甲拱手抱拳,等待將令。


    武三甲道:“副將趙魁,本將軍責成你全權負責征集、打造戰船,並訓練虎賁新軍將士水戰渡江一事,不得有誤!”


    “末將得令!”


    趙魁再度拱了拱手,領下將令。


    想了想,武三甲又補充了一句:“趙魁,本將軍隻給你兩個月的時間,兩個月內,這十八萬虎賁新軍,必須具備水戰的能力;”


    “若是貽誤戰機——”


    話音未落,趙魁主動接下話茬:“大將軍請放心,若是貽誤戰機,末將提頭來見!”


    本就是戴罪立功的趙魁心一橫,自己便立下了軍令狀。


    嗯!


    武三甲重重的點了點頭,隨後將目光落到另一位副將唐子義的身上,道:“副將唐子義,本將軍責成你全權負責,廣招江南地區大新兵馬進京勤王一事;”


    “本將軍還就不信了,這麽多的大新王朝武將,難道就沒有一個忠臣良將了,難道全都要跟著他竊國奸相秦如檜顛覆這大新江山社稷?”


    “末將得令!”


    唐子義也再度拱手抱拳領命。


    這時,武三甲抬手拍了拍唐子義的肩膀,語重心長的說道:“子義,此去江南凶險萬分,你定要做好思想準備!”


    唐子義大義凜然的回道:“大將軍,子義一心報國,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江南之行,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


    “好樣的!”


    武三甲誇讚了一句,而後對著二人一揮手,吩咐道:“好了,你們各自準備去吧!”


    “大新靈武二年八月初六,本將軍要親率十八萬虎賁新軍過長江!”


    “末將得令!”


    ......


    江陰要塞,大新水師大本營。


    相較於京師金陵城外,長江兩岸隔江對峙的緊張局麵,遠在百裏之外的大新水師大本營內,就顯得要祥和平靜得多。


    自從得到了大新靈武皇帝的冊封,被封為大新王朝第九大異姓王四海王之後,水師提督方天耀便急劇膨脹起來。


    先是以保護皇上和太後的名義,將原本駐紮在金陵城外、長江邊上石頭城的水師大軍,全部調回了江陰大本營。


    而後,又以江陰一帶時有“倭寇海盜”襲擾的拙劣理由,徹底將幼帝趙靈武和太後蘇婉兒,軟禁在了水師大本營。


    外界奏表皇上、太後的奏章,須先經過方天耀過目,方才能達到皇上和太後的手上。


    同樣,這靈武皇帝的口諭和手諭想要出江陰,那也必須經過方天耀的首肯才行。


    毫不誇張的說,眼下的大新王朝四海王兼水師提督方天耀,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大新太上皇。


    其對大新皇權的控製程度,甚至遠超當初的宰相秦如檜。


    而本就是江浙一帶,海盜出身的方天耀,正如武三甲所評價的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機會主義分子,典型的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


    所以,即便是有節製大新王朝天下兵馬大權的武三甲,一天三封八百裏加急,召方天耀和水師回京參戰,他依然不為所動。


    此時的方天耀,當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坐鎮水師大本營望風而動。


    而他這樣的舉動,早已經引起了,同樣被軟禁在水師大營內的禦林軍統領何長東的不滿。


    這日,禦林軍統領何長東,以替皇上和太後送禦膳的名義,終於見到了被困在水師大營內的靈武幼帝和太後娘娘。


    一見麵,何長東便跪地痛苦請罪:“皇上,太後娘娘,末將罪該萬死!”


    “當日,若不是末將提議,讓皇上和太後娘娘到水師提督方天耀的帳下避難,皇上和太後娘娘也不至於落入現在,被困在這水師大營內的局麵。”


    “末將是萬萬沒有想到啊,這方天耀竟然也是個人麵獸心之徒,竟敢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皇上,太後娘娘,末將罪該萬死啊!”


    麵對禦林軍統領何長東聲淚俱下的請罪,太後蘇婉兒顯得一臉平靜。


    逃亡路上,這一路的經曆已經迫使年輕的蘇太後迅速成長起來,在麵對困局之時,也不再是曾經那手足無措的模樣。


    她先是開口,免了何長東的罪。


    而後,一臉平靜的說道:“何將軍,如今金陵城的局勢如何了,你給哀家和皇上說說。”


    何長東道:“回稟太後娘娘,末將曾聽水師大營內的兵士議論,武將軍所率領的虎賁新軍,已經抵達了長江北岸;”


    “怎奈何,這方天耀撤走了石頭城附近的全部戰船,導致武將軍和虎賁大軍,根本過不了長江天險!”


    誒——


    說著,何長東一臉無奈的長歎一聲。


    蘇婉兒眉頭微蹙,道:“何將軍,眼下這方天耀對哀家和皇上是避而不見,總是以軍務繁忙搪塞過去;”


    “哀家早已修書一封,看何將軍能不能想想辦法,將這封書信轉交方天耀?”


    說著,蘇婉兒便拿出一封書信,遞到了何長東手上。


    這封親筆書信上,是蘇婉兒重新以靈武皇帝的名義,給已經封王的方天耀和水師大軍,重新開出來的一份價碼。


    “太後娘娘,末將就是拚了這條命,也一定把太後娘娘的手諭,送到方天耀手上!”


    何長東當即承諾下來,並且從蘇婉兒的手上接過了信件。


    隨後,便匆忙離去。


    幾個時辰後,太後蘇婉兒收到了水師提督方天耀的回信。


    信上,就一行字——待到京師局勢大定,本王親自迎還聖上回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