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定方當然願意了,傻子才不願意呢!


    太和殿內的一眾將領都能看出來,這是晉王殿下在給郭定方和安西邊軍機會,並沒有因為郭定方一時的失責,便將他棄之不用。


    此舉,也算是給一眾投誠龍城兵馬的大新王朝舊將,吃了一顆定心丸。


    處理完郭定方和安西邊軍的事情後,陳懷安最後才將目光落到龍城兵馬副元帥陳慶之的身上。


    作為平定吐蕃之亂的第一功臣,陳懷安自然是要加以賞賜的。


    隻聽他一聲厲喝:“龍城兵馬副元帥陳慶之聽封!”


    “末將在!”


    太和殿內,微醺狀態下的陳慶之起身領命,不卑不亢,頗具儒將風采。


    陳懷安道:“此番龍城大軍平定吐蕃之亂,兵馬副元帥陳慶之居功至偉,本王決議即刻起擢升陳慶之為晉王封地總攬軍政大務的大都督;”


    “協助本王處理封地軍政要務,在本王率部南征期間,負責輔佐小王爺陳龍象處理封地軍政要務!”


    “末將得令!”


    陳慶之表情淡然,不驚不喜,一如既往的沉穩。


    如此任命,那也是經過陳懷安深思熟慮的。


    而今,鳳鳴山上的黑袍老和尚東方孝,已經決定歸隱棲霞寺,這便導致晉王陳懷安的身邊,缺少了一位“黑衣宰相姚廣孝”一樣的智囊替他分擔封地政務。


    盡管,陳慶之是武將出身。


    但,他飽讀詩書,滿腹經綸,臨時讓他協助自己處理封地政務,也權當是應急了。


    最主要的一點,是陳慶之對陳懷安有著百分之百的絕對忠誠度,完全不用擔心陳懷安率部在前線攻城拔寨,最後一轉頭家被人偷了的局麵發生。


    所以,陳懷安這才借著此次龍城西征大軍,平定吐蕃之亂的由頭,將陳慶之提拔到晉王封地總攬軍政大權的大都督之位上。


    同時,也讓陳懷安不得不開始,著眼對日後治國之才的招攬網羅事宜。


    總不能,一直讓自己麾下這幫武將,代替治國文臣去替自己治理日後新建立的王朝吧?


    人才,到任何時候都是稀缺的資源呐!


    太和殿內,一眾西征歸來的龍城將領,無論是論功行賞的,亦或者是戴罪立功的,都已經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唯有駐守龍城的大將軍王翦,那張粗獷的臉上一直掛著幾分陰鬱的愁容。


    想來也是,這大將軍王翦作為戰國四大名將,秦王掃六合的中流砥柱。


    既沒有趕上隨晉王殿下出征橫掃西域三十六國,也沒有趕上奔襲千裏平定吐蕃之亂,就連南征幽雲十六州,大軍直取濟南府,依然沒能趕上,隻落下個駐守晉王封地龍城的差事!


    無功不受賞,這一直是龍城大軍的傳統製度。


    在看到軍中的其餘將領,皆受到封賞之時,生性驕傲的大將軍王翦,難免會顯得有些落寞。


    正值壯年的王翦,正是他在戰場上攻城拔寨、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


    若不是晉王殿下有令,讓他駐守封地龍城。


    以王翦的個性,又怎可能甘心屈居於人下?


    “大將軍王翦!”


    突然,太和殿內獨自喝著悶酒的王翦,耳畔恍惚間好像聽見了晉王殿下的聲音。


    “末將在!”


    下一刻,王翦條件反射似的繃直身體,中氣十足的回應道。


    太和殿龍椅之上,晉王陳懷安笑著道:“王翦,看著龍城各路大軍南征北討,而你卻枯坐封地龍城大本營,是不是早都閑得手癢癢了啊?”


    王翦抱拳回道:“回稟殿下,末將的確有些技癢了,麾下的大秦銳士將士們,也是早都渴望在疆場上為殿下開疆拓土,建功立業;”


    “但——”


    說著,王翦話鋒一轉,繼續道:“軍令如山,既然是殿下令末將率領大秦銳士駐守龍城,那末將和秦銳士的將士們,就一定會嚴格執行殿下的命令。”


    “好!”


    大殿之上,陳懷安叫了一聲好,道:“好一個軍令如山,大將軍所言極是,軍隊中就該做到令行禁止,到了戰場之上才能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說著,陳懷安厲聲道:“大將軍王翦聽令!”


    “末將在!”


    “秦銳士駐守龍城已有數月,大軍將士已得到充足的休整時間,而今龍城南征大軍前線戰事吃緊,增派兵力南下作戰迫在眉睫;”


    陳懷安一字一句的說道:“本王決定,大將軍王翦攜麾下五萬秦銳士,即日起編入龍城征南大軍,由本王親率奔赴濟南府前線;”


    “龍城城防,全權移交到大都督陳慶之手上,由西征歸來的玄甲軍負責封地龍城之城防;”


    “王翦,本王命你在三日之內,與大都督陳慶之完成城防移交事宜,隨後隨本王一道南征濟南府,不得有誤!”


    “末將得令!”


    幾乎同時,王翦和陳慶之一起站了出來,拱手向大殿之上的晉王陳懷安表示領命。


    等到安排完一切事宜之後,陳懷安也從龍椅之上站了起來,當即有王府仆從替他斟滿杯中之酒。


    陳懷安高舉酒杯,對大殿內的龍城眾將說道:“諸位,舉起你們手上的酒杯!”


    刷!


    下一刻,太和殿內眾將齊刷刷舉起酒杯。


    陳懷安道:“這一杯酒,讓我們共同預祝龍城征南大軍凱旋!”


    “幹了!”


    “幹!”


    霎時間,在陳懷安的帶領下,眾將紛紛一仰脖子,將杯中酒喝了個精光。


    陳懷安亮出杯底,振臂高呼:“龍城大軍威武!”


    “晉王威武!”


    “龍城大軍威武!”


    “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


    陳懷安於太和殿內擺下的這頓酒宴,既是龍城西征大軍凱旋的慶功宴,也是龍城南征援軍的壯行酒。


    三日後,龍城永定門外。


    十萬南征援軍將士,早已整裝待發。


    除了大將軍王翦麾下的五萬秦銳士之外,還有五萬龍城破虜新軍。


    這五萬破虜新軍,乃是陳懷安自龍城起兵靖難以來,以原有的龍城破虜軍為框架所招募訓練的新兵。


    經過長達數月的操練之後,這支承載著破虜軍軍魂的新軍,也是時候該拉到戰場之上接受戰火的洗禮和考驗了。


    晉王陳懷安身披黃金戰甲,胯下騎著的是他的老夥計黃驃馬,傲立在三軍陣前。


    身後,是披甲帶刀的大將軍王翦,以及被編入南征大軍中的原安西總兵郭定方,和他的副將張宇德。


    巳時剛到。


    龍城永定門的城牆之上,吹響了大軍出征的號角,大都督陳慶之親自為南征大軍擂鼓。


    在渾厚的鼓點聲和令人熱血沸騰的號角聲中,身騎黃驃馬的晉王陳懷安,果斷下達了南征的將令:


    “龍城南征大軍,開拔!”


    “開拔!”


    很快,十萬龍城大軍,便有條不紊的呈一字長蛇陣向南開拔,目標濟南府!


    與此同時。


    與龍城相距不遠的鳳鳴山上,涼亭之中。


    身著一襲墨色僧袍的老和尚東方孝,孤身一人站在了初次與晉王陳懷安談論天下大事的涼亭內。


    那雙深邃且充滿睿智的雙眼,一直默默的眺望著龍城方向。


    當東方孝的耳邊,隱約響起龍城城牆之上傳來的號角聲和戰鼓聲時,他知道那是晉王陳懷安再次南征的信號。


    東方孝摸了摸下巴處花白的胡子,自言自語道:“再度南征定乾坤啊,定乾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