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新帝封候,各方反應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如兵部尚書李璟瑜所預料的那般,皇上冊封南征大軍先鋒主將盧江,為新朝忠勇侯的聖旨昭告天下勢必會引起軒然大波。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以武寧王劉新武為首的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集團。
隨著陳懷安於金陵稱帝之後,位於常山郡的武寧王府,便成了前朝舊臣們的聚集地,劉新武自然也成了這群人的主心骨。
上一次,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齊聚武寧王府,還是為了讓新帝陳懷安冊立書君公主為新朝皇後一事。
這一次,隨著皇上敕封南征大軍先鋒主將盧江的聖旨昭告天下,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再一次躁動起來。
甚至,連武寧王劉新武的義子劉子玉,本該在軍中操練士兵的龍城南征大軍副將,也特意告假還鄉,前往武寧王府訴苦。
王府書房內,武寧王劉新武,龍城南征大軍副將劉子玉,以及幽雲十六州正三品以上文臣武將數人分主賓落座。
老謀深算的武寧王劉新武,正慢吞吞、美滋滋的品著上好的西湖龍井茶。
永遠是那副笑嗬嗬的表情,根本看不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而作為幽雲十六州前朝第二代將領的代表,三十出頭的副將劉子玉就顯得急躁多了。
他怒氣衝衝的說道:“父王,皇上敕封兩江新軍降將盧江為忠勇侯的聖旨,您老都已經看見了吧?”
“他盧江一個個區區從四品武將,竟然成了新王朝第一個被封侯的將軍,就憑他在驃國斬殺了南詔皇帝沐容複?”
劉子玉憤憤不平的說道:“父王,兒臣實在是替父王感到不公,不管是論資曆還是論功績,父王都應該是新王朝被封侯拜相的第一人,憑什麽讓盧江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獨占鼇頭?”
“論起來,當年皇上能在土木堡大敗趙乾,父王居功至偉,這樣的功績,難道還比不上這盧江,在驃國斬殺一個自立為帝的平西王嗎?”
頓了頓,劉子玉繼續道:“還有就是,這皇上在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之上遲遲不肯表態,完全置我們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的上書勸諫於不顧,皇上這是想過河拆橋嗎?”
“父王......”
武將出身的劉子玉快人快語,竟當著武寧王劉新武和幽雲十六州一眾文臣武將的麵,毫不避諱的表達其對新帝陳懷安的不滿。
有了劉子玉的帶頭,立馬有人附和道:“劉將軍所言極是,論資曆和戰功,最應該被皇上敕封的除了王爺,那當屬劉將軍;”
“當年若不是將軍於武州城讓開一條道,皇上也不能輕鬆率奇兵奔襲千裏,於土木堡設伏大敗建安帝趙乾;”
“此後,劉將軍更是親率一路大軍直取開封府,為皇上收複長江以北的疆土立下汗馬功勞,再怎麽樣,也應該是在首批封侯的名單裏麵呀!”
又有人道:“不光是封侯一事,還有皇上重建六部一事,這六部的官員皆是前朝舊臣,還全都是南方人,整個六部咱們幽雲十六州的北方人一個都沒有;”
“可是,在皇上打江山的時候,咱們幽雲十六州那可是出力最多的呀,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說著,還將話題引到了武寧王劉新武身上,道:“王爺,我們都知道您老人家高風亮節,淡泊名利——”
“但,王爺您總得為咱們幽雲十六州的子孫後代指一條明路啊!”
“若是沒有王爺在新朝中為我們幽雲十六州的後輩撐腰,不出十年,整個幽雲十六州恐怕就再難在新朝朝廷之上有話語權了!”
“王爺——”
漸漸地,這些“上下一心”的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其談話的核心內容也從批判盧江被封忠勇侯一事,轉到了對新帝陳懷安的不滿上麵;
更有甚至,更是直接希望武寧王能代表幽雲十六州參政,為幽雲十六州的後輩在新朝的朝堂之上謀求一定的話語權。
很顯然,在上一次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聯名上書,要求新帝陳懷安冊立書君公主為新朝皇後一事不了了之後,這些前朝遺留下來的文臣武將並不死心;
又想借陳懷安敕封盧江忠勇侯一事,繼續向新帝施壓,以謀求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利益集團在新朝朝堂之上更多的話語權。
在封建王朝的體製下,像這種某個利益集團或是門閥世家抱團取暖的情況屢見不鮮,最為顯著的代表就是關隴地區的李氏家族。
哪怕是後來“開局一個碗”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在稱帝登基之後,也要麵對淮西勳貴的壓力一樣。
此時的新帝陳懷安,在治理國家之時,依然會麵對同樣的局麵。
這也是陳懷安為什麽想推行科舉改革的原因,他想要做的就是打破門閥世家對朝廷官員舉薦的壟斷,讓執掌一方的地方官員服務皇權而非門閥世家。
唯一不同的是,陳懷安手上有八十萬絕對效忠的私人兵馬,足以令任何想要“以武力相逼”的利益集團所忌憚。
但,這些存在了幾百上千的門閥世家利益集團,自然也不甘心任由新帝陳懷安的擺布。
武的不行,那就來文的啊!
所以,才有了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借新帝封侯一事,再一次準備上書陳懷安,以謀求在新王朝更多的話語權。
對於這件事,身為幽雲十六州利益集團代表人物的武寧王劉新武,此時也處於搖擺不定、模棱兩可的態度。
一方麵,今年就已經年過花甲的劉新武,對於名利的渴望已經大不如從前;
另一方麵,他又放心不下自己唯一的女兒書君公主,若是自己百年歸天之後,女兒書君還得仰仗她這些叔伯兄弟的支持,才能在新朝的後宮中立足;
甚至,更遠一點的考慮,是日後新朝立太子儲君的事情。
若是背後沒有強大的利益集團做支撐,女兒在皇宮的日子未必好過。
那樣的話,即便是到了九泉之下,自己也不能瞑目啊!
咳咳咳!
終於,主位上的武寧王劉新武放下了手上的茶杯,幹咳了幾聲後,原本喧鬧一片的王府書房內頓時安靜下來。
以副將劉子玉為首的一眾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俱是側目帶著滿懷期待的眼神,直勾勾的看向主心骨武寧王劉新武。
劉新武語氣平靜的說道:“諸位,皇上敕封先鋒將軍盧江為忠勇侯,肯定有皇上的道理,這木已成舟之事,諸位又何須糾結?”
“再者,而今皇上雖然重組了六部,但新朝尚未立國號,皇上也尚未舉行登基儀式和封禪祭天大典,新朝朝堂的一切都還未有定數,爾等有何必如此急切?”
“不過——”
說著,劉新武話鋒一轉,厲聲道:“既然你們今天都已經把話攤開了來講,那本王就帶著你們的心意去一趟金陵城;”
“也算是,將民意啟奏皇上吧!”
“最後,本王還是要奉勸諸位一句,事關新朝朝堂之事和皇上所做的任何決定,爾等切忌不可妄加議論,做好你們的分內之事,替皇上當好主政一方的父母官比什麽都重要!”
“好了,這件事到此為止,散了吧!”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以武寧王劉新武為首的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集團。
隨著陳懷安於金陵稱帝之後,位於常山郡的武寧王府,便成了前朝舊臣們的聚集地,劉新武自然也成了這群人的主心骨。
上一次,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齊聚武寧王府,還是為了讓新帝陳懷安冊立書君公主為新朝皇後一事。
這一次,隨著皇上敕封南征大軍先鋒主將盧江的聖旨昭告天下,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再一次躁動起來。
甚至,連武寧王劉新武的義子劉子玉,本該在軍中操練士兵的龍城南征大軍副將,也特意告假還鄉,前往武寧王府訴苦。
王府書房內,武寧王劉新武,龍城南征大軍副將劉子玉,以及幽雲十六州正三品以上文臣武將數人分主賓落座。
老謀深算的武寧王劉新武,正慢吞吞、美滋滋的品著上好的西湖龍井茶。
永遠是那副笑嗬嗬的表情,根本看不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而作為幽雲十六州前朝第二代將領的代表,三十出頭的副將劉子玉就顯得急躁多了。
他怒氣衝衝的說道:“父王,皇上敕封兩江新軍降將盧江為忠勇侯的聖旨,您老都已經看見了吧?”
“他盧江一個個區區從四品武將,竟然成了新王朝第一個被封侯的將軍,就憑他在驃國斬殺了南詔皇帝沐容複?”
劉子玉憤憤不平的說道:“父王,兒臣實在是替父王感到不公,不管是論資曆還是論功績,父王都應該是新王朝被封侯拜相的第一人,憑什麽讓盧江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獨占鼇頭?”
“論起來,當年皇上能在土木堡大敗趙乾,父王居功至偉,這樣的功績,難道還比不上這盧江,在驃國斬殺一個自立為帝的平西王嗎?”
頓了頓,劉子玉繼續道:“還有就是,這皇上在冊立新朝皇後一事之上遲遲不肯表態,完全置我們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的上書勸諫於不顧,皇上這是想過河拆橋嗎?”
“父王......”
武將出身的劉子玉快人快語,竟當著武寧王劉新武和幽雲十六州一眾文臣武將的麵,毫不避諱的表達其對新帝陳懷安的不滿。
有了劉子玉的帶頭,立馬有人附和道:“劉將軍所言極是,論資曆和戰功,最應該被皇上敕封的除了王爺,那當屬劉將軍;”
“當年若不是將軍於武州城讓開一條道,皇上也不能輕鬆率奇兵奔襲千裏,於土木堡設伏大敗建安帝趙乾;”
“此後,劉將軍更是親率一路大軍直取開封府,為皇上收複長江以北的疆土立下汗馬功勞,再怎麽樣,也應該是在首批封侯的名單裏麵呀!”
又有人道:“不光是封侯一事,還有皇上重建六部一事,這六部的官員皆是前朝舊臣,還全都是南方人,整個六部咱們幽雲十六州的北方人一個都沒有;”
“可是,在皇上打江山的時候,咱們幽雲十六州那可是出力最多的呀,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說著,還將話題引到了武寧王劉新武身上,道:“王爺,我們都知道您老人家高風亮節,淡泊名利——”
“但,王爺您總得為咱們幽雲十六州的子孫後代指一條明路啊!”
“若是沒有王爺在新朝中為我們幽雲十六州的後輩撐腰,不出十年,整個幽雲十六州恐怕就再難在新朝朝廷之上有話語權了!”
“王爺——”
漸漸地,這些“上下一心”的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其談話的核心內容也從批判盧江被封忠勇侯一事,轉到了對新帝陳懷安的不滿上麵;
更有甚至,更是直接希望武寧王能代表幽雲十六州參政,為幽雲十六州的後輩在新朝的朝堂之上謀求一定的話語權。
很顯然,在上一次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聯名上書,要求新帝陳懷安冊立書君公主為新朝皇後一事不了了之後,這些前朝遺留下來的文臣武將並不死心;
又想借陳懷安敕封盧江忠勇侯一事,繼續向新帝施壓,以謀求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利益集團在新朝朝堂之上更多的話語權。
在封建王朝的體製下,像這種某個利益集團或是門閥世家抱團取暖的情況屢見不鮮,最為顯著的代表就是關隴地區的李氏家族。
哪怕是後來“開局一個碗”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在稱帝登基之後,也要麵對淮西勳貴的壓力一樣。
此時的新帝陳懷安,在治理國家之時,依然會麵對同樣的局麵。
這也是陳懷安為什麽想推行科舉改革的原因,他想要做的就是打破門閥世家對朝廷官員舉薦的壟斷,讓執掌一方的地方官員服務皇權而非門閥世家。
唯一不同的是,陳懷安手上有八十萬絕對效忠的私人兵馬,足以令任何想要“以武力相逼”的利益集團所忌憚。
但,這些存在了幾百上千的門閥世家利益集團,自然也不甘心任由新帝陳懷安的擺布。
武的不行,那就來文的啊!
所以,才有了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借新帝封侯一事,再一次準備上書陳懷安,以謀求在新王朝更多的話語權。
對於這件事,身為幽雲十六州利益集團代表人物的武寧王劉新武,此時也處於搖擺不定、模棱兩可的態度。
一方麵,今年就已經年過花甲的劉新武,對於名利的渴望已經大不如從前;
另一方麵,他又放心不下自己唯一的女兒書君公主,若是自己百年歸天之後,女兒書君還得仰仗她這些叔伯兄弟的支持,才能在新朝的後宮中立足;
甚至,更遠一點的考慮,是日後新朝立太子儲君的事情。
若是背後沒有強大的利益集團做支撐,女兒在皇宮的日子未必好過。
那樣的話,即便是到了九泉之下,自己也不能瞑目啊!
咳咳咳!
終於,主位上的武寧王劉新武放下了手上的茶杯,幹咳了幾聲後,原本喧鬧一片的王府書房內頓時安靜下來。
以副將劉子玉為首的一眾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俱是側目帶著滿懷期待的眼神,直勾勾的看向主心骨武寧王劉新武。
劉新武語氣平靜的說道:“諸位,皇上敕封先鋒將軍盧江為忠勇侯,肯定有皇上的道理,這木已成舟之事,諸位又何須糾結?”
“再者,而今皇上雖然重組了六部,但新朝尚未立國號,皇上也尚未舉行登基儀式和封禪祭天大典,新朝朝堂的一切都還未有定數,爾等有何必如此急切?”
“不過——”
說著,劉新武話鋒一轉,厲聲道:“既然你們今天都已經把話攤開了來講,那本王就帶著你們的心意去一趟金陵城;”
“也算是,將民意啟奏皇上吧!”
“最後,本王還是要奉勸諸位一句,事關新朝朝堂之事和皇上所做的任何決定,爾等切忌不可妄加議論,做好你們的分內之事,替皇上當好主政一方的父母官比什麽都重要!”
“好了,這件事到此為止,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