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封侯拜相,塵埃落定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沉浸在短暫的興奮過後,陳懷安的心情又重新歸於平靜。
看著腦海視界中【天生帝王命】係統版麵,宿主可以無限爆兵的提示,陳懷安又不禁開始納悶起來;
而今天下一統,外族異邦臣服,他手上除了絕對效忠的八十萬私兵之外,還有歸降的大新王朝各路兵馬總計六十萬有餘,他要這無限爆兵的權限又有何用?
難不成,這百萬雄兵還不足以征服周邊的高句麗半島和倭寇四島?
還是說,他陳懷安要繼續當那騎在馬背上的天子,沿著西域一路西征,跨過亞歐大陸把新王朝的戰旗,插滿東西歐的每一寸土地?
若是當真如此的話,這無限爆兵的權限似乎也還將就能用。
不過,當陳懷安看到係統版麵上【達成千古一帝成就,開啟探索永生權限】一行字時,他卻對這“無限爆兵”權限有了新的理解。
畢竟,以陳懷安的治國能力,達成千古一帝成就那隻是時間問題。
也就意味著,他很有可能實現係統定義的永生。
但,陳懷安目前所全部召喚的八十萬兵馬,卻是和正常的士兵一樣會有生老病死。
三十年之後,這八十萬士兵可就全部是年過半百的老兵了。
而現如今的陳懷安可是擁有無限爆兵權限,這就意味著他可以無限召喚百分百效忠於自己的私人兵馬,而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
隻要陳懷安願意,這新王朝的皇帝他可以當到天荒地老,真正實現“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口號。
哈哈!
一想到這兒,陳懷安再度放聲大笑起來。
自言自語道:“正所謂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與滾滾曆史長河的車輪鬥,其樂無窮啊!”
翌日。
陳懷安早早的就來到了禦書房處理政務。
由於尚未舉行開國儀式和登基大典,所以新朝暫時還沒有恢複朝會一事,新帝陳懷安的辦公都是在禦書房內,而六部的尚書也是根據手上事務的輕重緩急,每日分批到禦書房麵見皇上。
隨著南越的滅國,也就意味著陳懷安開創的新王朝已經再無戰事,龍城大軍中各將領的軍功也幾乎能確定下來。
接下來,就是該到了論功行賞,封侯拜相的時候。
其實,關於如何封賞麾下這些跟隨自己起兵靖難,最終追隨自己一路推翻大新王朝,建立起新王朝的文臣武將,陳懷安早在稱帝之前就已經考慮良久。
此時正掛在禦書房屏風後麵的,那一道上麵寫著公爵、侯爵、伯爵的布簾,已經跟隨陳懷安從封地龍城輾轉到金陵皇城,從晉王府的書房,輾轉到了皇宮的禦書房。
而上麵寫著文臣武將名字的紙條,也是被陳懷安反複拿起貼上又撕下。
時至今日,這一切終於可以塵埃落定了。
在陳懷安的考慮中,龍城大軍的兩路兵馬副元帥陳慶之和常遇春,那必定是要占據兩個公爵的名額;
這二人,一個西征吐蕃,一個南征大新,皆為新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所以,陳懷安毫不猶豫的將寫有陳慶之和常遇春名字的紙條,貼到了公爵一欄,分別敕封二人為韓國公和魏國公,並列六公之首;
再有就是,先帝陳破虜的禦前營統領,龍城破虜軍中的勇武將軍龐先楚。
論起軍中戰功,龐先楚自然不能與陳慶之、常遇春二位兵馬副元帥相提並論;
但,龐先楚一直跟隨在陳懷安左右南征北戰,無論是滅國突厥,還是西征西域三十六國之時,龐先楚都是陳懷安的左膀右臂、得力幹將;
此番親率一路南征大軍滅國南越,那也是大功一件;
再加上,他先帝禦前營統領的身份,以及龐先楚對先帝陳破虜、新帝陳懷安的忠心,他也被陳懷安列到了新朝受封的六公之一;
陳懷安將寫有龐先楚名字的紙條,也貼到了公爵一欄,敕封其為晉國公;
接下來,陳懷安手上拿起的這張紙條,上麵卻是寫著一個特殊的名字——劉新武!
沒錯,正是前朝八大異姓王之一的武寧王劉新武。
劉新武雖未直接上馬殺敵,參與新王朝的南征北討,在戰場上立下不世之功。
可是,劉新武的存在卻是直接加速了大新王朝的覆滅。
無論是在陳懷安率龍城奇兵繞道漠北千裏奔襲,於土木堡伏擊禦駕親征的大新二世帝趙乾;
還是後期遊說幽雲十六州的大新將領歸降新朝,乃至是前往江南地區遊說大新的其他三位異姓王,以穩住江南地區的局麵和經濟,武寧王劉新武都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單單是這些功績,為劉新武保留武寧王爵位,甚至是改封為一子王都不為過。
但,劉新武又有一個身份是書君公主劉書君的父親,而劉書君又是新朝皇後的人選之一,這就讓陳懷安有些舉棋不定了。
到底是以劉新武對新朝的貢獻對其論功行賞,還是以國丈的身份對待?
一時間,陳懷安有些猶豫。
“啟稟皇上——”
“兵部尚書李大人求見!”
就在這時,禦書房外突然傳來了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的通報聲,是兵部尚書李璟瑜前來求見。
“讓李大人進來吧!”
陳懷安暫時放下了手上那張寫有劉新武名字的紙條,決定先接見兵部尚書李璟瑜。
即便是,他早已經知道了李璟瑜此行前來的目的。
很快,兵部尚書李璟瑜便出現在禦書房內,先向陳懷安行三叩九拜的大禮之後,這才慢吞吞的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兵部剛剛收到南越前線的奏折,南越國天德偽皇帝李宗民、太子李世玉已被我南征大軍俘虜,正在押送回京的途中!”
“從此,新朝兩粵之地再無戰事!”
嗯!
陳懷安波瀾不驚的點了點頭。
頓了頓,李璟瑜再次開口道:“皇上,微臣還有一事啟奏!”
“南征大軍副將樊無忌,於大軍破城之日戰死在南越都城城牆之上,遺體正在運回途中!”
看著腦海視界中【天生帝王命】係統版麵,宿主可以無限爆兵的提示,陳懷安又不禁開始納悶起來;
而今天下一統,外族異邦臣服,他手上除了絕對效忠的八十萬私兵之外,還有歸降的大新王朝各路兵馬總計六十萬有餘,他要這無限爆兵的權限又有何用?
難不成,這百萬雄兵還不足以征服周邊的高句麗半島和倭寇四島?
還是說,他陳懷安要繼續當那騎在馬背上的天子,沿著西域一路西征,跨過亞歐大陸把新王朝的戰旗,插滿東西歐的每一寸土地?
若是當真如此的話,這無限爆兵的權限似乎也還將就能用。
不過,當陳懷安看到係統版麵上【達成千古一帝成就,開啟探索永生權限】一行字時,他卻對這“無限爆兵”權限有了新的理解。
畢竟,以陳懷安的治國能力,達成千古一帝成就那隻是時間問題。
也就意味著,他很有可能實現係統定義的永生。
但,陳懷安目前所全部召喚的八十萬兵馬,卻是和正常的士兵一樣會有生老病死。
三十年之後,這八十萬士兵可就全部是年過半百的老兵了。
而現如今的陳懷安可是擁有無限爆兵權限,這就意味著他可以無限召喚百分百效忠於自己的私人兵馬,而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製。
隻要陳懷安願意,這新王朝的皇帝他可以當到天荒地老,真正實現“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口號。
哈哈!
一想到這兒,陳懷安再度放聲大笑起來。
自言自語道:“正所謂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與滾滾曆史長河的車輪鬥,其樂無窮啊!”
翌日。
陳懷安早早的就來到了禦書房處理政務。
由於尚未舉行開國儀式和登基大典,所以新朝暫時還沒有恢複朝會一事,新帝陳懷安的辦公都是在禦書房內,而六部的尚書也是根據手上事務的輕重緩急,每日分批到禦書房麵見皇上。
隨著南越的滅國,也就意味著陳懷安開創的新王朝已經再無戰事,龍城大軍中各將領的軍功也幾乎能確定下來。
接下來,就是該到了論功行賞,封侯拜相的時候。
其實,關於如何封賞麾下這些跟隨自己起兵靖難,最終追隨自己一路推翻大新王朝,建立起新王朝的文臣武將,陳懷安早在稱帝之前就已經考慮良久。
此時正掛在禦書房屏風後麵的,那一道上麵寫著公爵、侯爵、伯爵的布簾,已經跟隨陳懷安從封地龍城輾轉到金陵皇城,從晉王府的書房,輾轉到了皇宮的禦書房。
而上麵寫著文臣武將名字的紙條,也是被陳懷安反複拿起貼上又撕下。
時至今日,這一切終於可以塵埃落定了。
在陳懷安的考慮中,龍城大軍的兩路兵馬副元帥陳慶之和常遇春,那必定是要占據兩個公爵的名額;
這二人,一個西征吐蕃,一個南征大新,皆為新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所以,陳懷安毫不猶豫的將寫有陳慶之和常遇春名字的紙條,貼到了公爵一欄,分別敕封二人為韓國公和魏國公,並列六公之首;
再有就是,先帝陳破虜的禦前營統領,龍城破虜軍中的勇武將軍龐先楚。
論起軍中戰功,龐先楚自然不能與陳慶之、常遇春二位兵馬副元帥相提並論;
但,龐先楚一直跟隨在陳懷安左右南征北戰,無論是滅國突厥,還是西征西域三十六國之時,龐先楚都是陳懷安的左膀右臂、得力幹將;
此番親率一路南征大軍滅國南越,那也是大功一件;
再加上,他先帝禦前營統領的身份,以及龐先楚對先帝陳破虜、新帝陳懷安的忠心,他也被陳懷安列到了新朝受封的六公之一;
陳懷安將寫有龐先楚名字的紙條,也貼到了公爵一欄,敕封其為晉國公;
接下來,陳懷安手上拿起的這張紙條,上麵卻是寫著一個特殊的名字——劉新武!
沒錯,正是前朝八大異姓王之一的武寧王劉新武。
劉新武雖未直接上馬殺敵,參與新王朝的南征北討,在戰場上立下不世之功。
可是,劉新武的存在卻是直接加速了大新王朝的覆滅。
無論是在陳懷安率龍城奇兵繞道漠北千裏奔襲,於土木堡伏擊禦駕親征的大新二世帝趙乾;
還是後期遊說幽雲十六州的大新將領歸降新朝,乃至是前往江南地區遊說大新的其他三位異姓王,以穩住江南地區的局麵和經濟,武寧王劉新武都有不可磨滅的功勞;
單單是這些功績,為劉新武保留武寧王爵位,甚至是改封為一子王都不為過。
但,劉新武又有一個身份是書君公主劉書君的父親,而劉書君又是新朝皇後的人選之一,這就讓陳懷安有些舉棋不定了。
到底是以劉新武對新朝的貢獻對其論功行賞,還是以國丈的身份對待?
一時間,陳懷安有些猶豫。
“啟稟皇上——”
“兵部尚書李大人求見!”
就在這時,禦書房外突然傳來了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的通報聲,是兵部尚書李璟瑜前來求見。
“讓李大人進來吧!”
陳懷安暫時放下了手上那張寫有劉新武名字的紙條,決定先接見兵部尚書李璟瑜。
即便是,他早已經知道了李璟瑜此行前來的目的。
很快,兵部尚書李璟瑜便出現在禦書房內,先向陳懷安行三叩九拜的大禮之後,這才慢吞吞的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兵部剛剛收到南越前線的奏折,南越國天德偽皇帝李宗民、太子李世玉已被我南征大軍俘虜,正在押送回京的途中!”
“從此,新朝兩粵之地再無戰事!”
嗯!
陳懷安波瀾不驚的點了點頭。
頓了頓,李璟瑜再次開口道:“皇上,微臣還有一事啟奏!”
“南征大軍副將樊無忌,於大軍破城之日戰死在南越都城城牆之上,遺體正在運回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