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隨著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宣讀聖旨的聲音響起,殿內的文武百官也不自覺的挺直腰板翹首以盼。


    副將劉子玉更是昂起了頭,一對大鼻孔衝著站在他麵前不遠處的兵馬副元帥常遇春,一鼓一鼓的喘著氣。


    在他看來,這大唐受封國公第一人,必定是自己這位“國舅爺”。


    隻是,不知道是受封“趙國公”還是“燕國公”?


    隻聽宣旨太監蔡和,拖著長長的尾音,念出了第一個受封名單:“劉新武,為大唐王朝趙王,賜常山郡為趙王封地;”


    刷!


    隨著太監宣讀著聖旨內容,金鑾殿內的文武百官也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到前朝武寧王劉新武的身上。


    前朝二字王改封大唐一字王,郡王變親王,提升的可不隻是每月的朝廷俸錢啊!


    更彰顯出,昭武帝陳懷安對劉新武,為大唐開國所立下的汗馬功勞的肯定!


    一時間,朝中的文武百官紛紛向,站在金鑾殿最前排的趙王劉新武,投過去一道道發自內心的祝賀目光。


    德高望重的國丈劉新武,於公於私、於情於理都擔得起這趙王的爵位封號。


    麵對滿朝文武投來的祝賀、豔羨的目光,身為當事人的劉新武反倒是顯得有些不適應。


    很顯然,劉新武根本沒有想過,自己竟然能被封為大唐王朝的趙王。


    在他看來,昭武帝陳懷安最終還是將女兒書君,冊立為大唐開國皇後,已經是兌現了當初對自己的承諾。


    而他劉新武本人,除了女兒書君以外,早已是孑然一身的孤家寡人一個,對於朝中的功名利祿、權勢地位早已沒了追求;


    女兒書君的後半生能過得幸福,就是劉新武餘生最大的願望。


    哪曾想,這臨近半截入土的年齡,他劉新武竟然還能在“仕途”上煥發二度春,從前朝的二字王一躍成為新朝的一字王,這著實是他沒有想到的啊!


    片刻的愣神過後,回過神來的劉新武急忙上前一步,當庭叩謝皇恩:“臣,劉新武,謝主隆恩!”


    龍椅之上,陳懷安擺了擺手,道:“趙王,免禮,平身!”


    說完,陳懷安還投給老丈人一個肯定的眼神,似乎是在告訴他,讓他心安理得的接受朝廷對他的封賞。


    敕封劉新武為大唐趙王,也是陳懷安經過深思熟慮的考慮後做出的決定。


    於公,劉新武為大唐王朝的建立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再加上,身為前朝八大異姓王的劉新武,無論是在前朝還是在新朝的朝堂之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將其敕封為趙王,朝中文武百官都會心服口服,便於日後朝政的推行實施;


    於私,劉新武是他陳懷安的老丈人,而且還因早年的征戰落下隱疾不能生育,隻剩下皇後劉書君一個女兒,將其敕封大唐趙王,日後也不可能出現什麽藩王犯上作亂的事情。


    所以,陳懷安最終還是決定,將劉新武敕封為大唐趙王。


    隨著趙王劉新武起身退回原位站定,金鑾殿台階之上的宣旨太監蔡和繼續拖著長音宣讀聖旨;


    殿內,一眾文臣武將的心思也再一次提起。


    尤其是副將劉子玉。


    當他在聽到第一個受封的名單,竟然不是他之後,心中頓時湧現起一絲不悅之色,偷瞄向龍椅之上的眼角餘光,也夾雜著幾分哀怨。


    隨後,在聽到第一個受封之人乃是義父劉新武之後,劉子玉的神情又緩和了幾分。


    他還在心裏安慰著自己道:父王德高望重,自然應該位列大唐封王第一人,父王都從前朝二字王,被改封為大唐一字王了;


    自己作為大唐一字王唯一的義子,受封一個大唐國公不過分吧?


    嗯,下一個就該自己了!


    “陳慶之——韓國公;”


    金鑾殿的台階之上,司禮監太監蔡和,雙手捧著聖旨念出了第二個受封的名單。


    嗯?


    聞言,劉子玉麵露不悅,抬頭看向太監蔡和的目光也變得疑惑起來,心道:這第一個受封國公的竟然不是自己?


    “常遇春——魏國公;”


    蔡和繼續宣讀聖旨上的受封名單,副將劉子玉的眼神也變得越發陰鬱;


    “晉國公——龐先楚;”


    什麽情況,居然還沒有自己的名字?


    劉子玉的心頭咯噔一聲,有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難不成,這皇上為了避嫌,把自己這個“大舅哥”放到了六公最末?


    “秦國公——王翦;”


    額——


    隨著受封國公的名單來到最後一人,劉子玉隻感覺自己的心髒在砰砰跳,越跳越快,都快要從嗓子眼裏蹦出來了一樣;


    一雙眼睛也瞪得像銅鈴,直勾勾的看著金鑾殿台階之上的宣旨太監蔡和,連喉結也開始情不自禁的蠕動起來。


    不難看出,劉子玉已經緊張到了極點。


    “定國公——戚繼光!”


    刷!


    隨著傳旨太監蔡和,念出最後一個受封國公的名單之後,劉子玉差點沒控製住自己的情緒,險些兩眼一黑當庭暈倒。


    陳慶之、常遇春、龐先楚、王翦、戚繼光,再加上此前被追封為英國公的樊無忌;


    至此,大唐王朝開國六國公,已經全部敕封完畢。


    卻並沒有,此前自以為受封國公板上釘釘的幽雲十六州武將之首,南征大軍副將劉子玉!


    這一刻,劉子玉隻覺得如芒在背,好似滿朝文武百官的眼神都在看向自己,在盡情的嘲諷自己。


    “臣,陳慶之;”


    “臣,常遇春;”


    “臣,龐先楚;”


    “臣,王翦;”


    “臣,戚繼光;”


    “謝主隆恩!”


    朝堂之上,壓根兒沒有人注意到失魂落魄的副將劉子玉,文武百官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受封大唐國公的幾位軍中副帥、大將軍的身上。


    這幾位國公上前一步,在金鑾殿內一字排開,向著龍椅之上的昭武帝陳懷安跪謝磕頭,謝主隆恩。


    “幾位愛卿,免禮、平身!”


    龍椅之上,陳懷安再一次擺了擺手示意幾人平身,如炬的目光依次從幾人的身上掃過,眼神中包含著對幾人功績的肯定!


    待到幾人起身退回原位,宣旨太監蔡和繼續宣讀聖旨——


    “霍去病——冠軍侯;”


    “藍玉——安西侯;”


    “左良才——長信侯;”


    “蕭破——忠義侯;”


    “羅玉成——武平侯;”


    “郭定方——鎮西候;”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