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高句麗王朝的相國李正浩這一手如意算盤打得挺好,兩張嘴皮上下一扒拉,就把高句麗王朝置於進退自如的不敗之地。


    他的意見,也是甚合寶藏王高藏的心意。


    而立之年的高藏,正是精力、體力和野心都最為膨脹的時候,他也想借此機會讓自己成為高句麗王朝建國七百年以來的第一人。


    退一萬步講,即便是在與大唐王朝的對戰中落敗,最終不得不重新簽訂盟約,成為大唐王朝的藩屬國,他高藏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無非,就是做了和七百年來曆代祖先同樣的選擇而已。


    可一旦成功,能讓高句麗王朝獨立於中原王朝的管轄之外,那他高藏必然是功成名就,將成為高句麗王朝曆史上的千古第一人。


    就像中原王朝的曆代梟雄,沒有誰能拒絕“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的誘惑一樣,身為高句麗王朝國王的高藏,自然也無法拒絕“獨立成國,自立為帝”的誘惑。


    所以,大殿王座上的高藏當即拍板,道:“李相國言之有理,對待與大唐王朝的外交關係,就按李相國說的辦;”


    說著,他又對蓋世文道:“蓋大人,你也著手準備去吧,有蓋大人坐鎮兜底,想必前線的將士們也能放下心理負擔,奮勇殺敵!”


    “臣,臣遵命!”


    事已至此,人間清醒的蓋世文也隻得硬著頭皮領命。


    但,誰也沒有注意到蓋世文渾濁的眼神中,有一絲哀歎一閃而過。


    他知道,這一仗打贏了固然好,哪怕能與唐軍相持、打個不相伯仲都行,卻是唯獨不能戰敗、不能輸。


    否則,那大唐王朝的談判桌,坐上去怕是要如坐針氈啊!


    就這樣,高句麗王朝在大唐昭武元年三月二十日的朝堂之上,由時任寶藏王高藏親自拍板,敲定了與中原大唐王朝的外交策略。


    隨即,高句麗王朝的兵部大將軍馬錫東,便開始奉命調兵遣將,向義州城增派二十萬援軍,甚至還將整個平壤城內的煙花爆竹一並打包,送往義州練兵。


    就在高句麗王朝忙著調兵遣將,磨刀霍霍準備在義州城和東征的大唐軍隊決一死戰之時,殊不知真正負責奇襲高句麗王朝的大唐水師艦隊,已經神不知鬼不覺的繞過了黃海諸道,劍鋒直指都城平壤。


    大唐昭武元年,三月二十一日拂曉。


    在經過了長達七日的航行之後,由大唐定國公戚繼光率領的水師艦隊,終於繞過長山群島抵達高句麗都城平壤城外的近海海域。


    這一日,海上風平浪靜,初升的太陽躍過海平麵緩緩升起,紅彤彤圓滾滾的模樣宛若是掛在海天一線的大紅燈籠。


    大唐水師艦隊的“滅倭號”超級戰船的甲板之上,穿著一身黃金戰甲的第三代晉王陳龍象,正抱著年幼的前朝靈武帝陳靈武,傲立在“滅倭號”的甲板之上,堅定的目光直勾勾的看著高句麗都城平壤的海岸線。


    陳龍象意氣風發,指著平壤城外的海岸線對著懷抱著的陳靈武說道:“小靈武,叔把海對麵的島嶼打下來給你當封地如何?”


    “你是我哥的義子,那就是大唐王朝的王爺,你和叔一樣,都得有自己的封地!”


    “叔看啊,這高句麗半島就挺好,以後你就常駐那片島上了,好不好?”


    “好!”


    陳靈武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脆生生的回答著陳龍象的話。


    說話間,陳龍象隻覺得有一股如蘭似麝的清香味從身後傳來。


    緊接著,一雙白如蔥根的纖細小手從他背後繞到前麵,將一麵猩紅的披風披在了陳龍象的身上,還貼心的替他係好了披風的繩子。


    “王爺,天冷,披件披風吧!”


    身後,傳來的是前朝太後蘇婉兒那香濃軟糯的江南口音。


    陳龍象不由得身子一怔,耳根子不受控製的又變得滾燙發紅,頭也不回的說了一句:“謝謝!”


    “報——”


    “啟稟將軍,國公大人有請!”


    突然,傳令兵的出現,打斷了“滅倭號”甲板上有些尷尬且曖昧的氣氛。


    聽到定國公戚繼光找他,陳龍象急忙將陳靈武還給蘇婉兒,眼神炙熱的看著她,最終還是沒能說出一句話。


    然後,在蘇婉兒哀怨的眼神中,頭也不回的離開甲板,趕往前來接他到定國公船上議事的小船上去了。


    誒——


    蘇婉兒的這一聲哀歎,飽含著複雜的情感。


    自從陳龍象和蘇婉兒母子在膠州城第一次見麵後,蘇婉兒就明顯的感覺到了當朝皇帝陳懷安的胞弟,大唐王朝的晉王陳龍象對她別樣的情愫。


    生逢此亂世之中,又是前朝皇後、亡國幼帝的這對母子組合,想要在新朝中站穩腳跟,謀求一席之地,身後沒個靠山肯定不行。


    在生活的磨礪和流亡的經曆中迅速成長起來的蘇婉兒,自然也是明白這一點。


    所以,在她發現了正值青春懵懂時期的陳龍象,對她透露出別樣情愫的時候,也開始有意無意的拉近與陳龍象之間的距離,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曖昧關係。


    對此,身為大唐定國公、水師都督的戚繼光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他卻並未在呈遞給昭武帝陳懷安的奏折中提及此事。


    一方麵,大戰在即身為統兵主將的戚繼光,不想因此動搖了先鋒將軍陳龍象的軍心;


    另一方麵,這帝王家的感情糾葛,他一個臣子似乎也不太好插手,也隻能任由此事發展下去。


    很快,陳龍象便乘坐著通勤用的小船,抵達了戚繼光所在的“大唐號”超級戰船之上。


    這一艘超級戰船,型號配置皆與“滅倭號”相同。


    “大唐號”超級戰船的甲板上,身披明光鎧、腰係禦賜七星龍淵寶劍的定國公戚繼光目光如炬,眼神直勾勾的望著越來越近海岸線。


    “都督大人——”


    這時,登上“大唐號”的陳龍象主動向戚繼光問好。


    “陳將軍,來了!”


    戚繼光回過頭,看著身穿黃金戰甲的陳龍象,表情凝重的說道:“再有半個時辰,我大唐水師艦隊就該向高句麗都城平壤,發起登陸作戰了;”


    “登陸之戰,你來打頭陣!”


    “末將得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碼字農民黃三戒並收藏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