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安西鐵騎vs波斯鐵騎
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昭武元年,六月初三。
這注定是一個將會被載入史冊的日子,來自東方的超級帝國大唐王朝的安西鐵騎,與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超級大國阿拉伯帝國的東征大軍,終於在廣袤無垠的西域大地上,一個名叫怛羅斯的地方不期而遇。
這是大唐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也叫黑衣大食)之間的直接碰撞,也是彼時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帝國之間的直接交鋒。
大唐王朝這邊,由安西侯藍玉統領5萬安西鐵騎出戰;
阿拔斯王朝這邊,則是由阿拉伯帝國的東征大將軍吐爾洪,率領80萬大軍出戰(其中,前軍30萬,埋伏在西域其他小國的伏兵50萬)。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軍與怛羅斯對峙交鋒之時,來自大唐王朝京師皇城金陵城的兵部傳旨大臣鎮西候郭定方;
以及接替安西候藍玉出任安西都護府(北府)副節度使的大唐長信候左良才,也帶著百餘人的傳旨隊伍抵達怛羅斯,與安西候藍玉合兵一處。
在經過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的激烈討論,最終由昭武帝陳懷安拍板,對安西候藍玉的處理意見是——保留藍玉安西候的爵位、剝奪其安西都護府(北府)副節度使的官職和兵權,即刻回京聽候發落;
並由龍城破虜軍將領出身的長信侯左良才,負責接替安西都護府(北府)副節度使一職;
以大唐王朝鎮西候、朝廷正二品大員兼任兵部侍郎的郭定方,協助左良才和霍去病二人,處理被滅國的小宛和烏孫兩國的政權重建。
兩隊人馬合兵一處,本該是兵部侍郎郭定方以傳旨大臣的身份,當眾向安西候藍玉及安西都護府將領宣讀聖旨的時候;
怎奈何,卻是遇到了東征的阿拉伯帝國大軍壓境;
甚至,就連負責傳旨和接任的郭定方、左良才二人,都是在藍玉麾下的前軍斥候的掩護下,才從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中突圍,前往唐軍大營匯合的。
如此變故,可是讓郭定方和左良才措手不及。
此時,安西候藍玉正召集麾下的將領在中軍大帳議事,商議破敵之策,還未能騰出時間與郭定方、左良才二人見麵。
被臨時安置於軍中偏帳的兩人,大眼瞪小眼的看著手中的一紙詔書,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一方麵,這二人身負皇命,若是不如實向安西候藍玉和一眾唐軍將領宣讀聖旨,可就是犯了欺君犯上之罪,日後追究下來那可是要誅九族的;
另一方麵,若是如實宣讀聖旨內容,那可就是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
更何況,在麵對已經在怛羅斯集結的三十萬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且己方隻有五萬兵馬的劣勢之下,無論是郭定方,還是左良才,亦或者是其他的唐軍將領,誰也沒有把握能打敗對方啊!
鬧不好,這五萬大唐安西鐵騎,就得全軍覆沒於怛羅斯!
如此一來,郭定方和左良才,還真是被架在火上烤了。
到底是為了自己頭上的烏紗帽和身後的九族著想,還是該為眼前的五萬唐軍將士,還有大唐王朝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西域絲路著想,這還真是一個令人難以抉擇的問題。
偏帳內,郭定方、左良才二人麵色凝重,相對無語。
良久。
二人卻是不約而同的開口說道:
“郭大人!”
“左將軍!”
然後,二人俱是一愣,隨即又作出了相同的有請手勢:“你先請——”
哈哈哈!
終於,在兩人心照不宣的默契中,軍帳內原本嚴肅、凝重的氣氛也被打破,二人的臉上也多出了一抹笑意。
最後,還是年長的兵部侍郎郭定方率先開口道:“左將軍,我思想前後,始終還是覺得現在不是宣讀聖旨的最佳時機;”
“眼下,最重要的是穩住軍心,以破來犯之敵;”
“就今日的情況看來,這阿拔斯王朝東征大唐,乃是蓄謀已久的事情,怛羅斯一戰,更是我大唐王朝立國以來,在西域麵對域外強敵的首戰;”
“這一戰,我們隻能勝不能敗,若是敗了,那些騎牆觀望的西域諸國,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倒向阿拔斯王朝;”
“一旦失去了民心,我大唐王朝再想奪回西域諸國的控製權,再想恢複絲路的繁榮昌盛,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造成多大的犧牲;”
頓了頓,郭定方字字鏗鏘的說道:“所以,我決定密不宣詔,一切等打完怛羅斯之戰再說;”
“至於,若是日後皇上追究起來,要砍我郭定方的腦袋還是誅我九族,我郭定方都毫無怨言;”
“相比起大唐王朝在西域的繁榮昌盛,相比起我大漢民族在絲路上的控製力和影響力,我郭定方的人頭和九族,實在是微不足道!”
“郭大人——”
聽著郭定方的這一番肺腑之言,左良才在感動之餘,也作出了自己的決定,道:“我也正有此意;”
“隻不過——”
左良才話鋒一轉,道:“這欺君犯上的重罪,卻不能由你郭大人一個人來扛,要砍頭要誅九族,我左良才陪著你!”
誒——
聞言,郭定方一聲長歎,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左將軍,你這又是何苦呢?”
“報——”
“啟稟鎮西候、長信候,大將軍有請!”
這時,偏帳外傳來了傳令兵的通報聲,是安西侯藍玉已經結束了戰前的排兵布陣,終於騰出時間來會見兩位自京師皇城而來的同僚。
偏帳內,郭定方、左良才二人相視一笑,隨即便坦坦蕩蕩的走出帳內,對著外麵的傳令兵吩咐道:“前麵帶路!”
“二位侯爺,這邊請!”
很快,郭定方、左良才二人便在傳令兵的引導下,來到中軍大帳中,見到了安西候藍玉。
此刻的藍玉,正在親兵的協助下披甲,看見郭定方、左良才二人後,也熱情的打招呼道:“郭大人,左將軍——”
“你們二位自京師皇城而來,想必這一路舟車勞動了吧,按理來說本將軍應該盡地主之誼,設宴給二位接風洗塵的;”
“但,想必你們也看見了,那狗娘養的阿拔斯王朝,竟然敢把狗爪子伸到我大唐王朝的勢力範圍內來,當真是老虎不發威,拿本將軍當病貓啊!”
說話間,藍玉已經將明光鎧穿到了身上,隨即三兩步來到二人身邊和他們熱情的握手;
繼續道:“郭大人,左將軍,你們先在軍營中稍事休息,且等本將軍率部殺出去,先挫一挫敵軍的銳氣;”
“晚上,本將軍在中軍大帳設宴,為二位接風洗塵,一醉方休!”
說著,藍玉大手一揮,吩咐道:“那誰,替本將軍好好招待郭大人和左將軍休息;”
“左右虞候軍,隨本將軍迎敵!”
“末將得令!”
中軍大帳內,郭定方、左良才二人看著藍玉匆忙離去的背影,不由得如釋重負的長籲一口氣。
同時,也開始為出征的藍玉和大唐安西鐵騎將士,在心中默默祈禱起來。
事實上,當前軍斥候從阿拉伯軍隊的包圍中,將郭定方和左良才二人救出來帶進唐軍大營後,正在召集麾下將領商議破敵之策的藍玉,就已經猜到了二人的來意,應該是奉了皇上的聖諭特意前來的。
隻是不知道,這二人此行究竟帶來了皇上的什麽旨意。
為了大戰之前軍心不受影響,藍玉這才表現出一副很匆忙的樣子,就是不想給二人留下傳旨的時間。
一切,都等他率部挫敗了阿拉伯帝國東征的企圖再說!
怛羅斯廣袤的廣野之上,大唐安西鐵騎和阿拉伯帝國率先出戰的波斯鐵騎,隔著數千步的距離遠遠對峙。
六月的西域黃沙漫天,驕陽似火,蔚藍的天際和泛黃的地平線交織著組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東、西方兩大超級帝國之間的鐵騎,在怛羅斯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榮譽、為了西域絲路的控製權,即將展開一場震古爍今的史詩對決。
大唐安西鐵騎陣中,大將軍藍玉穩坐中軍大帳,麾下的兩名副將譚力和羅權,各自分別統領一萬精騎,分列於中軍兩翼。
安西鐵騎的前身,乃是隨晉王陳懷安征伐西域、赫赫威名的關寧鐵騎,將士裝備著閃亮的明光鎧,頭戴鷹翎盔,手持長槍利刃整裝待發。
這些安西鐵騎的騎兵將士,皆為【天生帝王命】係統出產的超級精銳戰兵,從那犀利的、渴望勝利的眼神就能看出來,安西鐵騎乃是一支精銳之師。
而對麵的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陣中,率先出戰的是精銳的波斯鐵騎,這些裝備著色彩斑斕的戰袍,頭戴高冠,手持彎刀長矛的波斯騎兵,在蔚藍的天際和泛黃的地平線上,倒顯得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在波斯鐵騎的身後,則是有波斯駱駝騎兵和波斯戰象組成的第二梯隊,在雙方交戰區外的沙脊上虎視眈眈的注視著大唐安西鐵騎。
身為阿拉伯帝國東征大將軍的吐爾洪,則穩坐中軍了望塔,手臂上還架著一隻飛羽光澤、體型碩大的獵鷹。
此一戰,吐爾洪率先下令十萬波斯鐵騎出戰,另有二十萬阿拉伯大軍壓陣,那埋伏在西域幾個小國城池內的五十萬阿拉伯大軍,也已經在接到命令後往怛羅斯方向趕來。
而對麵的大唐軍隊,滿打滿算不過區區五萬人馬而已。
對於吐爾洪來說,東征大唐的第一戰,可是有著十六比一的巨大兵力優勢,即便是唐軍騎兵裝備精良,恐怕也難以抵擋阿拉伯帝國的東征大軍鋒芒。
這八十萬大軍,就算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將區區五萬唐軍騎兵淹死。
所以,穩坐中軍了望台上的吐爾洪,那張滿是絡腮胡的臉上,表情波瀾不驚,甚至還有點想提前開美酒慶祝勝利。
嘎,嘎——
突然,架在吐爾洪肩膀上的獵鷹像是嗅到了血腥的味道一般,興奮得狂吠起來。
吐爾洪咧嘴一笑,隨即輕輕抖動胳膊,架在胳膊上的獵鷹心領神會,刷的一下就飛了出去。
隨即,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的陣中,便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咚,咚,咚——
嗚——
幾乎同時,大唐軍隊的陣中,也擂響了戰鼓、吹響號角,發出了進攻的指令。
蹬蹬蹬,蹬蹬蹬!
頃刻間,怛羅斯的廣袤的廣野上馬蹄聲躁動,如滾滾驚雷。
嚴陣以待的兩萬大唐安西鐵騎,在兩位副將譚力和羅權的指揮下,以楔型陣向迎麵而來的波斯鐵騎推進,將士們的每一聲喊殺都透著不可一世的霸氣,兩萬精騎猶如兩道移動的鋼鐵洪流,裹挾毀天滅地之勢;
另一邊,十萬波斯鐵騎也開始動了起來。
他們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和戰馬靈活機動的特點,在戰場上不斷遊走,將兩萬安西鐵騎包圍其中。
嗖,嗖,嗖!
波斯鐵騎的騎兵率先發起進攻,利用手上裝備的彎弓對大唐騎兵進行襲擾;
鏘、鏘、鏘!
無數箭矢命中狂奔中的大唐騎兵,卻被裝備的明光鎧擋下大部分的箭矢攻擊,鐵質箭頭和鎧甲的碰撞過後,發出陣陣鏘鏘鏘的金屬碰撞聲。
大唐軍隊的兩位副將和兩萬安西鐵騎將士,在麵對敵人漫天的箭矢不為所動,依舊保持著密集的衝鋒隊形;
加速,再加速,直到將胯下戰馬的體力壓榨到極致!
轟——
片刻過後,一聲巨響石破天驚,那是兩支高速移動中的騎兵隊伍,在曠野中毫不意外的碰撞到一起,所發出的激烈碰撞聲。
“殺啊!”
頃刻間,喊殺聲四起。
麵對兩萬大唐安西鐵騎的集群衝鋒,那毀天滅地的巨大衝擊力,頓時將波斯鐵騎的陣營鑿開了一道巨大的豁口;
在大唐安西鐵騎的不斷衝鋒之下,波斯鐵騎的這道豁口不斷被擴大、撕裂,直至被徹底鑿穿,鑿爛。
阿拉伯人以人數優勢形成的,對大唐王朝騎兵的包圍圈,在裝備精良、作戰勇猛的安西鐵騎的衝擊之下,很快便被衝擊得七零八落,雙方騎兵隨即陷入鏖戰之中。
騎兵近身肉搏,那可就是安西鐵騎最擅長的戰術。
在白熱化的馬背拚刺劈砍中,大唐安西鐵騎精良的裝備和士兵頑強的戰鬥意誌、嫻熟的戰場戰術配合,讓兩萬安西鐵騎以弱勢兵力漸漸地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麵對數倍於己的敵軍非但沒有顯出疲態,反而是開始在氣勢上力壓敵軍,壓著對方打!
對於這些【天生帝王命】出產的超級精銳戰兵來說,對昭武帝陳懷安是有著百分百的忠誠度,在戰場上更是有著百分百的戰鬥意誌,哪怕是付出超過九成的傷亡代價,依然能保持頑強的戰鬥意誌,絕不會發生潰敗行為;
但,對於波斯鐵騎的騎兵來說,盡管他們的戰鬥力也異常強悍,但在麵對己方極大的傷亡代價的情況下,軍心和士氣漸漸就開始低落起來。
唐軍副將譚力和羅權,敏銳的捕捉到了戰場之上敵軍的士氣變化,當即撥轉馬頭,手中的刀鋒直指阿拉伯帝國的中軍;
二將一聲厲喝:“左右虞候軍聽令,隨本將軍突襲敵軍中軍,取敵軍的大纛!”
“末將得令!”
這注定是一個將會被載入史冊的日子,來自東方的超級帝國大唐王朝的安西鐵騎,與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超級大國阿拉伯帝國的東征大軍,終於在廣袤無垠的西域大地上,一個名叫怛羅斯的地方不期而遇。
這是大唐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也叫黑衣大食)之間的直接碰撞,也是彼時世界上的兩個超級帝國之間的直接交鋒。
大唐王朝這邊,由安西侯藍玉統領5萬安西鐵騎出戰;
阿拔斯王朝這邊,則是由阿拉伯帝國的東征大將軍吐爾洪,率領80萬大軍出戰(其中,前軍30萬,埋伏在西域其他小國的伏兵50萬)。
值得一提的是,在兩軍與怛羅斯對峙交鋒之時,來自大唐王朝京師皇城金陵城的兵部傳旨大臣鎮西候郭定方;
以及接替安西候藍玉出任安西都護府(北府)副節度使的大唐長信候左良才,也帶著百餘人的傳旨隊伍抵達怛羅斯,與安西候藍玉合兵一處。
在經過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的激烈討論,最終由昭武帝陳懷安拍板,對安西候藍玉的處理意見是——保留藍玉安西候的爵位、剝奪其安西都護府(北府)副節度使的官職和兵權,即刻回京聽候發落;
並由龍城破虜軍將領出身的長信侯左良才,負責接替安西都護府(北府)副節度使一職;
以大唐王朝鎮西候、朝廷正二品大員兼任兵部侍郎的郭定方,協助左良才和霍去病二人,處理被滅國的小宛和烏孫兩國的政權重建。
兩隊人馬合兵一處,本該是兵部侍郎郭定方以傳旨大臣的身份,當眾向安西候藍玉及安西都護府將領宣讀聖旨的時候;
怎奈何,卻是遇到了東征的阿拉伯帝國大軍壓境;
甚至,就連負責傳旨和接任的郭定方、左良才二人,都是在藍玉麾下的前軍斥候的掩護下,才從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的重重包圍之中突圍,前往唐軍大營匯合的。
如此變故,可是讓郭定方和左良才措手不及。
此時,安西候藍玉正召集麾下的將領在中軍大帳議事,商議破敵之策,還未能騰出時間與郭定方、左良才二人見麵。
被臨時安置於軍中偏帳的兩人,大眼瞪小眼的看著手中的一紙詔書,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一方麵,這二人身負皇命,若是不如實向安西候藍玉和一眾唐軍將領宣讀聖旨,可就是犯了欺君犯上之罪,日後追究下來那可是要誅九族的;
另一方麵,若是如實宣讀聖旨內容,那可就是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
更何況,在麵對已經在怛羅斯集結的三十萬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且己方隻有五萬兵馬的劣勢之下,無論是郭定方,還是左良才,亦或者是其他的唐軍將領,誰也沒有把握能打敗對方啊!
鬧不好,這五萬大唐安西鐵騎,就得全軍覆沒於怛羅斯!
如此一來,郭定方和左良才,還真是被架在火上烤了。
到底是為了自己頭上的烏紗帽和身後的九族著想,還是該為眼前的五萬唐軍將士,還有大唐王朝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西域絲路著想,這還真是一個令人難以抉擇的問題。
偏帳內,郭定方、左良才二人麵色凝重,相對無語。
良久。
二人卻是不約而同的開口說道:
“郭大人!”
“左將軍!”
然後,二人俱是一愣,隨即又作出了相同的有請手勢:“你先請——”
哈哈哈!
終於,在兩人心照不宣的默契中,軍帳內原本嚴肅、凝重的氣氛也被打破,二人的臉上也多出了一抹笑意。
最後,還是年長的兵部侍郎郭定方率先開口道:“左將軍,我思想前後,始終還是覺得現在不是宣讀聖旨的最佳時機;”
“眼下,最重要的是穩住軍心,以破來犯之敵;”
“就今日的情況看來,這阿拔斯王朝東征大唐,乃是蓄謀已久的事情,怛羅斯一戰,更是我大唐王朝立國以來,在西域麵對域外強敵的首戰;”
“這一戰,我們隻能勝不能敗,若是敗了,那些騎牆觀望的西域諸國,肯定會在第一時間倒向阿拔斯王朝;”
“一旦失去了民心,我大唐王朝再想奪回西域諸國的控製權,再想恢複絲路的繁榮昌盛,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造成多大的犧牲;”
頓了頓,郭定方字字鏗鏘的說道:“所以,我決定密不宣詔,一切等打完怛羅斯之戰再說;”
“至於,若是日後皇上追究起來,要砍我郭定方的腦袋還是誅我九族,我郭定方都毫無怨言;”
“相比起大唐王朝在西域的繁榮昌盛,相比起我大漢民族在絲路上的控製力和影響力,我郭定方的人頭和九族,實在是微不足道!”
“郭大人——”
聽著郭定方的這一番肺腑之言,左良才在感動之餘,也作出了自己的決定,道:“我也正有此意;”
“隻不過——”
左良才話鋒一轉,道:“這欺君犯上的重罪,卻不能由你郭大人一個人來扛,要砍頭要誅九族,我左良才陪著你!”
誒——
聞言,郭定方一聲長歎,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左將軍,你這又是何苦呢?”
“報——”
“啟稟鎮西候、長信候,大將軍有請!”
這時,偏帳外傳來了傳令兵的通報聲,是安西侯藍玉已經結束了戰前的排兵布陣,終於騰出時間來會見兩位自京師皇城而來的同僚。
偏帳內,郭定方、左良才二人相視一笑,隨即便坦坦蕩蕩的走出帳內,對著外麵的傳令兵吩咐道:“前麵帶路!”
“二位侯爺,這邊請!”
很快,郭定方、左良才二人便在傳令兵的引導下,來到中軍大帳中,見到了安西候藍玉。
此刻的藍玉,正在親兵的協助下披甲,看見郭定方、左良才二人後,也熱情的打招呼道:“郭大人,左將軍——”
“你們二位自京師皇城而來,想必這一路舟車勞動了吧,按理來說本將軍應該盡地主之誼,設宴給二位接風洗塵的;”
“但,想必你們也看見了,那狗娘養的阿拔斯王朝,竟然敢把狗爪子伸到我大唐王朝的勢力範圍內來,當真是老虎不發威,拿本將軍當病貓啊!”
說話間,藍玉已經將明光鎧穿到了身上,隨即三兩步來到二人身邊和他們熱情的握手;
繼續道:“郭大人,左將軍,你們先在軍營中稍事休息,且等本將軍率部殺出去,先挫一挫敵軍的銳氣;”
“晚上,本將軍在中軍大帳設宴,為二位接風洗塵,一醉方休!”
說著,藍玉大手一揮,吩咐道:“那誰,替本將軍好好招待郭大人和左將軍休息;”
“左右虞候軍,隨本將軍迎敵!”
“末將得令!”
中軍大帳內,郭定方、左良才二人看著藍玉匆忙離去的背影,不由得如釋重負的長籲一口氣。
同時,也開始為出征的藍玉和大唐安西鐵騎將士,在心中默默祈禱起來。
事實上,當前軍斥候從阿拉伯軍隊的包圍中,將郭定方和左良才二人救出來帶進唐軍大營後,正在召集麾下將領商議破敵之策的藍玉,就已經猜到了二人的來意,應該是奉了皇上的聖諭特意前來的。
隻是不知道,這二人此行究竟帶來了皇上的什麽旨意。
為了大戰之前軍心不受影響,藍玉這才表現出一副很匆忙的樣子,就是不想給二人留下傳旨的時間。
一切,都等他率部挫敗了阿拉伯帝國東征的企圖再說!
怛羅斯廣袤的廣野之上,大唐安西鐵騎和阿拉伯帝國率先出戰的波斯鐵騎,隔著數千步的距離遠遠對峙。
六月的西域黃沙漫天,驕陽似火,蔚藍的天際和泛黃的地平線交織著組成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
東、西方兩大超級帝國之間的鐵騎,在怛羅斯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榮譽、為了西域絲路的控製權,即將展開一場震古爍今的史詩對決。
大唐安西鐵騎陣中,大將軍藍玉穩坐中軍大帳,麾下的兩名副將譚力和羅權,各自分別統領一萬精騎,分列於中軍兩翼。
安西鐵騎的前身,乃是隨晉王陳懷安征伐西域、赫赫威名的關寧鐵騎,將士裝備著閃亮的明光鎧,頭戴鷹翎盔,手持長槍利刃整裝待發。
這些安西鐵騎的騎兵將士,皆為【天生帝王命】係統出產的超級精銳戰兵,從那犀利的、渴望勝利的眼神就能看出來,安西鐵騎乃是一支精銳之師。
而對麵的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陣中,率先出戰的是精銳的波斯鐵騎,這些裝備著色彩斑斕的戰袍,頭戴高冠,手持彎刀長矛的波斯騎兵,在蔚藍的天際和泛黃的地平線上,倒顯得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在波斯鐵騎的身後,則是有波斯駱駝騎兵和波斯戰象組成的第二梯隊,在雙方交戰區外的沙脊上虎視眈眈的注視著大唐安西鐵騎。
身為阿拉伯帝國東征大將軍的吐爾洪,則穩坐中軍了望塔,手臂上還架著一隻飛羽光澤、體型碩大的獵鷹。
此一戰,吐爾洪率先下令十萬波斯鐵騎出戰,另有二十萬阿拉伯大軍壓陣,那埋伏在西域幾個小國城池內的五十萬阿拉伯大軍,也已經在接到命令後往怛羅斯方向趕來。
而對麵的大唐軍隊,滿打滿算不過區區五萬人馬而已。
對於吐爾洪來說,東征大唐的第一戰,可是有著十六比一的巨大兵力優勢,即便是唐軍騎兵裝備精良,恐怕也難以抵擋阿拉伯帝國的東征大軍鋒芒。
這八十萬大軍,就算是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將區區五萬唐軍騎兵淹死。
所以,穩坐中軍了望台上的吐爾洪,那張滿是絡腮胡的臉上,表情波瀾不驚,甚至還有點想提前開美酒慶祝勝利。
嘎,嘎——
突然,架在吐爾洪肩膀上的獵鷹像是嗅到了血腥的味道一般,興奮得狂吠起來。
吐爾洪咧嘴一笑,隨即輕輕抖動胳膊,架在胳膊上的獵鷹心領神會,刷的一下就飛了出去。
隨即,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的陣中,便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咚,咚,咚——
嗚——
幾乎同時,大唐軍隊的陣中,也擂響了戰鼓、吹響號角,發出了進攻的指令。
蹬蹬蹬,蹬蹬蹬!
頃刻間,怛羅斯的廣袤的廣野上馬蹄聲躁動,如滾滾驚雷。
嚴陣以待的兩萬大唐安西鐵騎,在兩位副將譚力和羅權的指揮下,以楔型陣向迎麵而來的波斯鐵騎推進,將士們的每一聲喊殺都透著不可一世的霸氣,兩萬精騎猶如兩道移動的鋼鐵洪流,裹挾毀天滅地之勢;
另一邊,十萬波斯鐵騎也開始動了起來。
他們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和戰馬靈活機動的特點,在戰場上不斷遊走,將兩萬安西鐵騎包圍其中。
嗖,嗖,嗖!
波斯鐵騎的騎兵率先發起進攻,利用手上裝備的彎弓對大唐騎兵進行襲擾;
鏘、鏘、鏘!
無數箭矢命中狂奔中的大唐騎兵,卻被裝備的明光鎧擋下大部分的箭矢攻擊,鐵質箭頭和鎧甲的碰撞過後,發出陣陣鏘鏘鏘的金屬碰撞聲。
大唐軍隊的兩位副將和兩萬安西鐵騎將士,在麵對敵人漫天的箭矢不為所動,依舊保持著密集的衝鋒隊形;
加速,再加速,直到將胯下戰馬的體力壓榨到極致!
轟——
片刻過後,一聲巨響石破天驚,那是兩支高速移動中的騎兵隊伍,在曠野中毫不意外的碰撞到一起,所發出的激烈碰撞聲。
“殺啊!”
頃刻間,喊殺聲四起。
麵對兩萬大唐安西鐵騎的集群衝鋒,那毀天滅地的巨大衝擊力,頓時將波斯鐵騎的陣營鑿開了一道巨大的豁口;
在大唐安西鐵騎的不斷衝鋒之下,波斯鐵騎的這道豁口不斷被擴大、撕裂,直至被徹底鑿穿,鑿爛。
阿拉伯人以人數優勢形成的,對大唐王朝騎兵的包圍圈,在裝備精良、作戰勇猛的安西鐵騎的衝擊之下,很快便被衝擊得七零八落,雙方騎兵隨即陷入鏖戰之中。
騎兵近身肉搏,那可就是安西鐵騎最擅長的戰術。
在白熱化的馬背拚刺劈砍中,大唐安西鐵騎精良的裝備和士兵頑強的戰鬥意誌、嫻熟的戰場戰術配合,讓兩萬安西鐵騎以弱勢兵力漸漸地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麵對數倍於己的敵軍非但沒有顯出疲態,反而是開始在氣勢上力壓敵軍,壓著對方打!
對於這些【天生帝王命】出產的超級精銳戰兵來說,對昭武帝陳懷安是有著百分百的忠誠度,在戰場上更是有著百分百的戰鬥意誌,哪怕是付出超過九成的傷亡代價,依然能保持頑強的戰鬥意誌,絕不會發生潰敗行為;
但,對於波斯鐵騎的騎兵來說,盡管他們的戰鬥力也異常強悍,但在麵對己方極大的傷亡代價的情況下,軍心和士氣漸漸就開始低落起來。
唐軍副將譚力和羅權,敏銳的捕捉到了戰場之上敵軍的士氣變化,當即撥轉馬頭,手中的刀鋒直指阿拉伯帝國的中軍;
二將一聲厲喝:“左右虞候軍聽令,隨本將軍突襲敵軍中軍,取敵軍的大纛!”
“末將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