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浩的內心深處,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正在醞釀。這不是簡單的憂慮與迷茫,而是一種源自靈魂深處的震撼,一種對未知產生的恐懼之感。
自穿越以來,無論是在與奧菲斯那種級別的對手的戰鬥中,還是和提媽戰鬥的時候,方浩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曾有過如此劇烈的情緒波動。然而,此刻的他,卻仿佛站在了生命的十字路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抉擇與挑戰。
若要追溯上次產生這種情緒的時候,那大概要回到他初入死神世界的那段日子了。當他第一次與藍染這個幕後大boss相遇,並親眼見證了“鏡花水月”那攝人心魄的始解場景時,內心所湧現的那種不安的情緒達到了頂峰。
那是對於強大力量的敬畏,也是對老陰逼的警惕。然而,即便是那次刻骨銘心的經曆,亦無法與如今方浩所體會到的恐懼相提並論。
‘這就是我的劫嗎?’方浩在心中反複詢問著自己,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古代神話中關於大能突破瓶頸時所遭受的重重考驗。
在那些古老典籍的記載中,每當大神通者欲邁向更高層次,必然要經曆一番生死攸關的洗禮,以此來檢驗其意誌與實力是否足夠堅定。而現在,方浩能隱約感覺到,自己正處於相似的命運轉折點上……
據道教《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的記載,玉皇大帝的修行之路,可謂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玉帝“如是修道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曰清淨自然覺王如來。”
而在佛教的經典《瑞應經》中,同樣有著一段關於釋迦牟尼佛前世的重要記載。燃燈佛洞悉未來的慧眼,預見了這名童子非凡的命運,於是對其做出了莊嚴的預言:“事後九十一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
釋迦在那棵象征著智慧與覺醒的菩提樹下,靜坐冥思,證悟佛果之時,遇天魔波旬阻道。
天魔先是降下了威力無匹的流星雨,緊隨其後的,是遮天蔽日的黑霧,將整個世界籠罩在無邊的黑暗之中,連星光也被完全吞噬,海嘯與地震輪番上演、
而這一切僅僅是開端,更為嚴峻的挑戰還在後麵。天魔波旬親自出手,操縱著狂風暴雨,令天地間的元素為之失控,日月失去光輝,整個世界陷入了一片混沌。
魔羅的手下,一群麵目猙獰的妖魔,變化無窮,它們化身為各種恐怖的形象,或張牙舞爪,或吐火噴毒,或嚎啕大哭,或狂歌亂舞,甚至直接向他發起攻擊,妄想以暴力手段逼迫他放棄修行,離開這片聖地。
然而,即便麵對如此可怕的攻勢,釋迦依舊保持著無動於衷的鎮定,穩坐於堅固的金剛寶座之上……
對天魔波旬而言,他是釋迦牟尼佛在證道路上的外劫,代表著外界對佛陀心智的嚴酷考驗。而於釋迦牟尼自身來看,波旬又何嚐不是一種內劫呢?一種源自靈魂深處的自我拷問?
隕石如雨般傾瀉,烏雲壓頂,地動山搖,海嘯奔騰,日月黯淡無光,這些景象究竟是真實發生的自然災害,還是佛陀內心深處映射出的心理投射?
在證道的征途上,或許這一切皆有可能。這便是“劫”,一種在追求至高真理前必經的試煉,一種對修行者性命的全麵考驗。
如今,方浩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隻是他所麵臨的“劫難”,比起佛陀曾經遭遇的,似乎更加撲朔迷離,更具挑戰性。至少,這是他本人的直觀感受。
這份情緒,起始於他上次暗示邪龍背叛列澤維姆的那一刻。自那之後,他的思緒就如同被一根細線牽引,不斷地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纏繞旋轉——
為什麽他會堅信型月世界不存在上帝?為何他偏偏選定了型月世界作為證道的地點?
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始終參悟不透。他最初認為自己的想法僅僅是一種莫名的直覺,一種不需要過多分析與論證的真理。
然而,當他親眼見證到兩大邪龍在自己言語暗示下的反應時,才猛然意識到,自己的這種直覺其實多麽不合邏輯,甚至是有些荒誕不經。
如果……如果上帝存在呢?那他證道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不用想也知道。即便是普通人也忍受不了有另一個人要取代自己的一切,更何況是那位針針計較的萬軍之主呢?
與剛剛穿越的時候相比,如今的他已經積累了太多的資源與經驗,擁有了太多的東西。就像老人會比年輕人更畏懼死亡一樣,在麵對證道這一可能改變一切的重大決策時,他的猶豫與謹慎變得順理成章。
因為,一旦成功,他將收獲前所未有的榮光與權柄;而一旦失敗,等待他的將是徹底的湮滅,不僅是生命的消逝,更有甚者,是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信念與追求也將付諸東流,化為泡影。
事實上,世界各地都不乏褻瀆神靈者,無論是哪個世界,這種現象都普遍存在。但方浩與其他人最大的區別在於,他的實力過於強大,行動的影響範圍太過廣闊。
這正如一個手持尖刀的孩子與一隻在地上爬行、齜牙咧嘴的螞蟻相比,哪一個更具有實際的威脅力呢?答案不言而明白。前者足以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改變曆史的進程;而後者,往往會被忽略不見。
不過,話說回來,方浩內心深處也明白,如今的他已身處一條隻能向前、不能回頭的單行道。恰似一位手握雄兵十萬的諸侯,除了黃袍加身、登基稱帝之外,似乎也別無選擇了。
然而,即便洞悉了這一切,知曉了自己無可回避的命運,也無法徹底打消他心中的恐慌。他知道自己此刻的心境出了很大的問題,但這並不代表他能調整過來。
他試圖用理性說服自己,告訴自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既然無法改變,不如坦然接受,但情感的複雜程度遠比理智要高得多,不是幾句簡單的話語就能輕易撫平的。
麵對這樣的境況,方浩所能做的,唯有暫時放下沉重的思緒,踏上一段心靈之旅,重新走走自己一路走來的道路。他希望能借此給予自己足夠的喘息與緩衝,讓紊亂的情緒漸漸平複,重拾那份久違的冷靜與自信。
靜靜地凝視著炭治郎一行人,方浩的眼眸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在這一刻他捕捉到了時空的軌跡。下一秒,他緩緩伸出雙手,輕輕觸及那條橫貫眼前的虛幻長河。
在這條長河裏流動著的並不是水流,而是歲月本身,是時間的載體,流淌著過去、現在與未來。令人驚訝的是,時間的流逝絲毫沒能阻擋他的動作,反而仿佛臣服於他的意誌,隨著他的手勢逆流而上,回溯過往。
沒過多久,他的掌中便多出了幾道身影,男女老少皆有,他們的身形被一層神秘的神力緊緊包裹,宛如繭中待化的蝶,等待著重生的瞬間。等到某個時間點,他們便會回到兒女、師傅、妹妹……的身邊。
而那個時間點,要麽是方浩身死道消,神力潰散的時刻,那時,他們就是方浩為眾人留下的最後一份禮物;要麽是他重回鬼滅世界,親自上門派發親朋好友的時候。至於具體是什麽時候,誰知道呢?
完成這一切後,方浩的身形悄然隱沒於空氣之中,不留痕跡。這一次,他告別了鬼滅世界……
自穿越以來,無論是在與奧菲斯那種級別的對手的戰鬥中,還是和提媽戰鬥的時候,方浩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曾有過如此劇烈的情緒波動。然而,此刻的他,卻仿佛站在了生命的十字路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抉擇與挑戰。
若要追溯上次產生這種情緒的時候,那大概要回到他初入死神世界的那段日子了。當他第一次與藍染這個幕後大boss相遇,並親眼見證了“鏡花水月”那攝人心魄的始解場景時,內心所湧現的那種不安的情緒達到了頂峰。
那是對於強大力量的敬畏,也是對老陰逼的警惕。然而,即便是那次刻骨銘心的經曆,亦無法與如今方浩所體會到的恐懼相提並論。
‘這就是我的劫嗎?’方浩在心中反複詢問著自己,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出古代神話中關於大能突破瓶頸時所遭受的重重考驗。
在那些古老典籍的記載中,每當大神通者欲邁向更高層次,必然要經曆一番生死攸關的洗禮,以此來檢驗其意誌與實力是否足夠堅定。而現在,方浩能隱約感覺到,自己正處於相似的命運轉折點上……
據道教《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的記載,玉皇大帝的修行之路,可謂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玉帝“如是修道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曰清淨自然覺王如來。”
而在佛教的經典《瑞應經》中,同樣有著一段關於釋迦牟尼佛前世的重要記載。燃燈佛洞悉未來的慧眼,預見了這名童子非凡的命運,於是對其做出了莊嚴的預言:“事後九十一劫,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
釋迦在那棵象征著智慧與覺醒的菩提樹下,靜坐冥思,證悟佛果之時,遇天魔波旬阻道。
天魔先是降下了威力無匹的流星雨,緊隨其後的,是遮天蔽日的黑霧,將整個世界籠罩在無邊的黑暗之中,連星光也被完全吞噬,海嘯與地震輪番上演、
而這一切僅僅是開端,更為嚴峻的挑戰還在後麵。天魔波旬親自出手,操縱著狂風暴雨,令天地間的元素為之失控,日月失去光輝,整個世界陷入了一片混沌。
魔羅的手下,一群麵目猙獰的妖魔,變化無窮,它們化身為各種恐怖的形象,或張牙舞爪,或吐火噴毒,或嚎啕大哭,或狂歌亂舞,甚至直接向他發起攻擊,妄想以暴力手段逼迫他放棄修行,離開這片聖地。
然而,即便麵對如此可怕的攻勢,釋迦依舊保持著無動於衷的鎮定,穩坐於堅固的金剛寶座之上……
對天魔波旬而言,他是釋迦牟尼佛在證道路上的外劫,代表著外界對佛陀心智的嚴酷考驗。而於釋迦牟尼自身來看,波旬又何嚐不是一種內劫呢?一種源自靈魂深處的自我拷問?
隕石如雨般傾瀉,烏雲壓頂,地動山搖,海嘯奔騰,日月黯淡無光,這些景象究竟是真實發生的自然災害,還是佛陀內心深處映射出的心理投射?
在證道的征途上,或許這一切皆有可能。這便是“劫”,一種在追求至高真理前必經的試煉,一種對修行者性命的全麵考驗。
如今,方浩也遇到了相似的問題隻是他所麵臨的“劫難”,比起佛陀曾經遭遇的,似乎更加撲朔迷離,更具挑戰性。至少,這是他本人的直觀感受。
這份情緒,起始於他上次暗示邪龍背叛列澤維姆的那一刻。自那之後,他的思緒就如同被一根細線牽引,不斷地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纏繞旋轉——
為什麽他會堅信型月世界不存在上帝?為何他偏偏選定了型月世界作為證道的地點?
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始終參悟不透。他最初認為自己的想法僅僅是一種莫名的直覺,一種不需要過多分析與論證的真理。
然而,當他親眼見證到兩大邪龍在自己言語暗示下的反應時,才猛然意識到,自己的這種直覺其實多麽不合邏輯,甚至是有些荒誕不經。
如果……如果上帝存在呢?那他證道會產生什麽樣的後果,不用想也知道。即便是普通人也忍受不了有另一個人要取代自己的一切,更何況是那位針針計較的萬軍之主呢?
與剛剛穿越的時候相比,如今的他已經積累了太多的資源與經驗,擁有了太多的東西。就像老人會比年輕人更畏懼死亡一樣,在麵對證道這一可能改變一切的重大決策時,他的猶豫與謹慎變得順理成章。
因為,一旦成功,他將收獲前所未有的榮光與權柄;而一旦失敗,等待他的將是徹底的湮滅,不僅是生命的消逝,更有甚者,是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信念與追求也將付諸東流,化為泡影。
事實上,世界各地都不乏褻瀆神靈者,無論是哪個世界,這種現象都普遍存在。但方浩與其他人最大的區別在於,他的實力過於強大,行動的影響範圍太過廣闊。
這正如一個手持尖刀的孩子與一隻在地上爬行、齜牙咧嘴的螞蟻相比,哪一個更具有實際的威脅力呢?答案不言而明白。前者足以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改變曆史的進程;而後者,往往會被忽略不見。
不過,話說回來,方浩內心深處也明白,如今的他已身處一條隻能向前、不能回頭的單行道。恰似一位手握雄兵十萬的諸侯,除了黃袍加身、登基稱帝之外,似乎也別無選擇了。
然而,即便洞悉了這一切,知曉了自己無可回避的命運,也無法徹底打消他心中的恐慌。他知道自己此刻的心境出了很大的問題,但這並不代表他能調整過來。
他試圖用理性說服自己,告訴自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既然無法改變,不如坦然接受,但情感的複雜程度遠比理智要高得多,不是幾句簡單的話語就能輕易撫平的。
麵對這樣的境況,方浩所能做的,唯有暫時放下沉重的思緒,踏上一段心靈之旅,重新走走自己一路走來的道路。他希望能借此給予自己足夠的喘息與緩衝,讓紊亂的情緒漸漸平複,重拾那份久違的冷靜與自信。
靜靜地凝視著炭治郎一行人,方浩的眼眸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在這一刻他捕捉到了時空的軌跡。下一秒,他緩緩伸出雙手,輕輕觸及那條橫貫眼前的虛幻長河。
在這條長河裏流動著的並不是水流,而是歲月本身,是時間的載體,流淌著過去、現在與未來。令人驚訝的是,時間的流逝絲毫沒能阻擋他的動作,反而仿佛臣服於他的意誌,隨著他的手勢逆流而上,回溯過往。
沒過多久,他的掌中便多出了幾道身影,男女老少皆有,他們的身形被一層神秘的神力緊緊包裹,宛如繭中待化的蝶,等待著重生的瞬間。等到某個時間點,他們便會回到兒女、師傅、妹妹……的身邊。
而那個時間點,要麽是方浩身死道消,神力潰散的時刻,那時,他們就是方浩為眾人留下的最後一份禮物;要麽是他重回鬼滅世界,親自上門派發親朋好友的時候。至於具體是什麽時候,誰知道呢?
完成這一切後,方浩的身形悄然隱沒於空氣之中,不留痕跡。這一次,他告別了鬼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