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一番話在宴會上引起軒然大波,安南國大臣三三兩兩圍在一起竊竊私語說著李景隆聽不懂的話。
不過他也不屑聽懂,本來就是來找茬的,管你生氣不生氣,生氣最好,立刻開打,沐英在雲南都準備好了。
陳日昆聽後也是非常生氣,可是冷靜下來後想到自己打不過大明,但是也不想任憑李景隆羞辱,隻能強裝鎮定:
“李使臣這是何意?難道大明要和我安南開戰嗎?”
“雖然大明兵強馬壯,但是我安南也不是好欺負的。”
他隻能這麽說,如果服軟稱臣支持他的民眾就會倒向國相。
黎季犁聽後歎了口氣,內心一陣失落,因為沒找到機會對國王發難。
他以為陳日昆會向大明服軟,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借機發難,打壓對方勢力。
李景隆聽到陳日昆質問後並沒有收斂,反而更加囂張:
“我的意思很明確,以後安南就是我大明的藩屬國,大明讓你往西你不能往東,讓你攆狗不能追雞。”
“並且每任國王都要受到大明朝廷冊封和認可,每年朝貢一次,並且接受大明駐軍。”
這是藍春教他的,就是要把安南逼到絕處,因為誰也不可能像朝鮮一樣接受大明駐軍。
此話一出猶如一道驚雷砸向眾人,他們沒想到大明這麽囂張,而且要求更是過分,竟然還要在自己境內駐軍。
這下無論是陳日昆還是黎季犁都非常氣憤,倆人平時雖然競爭不斷,但是此刻暫時統一了戰線。
還沒等陳日昆說話,黎季犁已經跳出來說:
“不可能,我安南絕不會答應如此要求,想當年大元鐵騎都沒能拿我安南如何,如今大明又有什麽把握打敗我們。”
陳日昆見狀連忙跟上:
“沒錯,我安南早已脫離中原王朝,現在是獨立的國家,要是翻閱史書雲南等地以前還是安南地盤呢”
“如今我安南沒讓大明歸還國土,你們竟然還想讓我們拂袖稱臣,絕無可能!”
“如果大明實在無理,那我們就隻能用武力奪回曾經屬於安南的國土了。”
他們以為李景隆聽後會害怕,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裏大明敵人是北元,根本就顧不上他們,也不會對自己大動幹戈。
由於安南不向大明朝貢,所以並不知道北元已經覆滅。
說完後一臉愜意等著李景隆服軟,誰知李景隆沒有絲毫害怕,反而放聲大笑:
“哈哈哈,就你們還想和我大明開戰,真是夜郎自大,鼠目寸光。”
“接下來我會在此待上兩天,如果你們改變心意就來找我,兩天後如果你們還是不知悔改,那我將會離開,把這消息帶給我朝陛下。”
說完轉身就走,剛走到門口又突然轉過身說:
“如果你們想現在動手我也奉陪,大明沒有投降之人,隻有戰死之人。”
一句話盡顯王霸之氣,不失大明風采,對於李景隆離開現場無人敢攔,也沒人敢動手,如果動手事情就大了。
雖然安南嘴上說的強硬,但是對於中原王朝有一股天生的恐懼感。
李景隆離開後大殿內一片寂靜,沒有一個人說話,因為不知道該說什麽。
沉默許久後還是黎季犁先開口:
“王上,我安南絕不能答應大明的要求,如若不然以後將再無翻身的機會。”
“如果王上害怕大明進攻安南那就把兵權全部交與我手,我願意和大明死戰。”
黎季犁算盤珠子打的很明白,就想把兵權抓在自己手上,為以後造反打下基礎。
雖然陳氏軟弱,但也不是傻子,瞬間就明白了黎季犁的野心:
“此事還有待商議,國相不必著急,待我找人商議後再做決定。”
說完轉身朝外走去,他要去找人商量如何回複李景隆,之前說的那些話都是在吹牛,為了撐場麵而已
黎季犁也是連忙找心腹商量如何在這次博弈中爭取到最大利益。
安南國兩大勢力忙的不可開交,李景隆卻神情舒爽,他一輩子從沒這麽爽過,可是讓他狠狠裝了一把逼。
興奮過後他也沒有忘記自己這次來的目的,連忙派出探子打探安南國內形勢。
這一路他也在認真觀察安南國地形,發現和雲南差不多,大部分都是大山,隨即心裏也有了底。
安南雖然地形複雜,但是士兵裝備寒酸,無論兵器還是盔甲都無法和大明將士相比。
也幸好安南地方不大,探子在兩天內打探到不少有用消息,李景隆也知道了陳日昆和黎季犁之間的矛盾。
此刻陳日昆正在和心腹商議該如何回複李景隆,有人主張和大明談和,有人主張不能妥協。
也就隻有兩個選擇,於是兩幫人在房間內吵個不停,陳日昆聽的頭都大了,實在被吵的不耐煩了才出聲製止:
“行了,都別吵了,本王決定答應大明朝貢要求,其餘全部拒絕,如果表現太過軟弱絕對會被黎季犁趁機發難。”
“朝貢雖然丟人,但是能夠穩住大明,本王覺得大明就是要個麵子,不會真對我們動手。”
好巧不巧,黎季犁想法和他一樣,都覺得大明不會真對安南動手,就是要個臉麵。
並且黎季犁也決定向大明朝貢穩住大明,為自己謀朝篡位爭取時間。
兩人都想穩住大明,沒一個人想著借用大明除掉對方,不知道該說他們傻還是太自信。
兩天時間轉瞬即逝,李景隆也如約而至,進來後直接詢問:
“怎麽樣,有決定了嗎?”
陳日昆聽後站出來說:
“安南不會答應大明的要求,隻會像以前一樣三年一朝貢,其餘條件不行。”
“行,既然你們做出了決定我也不便再勸說,至於我朝陛下知曉後如何決斷那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我建議你們先把朝貢禮品拿出來讓我帶回去,說不定陛下開心後就不再追究你們的責任。”
李景隆就是看準安南國想要穩住大明的心思,所以才想出這一法子坑他們一筆。
畢竟誰也不會嫌棄錢多,隻有他心裏清楚,回去後來年必定會開戰,而且還是由他領兵。
這可是他好不容易要來的領兵機會,怎麽會讓安南國順利逃過此劫。
不過他也不屑聽懂,本來就是來找茬的,管你生氣不生氣,生氣最好,立刻開打,沐英在雲南都準備好了。
陳日昆聽後也是非常生氣,可是冷靜下來後想到自己打不過大明,但是也不想任憑李景隆羞辱,隻能強裝鎮定:
“李使臣這是何意?難道大明要和我安南開戰嗎?”
“雖然大明兵強馬壯,但是我安南也不是好欺負的。”
他隻能這麽說,如果服軟稱臣支持他的民眾就會倒向國相。
黎季犁聽後歎了口氣,內心一陣失落,因為沒找到機會對國王發難。
他以為陳日昆會向大明服軟,這樣一來他就可以借機發難,打壓對方勢力。
李景隆聽到陳日昆質問後並沒有收斂,反而更加囂張:
“我的意思很明確,以後安南就是我大明的藩屬國,大明讓你往西你不能往東,讓你攆狗不能追雞。”
“並且每任國王都要受到大明朝廷冊封和認可,每年朝貢一次,並且接受大明駐軍。”
這是藍春教他的,就是要把安南逼到絕處,因為誰也不可能像朝鮮一樣接受大明駐軍。
此話一出猶如一道驚雷砸向眾人,他們沒想到大明這麽囂張,而且要求更是過分,竟然還要在自己境內駐軍。
這下無論是陳日昆還是黎季犁都非常氣憤,倆人平時雖然競爭不斷,但是此刻暫時統一了戰線。
還沒等陳日昆說話,黎季犁已經跳出來說:
“不可能,我安南絕不會答應如此要求,想當年大元鐵騎都沒能拿我安南如何,如今大明又有什麽把握打敗我們。”
陳日昆見狀連忙跟上:
“沒錯,我安南早已脫離中原王朝,現在是獨立的國家,要是翻閱史書雲南等地以前還是安南地盤呢”
“如今我安南沒讓大明歸還國土,你們竟然還想讓我們拂袖稱臣,絕無可能!”
“如果大明實在無理,那我們就隻能用武力奪回曾經屬於安南的國土了。”
他們以為李景隆聽後會害怕,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裏大明敵人是北元,根本就顧不上他們,也不會對自己大動幹戈。
由於安南不向大明朝貢,所以並不知道北元已經覆滅。
說完後一臉愜意等著李景隆服軟,誰知李景隆沒有絲毫害怕,反而放聲大笑:
“哈哈哈,就你們還想和我大明開戰,真是夜郎自大,鼠目寸光。”
“接下來我會在此待上兩天,如果你們改變心意就來找我,兩天後如果你們還是不知悔改,那我將會離開,把這消息帶給我朝陛下。”
說完轉身就走,剛走到門口又突然轉過身說:
“如果你們想現在動手我也奉陪,大明沒有投降之人,隻有戰死之人。”
一句話盡顯王霸之氣,不失大明風采,對於李景隆離開現場無人敢攔,也沒人敢動手,如果動手事情就大了。
雖然安南嘴上說的強硬,但是對於中原王朝有一股天生的恐懼感。
李景隆離開後大殿內一片寂靜,沒有一個人說話,因為不知道該說什麽。
沉默許久後還是黎季犁先開口:
“王上,我安南絕不能答應大明的要求,如若不然以後將再無翻身的機會。”
“如果王上害怕大明進攻安南那就把兵權全部交與我手,我願意和大明死戰。”
黎季犁算盤珠子打的很明白,就想把兵權抓在自己手上,為以後造反打下基礎。
雖然陳氏軟弱,但也不是傻子,瞬間就明白了黎季犁的野心:
“此事還有待商議,國相不必著急,待我找人商議後再做決定。”
說完轉身朝外走去,他要去找人商量如何回複李景隆,之前說的那些話都是在吹牛,為了撐場麵而已
黎季犁也是連忙找心腹商量如何在這次博弈中爭取到最大利益。
安南國兩大勢力忙的不可開交,李景隆卻神情舒爽,他一輩子從沒這麽爽過,可是讓他狠狠裝了一把逼。
興奮過後他也沒有忘記自己這次來的目的,連忙派出探子打探安南國內形勢。
這一路他也在認真觀察安南國地形,發現和雲南差不多,大部分都是大山,隨即心裏也有了底。
安南雖然地形複雜,但是士兵裝備寒酸,無論兵器還是盔甲都無法和大明將士相比。
也幸好安南地方不大,探子在兩天內打探到不少有用消息,李景隆也知道了陳日昆和黎季犁之間的矛盾。
此刻陳日昆正在和心腹商議該如何回複李景隆,有人主張和大明談和,有人主張不能妥協。
也就隻有兩個選擇,於是兩幫人在房間內吵個不停,陳日昆聽的頭都大了,實在被吵的不耐煩了才出聲製止:
“行了,都別吵了,本王決定答應大明朝貢要求,其餘全部拒絕,如果表現太過軟弱絕對會被黎季犁趁機發難。”
“朝貢雖然丟人,但是能夠穩住大明,本王覺得大明就是要個麵子,不會真對我們動手。”
好巧不巧,黎季犁想法和他一樣,都覺得大明不會真對安南動手,就是要個臉麵。
並且黎季犁也決定向大明朝貢穩住大明,為自己謀朝篡位爭取時間。
兩人都想穩住大明,沒一個人想著借用大明除掉對方,不知道該說他們傻還是太自信。
兩天時間轉瞬即逝,李景隆也如約而至,進來後直接詢問:
“怎麽樣,有決定了嗎?”
陳日昆聽後站出來說:
“安南不會答應大明的要求,隻會像以前一樣三年一朝貢,其餘條件不行。”
“行,既然你們做出了決定我也不便再勸說,至於我朝陛下知曉後如何決斷那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我建議你們先把朝貢禮品拿出來讓我帶回去,說不定陛下開心後就不再追究你們的責任。”
李景隆就是看準安南國想要穩住大明的心思,所以才想出這一法子坑他們一筆。
畢竟誰也不會嫌棄錢多,隻有他心裏清楚,回去後來年必定會開戰,而且還是由他領兵。
這可是他好不容易要來的領兵機會,怎麽會讓安南國順利逃過此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