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內,藍春在陪朱樉幾人喝酒,以後在一起喝酒的機會不多了,所以要珍惜。
安慶則和馬皇後講起幾日前在藍春小院的所見所聞,說著說著就提到了蒸汽機。
由於安慶自己也沒搞明白,所以講的並不太清楚。
“母後,相公說他研究的蒸汽機如果成功後會給大明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後她就按照藍春的說辭給馬皇後講起了蒸汽機的用處。
馬皇後聽後眉頭直皺,不是她理解不了,而是她意識到安慶所講的東西有多重要,隨即反問安慶。
“你和為娘說這件事經過小春同意了嗎?”
“如果沒有的話我現在就去和小春打聲招呼,要不然會影響你倆關係。”
不是馬皇後不信任藍春,而是每個人都有秘密,女子嫁入夫家後如果胳膊肘子還往娘家拐會被人指責的。
外人會說這女子家沒有家教,對名聲會有很大影響,也會被街坊四鄰唾棄。
雖然貴為皇後,但是馬皇後也非常重視這些,再者藍春所做的事又不是謀反之類的大罪,如果是違法行為就另當別論了。
安慶明白馬皇後在擔心什麽,連忙解釋。
“母後放心,相公跟我知會過這件事可以講,他也準備年後把蒸汽機獻給朝廷。”
得知是藍春允許的,馬皇後這才鬆了口氣,她不想因為這些事影響女兒幸福。
不過還是對安慶再次叮囑:
“你倆既然已經成婚,那就是一體的,要懂得維護好自己的小家。”
“女兒明白,母後放心。那這件事要不要跟父皇說?”
安慶也在猶豫,後宮之人不得幹政,所以她隻能詢問馬皇後,後者思索一番後說:
“還是先不要和你父皇說了,小春不是說年後會上交給朝廷嗎,那時你父皇自然就會知道了。”
“小春現在不說肯定有他自己的考量,所以我們還是不要自作主張為好。”
馬皇後對藍春非常信任,同時她也對朱元璋很了解,這麽大的事對方怎麽會不知道,不用自己去操心。
“女兒明白了。”
安慶把蒸汽機說出來一方麵是藍春授意,一方麵是她也想炫耀自己相公。
二人的悄悄話沒有其他人聽見,因為都在各自聊著,徐妙雲正在對藍春進行感謝。
“妹夫,感謝你對高熾的安排,我相信他會在大哥身邊學到東西的,而且還能減肥。”
這話一半是感謝,一半是埋怨,因為她已經從朱棣口中得知兒子要做的工作了。
聞言藍春尷尬一笑,畢竟把人家兒子送去當苦力不道德,隻能陪笑道:
“四嫂說笑了,我也是被逼無奈,跟著我確實學不到東西,實踐才是真道理。”
“而且我一直覺得高熾有當仁君的氣質,所以跟著表哥學習最為合適。”
藍春說的很直白,直言朱高熾適合當皇帝,也是提醒徐妙雲看著點朱棣。
“多謝妹夫提醒,姐姐記下這個恩情了。”
徐妙雲很聰慧,藍春這麽說不是一回兩回了,必須重視。
眾人又聊了一會後朱元璋就提議散了,並且叮囑藍春過年那天記得帶安慶進宮吃飯。
藍春聽後直接應下了,就算他不想來安慶也要回家呀。
走的時候馬皇後拉住藍春又給他準備了一些朝鮮進貢的人參,說是給他補身體的。
不僅如此,還給藍春拿了很多綾羅綢緞,比來時拿的東西還多。
藍春一點也不客氣,照單全收,他才不和朱元璋客氣呢,不拿白不拿。
大人都走了,朱高熾和兩個堂兄弟則直接被朱標留了下來,他已經迫不及待使喚秘書了。
回到梁國公府後牧氏都驚呆了,明明是去送禮的,結果回來帶的更多。
在得知是馬皇後賞的後樂的合不攏嘴,就連教訓藍春的事都忘了。
接下來幾天過得很平靜,因為快要過年了,朝廷忙的也是腳不沾地。
而江蘇行省一個小山村內,席應真收到了姚廣孝的來信。
他一直在這裏隱居,抽空會幫村民們看看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所以附近村民都認識他。
“席道長,有你的書信。”
村長敲敲門走進來把書信遞給正在椅子上躺著的席應真,後者也不客氣,接過信後直接拆開看了起來。
打開後發現是自己逆徒來信,可是越往下看眉頭皺的越狠,嘴裏還在嘀咕。
“世上竟然有如此奇才,能想到如此妙計,怪哉,怪哉。”
“看來要動動地方了,這徒弟真是不給我省心,除了會坑師傅啥也不會。”
他是知道姚廣孝野心的,所以後來就沒怎麽聯係,他也不想參與到權力爭鬥當中,可是這回他不去不行呀,為了百姓。
同時他也想會會姚廣孝信中提到的奇才,看下是誰能把自己逆徒整治的服服帖帖。
藍春這時還不知道有人奔他而來,此刻正在訂購煙花炮竹,今年他要放個夠,彌補後世的遺憾。
除夕夜當天梁國公府張燈結彩,今年多了個公主,所以也熱鬧不少。
藍斌也在前幾天從軍營回來了,曬的黝黑,不過壯實不少。
一起吃過年夜飯後藍春帶著藍斌和安慶在院子裏放煙花,隨著他家煙花升空,周圍其他國公府和勳貴家也不甘落後,好像比賽一樣。
煙花炮竹聲在今夜響徹天際,光亮把整個應天都照亮了,不過可忙壞了應天府尹,他要照顧城中安全。
因為藍春的緣故,今年各個國公府都定了大量煙花,互相攀比。
皇宮中朱元璋看著此等美景沒有陷進去,而是指揮朱標幾兄弟點煙花。
“快,他們快放完了,接下來輪到咱上場了,哈哈哈。”
此刻男人間的勝負欲上來了,他作為皇帝不想比臣子們差,尤其是大部分都是他的老兄弟。
朱標帶著幾兄弟和朱雄英等人開始放煙花,這一夜應天的百姓可有了眼福,煙花整整放了幾個時辰。
今夜稱之為煙花盛宴也不為過,藍春見皇宮內也放起了煙花,撇撇嘴說:
“父皇真幼稚,這都要比一比。”
安慶聞言輕輕一笑,她自然知道朱元璋的脾性,不過不影響她依偎在藍春懷裏看美景。
皇宮內朱元璋仰天大笑,他也好久沒這麽開心過了。
安慶則和馬皇後講起幾日前在藍春小院的所見所聞,說著說著就提到了蒸汽機。
由於安慶自己也沒搞明白,所以講的並不太清楚。
“母後,相公說他研究的蒸汽機如果成功後會給大明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後她就按照藍春的說辭給馬皇後講起了蒸汽機的用處。
馬皇後聽後眉頭直皺,不是她理解不了,而是她意識到安慶所講的東西有多重要,隨即反問安慶。
“你和為娘說這件事經過小春同意了嗎?”
“如果沒有的話我現在就去和小春打聲招呼,要不然會影響你倆關係。”
不是馬皇後不信任藍春,而是每個人都有秘密,女子嫁入夫家後如果胳膊肘子還往娘家拐會被人指責的。
外人會說這女子家沒有家教,對名聲會有很大影響,也會被街坊四鄰唾棄。
雖然貴為皇後,但是馬皇後也非常重視這些,再者藍春所做的事又不是謀反之類的大罪,如果是違法行為就另當別論了。
安慶明白馬皇後在擔心什麽,連忙解釋。
“母後放心,相公跟我知會過這件事可以講,他也準備年後把蒸汽機獻給朝廷。”
得知是藍春允許的,馬皇後這才鬆了口氣,她不想因為這些事影響女兒幸福。
不過還是對安慶再次叮囑:
“你倆既然已經成婚,那就是一體的,要懂得維護好自己的小家。”
“女兒明白,母後放心。那這件事要不要跟父皇說?”
安慶也在猶豫,後宮之人不得幹政,所以她隻能詢問馬皇後,後者思索一番後說:
“還是先不要和你父皇說了,小春不是說年後會上交給朝廷嗎,那時你父皇自然就會知道了。”
“小春現在不說肯定有他自己的考量,所以我們還是不要自作主張為好。”
馬皇後對藍春非常信任,同時她也對朱元璋很了解,這麽大的事對方怎麽會不知道,不用自己去操心。
“女兒明白了。”
安慶把蒸汽機說出來一方麵是藍春授意,一方麵是她也想炫耀自己相公。
二人的悄悄話沒有其他人聽見,因為都在各自聊著,徐妙雲正在對藍春進行感謝。
“妹夫,感謝你對高熾的安排,我相信他會在大哥身邊學到東西的,而且還能減肥。”
這話一半是感謝,一半是埋怨,因為她已經從朱棣口中得知兒子要做的工作了。
聞言藍春尷尬一笑,畢竟把人家兒子送去當苦力不道德,隻能陪笑道:
“四嫂說笑了,我也是被逼無奈,跟著我確實學不到東西,實踐才是真道理。”
“而且我一直覺得高熾有當仁君的氣質,所以跟著表哥學習最為合適。”
藍春說的很直白,直言朱高熾適合當皇帝,也是提醒徐妙雲看著點朱棣。
“多謝妹夫提醒,姐姐記下這個恩情了。”
徐妙雲很聰慧,藍春這麽說不是一回兩回了,必須重視。
眾人又聊了一會後朱元璋就提議散了,並且叮囑藍春過年那天記得帶安慶進宮吃飯。
藍春聽後直接應下了,就算他不想來安慶也要回家呀。
走的時候馬皇後拉住藍春又給他準備了一些朝鮮進貢的人參,說是給他補身體的。
不僅如此,還給藍春拿了很多綾羅綢緞,比來時拿的東西還多。
藍春一點也不客氣,照單全收,他才不和朱元璋客氣呢,不拿白不拿。
大人都走了,朱高熾和兩個堂兄弟則直接被朱標留了下來,他已經迫不及待使喚秘書了。
回到梁國公府後牧氏都驚呆了,明明是去送禮的,結果回來帶的更多。
在得知是馬皇後賞的後樂的合不攏嘴,就連教訓藍春的事都忘了。
接下來幾天過得很平靜,因為快要過年了,朝廷忙的也是腳不沾地。
而江蘇行省一個小山村內,席應真收到了姚廣孝的來信。
他一直在這裏隱居,抽空會幫村民們看看病,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所以附近村民都認識他。
“席道長,有你的書信。”
村長敲敲門走進來把書信遞給正在椅子上躺著的席應真,後者也不客氣,接過信後直接拆開看了起來。
打開後發現是自己逆徒來信,可是越往下看眉頭皺的越狠,嘴裏還在嘀咕。
“世上竟然有如此奇才,能想到如此妙計,怪哉,怪哉。”
“看來要動動地方了,這徒弟真是不給我省心,除了會坑師傅啥也不會。”
他是知道姚廣孝野心的,所以後來就沒怎麽聯係,他也不想參與到權力爭鬥當中,可是這回他不去不行呀,為了百姓。
同時他也想會會姚廣孝信中提到的奇才,看下是誰能把自己逆徒整治的服服帖帖。
藍春這時還不知道有人奔他而來,此刻正在訂購煙花炮竹,今年他要放個夠,彌補後世的遺憾。
除夕夜當天梁國公府張燈結彩,今年多了個公主,所以也熱鬧不少。
藍斌也在前幾天從軍營回來了,曬的黝黑,不過壯實不少。
一起吃過年夜飯後藍春帶著藍斌和安慶在院子裏放煙花,隨著他家煙花升空,周圍其他國公府和勳貴家也不甘落後,好像比賽一樣。
煙花炮竹聲在今夜響徹天際,光亮把整個應天都照亮了,不過可忙壞了應天府尹,他要照顧城中安全。
因為藍春的緣故,今年各個國公府都定了大量煙花,互相攀比。
皇宮中朱元璋看著此等美景沒有陷進去,而是指揮朱標幾兄弟點煙花。
“快,他們快放完了,接下來輪到咱上場了,哈哈哈。”
此刻男人間的勝負欲上來了,他作為皇帝不想比臣子們差,尤其是大部分都是他的老兄弟。
朱標帶著幾兄弟和朱雄英等人開始放煙花,這一夜應天的百姓可有了眼福,煙花整整放了幾個時辰。
今夜稱之為煙花盛宴也不為過,藍春見皇宮內也放起了煙花,撇撇嘴說:
“父皇真幼稚,這都要比一比。”
安慶聞言輕輕一笑,她自然知道朱元璋的脾性,不過不影響她依偎在藍春懷裏看美景。
皇宮內朱元璋仰天大笑,他也好久沒這麽開心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