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大堂,錦衣衛和杭州本地官員兩方針鋒相對!
杭州知府趙昆已經被氣得開始大喘氣了,因為蔣瓛說的是實話,錦衣衛確實有先斬後奏之權,而且這次還是奉了皇上的命令,他如果敢阻攔,恐怕官位不保!
最後隻能留下一句狠話。
“我一定會上奏彈劾你們的!”
說完就準備走,蔣瓛卻叫住了他。
“趙大人稍等,還有一封聖旨呢,等會還要勞煩你們把聖旨下發到各地!”
聽到有聖旨,趙昆隻能留了下來,他倒要看看這人搞什麽名堂!
一旁的湯鼎和徐允恭都羨慕了,就算自己身為國公之子都沒有錦衣衛威風!
而林賢就更加絕望了,本來還指望趙昆能救他,結果人家根本不給趙昆麵子,他隻能祈禱什麽都不要搜到!
可是天不助他,沒多久就有一名錦衣衛跑過來稟報。
“千戶大人,屬下在搜查時發現了這個!”
說完把幾封書信遞給蔣瓛。
一瞬間,大堂裏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到那幾封書信上,此刻他們心中都在想一件事。
“難道真有證據?錦衣衛情報已經這麽厲害了嗎?在千裏之外都能夠知道杭州的事!”
在所有人注視下,蔣瓛接過書信,然後翻開假裝看了幾眼後就遞給趙昆。
“趙大人,看看吧!看看我錦衣衛有沒有冤枉人!”
說完以後他接著看其他幾封,可是當他翻到下麵時,發現了問題,怎麽多了幾封,自己明明準備了三封。
他打開下麵兩封想看看是怎麽回事,越看越心驚。這竟然是林家和陳祖義私通的書信!
他完全沒想到竟然還有意外之喜,竟然找到了真證據,這下不怕被人發現了!
他也注意到,自從他拿出下麵兩封書信後,林賢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要不是有錦衣衛扶著已經癱在地上了!
一旁的趙昆看完書信後說不出話來,他完全沒看出那是偽造的。
這時蔣瓛把真書信扔給他。
“這裏還有,趙大人一起看完吧,到時候你再說說怎麽處理林家!”
說完便不再搭理趙昆,讓人把在外的林家人也給抓起來,一個也不準放跑!
隨後錦衣衛全城搜捕林家人,把其他幾個家族嚇得門都不敢出,生怕牽連到自己!
趙昆看完所有書信後,歎了口氣:
“這位大人,是本官剛才錯怪你了,接下來你看著辦吧!”
“冤枉啊,趙大人,這書信不是我寫的,我真沒寫過呀!”
聽到趙昆不管了,林賢就開始大喊大叫,將瓛走到他麵前直接扇了一個大嘴巴子。
“還有臉叫,你剛才看見這兩封書信時腿都軟了,當老子瞎嗎?”
隨後下令:
“來人,把他們都給帶下去斬首示眾,然後把屍首掛在城門口,讓所有人看看通倭是什麽下場!”
說完走到趙昆麵前。
“趙大人這下沒意見了吧?”
剛才他也看到了林賢反應,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林賢是因為心虛害怕才會腿軟!
“蔣大人客氣了,證據確鑿,理應如此!”
說完帶著杭州本地官員走了出去,不再理會林賢!
隨後林家所有人就被帶到了菜市口斬首示眾,而且還是趙昆親自監斬!
等到殺完人蔣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聖旨開始宣讀,大概意思就是朝廷建立水師不是為了開海,是為了保護沿海百姓安危,並且保證,倭寇海盜一日不除,就一日不會開海!
聖旨一出,當地百姓才放下心來,並且還為以前誤會朝廷感到羞愧,紛紛讓自己家人前往水師報名。
還有百姓自發送糧食過來,不過這些都被徐允恭三人給拒絕了。
隨著林家滅族,杭州其他幾家也都老實下來,不敢再跳出來!
蔣瓛見目的達到了,也就不再多留,和徐允恭三人告別後,直接帶隊返回應天複命!
在返回應天路上他遇到非常多難民,打聽之後才知道,這些難民都是從河南逃難過來的。黃河決堤,他們莊稼沒了收成,隻能逃難出來要飯!
得知此消息,蔣瓛立刻命人快馬加鞭回去稟報給二虎!
此時朱元璋確實不知道河南發生黃河決堤的事,因為這件事被河南布政使楊景給壓了下來,沒有上報!
二虎收到消息後歎了口氣,他知道這次河南那邊官員又要倒黴了!
然後第一時間派人去河南探查真實情況,自己則是進宮向朱元璋稟報!
等他找到朱元璋時,三人正在禦花園裏烤紅薯呢。
原來是藍春有點嘴饞,就想起了後世滿街飄香的烤紅薯。
然後就忽悠朱元璋和朱標跟自己一起來挖紅薯烤著吃!
內閣自從有了姚廣孝加入,處理奏折更加得心應手,所以父子倆才有時間在這陪藍春玩泥巴!
正在三人蹲在那瞅著自己眼前幾個黑糊糊的東西時,二虎說:
“皇爺,蔣瓛來信,浙江那邊事情處理完了!”
朱元璋正想著紅薯怎麽吃呢,於是隨便說了句話:
“辦好了讓他回來就行!”
“可是,他還說了一件事。他說在路上遇見很多難民,然後問了很多人,都說是從河南逃難過來的。黃河決堤,很多百姓家顆粒無收!隻能出來逃難!”
二虎最後還是把這件事說了出來。正在想著烤紅薯怎麽吃的朱元璋聞言再也顧不上吃,立刻站起來:
“你說什麽?河南黃河決堤?咱怎麽沒收到消息?”
朱標和藍春也沒了吃的心思,站起來聽聽是怎麽回事!
見朱元璋生氣,二虎立馬跪下說:
“皇爺息怒,這隻是將瓛在路上遇見的,臣已經讓人快馬加鞭去河南驗證了,很快就會有確切消息傳回來!”
“此事絕對不會空穴來風,那麽多難民做不得假,去,把內閣還有六部尚書都給咱叫來,問問他們有沒有收到河南發生水災的消息!”
朱元璋不傻,立馬就明白其中是怎麽回事,如果六部和內閣都沒收到奏折,那肯定是當地官員為了自己官身考核隱瞞了此事!
朱標也沒勸,因為隱瞞不報,這是每個皇帝都不能容忍的大罪!
杭州知府趙昆已經被氣得開始大喘氣了,因為蔣瓛說的是實話,錦衣衛確實有先斬後奏之權,而且這次還是奉了皇上的命令,他如果敢阻攔,恐怕官位不保!
最後隻能留下一句狠話。
“我一定會上奏彈劾你們的!”
說完就準備走,蔣瓛卻叫住了他。
“趙大人稍等,還有一封聖旨呢,等會還要勞煩你們把聖旨下發到各地!”
聽到有聖旨,趙昆隻能留了下來,他倒要看看這人搞什麽名堂!
一旁的湯鼎和徐允恭都羨慕了,就算自己身為國公之子都沒有錦衣衛威風!
而林賢就更加絕望了,本來還指望趙昆能救他,結果人家根本不給趙昆麵子,他隻能祈禱什麽都不要搜到!
可是天不助他,沒多久就有一名錦衣衛跑過來稟報。
“千戶大人,屬下在搜查時發現了這個!”
說完把幾封書信遞給蔣瓛。
一瞬間,大堂裏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到那幾封書信上,此刻他們心中都在想一件事。
“難道真有證據?錦衣衛情報已經這麽厲害了嗎?在千裏之外都能夠知道杭州的事!”
在所有人注視下,蔣瓛接過書信,然後翻開假裝看了幾眼後就遞給趙昆。
“趙大人,看看吧!看看我錦衣衛有沒有冤枉人!”
說完以後他接著看其他幾封,可是當他翻到下麵時,發現了問題,怎麽多了幾封,自己明明準備了三封。
他打開下麵兩封想看看是怎麽回事,越看越心驚。這竟然是林家和陳祖義私通的書信!
他完全沒想到竟然還有意外之喜,竟然找到了真證據,這下不怕被人發現了!
他也注意到,自從他拿出下麵兩封書信後,林賢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要不是有錦衣衛扶著已經癱在地上了!
一旁的趙昆看完書信後說不出話來,他完全沒看出那是偽造的。
這時蔣瓛把真書信扔給他。
“這裏還有,趙大人一起看完吧,到時候你再說說怎麽處理林家!”
說完便不再搭理趙昆,讓人把在外的林家人也給抓起來,一個也不準放跑!
隨後錦衣衛全城搜捕林家人,把其他幾個家族嚇得門都不敢出,生怕牽連到自己!
趙昆看完所有書信後,歎了口氣:
“這位大人,是本官剛才錯怪你了,接下來你看著辦吧!”
“冤枉啊,趙大人,這書信不是我寫的,我真沒寫過呀!”
聽到趙昆不管了,林賢就開始大喊大叫,將瓛走到他麵前直接扇了一個大嘴巴子。
“還有臉叫,你剛才看見這兩封書信時腿都軟了,當老子瞎嗎?”
隨後下令:
“來人,把他們都給帶下去斬首示眾,然後把屍首掛在城門口,讓所有人看看通倭是什麽下場!”
說完走到趙昆麵前。
“趙大人這下沒意見了吧?”
剛才他也看到了林賢反應,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林賢是因為心虛害怕才會腿軟!
“蔣大人客氣了,證據確鑿,理應如此!”
說完帶著杭州本地官員走了出去,不再理會林賢!
隨後林家所有人就被帶到了菜市口斬首示眾,而且還是趙昆親自監斬!
等到殺完人蔣瓛拿出早已準備好的聖旨開始宣讀,大概意思就是朝廷建立水師不是為了開海,是為了保護沿海百姓安危,並且保證,倭寇海盜一日不除,就一日不會開海!
聖旨一出,當地百姓才放下心來,並且還為以前誤會朝廷感到羞愧,紛紛讓自己家人前往水師報名。
還有百姓自發送糧食過來,不過這些都被徐允恭三人給拒絕了。
隨著林家滅族,杭州其他幾家也都老實下來,不敢再跳出來!
蔣瓛見目的達到了,也就不再多留,和徐允恭三人告別後,直接帶隊返回應天複命!
在返回應天路上他遇到非常多難民,打聽之後才知道,這些難民都是從河南逃難過來的。黃河決堤,他們莊稼沒了收成,隻能逃難出來要飯!
得知此消息,蔣瓛立刻命人快馬加鞭回去稟報給二虎!
此時朱元璋確實不知道河南發生黃河決堤的事,因為這件事被河南布政使楊景給壓了下來,沒有上報!
二虎收到消息後歎了口氣,他知道這次河南那邊官員又要倒黴了!
然後第一時間派人去河南探查真實情況,自己則是進宮向朱元璋稟報!
等他找到朱元璋時,三人正在禦花園裏烤紅薯呢。
原來是藍春有點嘴饞,就想起了後世滿街飄香的烤紅薯。
然後就忽悠朱元璋和朱標跟自己一起來挖紅薯烤著吃!
內閣自從有了姚廣孝加入,處理奏折更加得心應手,所以父子倆才有時間在這陪藍春玩泥巴!
正在三人蹲在那瞅著自己眼前幾個黑糊糊的東西時,二虎說:
“皇爺,蔣瓛來信,浙江那邊事情處理完了!”
朱元璋正想著紅薯怎麽吃呢,於是隨便說了句話:
“辦好了讓他回來就行!”
“可是,他還說了一件事。他說在路上遇見很多難民,然後問了很多人,都說是從河南逃難過來的。黃河決堤,很多百姓家顆粒無收!隻能出來逃難!”
二虎最後還是把這件事說了出來。正在想著烤紅薯怎麽吃的朱元璋聞言再也顧不上吃,立刻站起來:
“你說什麽?河南黃河決堤?咱怎麽沒收到消息?”
朱標和藍春也沒了吃的心思,站起來聽聽是怎麽回事!
見朱元璋生氣,二虎立馬跪下說:
“皇爺息怒,這隻是將瓛在路上遇見的,臣已經讓人快馬加鞭去河南驗證了,很快就會有確切消息傳回來!”
“此事絕對不會空穴來風,那麽多難民做不得假,去,把內閣還有六部尚書都給咱叫來,問問他們有沒有收到河南發生水災的消息!”
朱元璋不傻,立馬就明白其中是怎麽回事,如果六部和內閣都沒收到奏折,那肯定是當地官員為了自己官身考核隱瞞了此事!
朱標也沒勸,因為隱瞞不報,這是每個皇帝都不能容忍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