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後,還在行軍途中的路朝歌接到了陳杞送來的消息,當路朝歌看到陳杞的親兵時,他不由的露出了一絲絲的失望的神色,當初李朝宗安排陳杞單獨進攻兗州的時候,確實是有培養陳杞的意思,隻不過他自己沒有抓住罷了。
為帥者,立即決斷一定要堅決,不要總想著這件事該不該去做,如果隻想著該與不該,那你什麽事都做不成,為帥者一定要想這件事做過之後帶來的所有後果,能得到什麽要失去什麽,得到的和失去的東西是不是成正比。
顯然陳杞並沒有這種能力,或者說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個時候應該這麽做,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既然他已經派人來詢問路朝歌了,路朝歌就當培養他的這件事根本就不存在就是了,有些事是不用說出來的。
路朝歌看過陳杞的信之後,思略片刻開口道:“你稍等我一會,我寫封信你給陳杞帶回去。”
路朝歌叫來隨軍的文書,找出了筆墨紙硯,把袁和通的後背當案幾,迅速的寫了一封信,交到了那名親兵的手裏。
“回去告訴陳杞,這一仗好好打。”路朝歌說道:“兗州半壁是我們連接昌州道的要地,一定要拿下它然後守住它。”
待陳杞的親兵離開後,袁和通幫著隨軍文書收拾好了筆墨紙硯,笑著開口道:“失望了?”
“有一點。”路朝歌笑著說道:“不過更應該失望的應該是我大哥吧!”
“能統兵的帥才哪有那麽多。”袁和通低聲道:“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帥才永遠也不嫌多。”路朝歌說道:“不過沒關係,陳杞不行在培養別人就是了。”
“報……”一名斥候衝到了路朝歌麵前,說道:“少將軍,發現朝廷軍隊斥候。”
“也差不多該見到了。”路朝歌說道:“敵軍部署情況探查的怎麽樣了?”
“朝廷軍隊在鹿兒口附近部署了十五萬大軍。”斥候回應道:“看旗號應該是朝廷的新軍。”
“新軍呐?”路朝歌笑了笑說道:“繼續探查,探查清楚敵軍領軍將軍是誰。”
“是。”斥候應了一聲後便打馬而去。
“十五萬,也算是下了血本了。”袁和通說道:“當年前朝十萬禁軍就擋住了大楚三十萬人四個月之久,他們是想用這十五萬大軍擋住咱們?”
“擋得住嗎?”路朝歌笑著問道。
“當然擋不住了。”袁和通也笑了起來,說道:“若是讓他們擋住了,咱涼州軍的名號豈不是就全毀了。”
“通傳全軍,在行進三十裏紮營。”路朝歌喊道。
此時距離鹿兒口距離已不過五十裏,相距敵軍二十裏紮營算是一個安全的距離。
號角聲響起,行軍速度再一次加快,最先抵達紮營地點的是康嘉福帶領的輜重營,康嘉福在抵達紮營地點後,立即組織輜重營開始安營紮寨,務必要在路朝歌趕到之前完成這一切。
天剛剛擦黑,路朝歌帶著大隊人馬趕到了營寨,此時不僅營寨已經安紮好,就連晚飯都已經做好了。
安置好大軍休息,隨後路朝歌將手中的斥候全部撒了出去,涼州軍喜歡搞偷襲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現在涼州軍新到,就怕敵軍搞夜襲。
安排好一切之後,路朝歌將所有的將軍都叫到了中軍帳。
“眼看著就要入冬了,不管怎麽樣,這一仗我不會拖的太久。”路朝歌一開口就奠定了這場戰爭的基調。
“數百年前,大楚的軍隊被前朝軍隊擋在了這裏四個月之久,我可沒那麽多的時間浪費。”路朝歌繼續說道:“我也沒有十二萬人去填這個坑,這一戰我們要用最小的代價拿下鹿兒口,隻要攻破鹿兒口,昌州就在無險可守。”
“呼……”眾多將軍齊聲吼道。
“休整三天時間,三天之後對鹿兒口進行全麵進攻。”路朝歌說道:“誰願意打這個頭陣?”
“末將願往。”眾人齊聲道。
“這頭陣必須我們重甲來打。”從來很少爭搶的楊延昭難得的站了出來。
“憑什麽就你們重甲能打?”閆向榮站出來說道:“我們廣效軍就不能打了?”
兩人的話頓時讓在座的各位將軍吵了起來,都想打這頭一陣,唯一沒有加入到爭搶行列的就是一直坐在那裏不出聲的於吉昌。
這小子這段時間可沒閑著,自從路朝歌讓他派人去找繞過昌州周邊大山的小路開始,他就一直在研究昌州附近的山川地形圖,他現在不想正麵進攻,他想的是怎麽繞過昌州周邊的大山,然後從背後給敵軍致命一擊。
路朝歌看著爭搶第一陣的將軍們,也是挺高興的,正所謂‘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這樣的軍隊的士氣根本就不需要鼓舞。
“安靜安靜。”路朝歌壓了壓雙手,道:“鹿兒口地形狹窄,大軍不可能完全展開,第一支攻上去的隊伍,要盡可能的幫助後麵的兄弟隊伍打開缺口,所以損失一定不會小。”
路朝歌口中的狹窄,其實也算不得狹窄,可是和二十多萬大軍相比,這鹿兒口確實是狹窄了一些。
可就算是聽到路朝歌這麽說,眾人依舊是不想放棄這第一陣,打仗就沒有不死人的,誰衝上去了該死還是得死。
“少將軍,我們重甲軍扛揍。”楊延昭那大嗓門在眾人之中格外響亮:“我們頂在最前麵,讓兄弟們跟在我們後麵,一定能一鼓作氣捅碎了對麵的那些雜碎。”
說到抗揍,那涼州軍中有一個算一個,確實沒有人比重甲軍更抗揍了,那一身重甲穿在身上,除了床子弩也就是狼牙棒一類的鈍器能傷到這些人了。
“好,那就以重甲軍為先鋒。”路朝歌開口道:“謝玉堂率領玄甲軍護住重甲軍的兩翼。”
路朝歌可不想讓這幫人在吵下去了,這麽吵下去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索性他就直接下達軍令了。
“末將領命。”兩人齊聲道。
接到任務的兩人那是喜笑顏開,沒能打上頭陣的幾個人倒是沒有多少失望的神色,畢竟上了戰場隻要路朝歌在這裏,那一切都以路朝歌的部署為主。
“其餘各軍梯次展開。”路朝歌繼續說道:“一旦重甲攻入敵軍迎敵,你們第一時間衝上去,絞殺敵軍。”
路朝歌說的簡單,可真到了開戰的那一天,可就沒那麽簡單了,畢竟路朝歌可是準備了很多‘大殺器’,就是為了應付這種局麵的。
而且在找到那條小路之前,路朝歌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畢竟誰都知道,鹿兒口易守難攻,隻要腦瓜子不是被門夾了,防禦一方都不會選擇主動進攻的,隻要把戰事拖下去,進攻的一方早晚都會因為各種原因撤離。
待眾人散去,於吉昌這才開口說道:“少將軍,那條小路還沒有找到,問了很多附近的百姓,他們好像都不知道有那麽一條小路可以繞過這些大山。”
“肯定有。”路朝歌說道:“隻要大楚的史冊記載的是真的,就一定會有的。”
“萬一史冊上記載的是假的呢?”於吉昌說道:“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你,把損失二十萬寫成了十二萬,這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有些東西能造假也可以造假,但是有些東西造不了假。”路朝歌從案幾上拿起了一本看著就很有年代感的書,遞到了於吉昌麵前,說道:“這本書是我從劉子睿家裏找到的,寫這本書的人應該是前朝最後一任禮部尚書,上麵記載的那一場鹿兒口之戰,和大楚史冊上記載的完全一樣,而且他還提到了楚人繞山以擊我軍側後。”
“這就和大楚的史冊相互印證了。”路朝歌繼續說道:“隻不過大楚的史冊刻意的將‘楚人繞山以擊我軍側後’這個事實給隱去了,估計是想體現自己軍隊的天下無雙,也是為了掩蓋那條小路的存在。”
“我的人還在山裏轉悠呢!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找到你說的那條小路。”於吉昌歎了口氣,道:“那要是找不到那條小路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強攻。”路朝歌說道:“大楚喜歡用人命填,我可不喜歡,我有那麽多好東西我留著幹什麽,不就是為了讓戰兵少一些傷亡嗎?”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路朝歌起床之後,便有斥候來報。
“少將軍,敵軍領軍將軍還是沒打聽出來。”斥候有些愧疚的說道:“抓了一晚上的舌頭,愣是沒有一個人知道那位到底是誰的。”
“神經病吧!”路朝歌又好氣又好笑的罵道:“三軍將士不知道誰指揮自己,玩什麽呢?”
“有一個人倒是交代了一些。”斥候說道:“說他們領軍的將軍看著就是個富貴人家的孩子,年紀差不多和您相當,但是具體是誰他們確實是不知道,在軍中從來沒見過這麽一號人物,這一段時間發號施令的都是他們的副將。”
“那副將是誰啊?”路朝歌問道。
“說是新任禁軍將軍晃文山。”斥候說道:“剩下的一概不知了。”
“對,咱們的人現在都在昌州的天牢裏麵關著呢!”路朝歌苦笑道:“這個晃文山有沒有什麽了解?”
“暫時沒有什麽有價值的消息。”斥候說道:“不過他們倒是說了,好像這次的領軍之人並不是一個。”
“我也是服了。”路朝歌笑了笑說道:“你們繼續探查,有什麽感覺有用的消息,就立刻匯報。”
“是。”斥候應了一聲便離開了。
戰場上令出多門那是最大的忌諱,真打起來了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的,最後到底聽誰的?
“這能不能是障眼法?”一眾將軍跟在路朝歌的身後,距離路朝歌最近的謝玉堂低聲問道。
“那純純的那瓜子有病。”路朝歌說道:“這種事能迷惑我,也能迷惑自己人,關鍵是你連露麵都不露麵,將士們怎麽想?”
“那現在咱連敵軍領兵的人是誰都不知道,這不鬧呢嗎?”楊興旺開口道:“要不我去叫個陣,看看對麵的領軍將軍能不能出來?”
“我去還差不多。”路朝歌歎了口氣,道:“估計你去了也就是晃文山能出來,等會我親自去看看,若是能把對麵的領軍將軍引出來,我這心裏也踏實。”
路朝歌實在是想不明白對麵那位領軍將軍到底是怎麽想的,要是想迷惑自己,也不至於整一堆人來發號施令,這種令出多門的事他倒不是第一次見,關鍵是這東西沒有好處啊!
要麽就是找到了一個能對付他路朝歌的人,可是到現在他還沒發現誰能對付的了他,倒不是他狂妄,主要是涼州軍的實力在這裏擺著呢!
為帥者,立即決斷一定要堅決,不要總想著這件事該不該去做,如果隻想著該與不該,那你什麽事都做不成,為帥者一定要想這件事做過之後帶來的所有後果,能得到什麽要失去什麽,得到的和失去的東西是不是成正比。
顯然陳杞並沒有這種能力,或者說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這個時候應該這麽做,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既然他已經派人來詢問路朝歌了,路朝歌就當培養他的這件事根本就不存在就是了,有些事是不用說出來的。
路朝歌看過陳杞的信之後,思略片刻開口道:“你稍等我一會,我寫封信你給陳杞帶回去。”
路朝歌叫來隨軍的文書,找出了筆墨紙硯,把袁和通的後背當案幾,迅速的寫了一封信,交到了那名親兵的手裏。
“回去告訴陳杞,這一仗好好打。”路朝歌說道:“兗州半壁是我們連接昌州道的要地,一定要拿下它然後守住它。”
待陳杞的親兵離開後,袁和通幫著隨軍文書收拾好了筆墨紙硯,笑著開口道:“失望了?”
“有一點。”路朝歌笑著說道:“不過更應該失望的應該是我大哥吧!”
“能統兵的帥才哪有那麽多。”袁和通低聲道:“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
“帥才永遠也不嫌多。”路朝歌說道:“不過沒關係,陳杞不行在培養別人就是了。”
“報……”一名斥候衝到了路朝歌麵前,說道:“少將軍,發現朝廷軍隊斥候。”
“也差不多該見到了。”路朝歌說道:“敵軍部署情況探查的怎麽樣了?”
“朝廷軍隊在鹿兒口附近部署了十五萬大軍。”斥候回應道:“看旗號應該是朝廷的新軍。”
“新軍呐?”路朝歌笑了笑說道:“繼續探查,探查清楚敵軍領軍將軍是誰。”
“是。”斥候應了一聲後便打馬而去。
“十五萬,也算是下了血本了。”袁和通說道:“當年前朝十萬禁軍就擋住了大楚三十萬人四個月之久,他們是想用這十五萬大軍擋住咱們?”
“擋得住嗎?”路朝歌笑著問道。
“當然擋不住了。”袁和通也笑了起來,說道:“若是讓他們擋住了,咱涼州軍的名號豈不是就全毀了。”
“通傳全軍,在行進三十裏紮營。”路朝歌喊道。
此時距離鹿兒口距離已不過五十裏,相距敵軍二十裏紮營算是一個安全的距離。
號角聲響起,行軍速度再一次加快,最先抵達紮營地點的是康嘉福帶領的輜重營,康嘉福在抵達紮營地點後,立即組織輜重營開始安營紮寨,務必要在路朝歌趕到之前完成這一切。
天剛剛擦黑,路朝歌帶著大隊人馬趕到了營寨,此時不僅營寨已經安紮好,就連晚飯都已經做好了。
安置好大軍休息,隨後路朝歌將手中的斥候全部撒了出去,涼州軍喜歡搞偷襲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現在涼州軍新到,就怕敵軍搞夜襲。
安排好一切之後,路朝歌將所有的將軍都叫到了中軍帳。
“眼看著就要入冬了,不管怎麽樣,這一仗我不會拖的太久。”路朝歌一開口就奠定了這場戰爭的基調。
“數百年前,大楚的軍隊被前朝軍隊擋在了這裏四個月之久,我可沒那麽多的時間浪費。”路朝歌繼續說道:“我也沒有十二萬人去填這個坑,這一戰我們要用最小的代價拿下鹿兒口,隻要攻破鹿兒口,昌州就在無險可守。”
“呼……”眾多將軍齊聲吼道。
“休整三天時間,三天之後對鹿兒口進行全麵進攻。”路朝歌說道:“誰願意打這個頭陣?”
“末將願往。”眾人齊聲道。
“這頭陣必須我們重甲來打。”從來很少爭搶的楊延昭難得的站了出來。
“憑什麽就你們重甲能打?”閆向榮站出來說道:“我們廣效軍就不能打了?”
兩人的話頓時讓在座的各位將軍吵了起來,都想打這頭一陣,唯一沒有加入到爭搶行列的就是一直坐在那裏不出聲的於吉昌。
這小子這段時間可沒閑著,自從路朝歌讓他派人去找繞過昌州周邊大山的小路開始,他就一直在研究昌州附近的山川地形圖,他現在不想正麵進攻,他想的是怎麽繞過昌州周邊的大山,然後從背後給敵軍致命一擊。
路朝歌看著爭搶第一陣的將軍們,也是挺高興的,正所謂‘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念’,這樣的軍隊的士氣根本就不需要鼓舞。
“安靜安靜。”路朝歌壓了壓雙手,道:“鹿兒口地形狹窄,大軍不可能完全展開,第一支攻上去的隊伍,要盡可能的幫助後麵的兄弟隊伍打開缺口,所以損失一定不會小。”
路朝歌口中的狹窄,其實也算不得狹窄,可是和二十多萬大軍相比,這鹿兒口確實是狹窄了一些。
可就算是聽到路朝歌這麽說,眾人依舊是不想放棄這第一陣,打仗就沒有不死人的,誰衝上去了該死還是得死。
“少將軍,我們重甲軍扛揍。”楊延昭那大嗓門在眾人之中格外響亮:“我們頂在最前麵,讓兄弟們跟在我們後麵,一定能一鼓作氣捅碎了對麵的那些雜碎。”
說到抗揍,那涼州軍中有一個算一個,確實沒有人比重甲軍更抗揍了,那一身重甲穿在身上,除了床子弩也就是狼牙棒一類的鈍器能傷到這些人了。
“好,那就以重甲軍為先鋒。”路朝歌開口道:“謝玉堂率領玄甲軍護住重甲軍的兩翼。”
路朝歌可不想讓這幫人在吵下去了,這麽吵下去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索性他就直接下達軍令了。
“末將領命。”兩人齊聲道。
接到任務的兩人那是喜笑顏開,沒能打上頭陣的幾個人倒是沒有多少失望的神色,畢竟上了戰場隻要路朝歌在這裏,那一切都以路朝歌的部署為主。
“其餘各軍梯次展開。”路朝歌繼續說道:“一旦重甲攻入敵軍迎敵,你們第一時間衝上去,絞殺敵軍。”
路朝歌說的簡單,可真到了開戰的那一天,可就沒那麽簡單了,畢竟路朝歌可是準備了很多‘大殺器’,就是為了應付這種局麵的。
而且在找到那條小路之前,路朝歌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畢竟誰都知道,鹿兒口易守難攻,隻要腦瓜子不是被門夾了,防禦一方都不會選擇主動進攻的,隻要把戰事拖下去,進攻的一方早晚都會因為各種原因撤離。
待眾人散去,於吉昌這才開口說道:“少將軍,那條小路還沒有找到,問了很多附近的百姓,他們好像都不知道有那麽一條小路可以繞過這些大山。”
“肯定有。”路朝歌說道:“隻要大楚的史冊記載的是真的,就一定會有的。”
“萬一史冊上記載的是假的呢?”於吉昌說道:“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你,把損失二十萬寫成了十二萬,這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有些東西能造假也可以造假,但是有些東西造不了假。”路朝歌從案幾上拿起了一本看著就很有年代感的書,遞到了於吉昌麵前,說道:“這本書是我從劉子睿家裏找到的,寫這本書的人應該是前朝最後一任禮部尚書,上麵記載的那一場鹿兒口之戰,和大楚史冊上記載的完全一樣,而且他還提到了楚人繞山以擊我軍側後。”
“這就和大楚的史冊相互印證了。”路朝歌繼續說道:“隻不過大楚的史冊刻意的將‘楚人繞山以擊我軍側後’這個事實給隱去了,估計是想體現自己軍隊的天下無雙,也是為了掩蓋那條小路的存在。”
“我的人還在山裏轉悠呢!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找到你說的那條小路。”於吉昌歎了口氣,道:“那要是找不到那條小路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強攻。”路朝歌說道:“大楚喜歡用人命填,我可不喜歡,我有那麽多好東西我留著幹什麽,不就是為了讓戰兵少一些傷亡嗎?”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路朝歌起床之後,便有斥候來報。
“少將軍,敵軍領軍將軍還是沒打聽出來。”斥候有些愧疚的說道:“抓了一晚上的舌頭,愣是沒有一個人知道那位到底是誰的。”
“神經病吧!”路朝歌又好氣又好笑的罵道:“三軍將士不知道誰指揮自己,玩什麽呢?”
“有一個人倒是交代了一些。”斥候說道:“說他們領軍的將軍看著就是個富貴人家的孩子,年紀差不多和您相當,但是具體是誰他們確實是不知道,在軍中從來沒見過這麽一號人物,這一段時間發號施令的都是他們的副將。”
“那副將是誰啊?”路朝歌問道。
“說是新任禁軍將軍晃文山。”斥候說道:“剩下的一概不知了。”
“對,咱們的人現在都在昌州的天牢裏麵關著呢!”路朝歌苦笑道:“這個晃文山有沒有什麽了解?”
“暫時沒有什麽有價值的消息。”斥候說道:“不過他們倒是說了,好像這次的領軍之人並不是一個。”
“我也是服了。”路朝歌笑了笑說道:“你們繼續探查,有什麽感覺有用的消息,就立刻匯報。”
“是。”斥候應了一聲便離開了。
戰場上令出多門那是最大的忌諱,真打起來了你說你有理我說我有理的,最後到底聽誰的?
“這能不能是障眼法?”一眾將軍跟在路朝歌的身後,距離路朝歌最近的謝玉堂低聲問道。
“那純純的那瓜子有病。”路朝歌說道:“這種事能迷惑我,也能迷惑自己人,關鍵是你連露麵都不露麵,將士們怎麽想?”
“那現在咱連敵軍領兵的人是誰都不知道,這不鬧呢嗎?”楊興旺開口道:“要不我去叫個陣,看看對麵的領軍將軍能不能出來?”
“我去還差不多。”路朝歌歎了口氣,道:“估計你去了也就是晃文山能出來,等會我親自去看看,若是能把對麵的領軍將軍引出來,我這心裏也踏實。”
路朝歌實在是想不明白對麵那位領軍將軍到底是怎麽想的,要是想迷惑自己,也不至於整一堆人來發號施令,這種令出多門的事他倒不是第一次見,關鍵是這東西沒有好處啊!
要麽就是找到了一個能對付他路朝歌的人,可是到現在他還沒發現誰能對付的了他,倒不是他狂妄,主要是涼州軍的實力在這裏擺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