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一滴血
我的身體中有七座地獄 作者:白金之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世人可能會不敬佛,卻極少有人不尊敬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因為慈悲、智慧和救苦救難的精神而廣受尊崇。
然而,傳說終歸是傳說。
來到願望之都後,李修見到了太多各大神話中的、主宰,早已經對所謂的傳說祛魅了。
對於現在的李修來說,這個世界隻有三類人:
陌生人、朋友,以及敵人。
“你會是敵人嗎?”
不斷回憶起來的記憶碎片,擾亂了李修的思緒,他捂著額頭,透過手指的縫隙看向觀音。
觀音慈愛的目光投過來,她逐一與老張、楊戩、孫悟空對視,隨後溫和的看向李修,說:
“很高興時隔千年回到這片世界,還能見到過去的老朋友,請放心,我對你們沒有惡意。”
她的嗓音中帶有令人安心的魔力。
這並非某種超凡能力,也不涉及規則的力量,單純是她的氣質給人的感官。
明明對方是佛陀陣營中的一員,清晰的神明力量波動自觀音身上,如同陽光般向外散發。
可不知道為何,李修始終無法對她產生敵意——
“「沒有惡意」可不等於是朋友,更不代表她不會對你們出手。”
低沉、堅毅,略顯疲憊的嗓音自遙遠的彼方傳來,打斷了李修的思緒。
李修認得這個聲音。
就在不久前,他還在玉簡中聽到過,隻不過比起在玉簡留言時,現在的聲音要更為滄桑。
李修扭頭看去。
在數千米外,撕開了一道空間裂縫。
超限兵器·盤古幡立在裂縫的邊緣,穩定周遭的空間,避免白洞核心處的引力影響到外界。
天地未形,混沌未開。
萬物未生,歸於無極。
一個男人站在空間裂縫的邊緣,身著白黑相間的長袍,一頭灰白長發隨意散落,臉上有著些許胡渣,深邃的眼眸中,滿是沉甸甸的責任與堅持。
“元始天尊!”
亙古、沉重的力場波動自空間裂縫中傳遞出來,元始天尊毫無保留的釋放自身力量。
元始天尊與觀音菩薩。
尚未真正動手,光是兩人逸散的力場波動,就引發了無數的空間震蕩。
願望之都號外圍,足以洞穿迷失星球的空間壁壘,僅僅堅持了不到三秒鍾就嘭然碎裂。
“太強了,怎麽可能……”
撒旦低聲自語。
無論是觀音菩薩還是元始天尊,此刻爆發出來的力量都遠超了他的想象。
且不說上帝,直到上帝身亡,撒旦也不知道上帝到底有多強——因為上帝的力量展現形式太過“歡愉”。
可他還記得不久前聯手獵殺蓋亞的戰鬥。
蓋亞已經足夠強大了,生命通解方程式更是近乎無解的規則力量。
可是和眼前的兩位比起來……
差距太大了。
“蓋亞的傷勢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況且,她本就不是戰鬥型人員。
原初四人組,不,應該說是五人組中他們有著各自的分工。”
李修捂著額頭,大量湧現的記憶,不斷衝擊他的神經。
在這一刻,他終於知曉了千年前的秘密。
原初五人組的分工如下:
蓋亞,生物工程研究專家,負責搭建願望之都的框架。
上帝,幻想塑造者,負責許願機製的搭建,並且與蓋亞合作,將人的思維與許願聯係在一起。
濕婆,全係統維護,願望之都的運轉必然會滋生無數的問題,漫無目的許願,同樣會產生大量冗餘的信息,毀滅力量能夠抹除一切不安定因素。
元始天尊,最大的資方,拿出了白洞核心,搭建實驗室,而他的陰陽、混沌力量,以及先天一炁,給了整個實驗多次試錯機會。
最後就是觀音菩薩。
“千年來,所有人都忘記了真相。
錯認為願望之都計劃,是元始天尊、上帝、蓋亞和濕婆,四位最強大的一階在一次次商討中提出來的。
可事實上,最早提出這個項目的人是觀音。”
“什麽?!”
聽到這裏,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楊戩眉頭緊鎖看向李修,問:
“你確定嗎?她可是是被神明力量高度汙染的「佛」。”
佛家。
最初隻是一群有著相同哲學觀念的人,他們中有的人是超凡者,有的人是普通人。
但不知為什麽,可能是因為他們在這條探索哲學的道路上走的太遠,不知不覺來到了窺神峰與神明靈魂共鳴。
又或許是某種機緣巧合的機會。
總之,佛家被神明「認可」。
他們無比強大,卻又失去了自我。
他們還堅信曾經的理念,卻在靈魂共鳴中,失去了人類的感情與思維方式。
失去了人性的哲學家。
這就是被神明汙染的佛家。
與死海一樣,是為了召喚神明降臨,不惜犧牲一切的瘋子。
楊戩不理解,身為佛家一員的觀音,怎麽可能會幫助他們創建願望之都,阻止神明的降臨?
這件事根本說不通。
曾經親眼目睹了摯友、同伴,自修仙者轉變為修佛者的楊戩,比誰都清楚,靈魂共鳴是一件多麽可怕的事情。
“因為不是所有與神明靈魂共鳴的佛家,都會無條件的渴望神明降臨。”李修說。
“怎麽可能——”
楊戩正要反駁,忽然,想到了不久前離開的林依白。
靈魂共鳴的本質是與神明靈魂產生鏈接,刹那間以神明的視角窺視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因為眼界的變化,而帶來了思維方式的變化。
但這並非是完全絕對的。
比如林依白,她的思維變化進程,放在了未來要麵對的無盡痛苦當中。
而觀音的思維變化進程,放在了她在與神明靈魂共鳴時,許下的大願望中:
普度眾生。
《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曾記載:“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
隻有當天下所有受苦受難之人渡盡後,她才會完成靈魂共鳴的全部進程,徹底轉變思維模式,成為真正的「佛」。
而觀音能夠以佛家的身份,與四位創始人達成合作,是因為她手中的一樣東西。
李修看到了記憶碎片中,閃耀七彩光芒的晶體。
這就是元始天尊尋找的宇宙第一推動力,
願望之都計劃的真正源頭,
蓋亞所恐懼的絕望——
神明流落人間的……
一滴血。
世人可能會不敬佛,卻極少有人不尊敬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因為慈悲、智慧和救苦救難的精神而廣受尊崇。
然而,傳說終歸是傳說。
來到願望之都後,李修見到了太多各大神話中的、主宰,早已經對所謂的傳說祛魅了。
對於現在的李修來說,這個世界隻有三類人:
陌生人、朋友,以及敵人。
“你會是敵人嗎?”
不斷回憶起來的記憶碎片,擾亂了李修的思緒,他捂著額頭,透過手指的縫隙看向觀音。
觀音慈愛的目光投過來,她逐一與老張、楊戩、孫悟空對視,隨後溫和的看向李修,說:
“很高興時隔千年回到這片世界,還能見到過去的老朋友,請放心,我對你們沒有惡意。”
她的嗓音中帶有令人安心的魔力。
這並非某種超凡能力,也不涉及規則的力量,單純是她的氣質給人的感官。
明明對方是佛陀陣營中的一員,清晰的神明力量波動自觀音身上,如同陽光般向外散發。
可不知道為何,李修始終無法對她產生敵意——
“「沒有惡意」可不等於是朋友,更不代表她不會對你們出手。”
低沉、堅毅,略顯疲憊的嗓音自遙遠的彼方傳來,打斷了李修的思緒。
李修認得這個聲音。
就在不久前,他還在玉簡中聽到過,隻不過比起在玉簡留言時,現在的聲音要更為滄桑。
李修扭頭看去。
在數千米外,撕開了一道空間裂縫。
超限兵器·盤古幡立在裂縫的邊緣,穩定周遭的空間,避免白洞核心處的引力影響到外界。
天地未形,混沌未開。
萬物未生,歸於無極。
一個男人站在空間裂縫的邊緣,身著白黑相間的長袍,一頭灰白長發隨意散落,臉上有著些許胡渣,深邃的眼眸中,滿是沉甸甸的責任與堅持。
“元始天尊!”
亙古、沉重的力場波動自空間裂縫中傳遞出來,元始天尊毫無保留的釋放自身力量。
元始天尊與觀音菩薩。
尚未真正動手,光是兩人逸散的力場波動,就引發了無數的空間震蕩。
願望之都號外圍,足以洞穿迷失星球的空間壁壘,僅僅堅持了不到三秒鍾就嘭然碎裂。
“太強了,怎麽可能……”
撒旦低聲自語。
無論是觀音菩薩還是元始天尊,此刻爆發出來的力量都遠超了他的想象。
且不說上帝,直到上帝身亡,撒旦也不知道上帝到底有多強——因為上帝的力量展現形式太過“歡愉”。
可他還記得不久前聯手獵殺蓋亞的戰鬥。
蓋亞已經足夠強大了,生命通解方程式更是近乎無解的規則力量。
可是和眼前的兩位比起來……
差距太大了。
“蓋亞的傷勢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況且,她本就不是戰鬥型人員。
原初四人組,不,應該說是五人組中他們有著各自的分工。”
李修捂著額頭,大量湧現的記憶,不斷衝擊他的神經。
在這一刻,他終於知曉了千年前的秘密。
原初五人組的分工如下:
蓋亞,生物工程研究專家,負責搭建願望之都的框架。
上帝,幻想塑造者,負責許願機製的搭建,並且與蓋亞合作,將人的思維與許願聯係在一起。
濕婆,全係統維護,願望之都的運轉必然會滋生無數的問題,漫無目的許願,同樣會產生大量冗餘的信息,毀滅力量能夠抹除一切不安定因素。
元始天尊,最大的資方,拿出了白洞核心,搭建實驗室,而他的陰陽、混沌力量,以及先天一炁,給了整個實驗多次試錯機會。
最後就是觀音菩薩。
“千年來,所有人都忘記了真相。
錯認為願望之都計劃,是元始天尊、上帝、蓋亞和濕婆,四位最強大的一階在一次次商討中提出來的。
可事實上,最早提出這個項目的人是觀音。”
“什麽?!”
聽到這裏,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楊戩眉頭緊鎖看向李修,問:
“你確定嗎?她可是是被神明力量高度汙染的「佛」。”
佛家。
最初隻是一群有著相同哲學觀念的人,他們中有的人是超凡者,有的人是普通人。
但不知為什麽,可能是因為他們在這條探索哲學的道路上走的太遠,不知不覺來到了窺神峰與神明靈魂共鳴。
又或許是某種機緣巧合的機會。
總之,佛家被神明「認可」。
他們無比強大,卻又失去了自我。
他們還堅信曾經的理念,卻在靈魂共鳴中,失去了人類的感情與思維方式。
失去了人性的哲學家。
這就是被神明汙染的佛家。
與死海一樣,是為了召喚神明降臨,不惜犧牲一切的瘋子。
楊戩不理解,身為佛家一員的觀音,怎麽可能會幫助他們創建願望之都,阻止神明的降臨?
這件事根本說不通。
曾經親眼目睹了摯友、同伴,自修仙者轉變為修佛者的楊戩,比誰都清楚,靈魂共鳴是一件多麽可怕的事情。
“因為不是所有與神明靈魂共鳴的佛家,都會無條件的渴望神明降臨。”李修說。
“怎麽可能——”
楊戩正要反駁,忽然,想到了不久前離開的林依白。
靈魂共鳴的本質是與神明靈魂產生鏈接,刹那間以神明的視角窺視宇宙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因為眼界的變化,而帶來了思維方式的變化。
但這並非是完全絕對的。
比如林依白,她的思維變化進程,放在了未來要麵對的無盡痛苦當中。
而觀音的思維變化進程,放在了她在與神明靈魂共鳴時,許下的大願望中:
普度眾生。
《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中曾記載:“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
隻有當天下所有受苦受難之人渡盡後,她才會完成靈魂共鳴的全部進程,徹底轉變思維模式,成為真正的「佛」。
而觀音能夠以佛家的身份,與四位創始人達成合作,是因為她手中的一樣東西。
李修看到了記憶碎片中,閃耀七彩光芒的晶體。
這就是元始天尊尋找的宇宙第一推動力,
願望之都計劃的真正源頭,
蓋亞所恐懼的絕望——
神明流落人間的……
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