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載:檀王二十一年春三月,峰揚遊於大荒之野。
※※※
三天以後,我和輔徹進入了大荒之野。輔徹原來也早有準備,攜帶的幹糧和飲水並不比我少。此次準備充分,應該比上回被逐後進入大荒之野,能多熬兩天吧。可隻有彭剛真正憑藉自己的力量走出了大荒之野,我就算多熬兩天,又能有什麽希望呢?
但如果害怕被未知的未來所擊敗,我也就不會堅持要進入荒漠了。現在的我,似乎對生死都看得很淡,偶爾想到,也許此次會死在大荒之野中——忽犖和蒙沌都很久都沒有出現了,也許他們早就放棄了我——但卻並不感覺恐懼,隻有淡淡的失望。如果就此死去,等不到大劫的到來,多少有些遺憾哪。
還沒有深入大荒之野,先看到前麵翻倒了一乘馬車。徹輔駕車湊近過去,隻見駟馬和車上乘者都是重傷而死的,卻並非渴死、餓死在荒漠裏。我跳下車,翻過那俯倒在車轅上的乘者,才看了一眼,就大吃一驚:“他!”
原來此人並非別人,乃是我的堂弟秩宇。不知道他因何身負重傷,又因何倒斃在大荒之野中。計算從這裏到彭邑的路程,八百裏地還不止,他是否從彭邑逃來的呢?彭邑究竟發生了什麽變故?
我正在猜測各種可能性,突然徹輔指著我叫了一聲:“師父,您……您的胸前……”我低下頭,突然看到一片淡淡的微光覆蓋著自己的胸膛。為什麽會這樣?一愣之間,我立刻想到了原因。
發光的,不可能是別的什麽東西,而一定是離開翰邑時,我從鍾宕那裏取回的三種神器——風璜、雲玦和雷琮。神器發光,我不是第一次見到了,可是它們為何會在此時此地發出光芒來呢?
我立刻去翻檢秩宇的衣服,果然,在他懷裏發現了一個包裹得非常嚴密的布包,解開布包,一片青色的光芒襲人而來。“那……”我聽到徹輔的聲音在顫抖,“難道那是‘雨璧’!”
那正是雨璧,是世鎮西方的雨璧。正因為雨璧出現,四神器齊集,才會相互感應,發出光芒來啊。可是雨璧為何會在秩宇的身上?我想不明白,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從彭宮內偷盜了雨璧,因此遭到追殺,一路逃亡到大荒之野,然後傷重倒斃的。
彭之六卿,都想得到雨璧,峰卿因此派秩宇前去盜竊,也在情理之中。至於這種猜測有幾分真實性,現在的我,是無從判斷的。我慢慢包好雨璧,揣入懷中,然後轉身招呼徹輔:“來,我還有一件事要告訴你。”
其實我大可不必將四件神器的事情告訴徹輔的,我隻是認為他既然不顧危險陪我進入大荒之野,就不應該再諸多隱瞞。可以說的事情,還是都告訴他為好。但我沒有想到,在大致解說了得到四神器的經過後,事情竟然有了那樣令人驚愕的發展。
“傳說四神器齊集,就有顛覆天壤的偉大力量,”徹輔滿臉的興奮,“師父今天得齊四器,不如用它來平定這個混亂的人世吧。”我苦笑著搖頭:“那是沒有用的,還缺少有圭呀。”“有圭?”徹輔湊近我,低聲問道,“燁王元年,自潼水中所得的有圭?”
我點點頭。徹輔突然笑了起來:“這有圭,弟子倒知道它的下落呀!”我吃了一驚:“你何由得知?”“徹氏原為天子的史官,”徹輔滿麵紅光地回答說,“關於有圭之出現與消失,我的祖先曾有過零星記載,並根據這記載,摸清了大致的脈絡……”
據徹輔說,有圭最早出現,不是在燁王元年,而是在鴻王奪取天下之時。鴻王攻入天邑,滅亡畏王朝之日,畏宮突然地裂,現出一個極大的坑陷來。彭侯剛自告奮勇深入坑陷,獲得了一塊黃色的寶玉,以獻鴻王。鴻王為了酬勞他在戰爭中的功績,將寶玉一分為二,大的一半藏入宗廟,小的一塊就賜給了彭剛。
我一邊聽,一邊在心裏暗笑。彭剛何曾是“自告奮勇”進入坑陷的?他又何曾心甘情願地將寶玉獻給鴻王?切分寶玉的,也是彭剛,而不是鴻王啊。不過彭剛對鴻王的敵對活動還沒來得及表麵化,古史記載中的彭剛,一直是忠心耿耿,甘受鴻王驅使的。真相就此完全湮沒,那麽細節有些出入,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說彭侯北往王京獻俘的時候,又把那塊黃色寶玉獻給了鴻王。關於獻俘的究竟是彭侯剛還是彭侯屆,徹輔的祖先也搞不明白。但就常理分析,寶玉是由鴻王賜給彭剛的,送出去的東西怎好再收回來?但其子在父親死後,將賞賜獻還給鴻王,就比較解釋得通了。當然,我很清楚獻俘的是彭剛而非彭屆,這塊寶玉再度落入天子手中,絕對不是好來的,應該是搶奪來的。
鴻王得到彭侯所擁有的那半塊黃色寶玉後,把它和自己擁有的那一半並合在一起。奇怪的事情就此開始,據說兩半寶玉自動合而為一,沒有用膠,竟然就粘牢了再也分不開。我聽到這裏,正想詢問鴻王有無將五方神器都並合起來,徹輔卻說:“此後還發生了一些什麽事情,就隻有鴻王一個人清楚了。不過他就此大病不起,沒半年就薨逝了,臨終前說那塊黃色寶玉不祥,叫人把它拋進了潼水……”
我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鴻王之病,和黃色寶玉本身,或者和兩半黃色寶玉的並合,究竟有沒有聯係呢?據說鴻王想毀掉黃色寶玉,但無論斧劈刀砍,它卻紋絲不動,毫無傷損——是啊,彭剛當初是用血劍劈開的寶玉,血劍能辦到的事情,凡間的其它兵器,是無能為力的。
因此鴻王秘密派人將寶玉拋入潼水。可是他死了沒多久,天降大旱,潼水斷流,黃色寶玉再現人間,並且被不明內情的燁王製成了有圭。至於那麽堅硬的寶玉,究竟是用了什麽工具才將它琢磨成器的,可就連徹輔也說不上來了。
此後又四百年,有圭一直被保存在王京宗廟裏。到了薨王繼位,天下大亂,犬人竟然一度攻入王京。據說薨王在城破的前夜,才偶然從古史記錄中發現了有圭的曆史,於是長歎一聲:“原來是此不祥之物,為我引來了災難啊!”他立刻命令當時的太史徹朋——也就是徹輔的祖先——將有圭秘密從宗廟中取出來,再度投入潼水。
“如此說來,有圭現在還在潼水水底嘍?”我問徹輔。徹輔卻搖搖頭:“也許不……我從一些家族記載中發現,先祖或許並沒有遵從天子的指示,他也許把有圭藏了起來。有圭收藏的地點,很可能就在徹氏的族廟裏!”
還沒等我開口,徹輔先說:“師父,弟子願意幫助師父探明有圭的下落,並且從族廟中把他取出來。”“這是叛族的行為呀,”我本身倒並沒有暗取有圭的這種想法,“你不怕受到懲罰嗎?”徹輔搖搖頭:“若真能將此五方神器合而為一,動搖天壤,平定這個混亂的世界,我就算身如灰滅,又有什麽可怕的?”
這家夥,他真以為神器齊集,就可以帶來太平盛世啊?五方神器合一後究竟會發生些什麽,誰也不知道,連仙人和上人都不知道。也許就此消弭大劫?大劫在未發生前就消弭,誰能證明它被真正消弭了?也許,神器反倒帶來大劫,也說不定……
但是望著徹輔堅定的目光,我反倒不好拒絕他的要求。仔細想過以後,我回答他:“好吧,如果我們走得出大荒之野……”
※※※
我們用沙土把秩宇草草掩埋了,然後掉頭往回走。要走出大荒之野,其實並不困難,因為我們本來就還並未過於深入。如果再往南走上兩三天,然後發現秩宇的屍體和雨璧,恐怕平安出去的可能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七天後,我們重新與鍾宕等人會合。家臣們正急得團團轉,但我留書要他們原地等候,他們也不好追隨我的腳步,往南方太遠處尋找。我告訴他們,計劃有變,暫時先回徹邑去,於是每個人的臉上就都露出放下一塊巨石似的輕鬆表情。
既然翰國不歡迎我們,我們隻好兜個大圈子,直到當年的四月下旬,才進入徹邑。徹輔隻是徹氏的小宗,家貧宅小,無法收留我們這麽多人,隻好借了親戚家的大宅,暫時安排我們的住宿。和我打過招呼以後,他就每天出去,打探有圭的下落。
來到徹邑後第五天的晚上,徹輔突然秘密來找我:“我料有圭定在族廟中,明晚師父便隨弟子去取吧。”我多少有些緊張,徹輔卻似乎興奮地幾乎按捺不住要跳起來的樣子。第二天午夜,我們兩人裹著披風,悄悄接近徹氏的族廟。徹輔笑著輕聲對我說:“城中饑荒,民多外流,連族廟的防備都鬆懈了許多,真是天助我也!”
徹氏是個古老的家族,因此族廟很大,也很破舊,木柱上到處都是白蟻啃齧的痕跡,顯見已經多年未加修繕了。徹輔早就買通了守衛,我們很輕易就進入族廟深處,來到院後一片空場上。這裏荒草淒淒,蟲聲低鳴,在夜色下顯得格外陰冷恐怖。院子偏西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屋子,我們兩人進入這小屋,掩上了門。
徹輔打著火石,燃起油燈來。我不知道這間小屋是做什麽用的,沒有供桌,沒有排位,沒有塑像,空蕩蕩的,隻在屋角堆了一些雜物。徹輔把油燈遞給我,自己用力搬開雜物,露出地上一扇陳舊的木門來。
掀開木門,下麵是一條陡峭的土階。我跟在他身後走下土階,隻見對麵還有一扇木門,門上寫著字:“徹氏子孫,有開此門者,不得享於族廟。”字跡已經很模糊了,不知道是多少年前人的手筆。徹輔笑著對我說:“應該就在這裏麵。我不開門,師父來開,不算違背祖訓。”
這家夥,還挺機靈。我又把油燈遞還給他,然後慢慢走到門前,小心翼翼地推了一下。門很奇怪地是從裏麵栓上的,但橫栓已經腐朽,稍微用點力氣就可以推開。隻聽“呀”的一聲,一股塵灰撲麵而來。我以袖掩鼻,嗆得咳嗽了兩聲,這才抬眼往門內看去。
裏麵隻是一個小小的土洞,毫無裝飾,正中擺著一張矮幾,幾上放著一個木匣。我回頭望了徹輔一眼——他滿臉都是興奮和期盼。既然走到這一步了,也就不好後退。我慢慢走過去,把手放在那個木匣上。
懷內揣著四件神器,但它們卻並沒有得到絲毫感應,並沒有放光。我心中有些猶豫,有圭真的就在這個木匣裏嗎?仔細觀察那木匣,它由一把小小的銅鎖扣著,鎖已經鏽蝕了,燈光映照下,綠瑩瑩的好不駭人。徹輔遞過一柄小巧的銅匕來,我把銅匕插入鎖中,輕輕一撬,銅鎖就“喀嗒”一聲,掉落了下來。
心情十分緊張,連雙手都有些顫抖。我慢慢打開木匣的蓋子,徹輔把油燈湊近來,兩人四隻眼睛同時向內望去。耳聽徹輔倒吸了一口涼氣——匣中並沒有什麽有圭,匣中隻有一片奇特的昏暗。
這種昏暗我曾經見過的,那正是虛幻中飄浮於宇宙間,所見到的那種神秘的灰藍的顏色。看得見木匣的四壁,卻看不見木匣之底,底下隻有這一片昏濛。我呆住了,愣愣地望著這片奇特的灰藍色,逐漸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已經融化了進去,感覺自己再一次被昏濛而廣闊無垠的宇宙包圍住了……
※※※
三天以後,我和輔徹進入了大荒之野。輔徹原來也早有準備,攜帶的幹糧和飲水並不比我少。此次準備充分,應該比上回被逐後進入大荒之野,能多熬兩天吧。可隻有彭剛真正憑藉自己的力量走出了大荒之野,我就算多熬兩天,又能有什麽希望呢?
但如果害怕被未知的未來所擊敗,我也就不會堅持要進入荒漠了。現在的我,似乎對生死都看得很淡,偶爾想到,也許此次會死在大荒之野中——忽犖和蒙沌都很久都沒有出現了,也許他們早就放棄了我——但卻並不感覺恐懼,隻有淡淡的失望。如果就此死去,等不到大劫的到來,多少有些遺憾哪。
還沒有深入大荒之野,先看到前麵翻倒了一乘馬車。徹輔駕車湊近過去,隻見駟馬和車上乘者都是重傷而死的,卻並非渴死、餓死在荒漠裏。我跳下車,翻過那俯倒在車轅上的乘者,才看了一眼,就大吃一驚:“他!”
原來此人並非別人,乃是我的堂弟秩宇。不知道他因何身負重傷,又因何倒斃在大荒之野中。計算從這裏到彭邑的路程,八百裏地還不止,他是否從彭邑逃來的呢?彭邑究竟發生了什麽變故?
我正在猜測各種可能性,突然徹輔指著我叫了一聲:“師父,您……您的胸前……”我低下頭,突然看到一片淡淡的微光覆蓋著自己的胸膛。為什麽會這樣?一愣之間,我立刻想到了原因。
發光的,不可能是別的什麽東西,而一定是離開翰邑時,我從鍾宕那裏取回的三種神器——風璜、雲玦和雷琮。神器發光,我不是第一次見到了,可是它們為何會在此時此地發出光芒來呢?
我立刻去翻檢秩宇的衣服,果然,在他懷裏發現了一個包裹得非常嚴密的布包,解開布包,一片青色的光芒襲人而來。“那……”我聽到徹輔的聲音在顫抖,“難道那是‘雨璧’!”
那正是雨璧,是世鎮西方的雨璧。正因為雨璧出現,四神器齊集,才會相互感應,發出光芒來啊。可是雨璧為何會在秩宇的身上?我想不明白,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從彭宮內偷盜了雨璧,因此遭到追殺,一路逃亡到大荒之野,然後傷重倒斃的。
彭之六卿,都想得到雨璧,峰卿因此派秩宇前去盜竊,也在情理之中。至於這種猜測有幾分真實性,現在的我,是無從判斷的。我慢慢包好雨璧,揣入懷中,然後轉身招呼徹輔:“來,我還有一件事要告訴你。”
其實我大可不必將四件神器的事情告訴徹輔的,我隻是認為他既然不顧危險陪我進入大荒之野,就不應該再諸多隱瞞。可以說的事情,還是都告訴他為好。但我沒有想到,在大致解說了得到四神器的經過後,事情竟然有了那樣令人驚愕的發展。
“傳說四神器齊集,就有顛覆天壤的偉大力量,”徹輔滿臉的興奮,“師父今天得齊四器,不如用它來平定這個混亂的人世吧。”我苦笑著搖頭:“那是沒有用的,還缺少有圭呀。”“有圭?”徹輔湊近我,低聲問道,“燁王元年,自潼水中所得的有圭?”
我點點頭。徹輔突然笑了起來:“這有圭,弟子倒知道它的下落呀!”我吃了一驚:“你何由得知?”“徹氏原為天子的史官,”徹輔滿麵紅光地回答說,“關於有圭之出現與消失,我的祖先曾有過零星記載,並根據這記載,摸清了大致的脈絡……”
據徹輔說,有圭最早出現,不是在燁王元年,而是在鴻王奪取天下之時。鴻王攻入天邑,滅亡畏王朝之日,畏宮突然地裂,現出一個極大的坑陷來。彭侯剛自告奮勇深入坑陷,獲得了一塊黃色的寶玉,以獻鴻王。鴻王為了酬勞他在戰爭中的功績,將寶玉一分為二,大的一半藏入宗廟,小的一塊就賜給了彭剛。
我一邊聽,一邊在心裏暗笑。彭剛何曾是“自告奮勇”進入坑陷的?他又何曾心甘情願地將寶玉獻給鴻王?切分寶玉的,也是彭剛,而不是鴻王啊。不過彭剛對鴻王的敵對活動還沒來得及表麵化,古史記載中的彭剛,一直是忠心耿耿,甘受鴻王驅使的。真相就此完全湮沒,那麽細節有些出入,也就不足為奇了。
據說彭侯北往王京獻俘的時候,又把那塊黃色寶玉獻給了鴻王。關於獻俘的究竟是彭侯剛還是彭侯屆,徹輔的祖先也搞不明白。但就常理分析,寶玉是由鴻王賜給彭剛的,送出去的東西怎好再收回來?但其子在父親死後,將賞賜獻還給鴻王,就比較解釋得通了。當然,我很清楚獻俘的是彭剛而非彭屆,這塊寶玉再度落入天子手中,絕對不是好來的,應該是搶奪來的。
鴻王得到彭侯所擁有的那半塊黃色寶玉後,把它和自己擁有的那一半並合在一起。奇怪的事情就此開始,據說兩半寶玉自動合而為一,沒有用膠,竟然就粘牢了再也分不開。我聽到這裏,正想詢問鴻王有無將五方神器都並合起來,徹輔卻說:“此後還發生了一些什麽事情,就隻有鴻王一個人清楚了。不過他就此大病不起,沒半年就薨逝了,臨終前說那塊黃色寶玉不祥,叫人把它拋進了潼水……”
我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鴻王之病,和黃色寶玉本身,或者和兩半黃色寶玉的並合,究竟有沒有聯係呢?據說鴻王想毀掉黃色寶玉,但無論斧劈刀砍,它卻紋絲不動,毫無傷損——是啊,彭剛當初是用血劍劈開的寶玉,血劍能辦到的事情,凡間的其它兵器,是無能為力的。
因此鴻王秘密派人將寶玉拋入潼水。可是他死了沒多久,天降大旱,潼水斷流,黃色寶玉再現人間,並且被不明內情的燁王製成了有圭。至於那麽堅硬的寶玉,究竟是用了什麽工具才將它琢磨成器的,可就連徹輔也說不上來了。
此後又四百年,有圭一直被保存在王京宗廟裏。到了薨王繼位,天下大亂,犬人竟然一度攻入王京。據說薨王在城破的前夜,才偶然從古史記錄中發現了有圭的曆史,於是長歎一聲:“原來是此不祥之物,為我引來了災難啊!”他立刻命令當時的太史徹朋——也就是徹輔的祖先——將有圭秘密從宗廟中取出來,再度投入潼水。
“如此說來,有圭現在還在潼水水底嘍?”我問徹輔。徹輔卻搖搖頭:“也許不……我從一些家族記載中發現,先祖或許並沒有遵從天子的指示,他也許把有圭藏了起來。有圭收藏的地點,很可能就在徹氏的族廟裏!”
還沒等我開口,徹輔先說:“師父,弟子願意幫助師父探明有圭的下落,並且從族廟中把他取出來。”“這是叛族的行為呀,”我本身倒並沒有暗取有圭的這種想法,“你不怕受到懲罰嗎?”徹輔搖搖頭:“若真能將此五方神器合而為一,動搖天壤,平定這個混亂的世界,我就算身如灰滅,又有什麽可怕的?”
這家夥,他真以為神器齊集,就可以帶來太平盛世啊?五方神器合一後究竟會發生些什麽,誰也不知道,連仙人和上人都不知道。也許就此消弭大劫?大劫在未發生前就消弭,誰能證明它被真正消弭了?也許,神器反倒帶來大劫,也說不定……
但是望著徹輔堅定的目光,我反倒不好拒絕他的要求。仔細想過以後,我回答他:“好吧,如果我們走得出大荒之野……”
※※※
我們用沙土把秩宇草草掩埋了,然後掉頭往回走。要走出大荒之野,其實並不困難,因為我們本來就還並未過於深入。如果再往南走上兩三天,然後發現秩宇的屍體和雨璧,恐怕平安出去的可能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七天後,我們重新與鍾宕等人會合。家臣們正急得團團轉,但我留書要他們原地等候,他們也不好追隨我的腳步,往南方太遠處尋找。我告訴他們,計劃有變,暫時先回徹邑去,於是每個人的臉上就都露出放下一塊巨石似的輕鬆表情。
既然翰國不歡迎我們,我們隻好兜個大圈子,直到當年的四月下旬,才進入徹邑。徹輔隻是徹氏的小宗,家貧宅小,無法收留我們這麽多人,隻好借了親戚家的大宅,暫時安排我們的住宿。和我打過招呼以後,他就每天出去,打探有圭的下落。
來到徹邑後第五天的晚上,徹輔突然秘密來找我:“我料有圭定在族廟中,明晚師父便隨弟子去取吧。”我多少有些緊張,徹輔卻似乎興奮地幾乎按捺不住要跳起來的樣子。第二天午夜,我們兩人裹著披風,悄悄接近徹氏的族廟。徹輔笑著輕聲對我說:“城中饑荒,民多外流,連族廟的防備都鬆懈了許多,真是天助我也!”
徹氏是個古老的家族,因此族廟很大,也很破舊,木柱上到處都是白蟻啃齧的痕跡,顯見已經多年未加修繕了。徹輔早就買通了守衛,我們很輕易就進入族廟深處,來到院後一片空場上。這裏荒草淒淒,蟲聲低鳴,在夜色下顯得格外陰冷恐怖。院子偏西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屋子,我們兩人進入這小屋,掩上了門。
徹輔打著火石,燃起油燈來。我不知道這間小屋是做什麽用的,沒有供桌,沒有排位,沒有塑像,空蕩蕩的,隻在屋角堆了一些雜物。徹輔把油燈遞給我,自己用力搬開雜物,露出地上一扇陳舊的木門來。
掀開木門,下麵是一條陡峭的土階。我跟在他身後走下土階,隻見對麵還有一扇木門,門上寫著字:“徹氏子孫,有開此門者,不得享於族廟。”字跡已經很模糊了,不知道是多少年前人的手筆。徹輔笑著對我說:“應該就在這裏麵。我不開門,師父來開,不算違背祖訓。”
這家夥,還挺機靈。我又把油燈遞還給他,然後慢慢走到門前,小心翼翼地推了一下。門很奇怪地是從裏麵栓上的,但橫栓已經腐朽,稍微用點力氣就可以推開。隻聽“呀”的一聲,一股塵灰撲麵而來。我以袖掩鼻,嗆得咳嗽了兩聲,這才抬眼往門內看去。
裏麵隻是一個小小的土洞,毫無裝飾,正中擺著一張矮幾,幾上放著一個木匣。我回頭望了徹輔一眼——他滿臉都是興奮和期盼。既然走到這一步了,也就不好後退。我慢慢走過去,把手放在那個木匣上。
懷內揣著四件神器,但它們卻並沒有得到絲毫感應,並沒有放光。我心中有些猶豫,有圭真的就在這個木匣裏嗎?仔細觀察那木匣,它由一把小小的銅鎖扣著,鎖已經鏽蝕了,燈光映照下,綠瑩瑩的好不駭人。徹輔遞過一柄小巧的銅匕來,我把銅匕插入鎖中,輕輕一撬,銅鎖就“喀嗒”一聲,掉落了下來。
心情十分緊張,連雙手都有些顫抖。我慢慢打開木匣的蓋子,徹輔把油燈湊近來,兩人四隻眼睛同時向內望去。耳聽徹輔倒吸了一口涼氣——匣中並沒有什麽有圭,匣中隻有一片奇特的昏暗。
這種昏暗我曾經見過的,那正是虛幻中飄浮於宇宙間,所見到的那種神秘的灰藍的顏色。看得見木匣的四壁,卻看不見木匣之底,底下隻有這一片昏濛。我呆住了,愣愣地望著這片奇特的灰藍色,逐漸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已經融化了進去,感覺自己再一次被昏濛而廣闊無垠的宇宙包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