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深處。


    一間大堂中。


    曹正韜身著錦衣,正悠閑地躺在一張精致的搖椅上。


    雙眼微閉,似乎在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時刻。


    旁側,他的義子一臉恭敬,笑眯眯地為他遞上一杯香氣四溢的熱茶。


    “義父,”義子輕聲稟報,“您安排的那些二流門派現在已經前往泰山了,他們都準備參與選出武林盟主的大事。”


    曹正韜慢條斯理地睜開眼,接過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嘴角勾起一絲微笑。


    “鷹士何在?”他輕聲問道。


    義子立刻回答:“鷹士們已經按照您的吩咐,被打碎揉散,分批嵌入到了各門派之中。”


    “他們現在既是我們的眼線,也負責監督和調查各門派的動向。”


    曹正韜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陰鷙的目光,但顯然他對這個安排非常滿意。


    “咱東廠這次可是下了血本,”他緩緩說道,“他們要是再拿不下武林大會的名次,也就沒有什麽存在的必要了,明白了嗎?”


    “是,義父!”義子恭敬地回答,“那些武夫們現在都想著為東廠出力呢。”


    “最近他們還從各地送來了不少禮品,從珍貴的古董到璀璨的珠寶,應有盡有。”


    曹正韜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貪婪的光芒。


    “哦?都送了些什麽好東西?”他好奇地問道。


    義子笑道:“兒子已經挑選出了義父喜歡的樣式,給您送到宮外宅邸裏去了。”


    “您有空的時候可以慢慢欣賞。”


    曹正韜哈哈大笑,心情顯然非常愉悅。


    他撫摸著義子的腦袋,讚賞道:“你小子,就會來事兒!”


    “這件事辦得不錯,記你一功!”


    義子嘿嘿一笑,臉上滿是得意之色。


    “多謝義父誇獎!”他拍著馬屁說道,“兒子一定繼續努力,為義父分憂解難!”


    曹正韜又輕抿了一口茶,隨後淡淡地吩咐道:“不過,為了更加穩妥,你去安排一下,讓五鬼七十二煞也暗中參與這次武林大會。”


    他頓了一頓,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接著說:“讓他們緊盯著那些門派裏的弟子,如果發現有什麽不錯的苗子,我們可以考慮將他們納入東廠麾下。”


    說到這,曹正韜的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


    要知道,這五鬼七十二煞可是他東廠麾下的頂尖高手,每個人都是一流水準。


    尤其是那五鬼,若是聯手,即便是對上宗師級別的高手也有一戰之力。


    有了他們的加入,東廠在這次武林大會上的掌控力無疑會更強。


    義子一聽這話,立刻點頭如搗蒜,一邊給曹正韜捶腿,一邊滿臉堆笑地說:“義父放心,兒子一會兒就去安排。”


    “保證讓五鬼七十二煞都盯緊了,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好苗子。”


    曹正韜嗯了一聲,滿意地眯起了眼睛,開始享受這午後的陽光。


    而義子則繼續在旁邊殷勤地伺候著,不時地添茶倒水,捶腿按摩,一副盡心盡力的模樣。


    “這次武林大會,咱們東廠定要大展拳腳,這樣才能讓殿下開心。”


    曹正韜心中暗自盤算,臉上露出了一絲狡猾的笑容。


    “嘿嘿,義父說的是……”


    ……


    退朝之後。


    隨著百官如潮水般陸續退出皇宮的大殿,李承乾獨自負手漫步,目標明確地前往吏部。


    一來,也的確有一段時間沒有看到自己那位‘日理萬機’的父皇了!


    二來,自己也的確有一些事情需要從父皇口中獲知。


    踏入吏部班房。


    李承乾一眼就看到父皇李世民還埋頭在堆積如山的文書卷宗中。


    那認真的模樣,仿佛全世界就隻剩下他和那些卷宗了。


    為了那“二十八賢臣圖”,李世民最近可是忙得團團轉。


    按照李承乾之前教的方法,一個一個地審查那些官員。


    若有確實的政績,便在紙上寫下一個端正的“正”字。


    李承乾掃了一眼那些紙張,一些官員的名字後麵已經積累了好多的“正”字,而另一些則顯得有些冷清。


    望著埋頭於堆滿文書的案桌前的李世民,他輕輕咳了一聲,踏入書房,臉上帶著輕鬆的笑容,心中卻暗藏著一絲狡黠。


    “父皇,您這也太拚了,休息會兒吧。”李承乾走到李世民身旁,語氣裏滿是關心。


    “那二十八賢臣圖,也不急於一時完成,慢慢來唄。”


    “聽說您最近老在吏部班房忙碌,不光是兒臣,就連母後都挺擔心的。”


    李世民手中的筆沒停,甚至連頭都沒抬,仿佛已經洞悉了兒子的來意,直截了當地問:“直接說吧,來找朕到底有啥事?”


    李承乾嘿嘿一笑,知道父皇是個明白人,也不繞彎子了,直接切入正題。


    “父皇,您知道平南侯這個人嗎?”


    李世民終於停下了手中的筆,抬起頭,眉頭微微一蹙,看著李承乾。


    “怎麽突然問起這個人了?”


    他的聲音裏帶著幾分疑惑。


    “父皇,不瞞您說,最近江湖上有些勢力挺活躍的。”李承乾開始解釋,“其中有個叫百曉堂的門派,他們利用私開的礦場幹些違法的事兒。”


    “而平南侯或許便跟這些事情中有著莫大的關係!”


    “可兒臣對這平南侯不怎麽了解。”


    “您知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所以就來問問父皇您。”


    李世民聽後,目光變得深邃,他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憶和思考,然後才緩緩開口:“平南侯……這個人,可不簡單啊。”


    李承乾見狀,知道父皇定是對平南侯有所了解,不由得精神一振,準備聆聽父皇的見解。


    李世民開始講述起平南侯的過往,語氣中帶著幾分回憶與感慨。


    “平南侯,這個人啊,原本是隋朝的將領,手握不小的勢力。”


    “那時候,大唐初建,根基未穩,為了防止四麵楚歌,我們決定對他進行詔安。”


    李承乾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話:“父皇,那他是個武藝高強的將軍?”


    李世民笑了笑,搖頭說:“武藝高強?確實,但也不完全是。”


    “平南侯是個有勇有謀的人物,他懂得審時度勢。”


    “當時,大唐的勢力相對薄弱,多處受敵並非明智之舉。”


    “所以,我們將梁州之地封給了他,以此換取他的忠誠和支持。”


    “那他歸降後,表現如何?”李承乾好奇地問。


    “歸降後,他確實為大唐的穩定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李世民肯定地說。


    “但朕也知道,他還是有些野心的,一直在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隻不過一直很有尺度,朕也不好處置,總之,是個不容忽視的角色。”


    李承乾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麽說來,他在梁州之地的影響力確實很大。”


    李世民表示讚同,沉聲道:“如果說那些事真與平南侯有關的話,你要想深入調查這個百曉堂,就不得不考慮平南侯這一層關係。”


    “此事務必謹慎處理,切勿打草驚蛇。”


    兩人的對話在書房中回蕩,李承乾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父皇放心,兒臣定會小心行事。”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兒子,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


    李承乾從父皇的書房告退後,便沿著宮牆根,慢慢踱步回東宮。


    陽光透過樹梢斑駁地灑在地上,他的心情卻並不輕鬆,腦海中不斷回蕩著父皇關於平南侯的敘述。


    正走著。


    前方突然出現了幾名錦衣衛,領頭的是熊寅,身旁跟著的是宣靖雲。


    兩人見到李承乾,立刻上前行禮。


    “殿下,”熊寅率先開口,神色凝重,“我們在小破廟周圍探查時,發現了一座山,有些古怪。”


    李承乾挑眉,示意他繼續說。


    “按照千麵提供的情報,”熊寅接著說,“如果那月宮真的是一座宮殿,那它極有可能隱藏在那座山內部。”


    “在地底建造宮殿似乎不太可能,所以我們推測,他們可能是挖空了一座山,因此我們才難以察覺,或許隻要找到入口,就能再次進入那座宮殿之中。”


    李承乾雙目一眯,這個想法倒是新穎,他緩緩道:“你是說,月宮其實是在山內部建造的宮殿?”


    “正是如此,殿下。”熊寅點頭確認。


    此時,宣靖雲也走上前來,補充道:“殿下,還有一事。”


    “我們在鄧州管道上發現了鍾海及其家眷的屍體。”


    “對方偽裝成山匪打劫,搶走了鍾海行李中的所有銀錢。”


    “但奇怪的是,車夫卻不見了蹤影。”


    李承乾眉頭緊鎖,這顯然是有人故意為之,想要掩蓋真相。


    他沉思片刻,然後開口:“為了不打草驚蛇,我們不能大肆搜尋。”


    “這樣吧,派人裝扮成獵戶,前往那座山暗中搜尋。”


    “同時,也要注意查找失蹤的車夫。”


    熊寅和宣靖雲對視一眼,齊聲領命:“是,殿下!”


    李承乾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深吸了一口氣。


    他知道,自己正逐漸接近真相,但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危險正在逼近。


    不過,他並不擔心,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和能力。


    他轉身繼續走向東宮,心中已有了更多的計劃和打算。


    他知道,接下來的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上朝穿龍袍,李二人麻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的螞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的螞蟻並收藏大唐:我上朝穿龍袍,李二人麻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