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來自他國的寶藏!
大唐:我上朝穿龍袍,李二人麻了 作者:黑的螞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靖沉聲問道:“你們這支商隊要去哪裏?”
幾個胡商嘰裏咕嚕地說了一堆。
唐軍中的通譯趕緊翻譯給李靖聽。
“將軍,他們說,打算前往安西都護府進行修整。”
李靖眉頭緊鎖,指著那些古董問道:“那這些東西是什麽?”
胡商們戰戰兢兢地回答:“這些是我們從倭馬亞運送而來的寶藏。”
“我們從一些古墓中挖出了這些古董,打算拿到大唐來販賣,折換成現銀。”
他們解釋道:“上官,如今周邊許多國家都在使用大唐的銀子作為貨幣。”
“這些古董在倭馬亞可能賣不出好價錢,所以我們決定拿來大唐換成銀子。”
“而且,我們聽說大唐富庶繁華,便心生向往,於是千裏迢迢趕來了。”
李靖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他心中暗自感慨。
大唐的繁榮與吸引力,竟然能讓這些胡商不遠萬裏前來貿易。
常年在安西活動的李靖知道。
這個倭馬亞,也是個大王朝,疆土遼闊。
甚至,在安西都護府建立過程中,還時常在邊疆跟唐軍發生摩擦。
不是個好惹的。
不過,他也明白這些古董的重要性,必須謹慎處理。
他揮了揮手。
“傳令,將商隊和貨物一並帶回城中,再做定奪!”
胡商們雖然心有不甘,但在唐軍的威嚴下也不敢反抗。
李靖騎上馬背,望著遠方的天際線,沉思片刻後,調轉馬頭向城中奔去。
……
一個月後。
長安城依舊繁華熱鬧。
街頭巷尾人頭攢動,商販的叫賣聲、行人的談笑聲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畫麵。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一匹快馬飛馳而來,沿途的百姓紛紛避讓,臉上露出詫異的表情!
“八百裏加急?難道是邊疆又出了什麽事?”
百姓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而那匹快馬則絲毫沒有減速的跡象,直奔帝宮而去。
此時的帝宮內。
李承乾正與百官商議著遠洋運輸路線的建立。
他們圍坐在一張巨大的地圖前,討論得熱火朝天。
突然,一名甲士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手中緊握著一卷文書,臉上滿是焦急之色。
“殿下,這是安西都護府兵部尚書李靖的文書!”
甲士氣喘籲籲地說道,同時將文書呈遞給李承乾。
群臣們紛紛停下了討論,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那名甲士。
他們都知道,李靖此刻正在安西都護府忙於修建城池和道路。
突然傳來八百裏加急的文書,難道是有什麽緊急情況?
長孫無忌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作為朝廷重臣,他深知八百裏加急意味著什麽。
這通常意味著邊疆發生了重大戰事。
或者有大國發動了國戰。
而如今大唐威儀四方,哪個國家還敢輕易挑釁?
李承乾看著急匆匆送進來的文書,淡定地開口。
“呈上來。”
他接過文書,緩緩展開,仔細閱讀。
周圍的大臣們緊張地望著他,等待著他的反應。
看完文書後,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說道:“諸公,不必如此緊張。”
“藥師在文書上隻說了一件事,他們在安西都護府截下了一批商隊,上麵押運的貨物是來自倭馬亞王朝墓裏挖出來的一批古董和珠寶首飾。”
“現在,神機營已經將商隊押了起來。”
聽到這裏,大臣們都鬆了一口氣,原來並不是什麽戰事。
而是一批來自遠方的商隊。
然而,李承乾接下來的話又讓他們剛剛放鬆的神經緊繃了起來。
“事關重大,畢竟牽涉到倭馬亞這個大國,因此才八百裏加急,打算問問朝廷有什麽建議,如何處置這批寶藏。”李承乾繼續說道。
群臣們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他們都知道倭馬亞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國家。
雖然之前因為距離遙遠沒有接觸。
但對其強大和疆域之廣都有所耳聞。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臉色依然凝重。
長孫無忌沉思片刻後說道:“殿下,此事確實非同小可。”
“倭馬亞是一個強大的帝國,我們之前一直沒有與其有過正式接觸。”
“現在這批來自倭馬亞的商人踏入了我大唐境內,我們必須謹慎處理。”
“說得對。”房玄齡也點頭附和道,“我們不僅要考慮如何處置這批寶藏,還要考慮如何與倭馬亞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李承乾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諸公所言極是。”
“那依你們之見,應該如何處置這批寶藏以及與倭馬亞的關係呢?”
“殿下,我認為,我們應該先派人與倭馬亞取得聯係,告知他們此事,並表達我們願意建立友好關係的意願。”
長孫無忌建議道:“同時,我們也要對這批寶藏進行詳細的鑒定和評估,以便做出合理的處置。”
“是歸還,還是……”
這句話像是投入湖中的一顆石子,激起了朝堂上的陣陣漣漪。
群臣們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如果是些小國家的寶貝,那處置起來自然簡單。
甚至都不用特地征求朝廷的意見。
但這次的情況顯然不同,對手是倭馬亞!
一個同樣遼闊而強大的帝國!
大唐雖強,但也不能輕易得罪這樣的對手。
李承乾眉頭微挑,看著長孫無忌,開口問道:“趙國公的意見,是歸還?”
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和探究。
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沉穩地回答道:“殿下,我認為怎麽處置這批寶藏,得從我們與倭馬亞的談判結果來判定。”
“畢竟,這樣的事情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演變成我們大唐劫掠他國寶藏的醜聞。”
“那樣的後果,是我們都不願看到的。”
朝堂之上,一片嘩然。
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
他們都知道長孫無忌說得在理!
但心裏也難免有些忐忑!
畢竟,這樣批寶藏的誘惑,實在太大,若折現成銀子,說不定能讓國庫直接堆滿!
誰也不想輕易放手。
“趙國公所言極是,”禮部尚書司徒典點頭讚同,“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貪念,而損害了大唐的長遠利益。”
“可是,如果我們歸還了寶藏,那不就等於向倭馬亞示弱了嗎?”
幾個胡商嘰裏咕嚕地說了一堆。
唐軍中的通譯趕緊翻譯給李靖聽。
“將軍,他們說,打算前往安西都護府進行修整。”
李靖眉頭緊鎖,指著那些古董問道:“那這些東西是什麽?”
胡商們戰戰兢兢地回答:“這些是我們從倭馬亞運送而來的寶藏。”
“我們從一些古墓中挖出了這些古董,打算拿到大唐來販賣,折換成現銀。”
他們解釋道:“上官,如今周邊許多國家都在使用大唐的銀子作為貨幣。”
“這些古董在倭馬亞可能賣不出好價錢,所以我們決定拿來大唐換成銀子。”
“而且,我們聽說大唐富庶繁華,便心生向往,於是千裏迢迢趕來了。”
李靖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他心中暗自感慨。
大唐的繁榮與吸引力,竟然能讓這些胡商不遠萬裏前來貿易。
常年在安西活動的李靖知道。
這個倭馬亞,也是個大王朝,疆土遼闊。
甚至,在安西都護府建立過程中,還時常在邊疆跟唐軍發生摩擦。
不是個好惹的。
不過,他也明白這些古董的重要性,必須謹慎處理。
他揮了揮手。
“傳令,將商隊和貨物一並帶回城中,再做定奪!”
胡商們雖然心有不甘,但在唐軍的威嚴下也不敢反抗。
李靖騎上馬背,望著遠方的天際線,沉思片刻後,調轉馬頭向城中奔去。
……
一個月後。
長安城依舊繁華熱鬧。
街頭巷尾人頭攢動,商販的叫賣聲、行人的談笑聲交織成一幅生動的畫麵。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一匹快馬飛馳而來,沿途的百姓紛紛避讓,臉上露出詫異的表情!
“八百裏加急?難道是邊疆又出了什麽事?”
百姓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而那匹快馬則絲毫沒有減速的跡象,直奔帝宮而去。
此時的帝宮內。
李承乾正與百官商議著遠洋運輸路線的建立。
他們圍坐在一張巨大的地圖前,討論得熱火朝天。
突然,一名甲士跌跌撞撞地跑了進來,手中緊握著一卷文書,臉上滿是焦急之色。
“殿下,這是安西都護府兵部尚書李靖的文書!”
甲士氣喘籲籲地說道,同時將文書呈遞給李承乾。
群臣們紛紛停下了討論,目光齊刷刷地投向了那名甲士。
他們都知道,李靖此刻正在安西都護府忙於修建城池和道路。
突然傳來八百裏加急的文書,難道是有什麽緊急情況?
長孫無忌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作為朝廷重臣,他深知八百裏加急意味著什麽。
這通常意味著邊疆發生了重大戰事。
或者有大國發動了國戰。
而如今大唐威儀四方,哪個國家還敢輕易挑釁?
李承乾看著急匆匆送進來的文書,淡定地開口。
“呈上來。”
他接過文書,緩緩展開,仔細閱讀。
周圍的大臣們緊張地望著他,等待著他的反應。
看完文書後,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氣,環顧四周說道:“諸公,不必如此緊張。”
“藥師在文書上隻說了一件事,他們在安西都護府截下了一批商隊,上麵押運的貨物是來自倭馬亞王朝墓裏挖出來的一批古董和珠寶首飾。”
“現在,神機營已經將商隊押了起來。”
聽到這裏,大臣們都鬆了一口氣,原來並不是什麽戰事。
而是一批來自遠方的商隊。
然而,李承乾接下來的話又讓他們剛剛放鬆的神經緊繃了起來。
“事關重大,畢竟牽涉到倭馬亞這個大國,因此才八百裏加急,打算問問朝廷有什麽建議,如何處置這批寶藏。”李承乾繼續說道。
群臣們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他們都知道倭馬亞是一個不容小覷的國家。
雖然之前因為距離遙遠沒有接觸。
但對其強大和疆域之廣都有所耳聞。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臉色依然凝重。
長孫無忌沉思片刻後說道:“殿下,此事確實非同小可。”
“倭馬亞是一個強大的帝國,我們之前一直沒有與其有過正式接觸。”
“現在這批來自倭馬亞的商人踏入了我大唐境內,我們必須謹慎處理。”
“說得對。”房玄齡也點頭附和道,“我們不僅要考慮如何處置這批寶藏,還要考慮如何與倭馬亞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李承乾點了點頭表示讚同。
“諸公所言極是。”
“那依你們之見,應該如何處置這批寶藏以及與倭馬亞的關係呢?”
“殿下,我認為,我們應該先派人與倭馬亞取得聯係,告知他們此事,並表達我們願意建立友好關係的意願。”
長孫無忌建議道:“同時,我們也要對這批寶藏進行詳細的鑒定和評估,以便做出合理的處置。”
“是歸還,還是……”
這句話像是投入湖中的一顆石子,激起了朝堂上的陣陣漣漪。
群臣們開始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如果是些小國家的寶貝,那處置起來自然簡單。
甚至都不用特地征求朝廷的意見。
但這次的情況顯然不同,對手是倭馬亞!
一個同樣遼闊而強大的帝國!
大唐雖強,但也不能輕易得罪這樣的對手。
李承乾眉頭微挑,看著長孫無忌,開口問道:“趙國公的意見,是歸還?”
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好奇和探究。
長孫無忌深吸一口氣,沉穩地回答道:“殿下,我認為怎麽處置這批寶藏,得從我們與倭馬亞的談判結果來判定。”
“畢竟,這樣的事情一旦處理不當,就可能演變成我們大唐劫掠他國寶藏的醜聞。”
“那樣的後果,是我們都不願看到的。”
朝堂之上,一片嘩然。
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聲此起彼伏!
他們都知道長孫無忌說得在理!
但心裏也難免有些忐忑!
畢竟,這樣批寶藏的誘惑,實在太大,若折現成銀子,說不定能讓國庫直接堆滿!
誰也不想輕易放手。
“趙國公所言極是,”禮部尚書司徒典點頭讚同,“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貪念,而損害了大唐的長遠利益。”
“可是,如果我們歸還了寶藏,那不就等於向倭馬亞示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