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認賊作父
三國:身為反賊,沒有金手指 作者:天天吹泡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巾軍大張旗鼓的封鎖道路,徐晃還帶騎兵一路西進,控製了北海郡治所劇縣。
至此,北海郡二十幾座城池全部拿下,劉昊,王林還統計了一份名單送了過來。
北海郡最出名的叫鄭玄,高密縣人,師承馬融,是當下最出名的儒學大師,名望比蔡邕都高一些。
曾為杜密故吏,受杜密的賞識與提攜,所以也被視為黨人,於建寧四年(171年)和同郡人孫嵩等四十餘人俱被禁錮。
黃巾起義爆發後,朝廷被迫大赦黨人,解除黨禁後。
從四十五歲被禁錮,到了五十八歲才蒙赦令,前後長達十四年。
這兩年一直隱居山裏,不問世事,朝廷一直要聘請他入朝擔任要職。
但鄭玄求名而不求官,羞與外戚閹寺為伍,絕不願涉足仕途,乃屢拒征辟,一心一意從事著書講學的學術工作。
韓星河對這個老頭還是很感興趣的,隨即問道:“這人現在在哪?”
劉昊搖頭:“不清楚,孔融估計有辦法找!”
“邴原,管寧,王烈都去幽州了,沒見到!”
“徐幹,王和平,孫乾,孫邵沒出仕,但都在北海!”
韓星河嘿嘿一笑,心裏樂開了花。
“都是名士啊,快給發信蓋章,以孔融的名義全部招來,一個也別放跑了!”
劉昊笑道:“這還用說,早拉來了!劉孔慈,劉義遜,彭璆,是儀,王修,王子法,左承祖,這些人也一個沒跑掉!”
“你要不去見見?”
韓星河點頭,“肯定得見啊,順便把有點名望的都招來,我要送他們份大禮!”
孔融就是時運不濟,太點背,手上這麽多能人異士,偏偏弱的可怕。
文人多,武將卻沒幾個。
這也可能是得益於孔家超然的地位,文人騷客比較喜歡投奔他。
這下好了,一網打盡,完美。
5月20號,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
北海郡豪紳名流,大小官吏全被集合在昌邑縣。
這裏算中心區域,往東往西都不算太遠。
露天的廣場上,遮陽篷,座椅,酒菜都已準備就位。
賓客陸續入場,本該喧鬧的集會卻格外的安靜。
因為會場外圍站著一排排士兵,明晃晃的刀槍上寒光熠熠生輝。
不多時,孔融出場,坐到了首位之上。
說他是主角吧,又不太算是,因為別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旁邊的韓星河身上。
詭異的氣氛隨著一對母子的出現而打破。
被帶上台的正是孔融的正妻,還有他的女兒和兒子。
妻兒被俘,多日不見,本該急切的上前相擁,訴說一番相思之苦。
然孔融卻神色自若,喝了幾口茶水才起身走向妻兒。
“近來可無恙否?”
女子雙眼含淚,沉沉的點頭:“韓大人對我們很好,安兒還吃胖了。”
孔融深情的望了一眼兒子,心情複雜。
確實胖了一圈,臉上肥嘟嘟的,眼睛都被橫肉擠成了一條縫。
這時,乖巧的女兒怯生生的說道:“爹爹,人家想你,要抱抱!”
沒有一個父親,可以拒絕親生女兒的請求。
換做平時,孔融肯定就抱了,可現在卻不能。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他不想失態,隻想讓別人覺得自己處事不驚,逸韻高致。
小女兒的請求,直接被無視,孔融淡漠的回道:“無事便好,先退下吧!”
說罷,突然有人喊道:“慢!”
“嫂夫人,快快入座,咱家還有事宣布呢!”
韓星河的話語,像一記重錘,錘在了胸口,孔融頓覺呼吸困難。
有事?
和太平道聖子沾邊,準沒好事。
果不其然,韓星河起身開口道:“諸位都是北海郡的名流紳士,今日喊你們來,主要有兩件事!”
“其一,為了讓青州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我太平道從今往後,都將效忠州牧大人!”
“當然,我也希望在座的諸位能一同為青州出力,為孔大人分憂,誰要是挑撥離間,從中作梗,就是與我太平道作對,我定滅他全族!”
“其二,孔大人的一雙兒女要拜我為義父,今日當眾行禮,討你們幾句吉言,促成這樁美事!”
此話一出,全場石化,連同蘇青禾,劉昊他們都不知道這事。
誰也沒想到,今天這場合,居然是拜義父的局。
眾人心思各異,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孔融。
然而,孔融依舊神態自若,卻沒有對此發表任何看法。
認賊作父,有辱家門,也玷汙了孔家列祖列宗的英靈。
他很想大聲斥責,下令反抗。
以武安國的忠心,絕對能死戰到底。
宗寶,武安國不傻,自打回來後,逐漸明白事情不太對勁。
雖然自由了,但又沒有完全自由。
因為他們隻能留在城中,別無去處。
三番五次的找孔融商議,得到的都是安撫,或者隻有一句話,靜觀其變。
看似風輕雲淡,孔融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其實他此刻比誰都慌。
此時複起反抗,下場不言而喻。
不僅拖累了孔家老小,還拖累了在場的所有人。
他不敢說,也不能說,因為他怕死。
不僅他無所作為,台下孫紹,王子法等人,同樣被這一事雷懵了。
來之前,他們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都是儒家學子,不能沒了風骨氣節,寧願是死,也要當眾臭罵太平道。
然而,事情突然反轉,韓星河仿佛早就預料到了這事。
直接拿出兩個孩子當擋箭牌,還要求所有人說幾句祝福的話語。
行禮認義父呢,攪亂這事,影響的還是孔融的麵子。
所以,這話,不能亂說,事不能亂做。
他們都在等孔融的一句話,等他的一個決定。
要麽群起反抗,殊死搏鬥,要麽淪為賊寇的傀儡。
望著一雙雙熾熱得目光,孔融何嚐不知他們所想,奈何話到嘴邊,突然就變了。
“韓將軍...願為我兒義父,孔某...深感榮幸!”
韓星河哈哈大笑,徑直跑過去,抱起孔安,逗起了他。
“來,叫爸爸!”
孔安才6歲,有些木訥,開口學著喊道:“爸爸!”
“以後你就有兩個爹爹,還有好吃的吃,明白了吧!”
...
台上看似風趣的一幕,令人百感交集。
這一刻,讓人失望,信念崩塌,甚至懷疑自己的立場。
至此,北海郡二十幾座城池全部拿下,劉昊,王林還統計了一份名單送了過來。
北海郡最出名的叫鄭玄,高密縣人,師承馬融,是當下最出名的儒學大師,名望比蔡邕都高一些。
曾為杜密故吏,受杜密的賞識與提攜,所以也被視為黨人,於建寧四年(171年)和同郡人孫嵩等四十餘人俱被禁錮。
黃巾起義爆發後,朝廷被迫大赦黨人,解除黨禁後。
從四十五歲被禁錮,到了五十八歲才蒙赦令,前後長達十四年。
這兩年一直隱居山裏,不問世事,朝廷一直要聘請他入朝擔任要職。
但鄭玄求名而不求官,羞與外戚閹寺為伍,絕不願涉足仕途,乃屢拒征辟,一心一意從事著書講學的學術工作。
韓星河對這個老頭還是很感興趣的,隨即問道:“這人現在在哪?”
劉昊搖頭:“不清楚,孔融估計有辦法找!”
“邴原,管寧,王烈都去幽州了,沒見到!”
“徐幹,王和平,孫乾,孫邵沒出仕,但都在北海!”
韓星河嘿嘿一笑,心裏樂開了花。
“都是名士啊,快給發信蓋章,以孔融的名義全部招來,一個也別放跑了!”
劉昊笑道:“這還用說,早拉來了!劉孔慈,劉義遜,彭璆,是儀,王修,王子法,左承祖,這些人也一個沒跑掉!”
“你要不去見見?”
韓星河點頭,“肯定得見啊,順便把有點名望的都招來,我要送他們份大禮!”
孔融就是時運不濟,太點背,手上這麽多能人異士,偏偏弱的可怕。
文人多,武將卻沒幾個。
這也可能是得益於孔家超然的地位,文人騷客比較喜歡投奔他。
這下好了,一網打盡,完美。
5月20號,注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
北海郡豪紳名流,大小官吏全被集合在昌邑縣。
這裏算中心區域,往東往西都不算太遠。
露天的廣場上,遮陽篷,座椅,酒菜都已準備就位。
賓客陸續入場,本該喧鬧的集會卻格外的安靜。
因為會場外圍站著一排排士兵,明晃晃的刀槍上寒光熠熠生輝。
不多時,孔融出場,坐到了首位之上。
說他是主角吧,又不太算是,因為別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旁邊的韓星河身上。
詭異的氣氛隨著一對母子的出現而打破。
被帶上台的正是孔融的正妻,還有他的女兒和兒子。
妻兒被俘,多日不見,本該急切的上前相擁,訴說一番相思之苦。
然孔融卻神色自若,喝了幾口茶水才起身走向妻兒。
“近來可無恙否?”
女子雙眼含淚,沉沉的點頭:“韓大人對我們很好,安兒還吃胖了。”
孔融深情的望了一眼兒子,心情複雜。
確實胖了一圈,臉上肥嘟嘟的,眼睛都被橫肉擠成了一條縫。
這時,乖巧的女兒怯生生的說道:“爹爹,人家想你,要抱抱!”
沒有一個父親,可以拒絕親生女兒的請求。
換做平時,孔融肯定就抱了,可現在卻不能。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他不想失態,隻想讓別人覺得自己處事不驚,逸韻高致。
小女兒的請求,直接被無視,孔融淡漠的回道:“無事便好,先退下吧!”
說罷,突然有人喊道:“慢!”
“嫂夫人,快快入座,咱家還有事宣布呢!”
韓星河的話語,像一記重錘,錘在了胸口,孔融頓覺呼吸困難。
有事?
和太平道聖子沾邊,準沒好事。
果不其然,韓星河起身開口道:“諸位都是北海郡的名流紳士,今日喊你們來,主要有兩件事!”
“其一,為了讓青州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我太平道從今往後,都將效忠州牧大人!”
“當然,我也希望在座的諸位能一同為青州出力,為孔大人分憂,誰要是挑撥離間,從中作梗,就是與我太平道作對,我定滅他全族!”
“其二,孔大人的一雙兒女要拜我為義父,今日當眾行禮,討你們幾句吉言,促成這樁美事!”
此話一出,全場石化,連同蘇青禾,劉昊他們都不知道這事。
誰也沒想到,今天這場合,居然是拜義父的局。
眾人心思各異,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孔融。
然而,孔融依舊神態自若,卻沒有對此發表任何看法。
認賊作父,有辱家門,也玷汙了孔家列祖列宗的英靈。
他很想大聲斥責,下令反抗。
以武安國的忠心,絕對能死戰到底。
宗寶,武安國不傻,自打回來後,逐漸明白事情不太對勁。
雖然自由了,但又沒有完全自由。
因為他們隻能留在城中,別無去處。
三番五次的找孔融商議,得到的都是安撫,或者隻有一句話,靜觀其變。
看似風輕雲淡,孔融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其實他此刻比誰都慌。
此時複起反抗,下場不言而喻。
不僅拖累了孔家老小,還拖累了在場的所有人。
他不敢說,也不能說,因為他怕死。
不僅他無所作為,台下孫紹,王子法等人,同樣被這一事雷懵了。
來之前,他們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都是儒家學子,不能沒了風骨氣節,寧願是死,也要當眾臭罵太平道。
然而,事情突然反轉,韓星河仿佛早就預料到了這事。
直接拿出兩個孩子當擋箭牌,還要求所有人說幾句祝福的話語。
行禮認義父呢,攪亂這事,影響的還是孔融的麵子。
所以,這話,不能亂說,事不能亂做。
他們都在等孔融的一句話,等他的一個決定。
要麽群起反抗,殊死搏鬥,要麽淪為賊寇的傀儡。
望著一雙雙熾熱得目光,孔融何嚐不知他們所想,奈何話到嘴邊,突然就變了。
“韓將軍...願為我兒義父,孔某...深感榮幸!”
韓星河哈哈大笑,徑直跑過去,抱起孔安,逗起了他。
“來,叫爸爸!”
孔安才6歲,有些木訥,開口學著喊道:“爸爸!”
“以後你就有兩個爹爹,還有好吃的吃,明白了吧!”
...
台上看似風趣的一幕,令人百感交集。
這一刻,讓人失望,信念崩塌,甚至懷疑自己的立場。